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衬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5837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粘衬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制作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粘衬机,包括:机架;动作组件,动作组件包括电磁继电器以及与电磁继电器固定连接的熨斗装置,熨斗装置与电磁继电器通过弹性复位部件设置于机架上;工作台板,工作台板与电磁继电器分设置于熨斗装置的上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衬机,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采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熨斗装置运动,从而实现对衬料与布料的粘连,完成机械化粘衬。相比于传统服装加工制作时手工粘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衬机采用机械化粘衬,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服装加工制作的工作效率,以及粘衬精准性,从而达到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
【专利说明】粘衬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制作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粘衬机。
【背景技术】
[0002]在目前服装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裁片进行粘衬。在现有技术中,粘衬作业通常是在裁剪完成以后,由人工在独立的裁片上进行粘衬。由于布料具有不定型性,在铺衬和粘衬的过程,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粘衬成品的标准性差。因此,如何提高粘衬流程的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衬机,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粘衬机,包括:机架、动作组件、工作台板。动作组件包括电磁继电器以及与电磁继电器固定连接的熨斗装置,熨斗装置与电磁继电器通过弹性复位部件设置于机架上。工作台板与电磁继电器分设置于熨斗装置的上下。
[0005]优选的,还包括有熨烫组件,熨烫组件包括有用于输送熨烫蒸汽的输气管道,输气管道设置于熨斗装置上,输气管道上设置有数控阀门。
[0006]优选的,熨斗装置上,朝工作台板的方向,设置有出气孔。
[0007]优选的,动作组件与褽烫组件组成一个动作单元,动作单元包括有多个,全部的动作单元于同一直线上排列设置。
[0008]优选的,机架为以下几种机架中任一种:不锈钢机架、铁质机架或塑钢机架。
[0009]优选的,工作台板为不锈钢工作台板。
[0010]优选的,弹性复位部件为弹簧。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粘衬机,包括:机架;动作组件,动作组件包括电磁继电器以及与电磁继电器固定连接的熨斗装置,熨斗装置与电磁继电器通过弹性复位部件设置于机架上;工作台板,工作台板与电磁继电器分设置于熨斗装置的上下。
[0012]在机架上设置有动作组件,动作组件包括有电磁继电器和熨斗装置,熨斗装置与电磁继电器固定连接,当电磁继电器通电后,熨斗装置能够在电磁继电器磁力的感应下,吸附工作台板,通过操作人员有限次的调整后,能够使得电磁继电器在通电后,熨斗装置产生压力刚好适合布料、衬布胶粒特征所需要的压力,从而实现服装的机械化粘衬。熨斗装置与电磁继电器通过弹性复位部件设置机架上,熨斗装置在电磁继电器通电后,在电磁力的感应下与工作台板牢牢吸附,当电磁继电器断电后,熨斗装置能够在弹性复位部件的作用下复位,以便于进行下一次机械粘衬作业。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衬机,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采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熨斗装置运动,从而实现对衬料与布料的粘连,完成机械化粘衬。相比于传统服装加工制作时手工粘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衬机采用机械化粘衬,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服装加工制作的工作效率,以及粘衬精准性,从而达到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衬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0016]机架1、电磁继电器2、熨斗装置3、弹性复位部件4、
[0017]工作台板5、输气管道6、出气孔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9]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粘衬机,用于实现在服装加工制作过程的自动粘衬。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粘衬机包括:机架I ;动作组件,动作组件包括电磁继电器2以及与电磁继电器2固定连接的熨斗装置3,熨斗装置3与电磁继电器2通过弹性复位部件4设置于机架I上;工作台板5,工作台板5与电磁继电器2分设置于熨斗装置3的上下。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机架I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材质中任一种材质制成:不锈钢、铁质、塑钢。优选为不锈钢。如此设置,能够提高粘衬机的稳定性能,从而降低粘衬机在运行时发生晃动,而且还能够提高粘衬机整体的结构强度。
[0021]工作台板5采用不锈钢制成,用于铺设布料。
[0022]在机架I上设置有动作组件,动作组件包括有电磁继电器2和熨斗装置3,熨斗装置3与电磁继电器2固定连接,当电磁继电器2通电后,熨斗装置3能够在电磁继电器2磁力的感应下,吸附工作台板5,通过操作人员有限次的调整后,能够使得电磁继电器2在通电后,熨斗装置3产生压力刚好适合布料、衬布胶粒特征所需要的压力,从而实现服装的机械化粘衬。熨斗装置3与电磁继电器2通过弹性复位部件4设置机架I上,熨斗装置3在电磁继电器2通电后,在电磁力的感应下与工作台板5牢牢吸附,当电磁继电器2断电后,熨斗装置3能够在弹性复位部件4的作用下复位,以便于进行下一次自动粘衬作业。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衬机,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采用电磁继电器2控制熨斗装置3动作,从而实现对布料与衬料的粘连,完成机械化粘衬,相比于传统服装制作时手工粘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衬机采用机械化粘衬,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服装制作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粘衬机上还可以设置有智能控制装置,例如单片机,通过智能控制装置与服装加工制作过程中其他工艺流程有效衔接,比如:粘衬标记流程、粘纤条流程、缝纫标记流程、剪裁流程有效衔接,实现整个流程的统一智能控制。
[0025]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衬机还包括有熨烫组件,熨烫组件包括有用于输送熨烫蒸汽的输气管道6,输气管道6设置于熨斗装置3上,输气管道6上设置有数控阀门。
[0026]设置有熨烫组件,在粘衬时能够为动作组件提供高温蒸汽,实现了布料与衬料之间的有效粘接。
[0027]熨烫组件包括有输气管道6,输气管道6的一端与蒸汽发生装置(外置)连接,熨斗装置3上,朝工作台板5的方向,设置有出气孔7,在动作组件进行布料与衬料的压制时,熨烫组件通过出气孔7向衬料喷出高温蒸汽,确保布料与衬料的有效粘连。
[0028]为了使布料在粘衬时可以稳定(不发生偏移或者出现褶皱)地置于工作台板5上,工作台板5上开设有吸风排气口,吸风排气口在外置抽气装置的作用下保持负压状态。以实现衬料粘连效果的迅速定型。
[0029]为了提高枯衬机的工作效率,动作组件与褽烫组件组成一个动作单元,动作单元包括有多个,全部的动作单元于同一直线上排列设置。动作单元包括有动作组件和褽烫组件,其设置有多个,能够同时完成布料上多个位置的粘衬。
[0030]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部件4为弹簧。
[0031]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部件4为波纹管。
[0032]工作流程说明:
[0033]1、人工铺衬完成以后,粘衬机箱程序启动,程序自动检测粘衬部位。
[0034]2、机箱运行到需要粘衬的部位,电磁继电器2接受指令,通电产生磁力,熨斗装置3感应磁力,与工作台板5吸附;与此同时,输气管道数控阀门打开,向熨斗装置3输入100 °C?103 °C的蒸汽。
[0035]3、通电时间及蒸汽输入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设为I?5秒内可调。
[0036]4、废余的蒸汽由工作台板5的吸风口排出,使粘衬部位并迅速制冷定型。
[0037]5、指令时间满足以后,电磁继电器2和数控阀同时断电,弹性复位部件4使熨斗装
置3复位。
[0038]如此则完成一次粘衬过程。
[0039]6、以此类推,粘衬机继续运行到需要粘衬的部位,进行下一次粘衬。
[004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粘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I); 动作组件,所述动作组件包括电磁继电器(2)以及与所述电磁继电器(2)固定连接的熨斗装置(3 ),所述熨斗装置(3 )与所述电磁继电器(2 )通过弹性复位部件(4 )设置于所述机架(I)上; 工作台板(5),所述工作台板(5)与所述电磁继电器(2)分设置于所述熨斗装置(3)的上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衬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熨烫组件,所述熨烫组件包括有用于输送熨烫蒸汽的输气管道(6),所述输气管道(6 )设置于所述熨斗装置(3 )上,所述输气管道(6 )上设置有数控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衬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熨斗装置(3)上,朝所述工作台板(5)的方向,设置有出气孔(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衬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组件与所述褽烫组件组成一个动作单元,所述动作单元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动作单元于同一直线上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粘衬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I)为以下几种机架中任一种:不锈钢机架、铁质机架或塑钢机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粘衬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板(5)为不锈钢工作台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粘衬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复位部件(4)为弹簧。
【文档编号】D06F71/36GK203597446SQ20132079417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肖华清 申请人:肖华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