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9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适用于加弹机的上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弹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加弹机对poy进行假捻变形以加工成为具有高弹、低弹性能的弹力丝。由于粉尘、废丝等杂质飘落到油盆内,因此我公司使用的海源HFJ-1200/V型加弹机上油系统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油泵在抽油过程中容易将DTY油剂中的杂质抽出、引起油管和油泵堵塞,导致加弹机的上油设备(油槽)油位下降、引起丝条上油异常,进而造成产品质量问题(如色差、条斑等)。

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上油量和产品质量的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包括油盆,所述油盆经进油管与油箱相连接,所述油盆经出油管与油位器相连接,所述出油管的进油口处设置有多层过滤网,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油泵,所述油位器经输油管与上油设备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油设备经回油管与油盆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出油管的进油口处设置有三层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为不锈钢滤网。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进油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油盆的出油管的进油口处设置有多层过滤网,可充分拦截DTY油剂中各种尺寸的杂质,减少油路堵塞的隐性故障的发生、保证油泵的正常工作,避免因油路故障造成的上油量变化而引起的DTY油份偏差从而给产品质量带来的缺油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另外,即使外围几层的过滤网堵塞也不会影响油泵的正常供油,待保全巡检过程中即可清理杂质。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油盆,2-进油管,3-油箱,4-出油管,5-油位器,6-过滤网,7-油泵,8-输油管,9-上油设备,10-进油阀,11-回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参考图1,一种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包括油盆1,所述油盆I经进油管2与油箱3相连接,所述油盆I经出油管4与油位器5相连接,所述出油管4的进油口处设置有多层过滤网6,所述出油管4上设置有油泵7,所述油位器5经输油管8与上油设备9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油设备9经回油管11与油盆I相连接;所述进油管2上设置有进油阀10;所述出油管4的进油口处设置有三层过滤网6,所述三层过滤网6的目数可以由外向内逐层减小,所述过滤网6为不锈钢滤网。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打开进油阀10,油箱3通过进油管2向油盆I输送DTY 油剂;打开油泵7,油盆I内的DTY油剂经过滤网6过滤后由出油管4输送到油位器5,油位器5内的DTY油剂经输油管8输送到上油设备9,上油设备9的DTY油剂经回油管11回流到油盆I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包括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盆经进油管与油箱相连接,所述油盆经出油管与油位器相连接,所述出油管的进油口处设置有多层过滤网,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油泵,所述油位器经输油管与上油设备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设备经回油管与油盆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的进油口处设置有三层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为不锈钢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进油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泵式上油系统防堵装置,包括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盆经进油管与油箱相连接,所述油盆经出油管与油位器相连接,所述出油管的进油口处设置有多层过滤网,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油泵,所述油位器经输油管与上油设备相连接;所述上油设备经回油管与油盆相连接;所述过滤网为不锈钢滤网。本实用新型的多层过滤网可充分拦截DTY油剂中各种尺寸的杂质,减少油路堵塞的隐性故障的发生、保证油泵的正常工作,避免因油路故障造成的上油量变化而引起的DTY油份偏差从而给产品质量带来的缺油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文档编号D06B3/06GK202576899SQ2012200926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易继亮, 吴刚 申请人:福建凯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