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上部针床的横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41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备上部针床的横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夹着齿ロ地呈倒V字状地相向的前后一对针床的上方也具备上部针床的横编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横编机中,与针床一起,还设置了上部针床,作为使用线圈压板、移圈底脚片的针床使用(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在这样的上部针床支承结构上,作为结构要素的材料,使用金属。图4所示的横编机1,虽然在夹着齿ロ 3的前后的两侧具备针床2,但在图中仅表示了一方,成为左方的另一方省略了。在针床2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上方,设置了上部针床4。上部针床4由轴线垂直于纸面的轴5以相对于针床2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针床2中,在长度方向垂直于纸面的板状的基板6上,以一定的间距并列设置了多个针板7A、7B、7C,在间隙中形成了针槽。被收容在针槽内的编织针,在前端的钩上接受来自齿ロ 3的编织纱线的供给,编织成编织物。针床2具有齿ロ 3侧变高的那样的傾斜,在两侧配设成倒V字状。一部分的针板7A、7B被局部地延长,成为分别形成透孔7a或者上部针床支承面7b的上部针床支承部7c、7d。在远离齿ロ 3的位置的透孔7a内穿插轴5。上部针床4由螺栓9固定在轴5穿插的支承块8上。在针床2的齿ロ 3侧,安装沉降片10。在设置于沉降片10的前端附近的透孔内,穿插钢丝11,也作为上部针床4的高度的基准发挥功能。在图4 Ca)所示的编织时的状态下,上部针床4,使下面4a与上部针床支承面7b抵接来关闭与针床2之间的间隙。在图4 (b)所示的上部针床4转动而打开与针床2之间的间隙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进行针床2的扫除等维护、被收容在针槽内的编织针的更换等作业。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4225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为了收容在针床2内的编织针和在上部针床4中使用的线圈压板、移圈底脚片进行顺利的相互作用,需要高精度地保持上部针床4的高度等。因此,在图4 (a)的状态下,测定以钢丝11为基准的上部针床4的高度,在精度未达到的情况下,需要对上部针床4的下面4a进行研磨加工等调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上部针床的高度调整的具备上部针床的横编机。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备上部针床的横编机, 具有[0015]夹着齿ロ地使前端部相向,配设成倒V字状的前后一对针床;配设在至少一方的针床上方的上部针床;在各针床的长度方向以一定的间距并列设置多个,在间隙中形成针槽,在一部分上将作为向上方的延长部分的上部针床支承部形成在齿ロ附近,在上部针床支承部上,形成与齿ロ近的位置的上部针床支承面或者远离齿ロ的位置的透孔之中的至少一方的针板; 以轴线方向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贯通上部针床支承部的透孔,在可进行绕轴线的转动的状态下支承上部针床的轴,上部针床在绕轴的轴线转动而关闭与针床之间的间隙的状态下,使齿ロ附近的下面与上部针床支承部的上部针床支承面抵接而被支承,其特征在干,包括调整构件,该调整构件具有帯状的形状,被设置在针板的上部针床支承面中的上部针床的支承部分上,在针板的上部针床支承面或者上部针床的下面之中的任何一方的表面上被安装成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平行,与另一方的表面抵接,在该一方的表面上,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形成了与开ロ部分的槽宽度相比在里面的槽宽度大的燕尾槽,调整构件具有与燕尾槽嵌合的梯形的截面形状,在向燕尾槽嵌合时,梯形截面的短边侧从该一方的表面向该另一方的表面的ー侧突出,在通过突出部分的表面和该另一方的表面的抵接进行支承时,由调整构件的厚度调整上部针床的高度。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构件,预先使厚度不同地准备多个,选择定位所需要的厚度的调整构件安装在上述燕尾槽内。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构件,作为在上述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组合,被安装在上述燕尾槽内。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构件的上述被分割的部分端面相对于上述长度方向傾斜。[实用新型的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相对于针床,在作为针板的一部分的延长部分的上部针床支承部,由被穿插在设置于远离齿ロ的位置的透孔内支承的轴可转动地支承上部针床。由于上部针床还由离针床支承部的齿ロ近的位置的上部针床支承面在与上部针床的下面之间的间隙中夹设带状的调整构件地进行支承,所以上部针床的高度能够由调整构件的厚度进行调整。调整构件,由于被安装在设置于上部针床的下面或者针板的上部针床支承面的任何一方的燕尾槽内,所以即使不从针床上取下上部针床,也能够容易地从燕尾槽取下。如果进行调整构件的更换、在追加加工后再安装在燕尾槽内,则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调整上部针床的高度。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构件的更换,能够容易且在短时间内进行上部针床的高度调整。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调整构件在长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所以即使在长度方向在上部针床的高度上有变动,也能够将不同的厚度的部分组合而容易地进行调整。[0032]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调整构件的被分割的部分的端面相对于长度方向倾斜,所以即使邻接的部分的厚度不同,在使上部针床相对于针床在长度方向移动的位移时等,即使越过部分之间的接缝也不会卡住。

图1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备上部针床24的横编机21的基本的结构,是简化了的侧面剖视图。图2表示图1的针板27A、27B、27C的前端部分的形状,是简化了的主视图。图3表示图1的调整构件25的结构,是简化了的俯视图。图4表示以往的具备上部针床4的横编机I的基本的结构,是简化了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由图1 图3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为了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与图4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參照符号,在各图的说明中,存在如下的情况使用在该附图中不存在而在先前说明的图中存在的符号进行说明,或者对于与先前说明的图所示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參照符号来表示。实施例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表示具备上部针床24的横编机21的结构,上部针床24相对于针床22,在(a)中表示关闭的状态,在(b)中表示打开的状态。上部针床24相对于针床22的支承,在远离齿ロ 3的一方的位置,由穿插在设置于针床22侧的透孔27a中的轴5进行,在离齿ロ 3近的一方的位置,夹设调整构件25地进行。调整构件25是带状的形状,被安装在设置于上部针床24的下面上的燕尾槽24a内。燕尾槽24a是与开ロ部分向下面侧的槽宽度相比在里面的槽宽度变大的那样的截面形状,与垂直于纸面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形成。调整构件25具有与燕尾槽24a嵌合的梯形的截面形状,在向燕尾槽24a嵌合时,梯形截面的短边侧25a从上部针床24的下面向针床22侧的上部针床支承面27b的ー侧突出。在通过作为调整构件25的突出部分的表面的短边侧25a和上部针床支承面27b的抵接进行支承吋,由调整构件25的厚度决定上部针床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准备多个不同的厚度的调整构件25。首先,在将上部针床24经轴5安装在针床22上的状态下,将ー个厚度的调整构件25安装在燕尾槽24a中測定上部针床24的高度。如果测定结果进入基准的范围内,则不需要调整。在测定结果不进入基准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如果与测定结果相应地更换成上部针床24的高度进入基准的范围内的厚度的调整构件25,则能够容易地调整上部针床24的高度。在厚度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追加与不足的厚度对应的调整构件进行调整。在厚度过剩的情况下,也可以研磨调整构件25进行调整。另外,在针床22上,与图4的针板7A、7B、7C同样,并列设置三种针板27A、27B、27C。在三种之中的一部分的针板27A、27B上,分别在上部针床支承部27c、27d上设置透孔27a及上部针床支承面27b。在图2的(a)、(b)、(c)中,分别表示三种针板27A、27B、27C的形状。由于在针板27A的上部针床支承部27c上形成了透孔27a,所以存在向上部针床24侧突出,与支承块8、螺栓9等干涉的危险。因此,针板27A在针床22的长度方向空开间隔地配置,在针板27A之间,配置针板27B或者针板27C。在针板27B上,作为上部针床支承部27d,在前端附近设置上部针床支承面27b。上部针床支承面27b与其它的针板27A、27C的前端附近的对应部分相比,向齿ロ 3侧突出,在图1 (a)的状态下,与调整构件25的短边侧25a抵接。另外,作为上部针床支承部27c,虽然透孔27a及上部针床支承面27b各自单方地分开设置在不同的针板27A、27B的上部针床支承部27c、27d上,但是,也可以双方设置在相同的针板上。·图3是表示调整构件25的结构的俯视图。调整构件25,如(a)所示,能够在一条连续的带的状态下使用。在带的状态下,长度方向的端面25b垂直于中心线25c。可是,调整构件25的长度需要与针床2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对应,此长度达到I 3m左右。相对于这样的长度,上部针床24的高度不是均匀的,存在变动的情況。因此,本实施例的调整构件25,如(b)所示,预先分割成多个部分25A、25B、25C、25D,组合地使用。如果预先将各部分25A、25B、25C、2 做成同形,预先准备多个厚度不同的部分,则即使上部针床24的高度在长度方向变动,也能够将部分25A、25B、25C、2 组合,进行抑制变动的那样的调整。另外,调整构件25的分割数量,只要适当选择即可。在将调整构件25分成多个部分25A、25B、25C、2 的情况下,预先使得长度方向的端面25d相对于与长度方向平行的中心线25c傾斜。调整构件25,即使邻接的部分25A、25B.25C.25D的厚度不同,由于端面25d倾斜着,所以在上部针床24相对于针床22位移时等,即使越过部分25A、25B、25C、2 之间的接缝也不会卡住。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虽然将安装调整构件25的燕尾槽24a设置在上部针床24上,但也可以设置在针床22侧的上部针床支承面27b上。另外,上部针床支承面27b,由于形成在空开间隔地并列设置的针板27B的前端部,所以也能够支承板状、帯状的构件,在该构件上形成燕尾槽对调整构件25进行支承。另外,上部针床24,虽然与专利文献I同样,可以设置在前后的针床22的上方,分别使用线圈压板及移圈底脚片,但也可以仅使用任何一方。进而,作为上部针床24,也可以配设用于使用编织针的针床。符号说明3:齿ロ5 -M21 :横编机22 :针板24 :上部针床24a :燕尾槽25 :调整构件27A、27B、27C :针板27a :透孔27b :上部针床支承面27c、27d :上部针床支承部
权利要求1.一种具备上部针床的横编机,具有夹着齿口地使前端部相向,配设成倒V字状的前后一对针床;配设在至少一方的针床上方的上部针床;在各针床的长度方向以一定的间距并列设置多个,在间隙中形成针槽,在一部分上将作为向上方的延长部分的上部针床支承部形成在齿口附近,在上部针床支承部上,形成与齿口近的位置的上部针床支承面或者远离齿口的位置的透孔之中的至少一方的针板;以轴线方向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贯通上部针床支承部的透孔,在可进行绕轴线的转动的状态下支承上部针床的轴,上部针床在绕轴的轴线转动而关闭与针床之间的间隙的状态下,使齿口附近的下面与上部针床支承部的上部针床支承面抵接而被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构件,该调整构件具有带状的形状,被设置在针板的上部针床支承面中的上部针床的支承部分上,在针板的上部针床支承面或者上部针床的下面之中的任何一方的表面上被安装成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平行,与另一方的表面抵接,在该一方的表面上,与针床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形成了与开口部分的槽宽度相比在里面的槽宽度大的燕尾槽,调整构件具有与燕尾槽嵌合的梯形的截面形状,在向燕尾槽嵌合时,梯形截面的短边侧从该一方的表面向该另一方的表面的一侧突出,在通过突出部分的表面和该另一方的表面的抵接进行支承时,由调整构件的厚度调整上部针床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上部针床的横编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构件,预先使厚度不同地准备多个,选择定位所需要的厚度的调整构件安装在上述燕尾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记载的具备上部针床的横编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构件,作为在上述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组合,被安装在上述燕尾槽内。
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具备上部针床的横编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构件的上述被分割的部分端面相对于上述长度方向倾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容易且高精度进行上部针床的高度调整的具备上部针床的横编机。调整构件(25)被安装在设置于上部针床(34)的下面上的燕尾槽(24a)内,梯形截面的短边侧(25a)从上部针床(24)的下面向针床(22)侧的上部针床支承面(27b)的一侧突出。在通过作为调整构件(25)的突出部分的表面的短边侧(25a)和上部针床支承面(27b)的抵接进行支承时,由调整构件(25)的厚度调整上部针床的高度。通过预先准备多个成为不同的厚度的调整构件(25),能够容易地进行上部针床(24)的高度调整。
文档编号D04B7/00GK202830384SQ2012204374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北原健治, 新行由久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