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及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文档序号:166751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针织物及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及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针织物具备在基底针织物部的中途形成的开口部的附近设置、向开口部的外方侧折回而与基底针织物部重叠的边缘针织物部。边缘针织物部(2)包括第一匹(21)、第二匹(22)及第三匹(23)。第一匹(21)及第二匹(22)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e-g、i-k)与基底针织物部(1)连接,第三匹(23)的纵行方向端部(l-m)与基底针织物部(1)连接。另外,第一匹(21)的纵行方向端部(g-f)和第三匹(23)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l-n)连接,且第二匹(22)的纵行方向端部(k-j)和第三匹(23)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m-o)连接。
【专利说明】针织物及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针织物及该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针织物具备:具有开口部的基底针织物部;及在该基底针织物部的开口部的周缘部附近的位置与基底针织物部一体地编织的边缘针织物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使用横机,编织如下的针织物,其具备:在中途具有开口部的基底针织物部;具有与该基底针织物部不同的质量风格且在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形成的边缘针织物部。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在身片(基底针织物部)的领孔(开口部)设有衣领(边缘针织物部)的针织套衫(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0003]该专利文献I中,从前身片的下端(下摆)开始编织,在前身片和后身片的边界附近形成领孔,并且在该领孔的周缘部编织衣领。接着,从后身片的上端朝向下端(下摆)编织后身片,在后身片的下端结束编织。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25945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在上述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虽然能够编织立领(stand-up collar)等延伸成筒状的衣领,但对于例如短袖半开衿套衫等的折领那样向领孔(开口部)的外方侧折回而与身片(基底针织物部)重叠的立体的衣领(边缘针织物部),不能与身片一体地编织。因此,目前,在将这种立体的衣领设于 身片的情况下,将与身片另行编织的衣领利用缝合(缝制)等与身片连接。
[0008]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创立,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物及用于编织该针织物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针织物具备设于在基底针织物部的中途形成的开口部的附近、且向开口部外方侧折回而与基底针织物部重叠的立体的边缘针织物部。
[0009]本发明的针织物是使用横机编织的针织物,具备具有开口部的基底针织物部、及在开口部的周缘部附近的位置与基底针织物部一体地编织的边缘针织物部,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该本发明的针织物具备的边缘针织物部包括第一匹、第二匹、及第三匹,向开口部的外方折回而与基底针织物部重叠。各匹的定义、及连接关系如下。
[0010].第一匹配置于开口部附近的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一端侧、且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
[0011].第二匹配置于开口部附近的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一端侧、且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
[0012].第三匹配置于开口部附近的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0013].第一匹及第二匹的编织宽度方向的端部与基底针织物部连接,第三匹的纵行方向的端部与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0014].第一匹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和第三匹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的端部连接,且第二匹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和第三匹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连接。
[0015]作为本发明的针织物,可举出第一匹和第三匹的连接、及第二匹和第三匹的连接通过编织而以无缝编织进行的方式。
[0016]作为本发明的针织物,可举出边缘针织物部与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外方侧连接的方式。当然,边缘针织物部也可以与开口部的周缘部自身连接。
[0017]作为边缘针织物部与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外方侧连接的本发明的针织物,可举出基底针织物部中的从边缘针织物部的连接部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缘部区域通过使用了前后的针床的双面编织而编织的方式。 [0018]用于编织上述本发明的针织物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大致有两种。
[0019]首先,第I个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是使用横机,编织具有开口部的基底针织物部,并且在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中途编织在开口部的周缘部附近的位置与基底针织物部连接的边缘针织物部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该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条件[α]~[Y]将边缘针织物部分为第一匹、第二匹、第三匹而编织(关于各匹的定义,参照本发明的针织物的说明)。
[0020][ α ]第一匹在基底针织物部的反面侧、且与基底针织物部重复的位置编织,并且将第一匹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与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0021][β]第二匹在基底针织物部的反面侧、且与基底针织物部重复的位置编织,并且将第二匹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的端部与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0022][ Y ]第三匹在基底针织物部的反面侧、且与基底针织物部重复的位置编织,并且将第三匹的纵行方向一端侧的端部与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0023]另一方面,第2个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上述第I个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的条件[α ]~[Υ ]调换成下述条件[δ ]~[ζ ]。
[0024][ δ ]第一匹的至少一部分在与基底针织物部的开口部重复的位置编织,并且将第一匹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的端部与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0025][ ε ]第二匹的至少一部分在与基底针织物部的开口部重复的位置编织,并且将第二匹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与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0026][ ζ ]第三匹在基底针织物部的反面侧在与基底针织物部重复的位置编织,并且将第三匹的纵行方向一端侧的端部与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0027]此外,第I个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第2个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可以从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的一端侧起底而在纵行方向的另一端侧结束编织,也可以从上述另一端侧起底而在上述一端侧结束编织。前者的情况下,第三匹的始端部与基底针织物部连接,后者的情况下,第三匹的始端部或终端部与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0028]【发明效果】
[0029]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将边缘针织物部分成第一匹、第二匹及第三匹而编织。在这些匹中,若将第一匹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和第三匹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的端部连接,将第二匹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和第三匹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连接,则能够形成在基底针织物部的开口部具备立体的边缘针织物部的本发明的针织物。各匹的连接可以通过衣料用的粘接带进行,也可以通过缝制进行,还可以通过编织进行。特别是通过利用编织将各匹以无缝编织而连接,边缘针织物部的外观良好,也提高了各匹的连接强度。
[0030]根据在基底针织物部中的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外方侧将边缘针织物部连接而成的本发明的针织物,能够形成具备从基底针织物部的反面侧经由开口部向基底针织物部的表侧飞出的边缘针织物部的针织物。例如,如后述的实施方式所示,若将该构成应用于针织品,将针织品的身片作为基底针织物部、将衣领作为边缘针织物部编织,则成为衣领从身片的内侧向外侧突出的状态,尽管是一张针织品,还是形成为恰似重叠穿着的外观的针织品。
[0031]根据基底针织物部中的从边缘针织物部的连接部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缘部区域通过双面编织而编织的本发明的针织物,能够提高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图1中,(A)是实施方式I所示的针织套衫的概略图,(B)是(A)的B-B剖视图。
[0033]图2中,(A)是表示从前侧观察针织套衫的领孔附近后的放大照片的图,(B)是表示从后侧观察领孔附近后的放大照片的图。
[0034]图3是实施方式I所示的针织套衫的编织工序示意图。
[0035]图4是实施方式2所示的针织套衫的编织工序示意图。
[0036]【标号说明】
[0037]100针织套衫(针织物)
[0038]IOB身片IOBf前身片IOBb后身片
[0039]IOR右袖 IOL左袖
[0040]IOH领孔(开口部)IOHE缘部区域
[0041]I基底针织物部
[0042]2、3衣领(边缘针织物部)
[0043]21,31 第一匹 22、32 第二匹 23、33 第三匹
[0044]8L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8R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
[0045]9B纵行方向的一端侧9T纵行方向的另一端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两针床横机的V领针织套衫的编织例,所述两针床横机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针床,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当然,使用的横机不限于两针床横机,例如也可以是四针床横机。
[0047]<实施方式1>
[0048]图1 (A)所示的针织套衫(针织物)100具备由身片10B、右袖10R、左袖IOL构成的基底针织物部I。在该针织套衫100的身片IOB形成有V领型的领孔(开口部)10H,且在该领孔IOH设有立体地形成的折领(边缘针织物部)2。此外,袖10R、IOL只不过是选项,也可以没有。另外,领孔IOH可以是方领口型,也可以是圆领型。[0049]设于针织套衫100的衣领2由第一匹21、第二匹22、第三匹23构成,这些匹21、22,23单独编织。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衣领2如图1 (B)的剖视图所示,与身片IOB的内侧的领孔IOH的周缘部的外方侧的位置(从周缘部起大约I?10个针眼程度的外方)连接,从身片IOB的内侧通过领孔IOH向身片IOB的外侧延伸。因此,如图2 (A)、(B)的放大照片所示,尽管是一张针织套衫100,还是具备恰似重叠穿着的外观。
[0050]《编织步骤》
[0051]上述针织套衫100如图3的编织示意图所示,编织成平面状。具体而言,构成针织套衫100的身片IOB (基底针织物部I)的前身片IOBf和后身片IOBb以在肩的部分(参照图中的双点划线)连接但在侧腹的位置不连接的状态下编织。此外,袖的编织如专利文献I所示是公知的,因此将图示和说明均省略。
[0052]图3中,从纸面下侧朝向上侧进行编织。即,本实施方式的针织套衫100从前身片IOBf的下摆开始编织,在后身片IOBb的下摆结束编织。该针织套衫100分成区域I?IV这四个区域编织。图3的点划线表示区域I?IV的边界,对成为编织的关键部位的位置标注小写字母a?O。该图3中,将纸面下方、上方、左方及右方分别设为身片IOB的纵行方向一端侧9B、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T、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8L、及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SR。而且,纸面近前侧是在针织套衫100的使用时成为正面的一侧,纸面纵深侧是成为反面的一侧。关于在身片IOB (基底针织物部I)的反面侧编织的部分,以虚线表示。
[0053]在此处,图3所示的编织中,领孔IOH设于前身片IOBf的一侧,但领孔IOH的一部分也可以达到后身片10Bb。另外,图3所示的编织中,第一匹21(第二匹22)的纵行方向一端侧9B的端部d_e (h-1)的位置与领孔IOH的纵行方向一端侧9B的端部a的位置对齐,但两者的位置不需要对齐。同样,在图3的编织中,第一匹21 (第二匹22)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T的端部f-g (j_k)的位置和领孔IOH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T的端部b-c的位置对齐,但两者的位置不需要对齐。
[0054][区域I的编织]
[0055]区域I是从前身片IOBf中的前身片IOBf的下摆起直到即将开始第一匹21和第二匹22的编织之前为止的区域。区域I中,仅编织前身片IOBf。区域I的前身片IOBf的编织组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平针组织,也可以是双反面组织、罗纹组织、或它们的混合组织。
[0056][区域II的编织]
[0057]区域II是编织前身片IOBf、第一匹21及第二匹22的区域。关于前身片IOBfA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8L和另一端侧8R分别使用单独的给纱口编织,在前身片IOBf形成领孔10H。另外,使用与前身片IOBf的编织所使用的给纱口不同的给纱口,在前身片IOBf的反面侧的位置编织第一匹21及第二匹22。实际的编织中,优选交替地反复进行将前身片IOBf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8L的部分及第一匹21编织I?5段的步骤、和将前身片IOBf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8R的部分及第二匹22编织I?5段的步骤。各匹21、22可以随着朝向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T而增大编织宽度的方式编织。此外,第一匹21可以为其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8L的端部f从前身片IOBf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8L的端部向外侧露出的大小。当然,第二匹22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8R的端部j也可以向前身片IOBf的外侧露出。[0058]第一匹21在前身片IOBf的反面侧、且与前身片IOBf重复的位置起底(参照d-e),以后,在前身片IOBf的反面侧、且与前身片IOBf重复的位置编织。此时,通过集圈等将第一匹21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8R的端部e-g与前身片IOBf连接,由此使该端部e_g与前身片IOBf连接,并且使该连接部e-g以外的部分不织入前身片IOBf (相当于本发明方法的条件α )。另一方面,第二匹22也在前身片IOBf的反面侧、且与前身片IOBf重复的位置起底(参照h-1),以后,在前身片IOBf的反面侧、且与前身片IOBf重复的位置编织。此时,通过集圈等将第二匹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8L的端部1-k与前身片IOBf连接,由此使该端部e-g与前身片IOBf连接,并且使该连接部1-k以外的部分不织入前身片IOBf (相当于本发明方法的条件β )。
[0059]在此处,为了不使第一匹21和第二匹22织入前身片10Bf,可以分开使用横机的前后的针床。例如,在设前身片IOBf、第一匹21、及第二匹22为平针组织的情况下,前身片IOBf在纸面近前侧的前针床编织,第一匹21及第二匹22在纸面纵深侧的后针床编织即可。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在相邻的线圈之间配置有空针的缺针编织(針抜务編成)来编织前身片10Bf、第一匹21、及第二匹22。另外,通过使用空针,也能够使前身片10Bf、第一匹21、及第二匹22成为罗纹组织等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混合存在的编织组织。
[0060]反复进行上述的编织,形成领孔10H,并完成第一匹21和第二匹22后,第一匹21(第二匹22)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T的端部f-g (j_k)可以进行压圈处理,也可以仍然钩挂于针床。本实施方式中,选择了后者。其理由在说明区域III的编织时叙述。
[0061]此外,在区域II的编织中,从第一匹21的连接部e-g (第二匹22的连接部i_k)到领孔IOH的周缘部的缘部区域IOHE也可以通过使用了前后的针床的双面编织来编织。作为双面编织,可列举出袋编织、或双罗纹编织(日本特开2012-132109号公报等)等。通过对缘部区域IOHE进行双面编织,如图1 (A)、图2 (A)所示,可对领孔IOH的周缘部进行加强。另外,区域II的编织中,为了使领孔IOH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T的部分的编织容易,也可以在领孔IOH的位置编织松眼针织物(捨?編地)(未图示)。
[0062][区域III的编织]`
[0063]区域III是编织有前身片IOBf、后身片IOBb、第三匹23的区域。区域III的编织中,首先完成前身片IOBf。在领孔IOH的位置编织松眼针织物的情况下,在该松眼针织物编织分离横列线,在该分离横列线的纵行方向继续编织领孔IOH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Τ的端部b-c。由此,能够稳定编织前身片IOBf。
[0064]前身片IOBf的编织结束后,接续前身片IOBf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T的端部而开始后身片IOBb的编织,编织后身片IOBb直到即将编织第三匹23之前为止。接着,在后身片IOBb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使后身片IOBb分支,形成第三匹23的纵行方向一端侧9B的端部Ι-m。后身片IOBb的分支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利用挑半目(割増々)等公知的技术。
[0065]使后身片IOBb的一部分分支后,编织后身片IOBb,并且使用与后身片IOBb的编织所使用的给纱口不同的给纱口,在后身片IOBb的反面侧、且与后身片IOBb重复的位置编织第三匹23 (相当于本发明方法的条件Y )。即,以从后身片IOBb开始分支的部分Ι-m为始端部而编织第三匹23。在实际的编织中,优选交替地反复进行将后身片IOBb编织I~5段的步骤、和将第三匹23编织I~5段的步骤。第三匹23可以随着朝向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T而增大编织宽度的方式进行编织。第三匹23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两端部η、ο也可以向后身片IOBb的外侧露出。
[0066]此处,在第三匹23的编织时,在区域II的编织中钩挂于针床的第一匹21(第二匹22)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Τ的端部g-f (k-j)上,连接第三匹23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8L (另一端侧SR)的端部1-n (m-o)。由此,第一匹21及第二匹22与第三匹23通过无缝编织而一体地编织。第三匹23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T的端部n-o通过公知的压圈处理而从针床离开。端部n-o成为第三匹23的终端部。
[0067]此外,在区域III的编织中,也可以通过双面编织将从第三匹23的连接部Ι-m到领孔IOH的周缘部的缘部区域IOHE形成为袋状的针织物部,由此对该缘部区域IOHE进行加强。
[0068][区域IV的编织]
[0069]区域IV是从刚结束后身片IOBb中的第三匹33的编织之后到后身片IOBb的下摆为止的区域。区域IV中,仅编织后身片10Bb。后身片IOBb的区域I的编织组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为平针组织,也可以为吊袜带组织、罗纹组织、或它们的混合组织。将后身片IOBb编织直到下摆为止后,对后身片IOBb的下摆进行压圈处理,使身片IOB从针床离开。此外,在编织了用于使领孔IOH的编织容易的松眼针织物的情况下,使在松眼针织物和领孔IOH的端部b-c之间形成的分离横列线离开,从身片IOB卸下松眼针织物。
[0070]《针织套衫的后处理》
[0071]在侧腹的位置缝制按照图3的编织步骤编织成的前身片IOBf和后身片10Bb,完成筒状的身片10B。并且,使在身片10B的筒的内侧配置的衣领2在筒的外侧朝向领孔10H的外方侧折回。其结果是,如图1 (A)、及图2 (A)、(B)所示,完成成为衣领2从身片10B的内侧向外侧突出的状态的针织套衫100。
[0072]<实施方式2>
[0073]实施方式2中,基于图4说明与实施方式I在第一匹和第二匹的编织步骤上不同的针织套衫的编织方法。在实施方式2的针织套衫中,也分为区域I?区域IV进行编织。区域I及区域IV的编织与实施方式I完全相同。另外,区域III的编织也与实施方式I大致相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I的不同点为中心说明。
[0074]《编织步骤》
[0075][区域II的编织]
[0076]实施方式2中的区域II的编织中,第一匹31和第二匹32的编织宽度方向的自由端配置于领孔10H的一侧。具体而言,通过连续编织前身片IOBf和第一匹31,使第一匹31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8L的端部e-g和前身片IOBf连接,并且将第一匹31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8R的一部分在与领孔10H重复的位置编织(相当于本发明方法的条件δ)。另夕卜,连续编织前身片IOBf和第二匹32,使第二匹32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8R的端部i_k和前身片IOBf连接,并且将第二匹32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8L的一部分在与领孔10H重复的位置编织(相当于本发明方法的条件ε )。在此处,第一匹31和第二匹32也可以在编织宽度方向上重复。该情况下,例如在前针床编织重复区域中的第一匹31,在后针床编织第二匹32即可。
[0077]区域II的编织结束后,也可以在第一匹31 (第二匹32)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Τ的端部f-g (j_k)中的、与领孔IOH重复的部分编织分离横列线。由此,能够稳定编织下一个区域III中的前身片IOBf的线b-c。
[0078][区域III的编织]
[0079]区域III的编织中,编织前身片IOBf并完成领孔10H,进而,编织后身片10Bb,并且在后身片IOBb的反面侧编织第三匹33 (相当于本发明的条件ζ )。第三匹33从后身片IOBb开始分支而起底。在第三匹33的编织时,以分支的线圈列为始端部,一边进行放针一边使第三匹33的编织宽度增加。第三匹33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Τ的端部(终端部)n-o通过压圈处理而从针床离开。
[0080]此外,区域I1、III的编织中,也可以通过双面编织编织缘部区域10HE,由此对该缘部区域IOHE进行加强。对于缘部区域IOHE的定义与实施方式I相同。
[0081]《针织套衫的后处理》
[0082]在侧腹的位置缝制按照图4的编织步骤编织成的前身片IOBf和后身片10Bb,完成筒状的身片10B。另外,使在身片IOB的筒的内侧配置的第一匹31、第二匹32、及第三匹33在筒的外侧朝向领孔IOH的外方侧折回。并且,将第一匹31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T的端部g-f和第三匹33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8L的端部1-η连接,并且将第二匹32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9T的端部k-j和第三匹33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8R的端部m-o连接。该连接可以通过衣料用的粘接带进行,也可以通过缝制进行。此外,各匹31、33 (32、33)的连接相比将单独编织的衣领和身片缝合能够极其容易地进行。这是由于各匹31、32、33已经固定于身片10B。
[0083]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2,与图1 (A)、及图2 (A)、(B)所示的实施方式I的针织套衫100同样地,能够得到成为外侧衣领2从身片IOB的内侧向突出的状态的针织套衫100。
[0084]<实施方式3>
[0085]实施方式1、2中,对从前身片IOBf的下摆开始编织,在后身片IOBb的下摆结束编织的步骤进行了说明。相对于此,也可以从后身片IOBb的下摆开始编织,在前身片IOBf的下摆结束编织。
[0086]例如,从实施方式I的图3中的后身片IOBb的下摆开始编织,编织区域IV的后身片10Bb。接着,编织区域III的后身片10Bb,并且在后身片IOBb的反面侧编织第三匹23(第三匹23的端部n-o可以设为始端部或终端部中的任一个)。在以端部n-o为始端部的情况下,在第三匹23的终端部Ι-m的位置将后身片IOBb和第三匹23接合,进而编织后身片IOBb的剩余部分之后,编织前身片IOBf直到编织区域III和区域II的边界位置为止。另一方面,在以端部n-o为终端部的情况下,将后身片IOBb编织直到线Ι-m的位置为止之后,暂时使后身片IOBb的编织停止。并且,从后身片IOBb的线Ι-m起使线圈分支,一边逐渐使编织宽度增加一边编织第三匹23,完成第三匹23 (该情况下,端部n-o成为第三匹23的终端部)。在此处,以第三匹23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8L的端部η-1和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8R的端部o-m为挂圈,使其钩挂于针床。当然,两端部n-1、o-m也可以从针床离开。
[0087]接着,编织区域II的前身片IOBf,并且在前身片IOBf的反面侧编织第一匹21和第二匹22。此处,在第三匹23的编织宽度方向两端部n-l、o-m钩挂于针床的情况下,若在各端部n-l、o-m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编织第一匹21和第二匹22,则第三匹23、第一匹21及第二匹22以无缝编织而一体地编织。另一方面,在使第三匹23的编织宽度方向两端部n-1、o-m从针床离开的情况下,在前身片IOBf的反面侧,使第一匹21和第二匹22从端部(始端部)f-g、j_k起底即可。在任一情况下,第一匹21和第二匹22的端部(终端部)d-e,h-1都通过公知的压圈处理从针床离开。
[0088]最后,将区域I的前身片IOBf编织直到下摆为止,通过压圈处理使身片IOB从针床离开。并且,将前身片IOBf和后身片IOBb在侧腹的位置缝制,使衣领2从身片IOB的内侧向外侧折回。由此,能够编织与图2 (A)、(B)相比线圈的方向朝向反方向的针织套衫100。
[0089]此外,关于参照图4的实施方式2的针织套衫,也能够从区域IV朝向区域I编织。
[0090]<实施方式4>
[0091]在上述实施方式I?3中,在身片IOB的领孔IOH的周缘部的外方侧的位置将衣领2 (3)连接,但也可以在该周缘部连接衣领2 (3)。例如,如果是参照图3的实施方式1,则以第一匹21的端部e-g和领孔IOH的端部a-b —致的方式编织第一匹21,以第二匹22的端部1-k和领孔IOH的端部a-c —致的方式编织第二匹22,以第三匹23的端部l_m和领孔IOH的端部b-c —致的方式编织第三匹23。
[0092]< 其他 >
[0093]适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对象不限于针织套衫等针织品。例如,在覆盖于手纸盒的罩等的编织中也可以利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该情况下,能够在罩中的手纸的取出口(开口部)的周缘部形成立体的边缘针织物部。
【权利要求】
1.一种针织物,是使用横机编织的针织物,具备具有开口部的基底针织物部、及在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附近的位置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一体地编织的边缘针织物部,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针织物部包括: 第一匹,配置于所述开口部附近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一端侧、且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 第二匹,配置于所述开口部附近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一端侧、且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及 第三匹,配置于所述开口部附近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 所述第一匹及所述第二匹的编织宽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所述第三匹的纵行方向的端部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所述第一匹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三匹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的端部连接,且所述第二匹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三匹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连接,从而所述边缘针织物部向所述开口部的外方侧折回而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匹和所述第三匹的连接、及所述第二匹和所述第三匹的连接通过编织而以无缝编织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针织物部与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外方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针织物部中的从所述边缘针织物部的连接部到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缘部区域通过使用了前后的针床的双面编织而编织。
5.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横机,编织具有开口部的基底针织物部,并且在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中途编织在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附近的位置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连接的边缘针织物部,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其特征在于, 按照下述条件[α]~[Y],将所述边缘针织物部分为第一匹、第二匹、第三匹而编织,其中, 所述第一匹与所述开口部附近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一端侧、且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连接, 所述第二匹与所述开口部附近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一端侧、且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连接, 所述第三匹与所述开口部附近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连接, 所述条件[α ]~[Y ]如下: [α]所述第一匹在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反面侧的位置编织,并且将所述第一匹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β]所述第二匹在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反面侧的位置编织,并且将所述第二匹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的端部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连接;[Y ]所述第三匹在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反面侧的位置编织,并且将所述第三匹的纵行方向一端侧的端部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6.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横机,编织具有开口部的基底针织物部,并且在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中途编织在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附近的位置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连接的边缘针织物部,所述横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其特征在于, 按照下述条件[S]~[ζ],将所述边缘针织物部分为第一匹、第二匹、第三匹而编织,其中, 所述第一匹与所述开口部附近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一端侧、且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连接, 所述第二匹与所述开口部附近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一端侧、且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连接, 所述第三匹与所述开口部附近的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纵行方向另一端侧连接, 所述条件[δ ]~[ζ ]如下: [δ ]所述第一匹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开口部重复的位置编织,并且将所述第一匹的编织宽度方向一端侧的端部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ε ]所述第二匹的至少一 部分在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开口部重复的位置编织,并且将所述第二匹的编织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ζ ]所述第三匹在所述基底针织物部的反面侧在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重复的位置编织,并且将所述第三匹的纵行方向一端侧的端部与所述基底针织物部连接。
【文档编号】D04B1/24GK103726205SQ201310482060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奥野昌生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