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49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CN 102534989 A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不同的编织物的稀疏密度是相异的,而编织物的稀疏密度的改变是靠密度三角在三角底板上的位置变化实现的,又,密度三角的位置变化是通过密度三角驱动机构来实现的,该密度三角驱动机构通常称为密度三角控制机构或调节机构。由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对密度三角的位置控制而实现使针床(也称针板)上的织针的运动轨迹改变。
前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的技术信息可以从专利文献中见诸, 典型的如文献A,授权公告号C拟646169Y推荐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调节机构”; 文献B,授权公告号CN101215755B提供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该专利由本申请人提出)。文献A是由步进电机带动齿条并由齿条连同大雁式导轨的移动改变活动滚轮的轨迹,进而由曲臂以杠杆形式带动密度三角顶板移动,从而由密度三角顶板带动与其固定的密度三角移动。该专利方案的建树之处在于能对密度三角细密定位,但是,由于在自步进电机的工作直至密度三角位置改变的全过程中存在诸多环节,因此结构较为复杂,不仅动能消耗大,而且制造、装配和维护均十分麻烦。
上述文献B相对于文献A而言显著简化了结构,基本上弥补了文献A的所述欠缺, 客观体现了该专利的说明书第3页第8至11行的技术效果,但依然存在以下缺憾一是由于驱使密度三角位移的环节依然较多,即首先由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带动凸轮,再由凸轮带动夹臂,进而由夹臂带动通过滚轮与夹臂相配合的密度三角(滚轮设在密度三角的密度三角导引块上),因此密度三角移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二是由于与夹臂相配合的弹簧夹片的弹簧极易出现疲劳现象,从而使设在密度三角导引块上的滚轮与夹臂的滚轮腔之间的配合效果产生影响,最终导致密度三角移动不精确而难以满足编织物所需的稀疏的一致性要求;三是为了消除设置在密度三角导引块上的前述滚轮(专利称第二滚轮)与滚轮腔之间的配合间隙,期取消除密度三角的运动偏差,因而在三角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密度三角导引块的部位设置有阻挡弹簧,但是阻挡弹簧的设置往往会增大阻力,导致电机的功率消耗增加,不利于节约能源,并且阻挡弹簧同样容易产生疲劳而失去应有的作用。
申请人认为,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介于电机与密度三角之间的过渡传动装置的结构有失合理所致,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简化过渡传动装置的结构而藉以减少驱使密度三角位置变化的传动环节、有利于改善与密度三角导引块之间的传动配合效果而藉以保障密度三角移动的稳定性、以及有益于控制过渡传动装置与密度三角导引块之间的配合间隙而藉以保障密度三角移动位置的准确性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具有左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和右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并且左、 右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彼此呈八字形分布的三角底板、具有与左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滑动配合的左密度三角导引块的左密度三角和具有与右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滑动配合的右密度三角导引块的右密度三角,所述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三角底板上的并且对应于所述左、右密度三角导引块的上方的一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一电机和左右移动地与所述基座朝向三角底板的一侧滑动配合的既与所述电机传动配合又与所述左、右密度三角导引块相配合的过渡传动装置,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密度三角导引块与所述过渡传动装置相配合的一端并且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的表面开设有一第一导轮槽,而在所述的右密度三角导引块与过渡传动装置相配合的一端并且同样朝向基座的一侧的表面开设有一第二导轮槽,其中第一导轮槽朝向第二导轮槽的一端扩设有一宽度大于第一导轮槽的宽度的第一喇叭口,而第二导轮槽朝向第一导轮槽的一端扩设有一宽度大于第二导轮槽的宽度的第二喇叭口,所述的过渡传动装置包括移动架、传动条、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移动架对应于所述基座的下方并且与基座滑动配合,在移动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定位轮滑动槽,而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构成有一第二定位轮滑动槽,移动条固定在移动架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电机传动配合,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枢轴设置在移动架朝向所述三角底板的一侧,其中第一导轮与所述的第一导轮槽滚动配合,而第二导轮与所述的第二导轮槽滚动配合,所述基座朝向所述三角底板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腾空腔,在该腾空腔的一侧转动地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一定位轮,而另一侧转动地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二定位轮,其中,第一定位轮与所述的第一定位轮滑动槽滚动配合,而第二定位轮与所述的第二定位轮滑动槽滚动配合,所述电机的电机轴探入到腾空腔内,并且固定有一传动轮,该传动轮与所述的传动条传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传动轮为齿轮, 而所述的传动条为齿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移动架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传动条的一端端部固设有一限位板,在所述的基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限位板的位置开设有一限位板让位槽。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座以腾空状态固定在所述的三角底板上,并且在基座的中央开设有一电机轴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经电机轴孔伸展到所述腾空腔内。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形状呈矩形体,并且在基座的四个角部各构成有一腾空脚,各腾空脚与所述三角底板固定。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腾空脚的形状呈L形。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板的横截面形状呈L形。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三角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密度三角导引块的长度方向的外侧设置有一用于使左密度三角导引块连同所述的左密度三角复位的左密度三角复位装置,以及在三角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密度三角导引块的长度方向的外侧设置有一用于使右密度三角导引块连同所述的右密度三角复位的右密度三角复位装置,其中左密度三角复位装置与左密度三角导引块相配合,而右面密度三角复位装置与右密度三角导引块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右密度三角复位装置的结构是与所述的左密度三角复位装置的结构相同的。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左密度三角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弹簧杆座、第一弹簧杆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杆座固定在所述的三角底板上,第一弹簧杆的一端滑动地穿设在第一弹簧杆座上,而另一端支承在所述的左密度三角导引块上,第一弹簧套置在第一弹簧杆上,该第一弹簧的一端支承在左密度三角导引块上,而另一端支承在第一弹簧杆座上。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其一,由于过渡传动装置既直接与电机传动配合又直接与左密度三角导引块的第一导轮槽相配合以及同时与右密度三角导引块的第二导轮槽相配合,因此显著简化了结构,从而使传动环节减少;其二,由于过渡传动装置的第一、第二导轮能分别与第一、第二导轮槽相配合,因此有利于体现理想的配合效果,使左、右密度三角的移动的稳定性得以保障;其三,由于第一、第二导轮分别与第一、第二导轮槽之间几乎不存间隙,因此能保证左、右密度三角移动位置的准确性。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三角底板的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依据公知技术,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底板1有相同结构的一对,业界称之为前三角底板和后三角底板,下面的描述是针对其中的一枚三角底板1而言的,在三角底板1上并且在对应于左密度三角2的位置开设有一左密度三角导引块滑动槽11以及在对应于右密度三角3的位置开设有一右密度三角导引块滑动槽12。左密度三角2在三角底板1上的位置朝向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也称针板)的一侧,同样,右密度三角在三角底板1上的位置朝向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也称针板)的一侧,左、右密度三角2、3在三角底板1上彼此呈八字形的分布状态。在左密度三角2上通过一组第一固定螺钉212固定有一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1,该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1在三角底板1上的位置背对前述的针床, 并且与前述的左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11滑动配合,于是当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1在左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11上滑动时,便带动左密度三角2移动,使左密度三角2的位置改变; 在右密度三角3上通过一组第二固定螺钉312固定有一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该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在三角底板1上的位置背对前述的针床,并且与前述的右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12滑动配合,于是当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在右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12上滑动时,则带动右密度三角3移动,使右密度三角3的位置改变。
在前述的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1朝向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过渡传动装置6的一端的上表面(该上表面是指目前图1所示位置状态下朝向上的表面,以下同)开设有一第一导轮槽211,而在前述的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朝向过渡传动装置6的一端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第二导轮槽311,其中在第一导轮槽211朝向第二导轮槽311的一端扩设而构成有一宽度比第一导轮槽211的宽度大的第一喇叭口 2111,而在第二导轮槽311朝向第一导轮槽 211的一端扩设有一宽度大于第二导轮槽311的宽度的第二喇叭口 3111,第一、第二导轮槽 211,311的彼此的宽度相等,第一、第二喇叭口 2111、3111的大小彼此相同。
请继续参见图1,给出了本发明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的一基座4,该基座4的几何形状为长方体,但也可以是正方体,本实施例选择前者,在该基座4的四个角部各构成有一腾空脚43,各腾空脚43通过腾空脚固定螺钉431与开设在三角底板1上的第一固定螺钉孔13固定。由图1所示,整个基座4通过腾空脚43以腾空状态固定于三角底板1上,并且对应于前述的左、右密度三角导引块2、3的上方。在基座4朝向三角底板1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腾空腔41,在该腾空腔41的一侧通过第一定位轮轴4111转动地设置有一对第一定位轮411,而在腾空腔41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定位轮轴4121转动地设置有一对第二定位轮412。也就是说一对第一定位轮411中的其中一个第一定位轮411位于腾空腔41的一侧的一端,而另一个第一定位轮411位于腾空腔41的一侧的另一端,一对第二定位轮412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定位轮412位于腾空腔41的另一侧的一端,而另一个第二定位轮412位于腾空腔41的另一侧的的另一端。当然,如果将第一、第二定位轮411、412 的数量各增至三个即增加数量,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变化而依然属于本发明人的发明构思范畴,但是,第一、第二定位轮411、412的数量至少各有一对(两个)。又,在基座4的中央预设有一电机轴孔44,并且在基座4上并且朝向三角底板1的一侧还开设有一限位板让位槽 42,该限位板让位槽42与电机轴孔44相通。
在图1中还示意了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翻针三角9,翻针三角9的翻针三角驱动机构 91连接在即搭载在基座4上,由于翻针三角驱动机构91属于已有技术,并且翻针三角9的功用是业界公知的,因此,申请人不再赘述。
作为构成本发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的电机5通过一组电机固定螺钉52固定在前述的基座4上,具体是在基座4上开设有一组第二固定螺钉孔45 (共四个),藉由电机固定螺钉52旋入第二固定螺钉孔45,从而将电机5固定在基座4上,而电机5的电机轴伸展到前述的腾空腔41内,并且固定有一传动轮51,该传动轮51为齿轮,与下面即将详述的过渡传动装置6传动配合。
前述的电机5为正反转电机,并且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控制器(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电气控制连接。
在图1中详细地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的过渡传动装置6,该过渡传动装置6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移动架61、传动条 62、第一导轮63和第二导轮64,移动架61对应于前述的腾空腔41,在该移动架6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定位轮滑动槽611,而移动架6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构成有一第二定位轮滑动槽612,具体而言,第一定位轮滑动槽611面对前述的第一定位轮411,而第二定位轮滑动槽612面对前述的第二定位轮412,更具体地讲,前述的一对第一定位轮411与第一定位轮滑动槽611滚动配合,前述的一对第二定位轮612与第二定位轮滑动槽612滚动配合。传动条62用第三固定螺钉621与移动架61朝向前述的基座4的一侧固定。由图 1所示,传动条62在移动架61上的位置伴随于前述的第二定位轮滑动槽612的部位,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择传动条62为齿条,以供前述的传动轮51 (齿轮)与传动条62 (齿条)相啮合。第一导轮63通过第一导轮轴631转动地设置在移动架61朝向三角底板1的一侧,而第二导轮64通过第二导轮轴641转动地设置在移动架61朝向三角底板1的一侧。其中 第一导轮63与前述的第一导轮槽211相配合(滚动配合),第二导轮64与前述的第二导轮槽311相配合(滚动配合)。在前述的移动架61上并且在对应于传动条62的一端(图示为右端)的位置通过第四固定螺钉6131固定有一横截面形状呈L形的限位板613,该限位板 613与前述的限位板让位槽42相对应,即探入限位板让位槽42内。以目前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当传动轮51带动传动条62向左位移时,则由限位板613起到对移动架61向左位移的极限程度进行控制的作用,具体而言,当限位板13触及与前述的限位板让位槽42相对应的电机轴孔44的孔壁时,则移动架61因遭到限位板613的阻挡而不再向左位移。前述的第一导轮63与第一导轮槽211的槽壁相切,同样第二导轮64与第二导轮槽311的槽壁相切,从而可以确保第一导轮63与第一导轮槽211的配合效果并且消除间隙,同例,可以确保第二导轮64与第二导轮槽311的配合效果并且消除间隙。
继而参见图1,在三角底板1上并且在对应于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1的长度方向的外侧设置有一左密度三角复位装置7以及在对应于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的长度方向的外侧设置有一右密度三角复位装置8,左、右密度三角复位装置7、8的结构彼此相同。左密度三角复位装置7包括第一弹簧杆座71、第一弹簧杆72和第一弹簧73,第一弹簧杆座71通过第五固定螺钉711与三角底板1固定,第一弹簧杆72的一端滑动地穿设在第一弹簧杆座 71上并且探出第一弹簧杆座71,在探出第一弹簧杆座71的该第一弹簧杆72的一端端部设置有一第一挡片721,第一弹簧杆72的另一端即朝向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1的一端支承在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1上,优选的方案是在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1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弹簧杆 72的部位凹设有一窝22 (也可称凹坑),第一弹簧杆72探入窝22内。第一弹簧73套置在第一弹簧杆72上,该第一弹簧73的一端支承在(抵挡在)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1上,而另一端支承在(抵挡在)第一弹簧杆座71上。优选地,还可在第一弹簧杆72朝向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1的一端固设一个限位挡片或直接构成有一限位突缘,以便供第一弹簧73支承。
图示的右密度三角复位装置8包括第二弹簧杆座81、第二弹簧杆82和第二弹簧 83,第二弹簧杆座81通过第六固定螺钉811与三角底板1固定,第二弹簧杆82的一端滑动地穿设在第二弹簧杆座81上并且探出第二弹簧杆座81,在探出第二弹簧杆座81的该第二弹簧杆82的一端端部设置有一第二挡片821,第二弹簧杆82的另一端即朝向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的一端支承在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上,支承方式如同对第一弹簧杆72的描述。 第二弹簧83套置在第二弹簧杆82上,该第二弹簧83的一端支承在(抵挡在)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上,而另一端支承在(抵挡在)第二弹簧杆座81上,其余同对左密度三角复位装置7 的描述。
请参见图2,由该图2所示,左、右密度三角2、3分别对应于上面已提及的翻针三角 9的两侧。
申请人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受控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电机5工作时,例如当电机5顺时针旋转时,由于固定在电机5的电机轴上的传动轮51 (齿轮)是与过渡传动装置6的传动条62 (齿条)相啮合的,又由于对应于腾空腔41内的并且固装有传动条62的移动架61是与一对第一定位轮411以及与一对第二定位轮412相滑动配合的,还由于转动地设置在移动架61上的第一、第二导轮63、64分别与左、右密度三角导引块2、3的第一、第二进制导轮槽211、311滚动配合的,因此在传动轮51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条62向右移动,使移动架向右移动,从而由第二导轮64 借助于第二导轮槽311推动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位移,此时的右密度三角复位装置8的第二弹簧杆82移动,第二弹簧83压缩,右密度三角3在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的移动下即在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的带动下向下位移。与此同时,由于第一导轮63在此时对应于即处于第一导轮槽211的第一喇叭口 2111的位置,因此不与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发生作用,于是在第一弹簧73的回复力作用下,将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1朝向左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 11的上方滑移,即复位。反之,当电机5作逆时针工作时,则由第一导轮63借助于第一导轮槽211使左密度三角导引块21携(连同)左密度三角2向下位移,而第二导轮64因处在了第二导轮槽311的第二喇叭口 3111的位置,故不与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发生作用,于是在第二弹簧83的回复力作用下,将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朝向右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12的上方滑移,即复位。如此按照PLC设定的工艺要求使左、右密度三角2、3交替地位移。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客观地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完成了发明任务,全面地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称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具有左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11)和右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12)并且左、右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1、1幻彼此呈八字形分布的三角底板(1)、具有与左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11)滑动配合的左密度三角导引块的左密度三角( 和具有与右密度三角导引块导滑槽(12) 滑动配合的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的右密度三角(3),所述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三角底板(1)上的并且对应于所述左、右密度三角导引块01、31)的上方的一基座 G)、固定在基座(4)上的一电机( 和左右移动地与所述基座(4)朝向三角底板(1)的一侧滑动配合的既与所述电机( 传动配合又与所述左、右密度三角导引块(2、;3)相配合的过渡传动装置(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密度三角导引块与所述过渡传动装置(6) 相配合的一端并且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的表面开设有一第一导轮槽011),而在所述的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与过渡传动装置(6)相配合的一端并且同样朝向基座的一侧的表面开设有一第二导轮槽(311),其中第一导轮槽011)朝向第二导轮槽(311)的一端扩设有一宽度大于第一导轮槽011)的宽度的第一喇叭口(2111),而第二导轮槽(311) 朝向第一导轮槽011)的一端扩设有一宽度大于第二导轮槽(311)的宽度的第二喇叭口 (3111),所述的过渡传动装置(6)包括移动架(61)、传动条(62)、第一导轮(6 和第二导轮(64),移动架(61)对应于所述基座(4)的下方并且与基座(4)滑动配合,在移动架(61) 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定位轮滑动槽(611),而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构成有一第二定位轮滑动槽(612),移动条(6 固定在移动架(61)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电机( 传动配合,第一导轮(6 和第二导轮(64)枢轴设置在移动架(61)朝向所述三角底板(1)的一侧,其中第一导轮(6 与所述的第一导轮槽(211)滚动配合,而第二导轮 (64)与所述的第二导轮槽(311)滚动配合,所述基座(4)朝向所述三角底板(1)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腾空腔(41),在该腾空腔Gl)的一侧转动地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一定位轮G11),而另一侧转动地设置有至少一对第二定位轮G12),其中,第一定位轮Gll)与所述的第一定位轮滑动槽(611)滚动配合,而第二定位轮G12)与所述的第二定位轮滑动槽(612)滚动配合,所述电机(5)的电机轴探入到腾空腔Gl)内,并且固定有一传动轮(51),该传动轮(51)与所述的传动条(6 传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 为正反转电机,所述传动轮(51)为齿轮,而所述的传动条(6 为齿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移动架(61)朝向所述基座(4)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传动条(6 的一端端部固设有一限位板(613),在所述的基座(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限位板(613)的位置开设有一限位板让位槽(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以腾空状态固定在所述的三角底板(1)上,并且在基座(4)的中央开设有一电机轴孔(44),所述电机(5)的电机轴经电机轴孔(44)伸展到所述腾空腔(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形状呈矩形体,并且在基座的四个角部各构成有一腾空脚(43),各腾空脚 (43)与所述三角底板(1)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腾空脚(43)的形状呈L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613)的横截面形状呈L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三角底板(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密度三角导引块的长度方向的外侧设置有一用于使左密度三角导引块连同所述的左密度三角( 复位的左密度三角复位装置(7), 以及在三角底板(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的长度方向的外侧设置有一用于使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连同所述的右密度三角( 复位的右密度三角复位装置(8),其中左密度三角复位装置(7)与左密度三角导引块相配合,而右面密度三角复位装置(8)与右密度三角导引块(31)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密度三角复位装置(8)的结构是与所述的左密度三角复位装置(7)的结构相同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左密度三角复位装置(7)包括第一弹簧杆座(71)、第一弹簧杆(7 和第一弹簧(73),第一弹簧杆座(71)固定在所述的三角底板(1)上,第一弹簧杆(72)的一端滑动地穿设在第一弹簧杆座(71)上,而另一端支承在所述的左密度三角导引块上,第一弹簧(7 套置在第一弹簧杆(7 上,该第一弹簧(7 的一端支承在左密度三角导引块上,而另一端支承在第一弹簧杆座(71)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三角底板、左、右密度三角,密度三角驱动机构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电机和过渡传动装置,特点在左密度三角导引块与过渡传动装置相配合的一端并且朝向基座的一侧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轮槽,在右密度三角导引块与过渡传动装置相配合的一端并且同样朝向基座的一侧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导轮槽,第一导轮槽朝向第二导轮槽的一端扩设有第一喇叭口,第二导轮槽朝向第一导轮槽的一端扩设有第二喇叭口,过渡传动装置包括移动架、传动条、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优点结构简化,减少传动环节;体现理想的配合效果;能保证左、右密度三角移动位置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D04B15/99GK102534989SQ2012100208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0日
发明者付洪平, 金永良, 钱新华 申请人: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