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107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针,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属于电脑针织机中的一个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电脑针织机织针包括针尾、针身、针夸头、翻针弹簧片和弹簧片轴销, 针尾和针身为一体式结构,针尾位于针身的一端,在针身的另一端设置有针钩,针夸头通过弹簧片轴销转动连接在针身上,且针夸头与针钩相配合,翻针弹簧片安装在针身上。这类电脑针织机织针的结构不够合理,尺寸设计不够科学,从而导致电脑针织机织针的性能不够可靠,弹力及耐用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针夸头能自由转动且容易滑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漏针现象,制作而成的针织产品的品质较差,毛纱容易起毛,织出的纺织品密度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使用寿命较长,弹力及耐用性较好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包括针尾、针身、针夸头、翻针弹簧片和弹簧片轴销,所述针尾位于针身的一端,该针尾和针身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针身的另一端设置有针钩,所述针夸头通过弹簧片轴销连接在针身上,该针夸头与针钩相配合,所述翻针弹簧片安装在针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为阶梯状结构,该针身由低台阶和高台阶组成,所述高台阶位于低台阶和针尾之间,所述针尾上设置有凸台,该针尾的高度为7. 5mm-8. 5mm,所述针身的长度为71mm-74mm,所述低台阶的长度为 21mm-24mm,所述高台阶的长度为49mm-51mm,该高台阶的高度为2. 5mm_3. 5mm。本实用新型所述翻针弹簧片通过压铆连接在针身上。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台阶的一端设置有凹槽,该凹槽与针尾相连接,所述高台阶中设置有凹槽处的高度为2mm-3mm。本实用新型所述针身中低台阶的一端为针钩,该低台阶的另一端设置有毛纱斜面和穿针让位斜面。本实用新型所述针尾的凸台上设置有针槽。本实用新型所述针身上针钩的高度lmm-4mm。本实用新型所述凸台的长度为2mm-4mm。本实用新型所述针尾的高度为8. 3mm,所述针身的长度为73mm,所述低台阶的长度为23. 5mm,所述高台阶的高度为3. 15mm。本实用新型所述位于高台阶一端的凹槽为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针尾的底部设置有底槽,所述底槽位于凸台的正下方,该底槽呈梯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翻针弹簧片与针身为压铆连接,确保了弹力及耐用性;针夸头与针身用弹簧片轴销连接,两头可以采用铆接,确保了针夸头能自由转动并不会滑出;在低台阶的另一端设置有毛纱斜面和穿针让位斜面,这两处斜面与交叉面采用抛光,保证了毛纱滑到此处不会起毛,确保针钩能灵活穿入翻针弹簧片内,实现翻针功能;在针尾的凸台上可以设置有针槽,该针槽的作用下,当发生撞针时,针尾能够立刻折断,从而保护针板免受损伤,有利于保护电脑针织机,降低设备维护和维修的费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升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的整体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旋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A-A面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包括针尾1、针身2、针夸头 3、翻针弹簧片4和弹簧片轴销6,其中,针尾1位于针身2的一端,该针尾1和针身2为一体式结构,针身2的另一端设置有针钩5,针身2上针钩5的高度通常为lmm-4mm。本实施例中的针夸头3通过弹簧片轴销6连接在针身2上,该针夸头3与针钩5 相配合,翻针弹簧片4安装在针身2上,该翻针弹簧片4可以通过压铆连接在针身2上。本实施例中的针身2为阶梯状结构,该针身2由低台阶21和高台阶22组成,高台阶22位于低台阶21和针尾1之间。本实施例在针尾1上设置有凸台11,该凸台11的长度通常为2mm-4mm。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针尾1的凸台11上设置有针槽9,当然,在凸台11上也可以没有设置针槽9。本实施例中针尾1的高度为8. 3mm,针身2的长度为73mm,低台阶21的长度为 23. 5mm,高台阶22的高度为3. 15mm。本实用新型中针尾1的高度通常为7. 5mm_8. 5mm,针身2的长度通常为71mm-74mm,低台阶21的长度通常为21mm-24mm,高台阶22的长度通常为49mm-51mm,该高台阶22的高度通常为2. 5mm_3. 5mm。本实施例中高台阶22的一端设置有凹槽23,该凹槽23与针尾1相连接,高台阶 22中设置有凹槽23处的高度为2mm-3mm。本实用新型针身2中低台阶21的一端为针钩5, 该低台阶21的另一端设置有毛纱斜面7和穿针让位斜面8。如附图1-5所示,Hl表示高台阶22的高度,Hl的值通常在2. 5mm_3. 5mm之间, 其优选值为3. 15mm。H2表示针尾1的高度,H2的值通常在7. 5mm_8. 5mm之间,其优选值为8. 3mm。H3表示高台阶22中设置有凹槽23处的高度,H3的值通常在2mm-3mm之间,其优选值为2. 84mm。H7表示针身2上针钩5的高度,H7的值通常在lmm-4mm之间,其优选值为3mm。Ll表示低台阶21的长度,Ll的值通常在21mm-24mm之间,其优选值为23. 5mm。 L2的值通常在4mm-6mm之间,其优选值为5. 25mm。L3表示凸台11的长度,L3的值通常在 2mm-4mm之间,其优选值为3. 24mm, L2的值和L3的值之和等于针尾1的长度。L4表示针身 2的长度,L4的值通常在71mm-74mm之间,其优选值为73mm。L5表示高台阶22的长度,L5 的值通常在49mm-51mm之间,其优选值为49. 5mm。L6的值通常在0. 6mm-1. 5mm之间,其优选值为1. 15mm。实施例2。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与实施例1中的相比,所不同的地方有如下两点1、在针尾1的底部设置有底槽12,该底槽12位于凸台11的正下方,而且, 该底槽12呈梯形结构;2、位于高台阶22的一端的凹槽23为弧形结构。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此处不再详述。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 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包括针尾、针身、针夸头、翻针弹簧片和弹簧片轴销,所述针尾位于针身的一端,该针尾和针身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针身的另一端设置有针钩,所述针夸头通过弹簧片轴销连接在针身上,该针夸头与针钩相配合,所述翻针弹簧片安装在针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为阶梯状结构,该针身由低台阶和高台阶组成,所述高台阶位于低台阶和针尾之间,所述针尾上设置有凸台,该针尾的高度为7. 5mm-8. 5mm,所述针身的长度为71mm-74mm,所述低台阶的长度为21mm-24mm,所述高台阶的长度为49mm-51mm,该高台阶的高度为2. 5mm-3. 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针弹簧片通过压铆连接在针身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台阶的一端设置有凹槽,该凹槽与针尾相连接,所述高台阶中设置有凹槽处的高度为2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中低台阶的一端为针钩,该低台阶的另一端设置有毛纱斜面和穿针让位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尾的凸台上设置有针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上针钩的高度lmm-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长度为 2mm-4mm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尾的高度为8. 3mm,所述针身的长度为73mm,所述低台阶的长度为23. 5mm,所述高台阶的高度为 3. 15mm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高台阶一端的凹槽为弧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尾的底部设置有底槽,所述底槽位于凸台的正下方,该底槽呈梯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目前常用的电脑针织机织针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性能不够可靠。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尾、针身、针夸头、翻针弹簧片和弹簧片轴销,针尾位于针身的一端,针身的另一端设置有针钩,针夸头通过弹簧片轴销连接在针身上,翻针弹簧片安装在针身上,其特征是针身为阶梯状结构,该针身由低台阶和高台阶组成,高台阶位于低台阶和针尾之间,针尾上设置有凸台,该针尾的高度为7.5mm-8.5mm,所述针身的长度为71mm-74mm,低台阶的长度为21mm-24mm,高台阶的长度为49mm-51mm,该高台阶的高度为2.5mm-3.5mm。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弹力及耐用性较好。
文档编号D04B35/08GK202139404SQ20112015415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
发明者王靖敏 申请人: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