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衣机支撑轮以及干衣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450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衣机支撑轮以及干衣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衣机支撑轮以及干衣机,所述干衣机支撑轮包括减震体、支撑轮主体和轴承,所述减震体包覆在所述支撑轮主体的外表面上,所述支撑轮主体固定在所述轴承的外圈上,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轮轴上,所述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减震体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凸结构相匹配的凸凹结构。通过在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凹凸结构、在减震体的内圆周面上设置与所述凹凸结构相匹配的凸凹结构,使得支撑轮主体与减震体在结合处相互咬合,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接触更紧密,避免了干衣机支撑轮运转过程中产生相对位移,防止产生摩擦异音;同时避免了支撑轮主体与减震体之间的磨损,延长了干衣机支撑轮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干衣机支撑轮以及干衣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干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衣机支撑轮以及具有该干衣机支撑轮的干衣机。
【背景技术】
[0002]干衣机因为具有快速干衣的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其中,滚筒式干衣机的工作原理为高温干燥的空气进入滚筒中,与翻滚抖动的衣物接触以后变成湿热空气,将衣物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带走,使衣物干燥;因而干衣机的滚筒被支撑在干衣机的外壳内,并可以转动。
[0003]目前,滚筒式干衣机在运行过程中滚筒与前支撑的接触方式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两种。采用滚动摩擦方式的干衣机在前支撑上面安装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支撑轮,参见图2所示,干衣机支撑轮7固定在前支撑8上,干衣机支撑轮7的外表面与滚筒6的前部接触,干衣机支撑轮7对滚筒6起到支撑作用,当滚筒6转动时带动干衣机支撑轮7也转动。
[0004]参见图1,干衣机支撑轮7,包括减震体1、支撑轮主体2和轴承3,减震体I包覆在支撑轮主体2的外表面上,支撑轮主体2固定在轴承3的外圈上;轴承3的内圈固定在轮轴5上,轮轴5固定在前支撑板上。其中支撑轮主体2的外圆周面为平滑面,对应的减震体I的内圆周面也为平滑面,也就是支撑轮主体2与减震体I的接触面采用平滑面设计,由于滚筒6转动的时产生离心力,干衣机支撑轮7主要受到切向力。在干衣机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滚筒左右飘偏或者前后窜动,此时干衣机支撑轮7受到来自滚筒的不均匀作用力,支撑轮主体2与减震体I的接触面相互受力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产生摩擦异音,并造成支撑轮主体2与减震体I之间的磨损,影响干衣机支撑轮7的使用寿命,影响干衣机性能,同时容易产生用户抱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轮主体与减震体的接触面相互受力产生相对位移,进而产生摩擦异音问题,提供一种干衣机支撑轮,通过在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凹凸结构、在减震体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凸结构相匹配的凸凹结构,使得支撑轮主体与减震体在结合处相互咬合,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接触更紧密,避免了干衣机支撑轮运转过程中产生相对位移,防止了产生摩擦异音;同时避免了支撑轮主体与减震体之间的磨损,延长了干衣机支撑轮的使用寿命。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干衣机支撑轮,包括减震体、支撑轮主体和轴承,所述减震体包覆在所述支撑轮主体的外表面上,所述支撑轮主体固定在所述轴承的外圈上,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轮轴上,所述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减震体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凸结构相匹配的凸凹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凹凸结构为设置在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的若干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或凸起的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其所在的面与所述支撑轮主体的轴线相交。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凹凸结构为设置在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的若干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和/或凸起为梯形,所述凹槽和凸起沿所述外圆周面交替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凹凸结构为设置在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的若干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或者凸起位于所述支撑轮主体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的览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在所述外圆周面上从左右两侧交错布置,所述凸起在所述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是连续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在所述外圆周面上从左右两侧交错布置,所述凹槽在所述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是连续的。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方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半圆形。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轮主体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孔,所述减震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孔相匹配的凸柱,所述凸柱位于所述凹孔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轮主体是由注塑材料同心浇注在轴承的外圆周面上形成的。
[0016]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材料为聚丙烯。
[0017]进一步的,所述减震体是由注塑材料同心浇注在支撑轮主体的外表面上形成的。
[0018]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材料为聚氨酯。
[0019]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0020]基于上述的干衣机支撑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干衣机,具有上述的干衣机支撑轮,有效避免了支撑轮主体与减震体之间的摩擦异音,提高了干衣机的性能,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0021]一种干衣机,所述干衣机上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的干衣机支撑轮。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衣机支撑轮,通过在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凹凸结构、在减震体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凸结构相匹配的凸凹结构,使得支撑轮主体与减震体在结合处相互咬合,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接触更紧密,避免了干衣机支撑轮运转过程中产生相对位移,防止了产生摩擦异音;同时避免了支撑轮主体与减震体之间的磨损,延长了干衣机支撑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提供一种干衣机,具有上述的干衣机支撑轮,有效避免了支撑轮主体与减震体之间的摩擦异音,提高了干衣机的性能,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0023]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现有技术中干衣机支撑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的干衣机支撑轮安装到干衣机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干衣机支撑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中支撑轮主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干衣机支撑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图6中支撑轮主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31]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干衣机支撑轮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干衣机支撑轮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干衣机支撑轮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干衣机支撑轮的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支撑轮主体的轴线方向为轴向,凹槽和凸起相邻的面为侧面。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7]参阅图3-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干衣机支撑轮的第一种实施例,干衣机支撑轮10,包括减震体11、支撑轮主体12和轴承13,其中减震体11包覆在支撑轮主体12的外表面上,支撑轮主体12固定在轴承13的外圈上,轴承13的内圈固定在轮轴14上。
[0038]在支撑轮主体1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凹凸结构121,在减震体11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凹凸结构121相匹配的凸凹结构。
[0039]在支撑轮主体1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凹凸结构121、在减震体11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凹凸结构121相匹配的凸凹结构,使得支撑轮主体12与减震体11在结合处相互咬合,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接触更紧密,在干衣机支撑轮10运转过程中不易产生相对位移,防止了产生摩擦异音;同时避免了支撑轮主体12与减震体11之间的磨损,延长了干衣机支撑轮10的使用寿命。
[0040]轴承13的内圈与轮轴14的固定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轴承13的内圈与轮轴14过渡配合,并通过螺母15与轮轴14端部的螺纹配合固定。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轴承13的内圈与轮轴14过渡配合,并通过挡环或者销柱与轮轴14端部配合固定。
[0041]本实施例中,在支撑轮主体12的外圆周面上间隔交替设置有多个凹槽122和凸起123 ;多个凹槽122和凸起123构成凹凸结构121。在减震体11的内圆周面上具有与凹槽122和凸起123相匹配的凸凹结构。
[0042]当在支撑轮主体1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凹槽122后,支撑轮主体12的外圆周面上没有设置凹槽的区域也就形成凸起123。也可以是,在支撑轮主体1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凸起123后,支撑轮主体12的外圆周面上没有设置凸起的区域就形成了凹槽122。
[0043]当滚筒在运行中前后窜动以及其他方向的飘偏比较大时,干衣机支撑轮10也受到来自滚筒的不同方向的较大的力,为了进一步避免支撑轮主体12与减震体11之间的相对位移,防止产生异音,需要设置的凹凸结构和凸凹结构咬合后可以承受来不同方向的力,也就是肯定可以承受切向力和轴向力,由于在支撑轮1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的任何凹凸结构,应该都能承受切向力;所以需要设置凹凸结构可以承受轴向力,也就是凹凸结构和凸凹结构相咬合的面和支撑轮10的轴线相交,也就是不平行。本实施例中,设置凹槽122为梯形凹槽,梯形的凹槽间隔并相反设置在外圆周面上,凸起123为平行四边形,参见图3和图5,凹槽122和凸起123沿支撑轮主体12的外圆周面交替设置,凹槽122具有两个侧面1221和一个底面,两个侧面1221都与支撑轮主体12的轴线以及切线具有一定的夹角,也就是两个侧面1221所在的面与支撑轮主体12的轴线相交。这样当干衣机支撑轮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力时,支撑轮主体12的外圆周面上梯形的凹凸结构121和减震体11内圆周面上的凸凹结构相互咬合,可以承受来自轴向、切向以及其他方向的力,阻止支撑轮主体12与减震体11之间的相对位移,有效防止了摩擦异音的产生,以及支撑轮主体12与减震体11之间的磨损。
[004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凹槽122和凸起123都为梯形,并沿支撑轮主体12的外圆周面交替设置;或者凸起123为梯形,凹槽122为平行四边形,并沿支撑轮主体12的外圆周面交替设置。
[0045]参阅图4,为了支撑轮主体12与减震体11之间包覆的进一步牢固,在支撑轮主体
12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孔124,在减震体1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凹孔124相匹配的凸柱。这样减震体11内侧面的凸柱嵌入支撑轮主体12的凹孔124内,使得减震体11与支撑轮主体12在侧面也固定牢固,不易产生相对位移,从而避免产生摩擦异音。
[0046]其中,对于凹孔124的深度和形状不做限制,可以采用多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凹孔124为通孔,凹孔124的形状为长条形并且短边为圆弧过渡。
[0047]为了轴承13与支撑轮主体12之间固定得紧密,支撑轮主体12是由注塑材料同心浇注在轴承13的外圆周面上形成的。为了支撑轮主体12的强度增强,注塑材料采用聚丙烯,聚丙烯也就是PP (Polypropylene的缩写)。
[0048]为了支撑轮主体12与减震体11之间咬合紧密,提高受力性能,提高干衣机支撑轮10的强度,减震体11是由注塑材料同心浇注在支撑轮主体12的外表面上形成的;也就是减震体11包覆在支撑轮主体12的外表面上。为了减震体11的受力以及耐磨性能,注塑材料采用聚氨酯,聚氨酯也就是I3U (Polyurethane的缩写)。这样在支撑轮主体12上设置凹槽122和凹孔124后,通过在支撑轮主体12的外表面注塑形成减震体11,所以减震体11的内圆周面上自动形成相匹配的凸凹结构和凸柱;并且通过注塑材料浇注,使得支撑轮主体12与减震体11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避免产生摩擦异音;因而进一步增强了干衣机支撑轮10的受力性能,并增加了干衣机支撑轮10的强度。
[0049]参阅图6-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干衣机支撑轮的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支撑轮主体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不同,所以减震体内圆周面上的凸凹结构也不同;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0050]本实施例中,在支撑轮主体2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方形的凹槽222和凸起223,凹槽222和凸起223构成支撑轮主体22的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在减震体的内圆周面上具有与凹槽222和凸起223相匹配的凸凹结构。
[0051]当滚筒在运行中前后窜动以及其他方向的飘偏比较大时,干衣机支撑轮也受到来自滚筒的不同方向的较大的力,为了进一步避免支撑轮主体22与减震体之间的相对位移,防止产生异音,所以设置凹槽222和凸起223在支撑轮主体22的外圆周面上交替布置,并且凹槽222和凸起223在支撑轮主体22的外圆周面宽度方向上是并列布置,参见图6所示。也就是凹槽222位于支撑轮主体2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支撑轮主体22外圆周面位于支撑轮主体2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或者表述为凹槽222在支撑轮主体2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支撑轮主体22的外圆周面的宽度。本实施例中,凸起223在支撑轮主体2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也小于支撑轮主体22的外圆周面的宽度。参阅图6,凹槽222具有三个侧面和一个底面,其中两个侧面2221与支撑轮主体22的切线垂直,一个侧面2222与支撑轮主体22的轴线垂直,也就是侧面2222与支撑轮主体22的轴线相交。这样当干衣机支撑轮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力时,支撑轮主体22的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221和减震体内圆周面上的凸凹结构相互咬合,可以承受来自轴向、切向以及其他方向的力,阻止支撑轮主体22与减震体之间的相对位移,有效防止了噪音的产生,以及支撑轮主体22与减震体之间的磨损。
[0052]参阅图7,为了支撑轮主体22与减震体之间包覆的进一步牢固,在支撑轮主体22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孔224,在减震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凹孔224相匹配的凸柱。这样减震体内侧面的凸柱嵌入支撑轮主体22的凹孔224内,使得减震体与支撑轮主体22在侧面也固定牢固,不易产生相对位移,产生噪音。
[0053]本实施例中凹孔224为盲孔,在支撑轮主体22的左右侧面都设置有凹孔224,凹孔224的形状为方形。
[0054]参阅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干衣机支撑轮的第三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支撑轮主体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不同,所以减震体内圆周面上的凸凹结构也不同;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0055]本实施例中,在支撑轮主体3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凹槽322和凸起323,凹槽322为三角形的,凹槽322和凸起323构成支撑轮主体32的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在减震体的内圆周面上具有与凹槽322和凸起323相匹配的凸凹结构。
[0056]当滚筒在运行中前后窜动以及其他方向的飘偏比较大时,干衣机支撑轮也受到来自滚筒的不同方向的较大的力,为了进一步避免支撑轮主体32与减震体之间的相对位移,防止产生异音,所以设置凹槽322在支撑轮主体32的外圆周面上从左右两侧交错布置,凹槽322为三角形的,三角形的一个边位于外圆周面的左侧或者右侧,多个凸起323在支撑轮主体32的外圆周面上是连续的,参见图8所示。也就是凹槽322位于支撑轮主体3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支撑轮主体32外圆周面位于支撑轮主体3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同时,在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向上,凸起323的尺寸大于凹槽322的尺寸。本实施例中,凹槽322具有两个侧面3221和一个底面,两个侧面3221都与支撑轮主体的轴线以及切线具有一定的夹角,也就是侧面3221与支撑轮主体32的轴线相交。这样当干衣机支撑轮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力时,支撑轮主体32的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321和减震体内圆周面上的凸凹结构相互咬合,可以承受来自轴向、切向以及其他方向的力,阻止支撑轮主体32与减震体之间的相对位移,有效防止了噪音的产生,以及支撑轮主体32与减震体之间的磨损。
[0057]参阅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干衣机支撑轮的第四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支撑轮主体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不同,所以减震体内圆周面上的凸凹结构也不同;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0058]本实施例中,在支撑轮主体4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凹槽422和凸起423,凹槽422为轴向设置的半圆形,凹槽422和凸起423构成支撑轮主体42的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在减震体的内圆周面上具有与凹槽422和凸起423相匹配的凸凹结构。
[0059]当滚筒在运行中前后窜动以及其他方向的飘偏比较大时,干衣机支撑轮也受到来自滚筒的不同方向的较大的力,为了进一步避免支撑轮主体42与减震体之间的相对位移,防止产生异音,所以设置凹槽422在支撑轮主体42的外圆周面上从左右两侧交错布置,凹槽422为半圆形的,半圆形的轴线与支撑轮主体42的轴线平行,多个凸起423在支撑轮主体42的外圆周面上是连续的,参见图9所示。也就是凹槽422位于支撑轮主体4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支撑轮主体42外圆周面位于支撑轮主体4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同时,在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向上,凸起423的尺寸大于凹槽422的尺寸。本实施例中,凹槽422具有与支撑轮主体42的轴线垂直的侧面4221和与切线具有一定夹角的弧面4222 ;也就是侧面4221与支撑轮主体42的轴线相交。这样当干衣机支撑轮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力时,支撑轮主体42的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421和减震体内圆周面上的凸凹结构相互咬合,可以承受来自可以承受来自轴向、切向以及其他方向的力,阻止支撑轮主体42与减震体之间的相对位移,有效防止了噪音的产生,以及支撑轮主体42与减震体之间的磨损。
[0060]参阅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干衣机支撑轮的第五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支撑轮主体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不同,所以减震体内圆周面上的凸凹结构也不同;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0061]本实施例中,在支撑轮主体5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凹槽522和凸起523,凹槽522为半圆形,凹槽522和凸起523构成支撑轮主体52的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在减震体的内圆周面上具有与凹槽522和凸起523相匹配的凸凹结构。
[0062]当滚筒在运行中前后窜动以及其他方向的飘偏比较大时,干衣机支撑轮也受到来自滚筒的不同方向的较大的力,为了进一步避免支撑轮主体52与减震体之间的相对位移,防止产生异音,所以设置凹槽522在支撑轮主体52的外圆周面上从左右两侧交错布置,凹槽522为半圆形的,半圆形的轴线与支撑轮主体42的轴线垂直,多个凸起423在支撑轮主体42的外圆周面上是连续的,参见图10所示。也就是凹槽522位于支撑轮主体5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支撑轮主体52外圆周面位于支撑轮主体5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同时,在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向上,凸起523的尺寸大于凹槽522的尺寸。设置凹槽522位于支撑轮主体5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支撑轮主体52外圆周面位于支撑轮主体52的轴线方向的尺寸;也就是凹槽522在支撑轮主体52的轴线方向小于支撑轮主体52的外圆周的宽度。本实施例中,凹槽522具有一个弧形的侧面5221和一个底面,弧形的侧面5221与支撑轮主体52的轴线以及切线具有一定的夹角;也就是侧面5221与支撑轮主体52的轴线相交。这样当干衣机支撑轮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力时,支撑轮主体52的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521和减震体内圆周面上的凸凹结构相互咬合,可以承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力,阻止支撑轮主体52与减震体之间的相对位移,有效防止了噪音的产生,以及支撑轮主体52与减震体之间的磨损。
[0063]参阅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干衣机支撑轮的第六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支撑轮主体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不同,所以减震体内圆周面上的凸凹结构也不同;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0064]本实施例中,在支撑轮主体62的外圆周面上交替设置有若干凹槽622和凸起623,凹槽622为两个梯形并且短边相接的形状,凹槽622和凸起623构成支撑轮主体62的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在减震体的内圆周面上具有与凹槽622和凸起623相匹配的凸凹结构。
[0065]当滚筒在运行中前后窜动以及其他方向的飘偏比较大时,干衣机支撑轮也受到来自滚筒的不同方向的较大的力,为了进一步避免支撑轮主体62与减震体之间的相对位移,防止产生异音,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示,设置凹槽622和凸起623在外圆周面上交替设置。凹槽622为为两个梯形并且短边相接的形状,具有四个侧面6221和一个底面,四个侧面6221与支撑轮主体62的轴线以及切线具有一定的夹角;也就是侧面6221与支撑轮主体62的轴线相交。这样当干衣机支撑轮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力时,支撑轮主体62的外圆周面上的凹凸结构621和减震体内圆周面上的凸凹结构相互咬合,可以承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力,阻止支撑轮主体62与减震体之间的相对位移,有效防止了噪音的产生,以及支撑轮主体62与减震体之间的磨损。
[0066]当干衣机的前支撑上安装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干衣机支撑轮时,可以有效避免了支撑轮主体与减震体之间的摩擦异音,提高了干衣机的性能,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006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干衣机支撑轮,包括减震体、支撑轮主体和轴承,所述减震体包覆在所述支撑轮主体的外表面上,所述支撑轮主体固定在所述轴承的外圈上,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轮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减震体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凸结构相匹配的凸凹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支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为设置在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的若干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或凸起的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其所在的面与所述支撑轮主体的轴线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支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为设置在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的若干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和/或凸起为梯形,所述凹槽和凸起沿所述外圆周面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支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为设置在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的若干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或者凸起位于所述支撑轮主体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衣机支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外圆周面上从左右两侧交错布置,所述凸起在所述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是连续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衣机支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在所述外圆周面上从左右两侧交错布置,所述凹槽在所述支撑轮主体的外圆周面上是连续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支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主体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孔,所述减震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孔相匹配的凸柱,所述凸柱位于所述凹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干衣机支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主体是由注塑材料同心浇注在轴承的外圆周面上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干衣机支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体是由注塑材料同心浇注在支撑轮主体的外表面上形成的。
10.一种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机上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干衣机支撑轮。
【文档编号】D06F58/00GK203627518SQ20132064828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1日
【发明者】施衍奇, 邴进东, 王健, 孙鹏举, 杨坤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胶南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