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碳纤维抗拉强度的方法

文档序号:176933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碳纤维抗拉强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碳纤维抗拉强度的方法,特别涉及采用改进电雾化沉积法将碳纳米管修复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进而提高碳纤维抗拉强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几乎可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非金属材料,除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外,它还兼具其他多种优良性能,如低密度耐高温、抗化学腐蚀、低电阻、高热导、低热膨胀、耐辐射等,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不可缺少的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在交通运输、能源、体育运动器材、土木建筑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碳纤维产品的强度与弹性模量实际上与理论值存在很大差距,以拉伸强度为例,一般仅为理论值的3 5%。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碳纤维普遍存在结构缺陷,特别如丙烯腈基的碳纤维因其原丝以溶液纺丝法制备,纤维在凝固成形的同时伴随溶剂的逸出,最终制得的碳纤维结构缺陷尤为严重。碳纤维的结构缺陷包括内部缺陷(如空洞)和表面缺陷(如凹陷和裂纹),而表面缺陷是造成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其权重甚至可达90%。现有技术中,人们较多地通过提高原丝质量、改进预氧化和碳化工艺等以期减少结构缺陷的形成,但就碳纤维产品强度实际值与理论值差距的改善比例而言收效甚微。“Nanotube composite carbon fib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1999, 75 (7), P1329 1334] —文公开了一种采用共混纺丝法将单壁碳纳米管混入原丝制备浙青基碳纤维的方法,以提高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据称含5wt. %单壁碳纳米管的浙青基复合碳纤维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 90%和150%。然而该方法主要弥补了碳纤维内部结构缺陷,对表面结构缺陷的弥补作用有限。另外,碳纳米管的表面能极大,要均匀地分散于纺丝原液中绝非易事,故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另外也可见“后期修复”的尝试,如中国专利申请03137023. 3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它将CH4和Ar以一定配比通入等离子发生器,遂将碳纤维通过等离子体高温区,在碳纤维进行石墨化的同时,甲烷在高温电弧等离子体的作用下裂解产生离子碳渗碳至碳纤维表面和内部,从而弥补其结构缺陷。非常可喜的是它对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修复的针对性较强,但显然这种方法的“修复”效率不够理想,工业化应用的成本会较高。程博闻等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211436. 7、201010211437. 1,201010211410. 2等中公开了一种采用静电喷涂碳纳米管的方法来增加碳纤维的强度,该方法工艺简单,碳纤维强度提高100%以上。但该技术存在不足在于静电喷涂过程中仅有部分碳纳米管进入碳纤维的表面结构缺陷中(径向射入),绝大部分碳纳米管覆盖在碳纤维表面,影响增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碳纤维抗拉强度的方法,它采用了碳纳米管后修复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进而增加碳纤维的强度。效果和效率均十分理想,适于工业化实施,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时大大降低了碳纳米管的用量。
以下是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碳纤维抗拉强度的方法,它采用改进电雾化沉积法将碳纳米管植入于碳纤维的表面结构缺陷进而增加其强度。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I)碳纤维电晕放电处理将预氧化、炭化后的碳纤维束I通过传送带6传送至高压电晕放电区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电晕放电装置包括高压电源2、尖端放电装置3和接地电极板4组成,其中高压电源2为负电发生器,其负极通过导线21与尖端放电装置3相连,正极通过导线22接地;通过控制传送带6的行进速度5 30m/h,高压电源2的电晕放电电压-5 _30kV,放电距离(尖端放电装置3和接地电极板4间距)为I 5cm ;2)碳纳米管悬浮液配置将碳纳米管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均一稳定悬浮液,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或乙醇中的一种,悬浮液中碳纳米管的含量为10 60g/L ;3)静电沉积碳纳米管经电晕放电处理的碳纤维束I经传送带6以相同速度进入静电沉积区,静电沉积装置由高压电源7、多针喷射器9和接地电极板4’组成,高压电源7为正电发生器,其正极通过导线71与多针喷射器9相连,负极通过导线72接地;碳纳米管悬浮液经导管8输送至位于碳纤维I正上方的多针喷射器9空腔内,高压电源7施加电压20 50kV并与接地电极板4’形成电沉积区,碳纤维丝束I平展于传送带6构成接受体,碳纳米管悬浮液通过静电雾化将碳纳米管沉积于碳纤维表面中表面结构缺陷中,得到碳纳米管修复碳纤维;沉积距离(喷射器针头与碳纤维束之间距离)控制为5 30cm,以碳纤维与碳纳米管的重量比计,碳纤维上碳纳米管的沉积量控制为1000 (0.1 4);4)碳纳米管修复碳纤维热处理经碳纳米管雾化沉积后碳纤维束以相同速度输送至热处理装置11中,在惰性气体氩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300 1600°C,碳纤维速通过热处理装置。上述过程I)实际上是在碳纤维表面结果缺陷中引入一些负电荷,这样将有助于带有正电荷的碳纳米管定向植入到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中,而非沉积在碳纤维的表面。其基本原理在于在高压静电作用下,针端电极3将空气极化成正、负两种电荷,与电极相反的正电荷朝针尖电极端移动,而与电极极性相同的负电荷沉积在到碳纤维及碳纤维的表面,由于碳纤维导电性能较佳,沉积在碳纤维表面的电荷容易形成导电通道逸散消失,但缺陷中的电荷较难形成逸散通道而驻留在结构缺陷中,驻留在结构缺陷中的负电荷电荷将与随后电雾化沉积过程中带有正电荷的碳纳米管相互吸引从而使得碳纳米管更容易进入碳纤维的表面结构缺陷中。该过程中所述的传送带6的行进速度优选50 70cm/min,所述的高压电源2的电晕放电电压-20 _25kV,所述的放电距离为2 3cm。该过程能够有效调控电雾化沉积过程中粒子的定向运动,相比传统电雾化沉积实施效果更佳。上述过程2)所述的碳纳米管可以为单壁碳纳米管和/或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分布为0. 5 5nm,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分布为10 20nm,长度分布均为5 IOym;所述的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或乙醇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所述的悬浮液中碳纳米管的含量最好为30 40g/L。上述过程3)所述的多针喷射器9最好施加30 40kV的正极静电;所述的沉积距离最好控制为15 25cm ;所述的碳纤维上碳纳米管的沉积量最好控制为1000 (1. 5 2. 5)。
上述过程4)的作用是使碳纤维与碳纳米管界面处,碳纳米管活性碳原子与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中的活性碳原子结合,使得碳纤维与碳纳米管间形成共价键结合,以提高碳纤维力学性能;当处理温度足够高,除了发生上述共价键结合外,碳纤维结构从乱层石墨结构转变为结晶度较高的石墨结构,同时乱层石墨与层状碳纳米管之间将发生重排结晶,整个过程包括非碳原子的排除、多核芳环平面组织结构化、微晶重排、微晶合并等过程,这样将可进一步提高碳纤维抗拉强度和模量。但考虑到温度越高,设备要求也严格,处理成本将大幅增加,本发明中所述的热处理温度优选1000 1300°C。本发明的技术关键之一是选择碳纳米管这一理想的高碳增强材料来实施对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的修复。一般认为当碳纤维受到外力作用时,纤维表面的裂纹最易成为纤维的断裂点,在外力作用下,裂纹的尖端将产生应力集中,由于缺乏塑性变形,集中的应力不易缓和与释放,只能以裂纹迅速传播和扩展来形成新的表面,最终导致碳纤维断裂。碳纳米管的直径为纳米级(几纳米),远低于碳纤维表面裂纹尺寸,在静电雾化沉积电场作用下,碳纳米管非常容易填充到裂纹中。因碳纳米管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所占比例高等特点,碳纳米管与碳纳米管、碳纳米管与碳纤维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极高,特别是经热处理后碳纳米管与碳纤维结构缺陷中的碳原子之间还存在共价键。为此,经碳纳米管修复后的碳纤维裂纹一侧的载荷能够快速通过填充于裂纹中的碳纳米管传递至裂纹的另一侧,进而能有效抑制裂纹处的应力集中,实现其抗拉强度提高。然而,正由于碳纳米管的表面能较大,极易集聚,因此碳纳米管在电雾化沉积前自身的均匀分散以及定向沉积植入于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是达到上述理想的修复状态必要的前提。本发明的另一技术关键是巧妙地利用改进电雾化沉积这一技术手段,并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确定出合适的沉积条件,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上述目标。当含有碳纳米管的悬浮液施加了高压正极静电后,因碳纳米管带同种电荷,从而相互排斥随分散液呈雾状分散,此时溶剂的挥发,析出的带正电荷的碳纳米管在静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植入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中。合适的沉积量十分重要,过少难以显现增强的效果,过量则不能完全发挥出碳纳米管的增强作用,增加成本。尽管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的厚度有所不同,但毕竟其差异相对于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的尺寸而言仍属非常微小,同时这种差异不至于导致修复过程的条件有所变化,因此单壁或多壁的碳纳米管无论单独使用或两者以任何比例的混合使用均不影响本发明的实现。只是因单壁碳纳米管的活性碳原子更多,以及更易于缠结而产生更多的网络节点,实验数据表明当单壁碳纳米管的使用比例增加,增强效果会随之提高。本发明碳纳米管修复后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可提高110%以上,且具有工艺简单、碳纳米管用量少、成本低、效率高、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的修复效果好等优点,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


图1是本发明所采用改进电雾化沉积法将碳纳米管植入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示意图。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7
(一)碳纤维电晕放电处理采用自制未经上胶的PAN基碳纤维进行试验,碳纤维的规格为3K,单纤平均直径7.0umo将碳纤维丝束I展开,并平铺于不锈钢的传送带6并送至高压电晕放电区进行电晕放电处理,通过控制适当的传送带6的行进速度,高压电源2的电晕放电电压,尖端放电装置3与接地电极板4间的放电距离。各实施例的电晕放电工艺条件见表I。( 二)碳纳米管悬浮液配制取市售的碳纳米管与二甲基乙酰胺按所需的比例置于容器中混合,然后采用频率为20kHz的超声波进行超声震荡,持续约30min,使碳纳米管在二甲基乙酰胺中充分分散,遂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悬浮液备用。各实施例的悬浮液组成见表2,所采用的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分布为0. 5 5nm,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分布为10 20nm,长度分布均为5 10 y m。(三)电雾化沉积碳纳米管经电晕放电处理的碳纤维束I经传送带6以相同速率(见表I)输送至静电沉积区,上述实施例1 7配制的碳纳米管悬浮液经导管8输送至位于碳纤维I正上方且与高压电源7正极相连的多针喷射器9空腔内,并由金属毛细针管每孔以10ml/h注出,毛细针管针密为100针/米2,针孔直径为0. 8mm。此时,通过在高压电源7施加一合适电压,碳纳米管悬浮液滴在高压静电作用下瞬间雾化,此刻碳纳米管随着水溶剂蒸发而在电场作用下定向植入至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中,得到碳纳米管修复碳纤维;通过改变高压静电发生器7施加电压、沉积距离、沉积量来控制修复效果。各实施例的电雾化沉积参数见表3。(四)碳纳米管修复碳纤维热处理将碳纳米管修复后的碳纤维进入氩气氛围的热处理装置11中在一定温度热处理,处理装置中有效热处理区间距离为6m。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传送带传动速率,见表I)来控制热处理效果。各实施例的电雾化沉积参数见表3。测定碳纤维经碳纳米管涂覆前后的拉伸强度并计算拉伸强度提高率,结果见表3。表I碳纤维电晕放电实施例工艺参数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碳纤维抗拉强度的方法,它采用改进电雾化沉积法将碳纳米管植入于碳纤维的表面结构缺陷进而增加其强度,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碳纤维电晕放电处理将预氧化、炭化后的碳纤维束I通过传送带6传送至高压电晕放电区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电晕放电装置包括高压电源2、尖端放电装置3和接地电极板4组成,其中高压电源2为负电发生器,其负极通过导线21与尖端放电装置3相连,正极通过导线22接地;通过控制传送带6的移动速度5 30m/h,高压电源2的电晕放电电压-5 _30kV,放电距离(尖端放电装置3和接地电极板4间距)为I 5cm ; 2)碳纳米管悬浮液配置将碳纳米管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均一稳定悬浮液,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或乙醇中的一种,悬浮液中碳纳米管的含量为10 60g/L ; 3)静电沉积碳纳米管经电晕放电处理的碳纤维束I经传送带6以相同速度进入静电沉积区,静电沉积装置由高压电源7、多针喷射器9和接地电极板4’组成,高压电源7为正电发生器,其正极通过导线71与多针喷射器9相连,负极通过导线72接地;碳纳米管悬浮液经导管8输送至位于碳纤维I正上方的多针喷射器9空腔内,高压电源7施加电压20 50kV并与接地电极板4’形成电沉积区,碳纤维丝束I平展于传送带6构成接受体,碳纳米管悬浮液通过静电雾化将碳纳米管沉积于碳纤维表面中表面结构缺陷中,得到碳纳米管修复碳纤维;沉积距离(喷射器针头与碳纤维束之间距离)控制为5 30cm,以碳纤维与碳纳米管的重量比计,碳纤维上碳纳米管的沉积量控制为1000 (0.1 4); 4)碳纳米管修复碳纤维热处理经碳纳米管雾化沉积后碳纤维束以相同速度输送至热处理装置11中,在惰性气体氩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300 1600°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碳纤维抗拉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I)所述的电晕放电电压-20 _25kV,所述的放电距离为2 3cm,所述的传送带6的移动速度优选10 20m/h。
全文摘要
一种提高碳纤维抗拉强度的方法,采用改进电雾化沉积法将碳纳米管植入于碳纤维的表面结构缺陷进而增加其强度,包括1)将预氧化、炭化后的碳纤维束传送至高压电晕放电区在-5~-30kV高压电下进行电晕放电处理,行进速度5~30m/h,使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中带上一定量的负电荷;2)将碳纳米管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均一稳定悬浮液,所述碳纳米管可以为单壁碳纳米管和/或多壁碳纳米管,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或乙醇有机溶剂中的一种;3)碳纳米管悬浮液施加20~50kV的正极静电,带电碳纤维束平展且接地构成悬浮液接受体,遂通过电雾化沉积将碳纳米管植入碳纤维表面结构缺陷内,以碳纤维与碳纳米管的重量比计,沉积量控制为1000∶(0.1~4);4)经碳纳米管雾化沉积后碳纤维在300~1600℃惰性气体氩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碳纤维抗拉强度可提高110%以上。
文档编号D06C7/00GK103015155SQ2012105067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康卫民, 程博闻, 焦珑, 徐志伟, 庄旭品, 夏磊, 李磊 申请人:天津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