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塑料圆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圆织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ー种塑料圆织机。
背景技术:
塑料圆织机在编织生产过程中,梭子不停地作圆周运动。图1所示,是现有的ー种塑料圆织机梭子及其运行跑道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梭子具有四只梭轮22,其中两只梭轮与上跑道21配合,另两只梭轮与下跑道26配合,经丝23通过上、下跑道21、26的斜面吋,受到梭轮22的辗压。所述上、下跑道21、26的 斜面均向跑道外侧傾斜。这种结构的圆织机存在下列缺点1、经丝通过梭轮与上、下跑道的配合面时,受到梭轮的辗压,容易造成劈丝、起毛、断丝,影响编织产品的质量。2、由于离心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速度提高,离心カ将急剧増大。梭子高速运转,使梭轮受到较大的离心カ,容易损耗,一般梭轮的更换周期只有十天,维修费用大。3、梭子容易脱离跑道。4、梭子的运动速度无法大幅度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梭子在跑道上运动时,梭轮受到的离心カ较大,降低了梭轮的寿命,并且梭体两侧的滚轮不停的碾压导入的经丝,容易造成劈丝、起毛、断丝的不足,本发明提供ー种塑料圆织机。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塑料圆织机,包括梭子、斜面跑道和扣门,所述梭子包括梭体、上梭轮和下梭轮,所述上梭轮和下梭轮均与梭体固定连接,所述斜面跑道分为上跑道和下跑道,所述上梭轮与上跑道斜面滚动配合,所述下梭轮与下跑道斜面滚动配合,所述上、下跑道的斜面上均匀开设有用于导入经丝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D为2mm 3mm。由于塑料编织丝的宽度一般在2mm 3mm的范围内,因此,将凹槽宽度D设为2_ 3mm可以使导入的经丝正常通过。通常,塑料圆织机的经丝数量为720根 768根,因此,凹槽的数量与经丝数量相同,也为720个 768个。圆织机的所述上跑道斜面和下跑道斜面形成一环形槽ロ,所述槽ロ截面呈八字形且开ロ较大的一端朝向圆织机内侧;这种跑道的圆织机梭子高速运转,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因而梭轮对跑道斜面、经丝的压カ也较大,导致梭轮容易磨损,降低梭轮的使用寿命,以及容易造成劈丝、起毛、断丝的现象。因此,可以设置以下结构来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所述扣门均布于上跑道和下跑道之间,所述扣门中部均匀设置有扣门永磁体,所述梭体底部均匀设置有梭体永磁体,所述梭体永磁体与扣门永磁体相对设置且相对面极性相同,所述上、下跑道的斜面上均具有用于防止梭子脱离跑道的限位条。由于增加了限位条,为了方便安装梭子,所述上梭轮或下梭轮的轮轴为偏心轮轴,即只要上、下其中ー侧的梭轮的轮轴为偏心轮轴就能安装梭子。另外,可以适当调整带有偏心轮轴的梭轮的位置,来调整梭轮与跑道之间的间距,从而控制梭轮对跑道斜面的压力。梭体永磁体与扣门永磁体相对设置且相对面极性相同,根据磁极同性相斥的原理,两者相互间会产生较强的相斥力来抵消一部分梭子的离心カ,减小梭轮对跑道斜面的压カ;当梭体永磁体与扣门永磁体相互间的相斥力较大时,梭轮与跑道之间将达到磁悬浮的效果,此时,需要控制相斥力的大小或者调整带有偏心轮轴的梭轮的位置,以防止跑道不受力,而限位凸台单独受力。当圆织机处于停机状态时,由于永磁体之间的相斥力仍然存在,因此,上、下跑道上的限位凸台主要是为了防止停机时梭子脱离跑道;当然,梭子运行时,如果永磁体之间的相斥力较大,限位凸台也能起到限位作用,不过,一般以永磁体的相斥力能抵消一部分的离心力,并且不会使梭轮对限位凸台产生压カ为最佳。相斥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梭体永磁体与扣门永磁体之间的间距来控制。相邻两个扣门之间经过一组经丝,通常圆织机具有24 192组经丝。为了使扣门永磁体均匀设置,每两个相距等间隔的扣门中部设有扣门永磁体。为了使扣门永磁体均匀设置,作为优选,每个扣门中部设有扣门永磁体。为了保证梭体永磁体与扣门永磁体的作用,使与永磁体接触的部位均不会被磁化,所述扣门和梭体均由铝材制成。为了保护梭轮,减小梭轮与限位凸台的接触面积,减轻限位凸台对梭轮的磨损,所述限位凸台面向上梭轮或下梭轮的一面的截面为圆弧形。由于梭体永磁体与扣门永磁体的作用,梭子停止时,仍有相斥力存在,即会有使梭子脱离跑道的力存在,为了提高限位凸台与斜面跑道的结合强度,所述限位凸台与斜面跑道为一体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ー种塑料圆织机,消除了梭轮对经丝的碾压,对丝的強度要求降低,适合各种高、低强度丝的编织;梭体永磁体与扣门永磁体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根据磁极同性相斥的原理,两者相互间会产生较强的相斥力来抵消一部分梭子的离心力,降低通过梭轮与上、下跑道之间的经丝所受到的压力,因此,梭子运行速度可以得到提高,并且減少了劈丝、起毛、断丝现象;对丝的强度要求降低,适合各种高、低强度丝的编织;同时,梭轮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提高,延长了梭轮更换周期,降低使用成本;増加了限位凸台,可以有效防止梭子脱离跑道。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ー步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塑料圆织机梭子及其运行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塑料圆织机最优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塑料圆织机最优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塑料圆织机最优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塑料圆织机最优实施例中梭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21、上跑道,22、梭轮,23、经丝,24、扣门,25梭体,26、下跑道。图2、图3和图4中1、扣门,2、梭体,3、上梭轮,4、下梭轮,5、上跑道,6、下跑道,7、梭体永磁体,8、扣门永磁体,9、限位条,10、梭体外导杆,11、规格圈,12、纬丝,13、凹槽,23、经丝。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塑料圆织机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梭子、斜面跑道、扣门I和位于圆织机中央的规格圈11,梭子包括梭体2、上梭轮3和下梭轮4,上梭轮3和下梭轮4均与梭体2固定连接,斜面跑道分为上跑道5和下跑道6,上跑道5和下跑道6上都设有用于改变从跑道导出的经丝的方向的梭体外导杆10,上跑道5斜面和下跑道6斜面形成一环形槽ロ,槽ロ截面呈八字形且开ロ较大的一端朝向圆织机内侧;扣门I均布于上跑道5和下跑道6之间,上梭轮3与上跑道5滚动配合,下梭轮4与下跑道6滚动配合,上、下跑道5,6的斜面上等间隔地均匀开设有用于导入经丝23的凹槽13,凹槽13的宽度D为2mm。通常,塑料圆织机的经丝数量为720根,因此,凹槽13的数量与经丝数量相同,也为720个。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梭体2面向扣门I的一面的中部均匀设置有两条梭体永磁体7,相邻两个扣门I之间经过一组经丝,通常圆织机具有24 192组经丝。每个扣门I中部设有两块与梭体永磁体7相对设置的扣门永磁体8。梭体永磁体7与扣门永磁体8相对面极性相同,上、下跑道5,6的斜面上均具有用于防止梭子脱离跑道的限位条9,限位凸台9位于上、下跑道5,6的靠近圆织机中心的最内側。下梭轮4的轮轴为偏心轮轴。限位凸台9面向上梭轮3或下梭轮4的一面的截面为圆弧形。限位凸台9与上、下跑道5,6分别都是一体结构。梭体永磁体7与扣门永磁体8之间的相斥力能抵消ー部分的离心力,并且不会使上、下梭轮3,4对限位凸台9产生压力。扣门I和梭体2均由铝材制成,均不会被磁化,这样,可以保证梭体永磁体7与扣门永磁体8的作用。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祥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梭子、斜面跑道和扣门(1),所述梭子包括梭体(2)、上梭轮(3)和下梭轮(4),所述上梭轮(3)和下梭轮(4)均与梭体(2)固定连接,所述斜面跑道分为上跑道(5)和下跑道(6),所述上梭轮(3)与上跑道(5)斜面滚动配合,所述下梭轮(4)与下跑道(6)斜面滚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跑道(5,6)的斜面上均匀开设有用于导入经丝(23)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宽度D为2_ 3_。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圆织机,其特征在于凹槽(13)的数量与经丝数量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跑道(5)斜面和下跑道(6)斜面形成一环形槽口,所述槽口截面呈八字形且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圆织机内侧;所述扣门(I)均布于上跑道(5)和下跑道(6)之间,所述扣门(I)中部均匀设置有扣门永磁体(8),所述梭体(2)底部均匀设置有梭体永磁体(7),所述梭体永磁体(7)与扣门永磁体(8) 相对设置且相对面极性相同,所述上、下跑道(5,6)的斜面上均具有用于防止梭子脱离跑道的限位条(9),所述上梭轮(3)或下梭轮(4)的轮轴为偏心轮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距等间隔的扣门(I)中部设有扣门永磁体(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料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扣门(I)中部设有扣门永磁体(8)。
6.如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塑料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门(I)和梭体(2)均由铝材制成。
7.如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塑料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9)面向上梭轮(3)或下梭轮(4)的一面的截面为圆弧形。
8.如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塑料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9)与斜面跑道为一体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梭子、上跑道、下跑道和扣门,梭子包括梭体、上梭轮和下梭轮,上梭轮与上跑道滚动配合,下梭轮与下跑道滚动配合,所述上、下跑道的斜面上均匀开设有用于导入经丝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D为2mm~3mm。本发明的一种塑料圆织机,消除了梭轮对经丝的碾压,减少了劈丝、起毛、断丝现象;对丝的强度要求降低,适合各种高、低强度丝的编织;梭轮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提高。
文档编号D03D37/00GK103015004SQ2013100063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9日
发明者邹洪涛, 曾华良 申请人:常州市武进恒发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