一种白银抗菌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10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白银抗菌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白银抗菌织物。
背景技术
真丝纤维含有的丝蛋白是一种纯蛋白资源,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85%左右为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丝蛋白含有大量具有亲水性基团,表面的氨基酸吸放湿性能好。因此,真丝织物表面光滑、柔软,有很好的吸湿和透气性,穿着舒适,具有很好的亲肤性能。但真丝产品固有的易皱、缩水、不易打理等缺陷使得近年来真丝产品市场越来越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起皱,并且具有抗菌性能的白银抗菌织物。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白银抗菌织物,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采用100 %真丝,所述纬线采用含白银纤维的真丝,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含白银纤维的真丝为120公支的股纱。所述120公支的股纱由一根98%桑蚕丝和一根2%白银混纺纱组成。所述120公支的股纱由一根68%桑蚕丝、30%棉和一根2%白银混纺纱组成。所述织物采用五枚三飞缎面组织设计,使织物正面80%呈现白银纤维,反面70%
呈现真丝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白银抗菌织物由100%真丝和含白银纤维的真丝组成,所述真丝能够使织物表面光滑、柔软,并具有很好的吸湿和透气性,穿着舒适,具有很好的亲肤性能,所述白银纤维因其含有的银离子可以强烈的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能够导致细菌死亡,有SGS检测确认100%白银纤维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含有2%白银纤维的成品布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除此之外白银纤维具有耐酸碱的特性,搭配棉花/黏胶/腈纶/羊毛等纤维混纺的纱线,经过染色后白银纤维不会退色,保持良好的光泽效果;所述织物采用五枚三飞缎面组织设计,使织物正面80%呈现白银纤维,反面70%呈现真丝,所述五枚三飞缎面组织设计,使白银纤维和真丝纤维各自的优良性能得到充分优化体现,织物正面80%的白银纤维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反面70% 真丝具有良好的亲肤性能,同时织物抗皱性能也有一定改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白银抗菌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白银抗菌织物的组织示意图。[0015]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1、经线;2、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白银抗菌织物的实施例,如
图1和图2所示,包括经线1和纬线2,所述经线1采用100%真丝,所述纬线2采用含白银纤维的真丝,经线1和纬线2相互
垂直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含白银纤维的真丝为120公支的股纱。本实施例中,所述120公支的股纱由一根98%桑蚕丝和一根2%白银混纺纱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织物采用五枚三飞缎面组织设计,使织物正面80%呈现白银纤维,反面70%呈现真丝。实施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白银抗菌织物的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120 公支的股纱由一根68 %桑蚕丝、30 %棉和一根2 %白银混纺纱组成。本实施例中,其余结构和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白银抗菌织物,包括经线和纬线,其特征在于经线采用100%真丝,所述纬线采用含白银纤维的真丝,所述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银抗菌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白银纤维的真丝为120公支的股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银抗菌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采用五枚三飞缎面组织设计,使织物正面80%呈现白银纤维,反面70%呈现真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白银抗菌织物。该白银抗菌织物包括经线和纬线,其特征在于经线采用100%真丝,所述纬线采用含白银纤维的真丝,所述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起皱,并且具有抗菌性能的白银抗菌织物。
文档编号D02G3/04GK202090126SQ2011200484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5日
发明者沈红卫 申请人: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