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81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横机中的编织数据的生成,尤其是涉及为了防止导纱器间的干涉而决定编织数据中的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横机具备例如I对长条状的针床,通过在针床上往复移动的三角座滑架操作针,并且从导纱器向针供给针织纱而编织针织物。在针床的上方多个导纱器轨道沿针床的长度方向平行配置,导纱器也称为给纱器,从下端部的给纱口供给针织纱,上端部由导纱器轨道支承,具有沿横机的前后方向稍微弯曲的程度的弹性。导纱器通过三角座滑架而连动并沿导纱器轨道滑动,若解除连动则停止。
导纱器的给纱口在针床间的间隙的正上部移动,因此导纱器交叉时给纱口相互接触,此时导纱器稍微变形而给纱口相互交叉。三角座滑架上,除了操作针的三角以外,还设有线圈按压器等其他构件,这些构件设于针床间的间隙的上部等。因此多个导纱器在相同位置停止时,给纱口与线圈按压器等其他构件干涉。因此进行避免导纱器在相同位置停止的处理,具体而言以称为复位校正的参数在编织宽度的外侧停止。并且若对每个导纱器使复位校正值不同,则能够防止多个导纱器在相同位置停止。但是,为此需要手动输入复位校正值。此外复位校正值直接关联于导纱器的移动距离和动作等,因此是编织数据的一部分。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5-93348)公开了考虑导纱器的滑动量而校正解除导纱器的连动的位置的内容。另外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1-106059)说明了相对于针床的导纱器轨道和导纱器的配置。 但是不知道自动生成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内容。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5-93348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06059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自动生成包含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数据在内的编织数据以避免导纱器发生干涉。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生成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方法,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操作针床的针的三角座滑架、多个导纱器轨道、沿各个导纱器轨道与三角座滑架连动而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的多个导纱器,其特征在于,
执行以下步骤:
对编织中使用的每个导纱器,求出表示成衣的I个衣片中的使用导纱器的三角座滑架的线圈横列和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的数据;
基于所述数据,对每个所述导纱器决定导纱器的停止位置;
检测出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在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的方向上重叠时,变更停止位置以避免导纱器重叠。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生成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装置,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操作针床的针的三角座滑架、多个导纱器轨道、沿各个导纱器轨道与三角座滑架连动而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的多个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单元,对编织中使用的每个导纱器,求出表示成衣的I个衣片中的使用导纱器的三角座滑架的线圈横列和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的数据;
停止位置决定单元,基于所述数据,对每个所述导纱器决定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并且,检测出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在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的方向上重叠时,变更停止位置以避免导纱器重叠。
若如此,则能够基于导纱器的使用次数和移动距离的数据,自动决定导纱器的停止位置,且使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在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的方向上重叠,避免导纱器发生干涉。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包括使端部的正上部最接近编织宽度的停止位置,也包括使端部的正上部加上图4的最小值后的位置最接近编织宽度的停止位置。解析单元例如对应于图2的使用次数提取部或块提取部,停止位置决定单元例如对应于图2的复位校正值分配部。本说明书中,有关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的记载直接适用于编织数据的生成装置,有关编织数据的生成装置的记载也直接适用于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
优选的是,停止位置决定单元以使使用次数多的导纱器停止在编织宽度的端部的附近,使使用次数少的导纱器停止在远离编织宽度的端部的位置的方式,决定停止位置。若如此,则通过使使用次数多的导纱器停止在编织宽度的端部附近,能够缩短三角座滑架使导纱器移动的距离。因而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编织衣片。此外使用次数的多少按适宜的精度求出即可,例如设精度为3次时,使用次数为51次和49次是相同的使用次数。另外在导纱器的停止位置重要的是使用次数多的导纱器的值,对于使用次数为低位的2个等的导纱器,停止位置也可以不按照使用次数的顺序。
优选的是,停止位置决定单元基于以衣片为单位的使用次数决定停止位置。若如此,则能够简单地决定停止位置。
另外优选的是,通过解析单元将衣片沿纵行方向分割成多个块,并且停止位置决定单元基于以块为单位的使用次数来决定停止位置。若如此,在使用的导纱器沿纵行方向变化的情况下,能够以使导纱器连动的延伸距离变短的方式决定停止位置。


图1是针床和导纱器轨道的俯视图2是实施例的编织数据生成装置的框图3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导纱器的停止值的决定算法的流程图4是表示衣片的编织宽度和最小值及复位校正值的关系的图5是不意地表不导纱器a、b、c相对于衣片的停止位置的图6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导纱器的停止值的决定算法的流程图7是示意地表示变形例中的导纱器a、b、c相对于衣片的停止位置的图8是示意地表示变形例中的、导纱器a d相对于嵌花编织的衣片的停止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优实施例。
实施例
图1 图8中示出实施例及其变形。图1示意地表示针床上的导纱器轨道,2是前针床,4是后针床,在它们之间存在间隙6。在针床2、4的上部存在多个导纱器轨道8 11,导纱器12沿着导纱器轨道8 11与未图示的三角座滑架连动而滑动。图中设为进行成形编织的情况,14为前身片等的编织宽度,15为左袖等的编织宽度,16为右袖等的编织宽度,I个成衣由多个衣片构成,衣片中有时在编织的中途编织宽度发生变化。成衣的编织宽度可以为一定,另外也可以如无缝制编织那样I个成衣=1个衣片。以下,本说明书中,将在水平面内与针床2、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将与针床2、4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
20表示编织数据生成装置,21是用户接口,由鼠标、轨迹球、数字转换器、键盘等输入单元和彩色监视器构成。22是网络接口,在与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及程序的交换。23是磁盘驱动器,在与未图示的磁盘之间进行数据和程序等的交换。24是存储器,存储各种数据,尤其是编织数据。25是程序存储器,存储编织数据生成装置20的程序。
26是变换部,将从用户接口 21、网络接口 22、或磁盘驱动器23等输入的针织物的设计数据变换成编织数据。该变换中,不生成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数据,或分配适宜的默认值。27是使用次数提取部,对于在编织数据中使用的各导纱器,提取其使用次数和每个线圈横列的移动范围。28是块提取部,用于执行图6的算法,基于使用哪一个导纱器,将I个衣片分割为多个块。在执行图3的算法的情况下,不需要块提取部28。沿衣片的纵行方向进行分割成块的分割,对沿纵行方向的块的长度设置最小值,不足最小值的长度的块与上下任一个块合并。
29是复位校正值分配部,相对于导纱器分配复位校正值。复位校正值可以在I个衣片的编织期间为一定,或也可以在I个衣片的编织的中途改变。干涉检查部30检查导纱器间的干涉,此处干涉是指多个导纱器在沿着横机的前后方向重叠的位置停止。在导纱器发生干涉的状态时,即多个导纱器沿前后方向重叠而停止的状态下,若未图示的三角座滑架以与导纱器交叉的方式移动,则三角座滑架中的线圈按压器等有可能与导纱器干涉而发生损伤。
复位校正值分 配部29最初对于各导纱器例如分配复位校正值O。然后干涉检查部30检测出导纱器间的干涉时,为了避免干涉,例如使使用次数少的导纱器的复位校正值增加,由此消除干涉。此外编织数据生成装置20可以设于横机内,或也可以设于生成成衣等的设计数据而变换成编织数据的设计装置内。
图3 图5中表示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决定方法。决定衣片的设计,并将其变换成编织数据后,就决定了编织宽度和线圈的种类及线圈横列数、使哪个导纱器在哪个线圈横列在哪个范围移动等数据。因此在步骤I中,在I个衣片内,对每个导纱器求出使用导纱器的线圈横列和每个线圈横列的移动范围。该处理至少对于实际使用的导纱器执行。对每个导纱器求出I个衣片内的导纱器的使用次数,并且将各导纱器的停止位置设定为最小值。换言之,对各导纱器将复位校正值设定为0 (步骤2)。使未使用的导纱器例如退避到针床的端部等。
图4中表示复位校正值的含义,导纱器在编织宽度的左右往复移动,导纱器的停止位置是从编织宽度的端部隔出0根 3根左右的针的最小值的间隔的位置。最小值在嵌花编织的情况下例如为0,在除此以外的编织的情况下为2 3根针等。在编织宽度加上了最小值后的值是编织数据中的导纱器的移动范围。复位校正值在从编织宽度以最小值向外侧偏移的位置为0,这是复位校正值的最小值,复位校正值朝向编织宽度的外侧增加。另外复位校正值的单位是例如I个给纱口的宽度。复位校正值的复位是通过三角座滑架中止导纱器的连动而校正值从最小值的偏移量。并且复位校正值最小的导纱器在从编织宽度以最小值向外侧偏移的位置停止,随着复位校正值增加而停止在从编织宽度向外侧离开的位置。
例如按照从使用次数大的导纱器向使用次数小的导纱器的顺序(步骤3、7),执行步骤4 步骤7。在步骤4中对各线圈横 列检查停止时的导纱器的位置,检测发生干涉的导纱器的有无。在存在发生干涉的导纱器的情况下,使停止位置向外侧偏移,换言之使复位校正值增加,消除干涉(步骤5)。若变更发生干涉的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则有时在与其他导纱器之间连锁地发生干涉,因此变更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直到干涉消除为止。然后对于全部线圈横列执行步骤4、5后,例如接着对使用次数大的导纱器执行同样的处理,对使用的全部导纱器结束处理后,结束图3的算法。
图5表示编织衣片32时的、对于导纱器a、b、c的复位校正值(点划线)和实际的停止位置(双点划线),衣片32中的a、b、c的记号表示使用的导纱器。另外该说明书中,线圈横列方向是指与三角座滑架的往复方向平行的方向,纵行方向是指与其垂直的方向。衣片32中的导纱器的使用次数按照c>a>b的顺序,对导纱器c分配最小的复位校正值,对导纱器a分配下一个复位校正值,对导纱器b分配最大的复位校正值。若衣片32的编织宽度没有增减,则如上所述决定复位校正值后,不产生导纱器间的干涉。由图5的点划线表示按照复位校正值的导纱器的停止位置。
若衣片32的编织宽度存在增减,则有时即使复位校正值不同,导纱器的停止位置也相等。例如在使用导纱器c的块中编织宽度向右侧增加,在该块中不使用导纱器a、b而停止,因此导纱器c和导纱器a、b发生干涉。因此通过图3的步骤5如图5的双点划线那样自动变更导纱器a、b的停止位置,或利用手动变更导纱器a、b的停止位置。使用导纱器a的最后的块中编织宽度逐渐减少,导纱器a与导纱器c发生干涉,因此例如图5的双点划线那样变更导纱器c的停止位置。此外图5中,利用三角座滑架的I次移动使导纱器的停止位置从点划线的轨迹向双点划线的轨迹偏移,但也可以对发生干涉的各线圈横列使导纱器的停止位置一点一点地偏移。另外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偏移进行直至发生干涉的线圈横列为止即可。此外若将复位校正值看作在衣片的中途能够变更的变量,则也可以取图5的右侧的双点划线的轨迹的方式决定复位校正值。
若如以上处理,则:
能够自动生成导纱器a、b、c的停止位置;
通过缩短使导纱器连动的距离,能够缩短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距离而提高生产率;
能够消除导纱器间的干涉。
图6 图8中示出变形例,除了特别指出的点以外与图1 图5的实施例同样。最初执行图3的步骤1,接着在步骤11中,基于使用哪个导纱器,将衣片沿着纵行方向分割成多个块。此时,优选通过对块的沿纵行方向的长度决定最小值等,避免产生线圈横列数为规定值以下的小的块。另外在步骤11中对每个块求出各导纱器的使用次数。以后的处理以块为单位进行,在步骤12中将各导纱器的停止位置设定为最小值。然后例如与图3的步骤4 7同样地,消除块内的干涉(步骤13)。
图7中,以点划线表示对衣片33的复位校正值,图中的X表示调换复位校正值的情况。对于衣片33,将使用最下部的导纱器a的小的块和使用下一个导纱器a、b的小的块合并,设整体例如为4个块。然后以块为单位调换复位校正值。在最初的块中主要使用导纱器a,其他的块中使用导纱器b,因此关于复位校正值,对导纱器a设定最小值的0,对导纱器b设定1,对导纱器c设定2。在使用下一个导纱器b的块中,不使用导纱器a,因此例如在导纱器a、b之间调换复位校正值。同样地,在使用下一个导纱器c的块中,不使用导纱器b,因此在导纱器b、c之间调换复位校正值,在使用最后的导纱器a的块中,不使用导纱器C,因此在导纱器c、a之 间调换复位校正值。另外在使用导纱器b的块和使用导纱器c的块中,由于未使用而停止位置为一定的导纱器8等与伴随编织宽度的增加而停止位置向右侧偏移的导纱器b、c等之间发生干涉。因此与图5同样,使发生干涉的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向从编织宽度看较远的一侧偏移,避免干涉。
图8表示变形例中的嵌花编织中的复位校正值,嵌花用的导纱器能够在编织宽度的端部的正上方及变更针织纱的位置的正上方停止以使针织纱向铅垂方向正下方垂下。该情况下,将利用I个导纱器编织的区域看作I个编织宽度,衣片34作为沿线圈横列方向具有2个编织宽度的衣片处理,最小值为0,因此复位校正值为0的停止位置是衣片34的两端部和区域的边界。将衣片34分割为上下2个块,在最初的块中使用导纱器a、b,因此对导纱器a、b分配小的复位校正值,在下一个块中使用导纱器c、d,因此对导纱器c、d分配小的复位校正值。此外关注于使用导纱器a、b的块比使用导纱器C、d的块大这一情况,若使对于下侧的块的复位校正值对于上侧的块也有效,则与图1 图5的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中能得到以下的效果。
(I)能够自动生成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数据。
(2)能够消除导纱器间的干涉。
(3)通过根据导纱器的使用频率决定复位校正值,能够缩短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距离。因而能够缩短编织所需要的时间。
标号说明
2前针床
4后针床
6 间隙
8 11导纱器轨道
12导纱器
14 16编织宽度
20编织数据生成装置
21用户接口
22网络接口
23磁盘驱动器
24存储器
25程序存储器
26变换部
27使用次数提取部
28块提取部
29复位校正值分配部
30干涉检查部
32 34 衣片
权利要求
1.一种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自动生成横机用的编织数据,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操作针床的针的三角座滑架、多个导纱器轨道、沿各个导纱器轨道与三角座滑架连动而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的多个导纱器,其特征在于, 执行以下步骤: 对编织中使用的每个导纱器,求出表示成衣的I个衣片中的使用导纱器的三角座滑架的线圈横列和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的数据; 基于所述数据,对每个所述导纱器决定导纱器的停止位置; 检测出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在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的方向上重叠时,变更停止位置以避免导纱器重叠。
2.一种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装置,自动生成横机用的编织数据,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操作针床的针的三角座滑架、多个导纱器轨道、沿各个导纱器轨道与三角座滑架连动而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的多个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单元,对编织中使用的每个所述导纱器,求出表示成衣的I个衣片中的使用导纱器的三角座滑架的线圈横列和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的数据; 停止位置决定单元,基于所述数据,对每个导纱器决定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并且,检测出导纱器的停止位置在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的方向上重叠时,变更停止位置以避免导纱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停止位置决定单元以使使用次数多的导纱器停止在编织宽度的端部的附近,使使用次数少的导纱器停止在远离编织宽度的端部的位置的方式,决定停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停止位置决定单元基于以衣片为单位的使用次数决定停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解析单元将衣片沿纵行方向分割成多个块,并且停止位置决定单元基于以块为单位的使用次数来决定停止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自动生成横机用的编织数据。对编织中使用的每个导纱器,求出表示成衣的1个衣片中的使用导纱器的三角座滑架的线圈横列和导纱器的移动范围的数据,对每个导纱器决定导纱器的停止位置,检测出导纱器的停止位置重叠时,变更停止位置。能够自动生成导纱器的停止位置的数据,以避免发生导纱器间的干涉。
文档编号D04B15/30GK103184653SQ20121058097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森淳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