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折回编织方法及针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由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的折回编织方法、及具有通过该折回编织方法编织的部位的针织物。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使用横机的针织物的编织中,存在如下情况沿钩挂于针床的基底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进行由编织宽度比基底线圈列窄的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例如可列举出在由图I所示的前身片20和后身片30构成的针织品100中,将折回编织适用于形成作为领孔的领口部41。在最一般的折回编织中,在从往路编织向返路编织转移时,为了避免在作为折回端部的位置在针织物上产生孔而进行集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但是,在使用了该集圈的折回编织方法中,进行折回编织的次数增多时,编织变得困难,因此可进行折回编织的次数存在极限。这是由于,被集圈后的部分阻碍通过折回编织新编织的针织物部向齿口的下方下降。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如下的折回编织方法在进行由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时,使将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和返路编织的始端线圈连接的针织纱缠绕于基底线圈列的线圈的根部(参照专利文献2)。由于在该折回编织方法中不使用集圈,因此能够使折回的次数对于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方法。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6-111996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02009/147815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折回编织方法中,使用比适当的支细的针织纱编织针织物时,有时在针织物的折回端部的位置看到空出孔的情况。另外,根据构成针织物的编织组织的种类,也存在在针织物的折回端部的位置看到空出孔的情况。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创立,其目的之一是提供能够使折回的次数多于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方法且在折回端部的位置难以空出孔的折回编织方法、及具有使用该折回编织方法编织的部位的针织物。本发明折回编织方法,是使用横机,沿钩挂于针床的基底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而进行由编织宽度比基底线圈列短的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的折回编织方法,所述横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该本发明折回编织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编织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时及编织返路编织的始端线圈时的至少一方进行放针,使通过该放针形成的放针线圈与相比该放针线圈位于往路编织的形成方向侧的线圈即折返点线圈重叠。
上述“放针”是指如下编织使钩挂于前后一方的针床的现有的线圈向对置的另一方的针床移圈,并沿该进行移圈的现有的线圈的纵行方向接续而形成新线圈,由此增加线圈的数量(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2604653号公报)。本说明书中,将进行放针而从一方的针床移圈到另一方的针床的现有的线圈称为“放针线圈”。另外,本发明折回编织方法中的“折返点线圈”,存在基底线圈列的线圈的情况,也存在通过往路编织编织的线圈的情况。例如在后述的实施方式I的图2的S3、S4中,将基底线圈列I的线圈(前针床FB的织针E的线圈)作为折返点线圈5,使放针线圈4与该折返点线圈5重叠。另外,在图2的S6、S7中,将通过往路编织编织的线圈(在S5中形成于FB的织针D的线圈)作为折返点线圈5,使放针线圈4与该折返点线圈5重叠。作为本发明折回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可列举出如下方式在编织返路编织的始端线圈时进行放针,在编织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时不进行放针。
作为本发明折回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可列举出如下方式进行折回编织的部位是针织品的领口部。另一方面,本发明针织物是具有折回编织部的针织物,所述折回编织部具备沿基底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而形成的往路编织线圈列和沿该往路编织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而形成的返路编织线圈列,且本发明针织物是使用横机编织的针织物,所述横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该本发明针织物的特征在于,往路编织线圈列的终端线圈及返路编织线圈列的始端线圈的至少一方通过放针而形成,通过该放针形成的放针线圈与相比该放针线圈位于所述往路编织线圈列的形成方向侧的线圈即折返点线圈重叠。发明效果本发明折回编织方法中,在往路编织的终端或返路编织的始端进行放针,取代现有折回编织的集圈而使用通过该放针形成的放针线圈。如上所述,放针是使钩挂于针床的现有的线圈向对置的针床移圈,并形成与该现有的线圈接续的新线圈的过程,作为放针线圈的现有的线圈钩挂于针床,但能够在放针线圈(现有的线圈)和与其接续的新线圈之间确保能移动的充分的纱线长度,因此即使在从往路编织向返路编织转移的部分使该放针线圈与折返点线圈重叠,放针线圈也难以阻碍折回编织。因此,根据本发明折回编织方法,能够使折回编织的次数多于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另外,根据本发明折回编织方法,能够编织在从往路编织向返路编织转移的折回端部难以开出孔的本发明针织物。在本发明针织物中在折回端部难以开出孔是由于,构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纱配置成填补折回端部的间隙(参照后述的实施方式I的图3)。另外,通过仅在本发明折回编织方法的返路编织中进行放针,能够提高从往路编织向返路编织转移的部分的美观。
图I是具有折回编织部的针织品的整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I的折回编织的编织工序图。图3是根据实施方式I的编织工序编织成的折回编织部的线圈图。标号说明
100针织品(针织物)20前身片30后身片40衣领部41领口部50衣领部的下端的位置10折回编织部I基底线圈列2往路编织线圈列29终端线圈28线圈3返路编织线圈列31始端线圈4放针线圈 5折返点线圈6重叠线圈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图I 3说明应用本发明折回编织方法编织图I所示的针织品100的领口部41的例子。编织所使用的横机设为两针床横机,其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置的前后一对针床,后针床能够左右横移,且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使线圈移圈。当然,编织所使用的横机可以是具备移圈专用的针床的两针床横机,也可以是四针床横机。<实施方式1>图I所示的针织品100是具备前身片20和后身片30的筒状针织物,在作为领孔的领口部41形成有衣领部40。在编织该针织品100时,首先,编织前身片20和后身片30直到衣领部40的下端的位置50。并且,通过C字状的折回编织而编织前身片20和后身片30,并形成领口部41的轮廓,最后与构成领口部41的线圈连续而编织衣领部40。在该领口部41的轮廓的形成中使用本发明的折回编织。图2是用于编织图I的前身片20右侧(附图上为左侧)的领口部41的编织工序图。在该图2的左栏记载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在右栏记载的带有“K”的左右方向的箭头表不与给纱口的移动一起进行编织,斜方向的箭头表不移圈的方向。另外,表不实际的编织状态的中栏的〇表不钩挂于针床(如针床FB、后针床BB)的线圈, 表不在各编织工序中编织的线圈,▼表示给纱口。此外,图2中,为了说明方便,以在各线圈间未设置空针的总针编织进行说明,但实际上利用在各线圈间设置了空针的抽针编织来编织图I的针织品100。这是由于,该针织品100的后身片30钩挂于BB,因此需要用于移圈的空针。图2的SI中,示出了在FB的织针A F上钩挂有构成前身片20的线圈列(基底线圈列)的状态。该状态是图I所示的针织品100上的衣领部40的下端的位置50已编织结束的状态。从该SI的状态开始,为了形成领口部41,进行由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首先,在S2中,使给纱口向纸面右方向移动,进行在FB的织针A D上形成线圈的往路编织,编织沿基底线圈列I的纵行方向接续的往路编织线圈列2。S3中,使给纱口向纸面左方向移动,进行在FB的织针D A上形成线圈的返路编织,编织沿往路编织线圈列2的纵行方向接续的返路编织线圈列3。在此处,在形成返路编织的始端线圈31时,进行使S2的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29向BB的织针D移圈,并且与该终端线圈29的纵行方向接续而形成该始端线圈31的编织(即放针)。
S4中,使在S3中形成于BB的织针D的放针线圈4 (S2中进行的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29)与钩挂于FB的织针E的基底线圈列I的线圈即折返点线圈5重叠,在该织针2上形成重叠线圈6。该折返点线圈5如果是相比放针线圈4位于往路编织线圈列2的形成方向(纸面右方向)的线圈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钩挂于FB的织针F的线圈。另外,本例中,通过使放针线圈4与折返点线圈5的反面侧(针织品100的内侧)重叠而避免重叠线圈6显眼,但非要使放针线圈4与折返点线圈5的正面侧重叠也可以。由此,能够使领口部41的线作为设计而显眼。该S4以后,进一步进行与S2 S4同样地包含放针的折回编织。此时,使进行放针的位置向纸面左侧偏移。S5中,将在S4中钩挂于FB的织针A F的6个线圈作为基底线圈列1,进行使给纱口向纸面右方向移动而在FB的织针A D上形成线圈的往路编织,编织往路编织线圈列 2。此外,通过将形成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29的位置设为FB的织针D,不与钩挂于FB的织针E的重叠线圈6接续形成新线圈,重叠线圈6不固定于新线圈。重叠线圈6被固定时,形成重叠线圈6的针织纱的移动受到约束,因此在S5和之后的S6中编织的线圈列2、3难以向齿口下方下降。S6中,进行使给纱口向纸面左方向移动,并利用FB的织针C进行放针且在FB的织针B、A上形成线圈的返路编织,编织返路编织线圈列3。S7中,使在S6中形成的放针线圈4(利用S5的往路编织形成于FB的织针C,在S6的放针时移圈到BB的织针C的线圈28)与FB的织针D的线圈重叠,在该织针D上形成重叠线圈6。S8中,进行下一个往路编织。在此处,形成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29的位置设为FB的织针C的位置,以避免在S7中形成的重叠线圈6固定于新线圈。在该S8以后,反复进行与S3 S8同样的编织,编织图I所示的身片20、30,并形成领口部41的轮廓。图3表示通过以上说明的折回编织而编织的部分(折回编织部10)的线圈图。此夕卜,图3是图2的S4结束的时点的折回编织部10的线圈图。如图3所示,折回编织部10具备沿基底线圈列I的纵行方向接续而形成的往路编织线圈列2和沿该往路编织线圈列2的纵行方向接续而形成的返路编织线圈列3。并且,返路编织线圈列3的始端线圈31通过以往路编织线圈列2的终端线圈29为对象的放针而编织,通过该放针形成的放针线圈4 (此处为往路编织线圈列2的终端线圈29)与相比该放针线圈4位于往路编织线圈列2的形成方向侧的线圈即折返点线圈5重叠。与折返点线圈5重叠的放针线圈4通过始端线圈31向齿口下方(相当于纸面下方)下降,在放针线圈4和始端线圈31之间确保充分的纱线长度。因此,即使使该放针线圈4与折返点线圈5重叠,放针线圈4也难以阻碍以后的折回编织。具体而言,如图2的S5所示利用FB的织针A D进行了往路编织的情况下,钩挂于图3的织针A D的针织物部向齿口下方下降。此时,针织纱被从放针线圈4向始端线圈31抽出,因此不会阻碍往路编织。这样,由于难以阻碍折回编织,因此能够使折回编织的次数比现有技术(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多,能够编织领口部41深的针织品100。如图3的线圈图所示,构成放针线圈4的针织纱配置成填补从往路编织向返路编织转移的折回端部的间隙,因此即使将线圈图的针织物部沿编织宽度方向(纸面左右方向)牵拉,也难以在该折回端部空出孔。<实施方式2>在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在返路编织中进行了放针,但也可以在往路编织中进行放针。例如,在图2的S2中,可以利用FB的织针D进行放针,使此时完成的放针线圈(SI中为钩挂于FB的织针D的线圈)与FB的织针E的线圈重叠。此外,也可以利用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这双方来进行放针。例如,可以在S2中进行往路编织时,利用FB的织针D进行放针,使放针线圈(在SI中为钩挂于FB的织针D的线圈)与FB的织针E的线圈重叠后,进行以FB的织针C的位置为始端的返路编织。在返路编织中形成的放针线圈(在往路编织中形成于FB的织针C的线圈)与FB的织针D的线圈重叠即可。根据该构成,能够每当编织沿编织宽度方向排列的I个线圈横列的线圈列时就在领 口部41带上倾斜,且能够美观地完成该倾斜的线。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宜变更而实施。本发明的折回编织方法对于存在进行折回编织的部分的针织物都能够适用,因此适用对象不限于筒状针织物。例如,适用本发明的折回编织的针织物也可以是不是筒状的一片的针织物。另外,适用折回编织的部分也不限于领口部,例如也可以是裆部或肩线部等。而且,适用折回编织的部分也可以是罗纹组织(例如1X1、2X2、3X2的罗纹组织)等组织花纹。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回编织方法,是使用横机,沿钩挂于针床的基底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而进行由编织宽度比所述基底线圈列短的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的折回编织方法,所述横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其特征在于, 在编织所述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时及编织所述返路编织的始端线圈时的至少一方进行放针, 使通过该放针形成的放针线圈与相比该放针线圈位于所述往路编织的形成方向侧的线圈即折返点线圈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回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织所述返路编织的始端线圈时进行放针,在编织所述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时不进行放针。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折回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折回编织的部位是针织品的领口部。
4.一种针织物,是具有折回编织部的针织物,所述折回编织部具备沿基底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而形成的往路编织线圈列和沿该往路编织线圈列的纵行方向接续而形成的返路编织线圈列,且所述针织物是使用横机编织的针织物,所述横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其特征在于, 往路编织线圈列的终端线圈及返路编织线圈列的始端线圈的至少一方通过放针而形成, 通过该放针形成的放针线圈与相比该放针线圈位于所述往路编织线圈列的形成方向侧的线圈即折返点线圈重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回编织方法及针织物,所述折回编织方法能够使折回的次数多于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方法,且在折回端部的位置难以空出孔。沿钩挂于针床的基底线圈列(1)的纵行方向接续,进行由编织宽度比基底线圈列(1)短的往路编织和返路编织构成的折回编织。此时,在编织往路编织的终端线圈(29)时及编织返路编织的始端线圈(31)时的至少一方进行放针,使通过该放针形成的放针线圈(4)与相比该放针线圈(4)位于往路编织的形成方向侧的线圈即折返点线圈(5)重叠。
文档编号D04B1/00GK102965802SQ20121031596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
发明者冈本一良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