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高模大尺寸截面三维异型编织增强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48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高模大尺寸截面三维异型编织增强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模大尺寸截面三维异形编织增强体,是由动纱(1)和静纱(2)这两种纱线构成,其中,每根动纱(1)不但以螺旋线的方式包绕一根静纱(2),而且还与紧密相邻的其它动纱(2)绞绕,如此,包裹着静纱(2)的动纱(1)相互之间以“手拉手”邻接方式构成整体结构的三维编织增强体,本发明可以在编织大尺寸时不存在动纱张力难以补偿的同时,能方便地形成高强高模三维异形编织增强体。
【专利说明】一种高强高模大尺寸截面三维异型编织增强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增强体,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高强高模大尺寸截面三维异形编织增强体。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三维编织物的结构是四步法的三维结构或是二步法的三维结构。前者是编织动纱在编织体内贯穿式的穿插交编结构,而后者则是编织动纱对静纱的贯穿式的穿插捆绑结构。无论哪一种,动纱都必须在编织体内贯穿,也就是都必须从编织体的一个侧面穿插到另一个侧面。由此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如下不足之处:一是动纱张力的补偿问题,尤其当参与编织的纱线数量较大时。这是因为在四步法的三维结构或是二步法的三维结构中的编织纱线,尤其是动纱,在编织时必须作从一个侧面到另一个侧面的大尺寸的位移,这种大位移将导致纱线从编织物至纱锭之间的路程的较大改变,必将产生纱线张力难以补偿的问题,这最终使得参与编织体的纱线数量受到限制,这种限制导致了三维编织体的尺寸不容易做得较大。二是难以形成异形截面。这是因为,如果在四步法的三维结构中,边纱与实体纱的运动规律是不同的,而在异形截面编织时,哪些是边纱哪些是实体纱则是难以明确界定的;如果在二步法的三维结构中,则各根边纱运动路程和方向的规律是不同的,而在异形截面编织时,尤其是大尺寸异形截面编织时,在机构及控制上,要满足所有边纱的运动路程和方向的要求则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编织体编织大尺寸时的动纱张力的补偿问题,以及难以编织异形截面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体,该编织体不仅具有高强高模的性能,而且能方便地形成大尺寸截面的三维异形编织增强体。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编织增强体是由动纱I和静纱2这两种纱线构成,其中,每根动纱I不但以螺旋线的方式包绕一根静纱2,而且还与紧密相邻的其它动纱2绞绕,如此,包裹着静纱2的动纱I相互之间以“手拉手”邻接方式构成整体结构的三维编织增强体。该三维编织增强体的原料,无论是动纱I或静纱2,均可采用碳纤维、芳纶、玻璃纤维中的任一种或同时用多种作原料。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编织大尺寸时不存在动纱张力难以补偿的同时,能方便地形成高强高模三维异形编织增强体,并且编织简单可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高强高模大尺寸截面三维异形编织增强体的截面结构的原理图。
[0007]图2是本发明高强高模大尺寸截面三维异形编织增强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08]图中:1.动纱 2.静纱【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0]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高强高模大尺寸截面三维异形编织增强体,是由动纱I和静纱2这两种纱线构成,其中,每根动纱I不但以螺旋线的方式包绕一根静纱2,而且还与紧密相邻的其它动纱2绞绕,如此,包裹着静纱2的动纱I相互之间以“手拉手”邻接方式构成整体结构的三维编织增强体。本发明的编织体可采用碳纤维、芳纶、玻璃纤维中的任一种作原料。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高模大尺寸截面三维异形编织增强体,其特征在于:编织增强体是由动纱(1)和静纱(2)这两种纱线构成,其中,每根动纱(I)不但以螺旋线的方式包绕一根静纱(2),而且还与紧密相邻的其它动纱(2)绞绕,如此,包裹着静纱(2)的动纱(I)相互之间以“手拉手”邻接方式构成整体结构的三维编织增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高模大尺寸截面三维异形编织增强体,其特征在于:可采用碳纤维、芳纶、玻璃纤维中的任一种作原料。
【文档编号】D04C1/06GK103866484SQ201210536470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周罗庆, 周超美, 陈铭燕, 李怀宇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