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8735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装置主要机构包括牵伸机构、长丝喂入机构、加捻与卷绕机构、控制与传动机构,装置中每个锭子位,牵伸机构的后牵伸区,有二组并列上下皮圈组成的引纱的机构,前牵伸区的引纱机构,是二个上皮圈与一个下皮圈组成的同步引纱机构,控制与传动机构分别控制驱动后罗拉轴上的后固定罗拉与后活套罗拉,控制二组不同色彩的粗纱经喇叭口、从后罗拉分段以不同的速度喂入,经中罗拉、前罗拉平行牵伸输出,长丝喂入机构控制二根长丝从前罗拉后平行喂入,在加捻与卷绕机构的作用下,二根长丝捻合,同时前罗拉输出的短纤维须条被夹入长丝中,一起捻合成纱。
【专利说明】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纺机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段彩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段彩纱是一种具有特殊色彩效果的纱线,在纱线的纵向长度方向,分布有不同的色彩段,在环锭细纱机上,纺制段彩纱,是采用机电相结合的控制手段,将多组不同色彩的纤维须条分段、不等量地喂入、牵伸、并合成纱。专利201010616326.9提出了一种等线密度环锭纺段彩纺纱技术,其牵伸机构的后罗拉采用同轴双速罗拉,控制二组纤维须条不等量分段喂入中罗拉,实现段彩纺纱,专利给出了等线密度喂入、控制的技术方案,但其方案中,采用后牵伸区牵伸变化,而后牵伸区对纤维须条不能有效控制,同时,为了使二组须条的纤维相互连接,后牵伸区存在牵伸与集聚并存现象,二组纤维须条经集合器合并喂入中罗拉,在段彩纺纱时,由于后罗拉的分段变速喂入,纤维须条在后牵伸区的牵伸倍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喂入的量也随之产生较大的分段变化,现有的前区上下皮圈牵伸区的引纱控制结构,对并靠喂入、且量交替变化大的二组纤维,在上下皮圈之间会存在三角空隙区,上下皮圈不能对二组纤维须条等效弹性夹持控制,由于三角空隙区的存在,皮圈对并行、并靠排列量少的纤维须条握持控制能力减弱,造成牵伸不良,实践证明,这种牵伸不良会对成纱条干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每一个分段的交接处,产生严重的粗细节的概率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解决段彩纺纱中出现的纱线条干波动与粗细节纱疵易发等质量问题,保持二组分段喂入的纤维须条获得均匀牵伸与集聚。
[0004]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装置主要机构包括牵伸机构、长丝喂入机构、加捻与卷绕机构、控制与传动机构,所述的牵伸机构主要由双孔喇叭口、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及各罗拉对应的上轴承辊或上皮辊、上皮圈、下皮圈与上销、下销组成,其中,后罗拉是一根同轴双速罗拉,由后固定罗拉、后活套罗拉、后罗拉轴组合而成,前、中、后三根罗拉构成牵伸机构中的前、后二个牵伸区,所述的长丝喂入机构由外侧导轮、内侧导轮、张力调节器组成,所述的加捻卷绕机构由导纱钩、钢丝圈、纱管、锭子组成,所述的控制与传动机构由电脑程序控制器及传输电路、伺服电机及传动轮、带组成,控制与传动机构可编程、分段、独立控制各罗拉的转动速度,装置中,每个锭子位,牵伸机构的后牵伸区,有二组并列上下皮圈组成的弓I纱的机构,前牵伸区的引纱机构,是二个上皮圈与一个下皮圈组成的同步引纱机构,控制与传动机构分别控制驱动后罗拉轴上的后固定罗拉与后活套罗拉,控制二组不同色彩的粗纱经喇叭口、从后罗拉分段以不同的速度喂入,经中罗拉、前罗拉平行牵伸输出,长丝喂入机构控制二根长丝从前罗拉后平行喂入,在加捻与卷绕机构的作用下,二根长丝捻合,同时前罗拉输出的短纤维须条被夹入长丝中,一起捻合成纱,本技术方案,在段彩纺牵伸机构的后罗拉采用同轴双速罗拉同时,其后牵伸区采用皮圈引纱机构,弹性夹持纤维须条,前牵伸区的上皮圈采用二个并列的窄上皮圈与一个下皮圈组成前区皮圈引纱机构,采用长丝喂入机构辅助集聚成纱,使二组纤维须条在牵伸机构的前、后牵伸区均受到皮圈的有效弹性夹持控制,获得均匀的分段牵伸,在二根长丝的夹并捻合下,形成段彩纱。
[0005]—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牵伸机构的前牵伸区,中上罗拉轴辊与中上销上,并列套装有二个中上皮圈,每个中上皮圈的宽度是是中下皮圈宽度的二分之一,二个中上皮圈之间保持有0.5?1.5mm的间隔,二个中上皮圈对应一个中下皮圈,随中罗拉的转动,二个中上皮圈与中下皮圈同步转动,二个中上皮圈与中下皮圈构成二个并列的、皮圈弹性夹持控制的引纱通道。
[0006]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牵伸机构的后罗拉是由后罗拉轴、后固定罗拉和后活套罗拉组合而成的同轴双速罗拉,后固定罗拉固定装在后罗拉轴上,随后罗拉轴同步转动,后活套罗拉活套于后罗拉轴上,其转动由活套罗拉传动轴控制,后罗拉座上装有后下销,对应于每一个锭位,后固定罗拉与后活套罗拉成对配置,后固定罗拉和后活套罗拉表面滚花,其上各自分别装有绕过后下销的后下皮圈,后上罗拉轴配装有后上销,后上罗拉轴的每一端,均并列套装有二个可各自绕上罗拉轴转动、并与后固定罗拉和后活套罗拉上下对应的后上罗拉轴承辊,与后下皮圈对应的二个后上皮圈,套装在后上销及后上罗拉轴承辊上,在后牵伸区,由同轴双速罗拉与后下销、后下皮圈、后上罗拉轴辊、后上销、后上皮圈构成二个并列、速度独立控制的皮圈弹性夹持控制的引纱通道。
[0007]—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装置配有长丝喂入机构,长丝的张力调节器及外侧导轮、内侧导轮均装在摇架摇臂上,外侧导轮与内侧导轮同轴、位于前罗拉上皮辊上方,外侧导轮与内侧导轮间距可调,控制二根长丝在前罗拉后定位平行喂入,二根长丝分别位于前罗拉输出纤维须条的二外侧,二根长丝的喂入间距为3?8mm。
[000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通过在牵伸机构的后牵伸区加入皮圈引纱机构,弹性夹持控制纤维须条,以解决牵伸不匀的问题,对前牵伸区皮圈引纱机构,采用二个并列上皮圈与一个下皮圈构成二个同步的皮圈引纱系统,采用平行牵伸方式,消除三角空隙,实现对不同线密度喂入或分段喂入的纤维须条有效弹性握持,从而来减少纱疵的产生,长丝喂入机构控制二根长丝从前罗拉后平行喂入,在加捻与卷绕机构的作用下,二根长丝加捻,并将短纤维须条夹入长丝中一起捻合成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方法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K方向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主要机构包括牵伸机构、长丝喂入机构、加捻与卷绕机构、控制与传动机构组成,所述的牵伸机构由后罗拉、中罗拉(4)、前罗拉(6)构成前后二个牵伸区,后罗拉是由后罗拉轴(21)、后固定罗拉(22)、后活套罗拉(23)组成的同轴双速罗拉,其与后下销(24)、外侧后下皮圈(221)、内侧后下皮圈(231)、后上罗拉轴(31)、固定罗拉上轴承辊(32)、后活套罗拉上轴承辊(33)、后上销(34)、外侧后上皮圈(321)、内侧后上皮圈(331)、构成后区的喂入与引纱,中罗拉(4)、中下销(41)、中下皮圈(42)、中上罗拉轴辊(5)、中上销(51)、外侧中上皮圈
(52)、内侧中上皮圈(53)构成前区的喂入与引纱,前罗拉(6)与前罗拉上皮辊(7)构成牵伸机构输出钳口,后罗拉轴上的活套罗拉由活套罗拉传动轴(8)通过齿形轮(81)、齿形带(82)传动,所述的长丝喂入机构由外侧导轮(92)、内侧导轮(93)、张力调节器(91)组成,外侧导轮(92)、内侧导轮(93)、张力调节器(91)均安装在摇架摇臂上,外侧导轮与内侧导轮同轴、位于前罗拉上皮辊(7)上方,所述的加捻卷绕机构由导纱钩(103)、钢丝圈(101)、纱管(10)、锭子(102)组成,所述的控制与传动机构由电脑程序控制器及传输电路、伺服电机及传动轮、带组成,控制与传动机构可编程、分段、独立控制各罗拉的转动速度。
[0014]装置中,每个锭子位,牵伸机构的后牵伸区,外侧后下皮圈(221)、内侧后下皮圈(231)、外侧后上皮圈(321)、内侧后上皮圈(331)构成后牵伸区二组并列引纱皮圈,分别夹持二组纤维须条。
[0015]装置中,每个锭子位, 牵伸机构的前牵伸区,外侧中上皮圈(52)、内侧中上皮圈
(53)与中下皮圈(42)构成前牵伸区的同步引纱机构。
[0016]装置中,长丝的张力调节器(91)及外侧导轮(92)、内侧导轮(93)均装在摇架摇臂上,外侧导轮(92)与内侧导轮(93)同轴、位于前罗拉上皮辊(7)上方,外侧导轮与内侧导轮间距可调,控制二根长丝在前罗拉后定位平行喂入,二根长丝分别位于前罗拉输出纤维须条的二外侧,二根长丝的喂入间距为3~8mm。
[0017]装置中,加捻与卷绕机构带动二根长丝捻合,同时前罗拉输出的短纤维须条被夹入长丝中,一起捻合成纱。
[0018]装置中,控制与传动机构通过电脑程序控制器控制各伺服电机,从而控制后固定罗拉、后活套罗拉的转动速度和时间,实现对粗纱不同量、不同长度,不同间隔、不同组合的控制,控制锭子转速,调节成纱捻度,同时采用不同色彩、不同材料的长丝与不同色彩、不同材料的粗纱组合,获得多色彩、多色段的段彩纱。
[0019]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的技术方案,在段彩纺牵伸机构的后罗拉采用同轴双速罗拉同时,其后牵伸区采用皮圈引纱机构,弹性夹持纤维须条,前牵伸区的上皮圈采用二个并列的窄上皮圈与一个下皮圈组成前区皮圈引纱机构,采用长丝喂入机构辅助集聚成纱,使二组纤维须条在牵伸机构的前、后牵伸区均受到皮圈的有效弹性夹持控制,获得均匀的分段牵伸,在二根长丝的夹并捻合下,形成段彩纱。经中罗拉、前罗拉平行牵伸输出。
[0020]正常纺纱时,二组粗纱纤维条A、B经双孔喇叭口⑴分别从后固定罗拉(22)、后活套罗拉(23)后侧喂入,分别由外侧后下皮圈(221)、内侧后下皮圈(231)与外侧后上皮圈(321)、内侧后上皮圈(331)夹持向前输送,平行喂入中罗拉(4),由外侧中上皮圈(52)、内侧中上皮圈(53)、中下皮圈(42)夹持向前输送,平行喂入前罗拉(6),受前罗拉钳口牵引输出;从筒管上退绕下来的二根长丝L甲与L乙经张力调节器(91)、外侧导纱轮(92)、内侧导纱轮(93),从前罗拉上皮辊后侧、位于二组牵伸后的短纤维须条的二外侧平行喂入,经前罗拉(6)牵引连续输出,再经导丝钩(103)、钢丝圈(101)后、绕在纱管(10)上,纱管(10)随锭子(102)转动,在前罗拉钳口输出侧形成捻合三角,将从前罗拉输出的牵伸后纤维须条夹入长丝中一起捻合成纱。
【权利要求】
1.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装置主要机构包括牵伸机构、长丝喂入机构、加捻与卷绕机构、控制与传动机构,所述的牵伸机构主要由双孔喇叭口、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及各罗拉对应的上轴承辊或上皮辊、上皮圈、下皮圈与上销、下销组成,其中,后罗拉是一根同轴双速罗拉,由后固定罗拉、后活套罗拉、后罗拉轴组合而成,前、中、后三根罗拉构成牵伸机构中的前、后二个牵伸区,所述的长丝喂入机构由外侧导轮、内侧导轮、张力调节器组成,所述的加捻卷绕机构由导纱钩、钢丝圈、纱管、锭子组成,所述的控制与传动机构由电脑程序控制器及传输电路、伺服电机及传动轮带组成,控制与传动机构可编程、分段、独立控制各罗拉的转动速度,其特征是装置中每个锭子位,牵伸机构的后牵伸区,有二组并列上下皮圈组成的引纱的机构,前牵伸区的引纱机构,是二个上皮圈与一个下皮圈组成的同步引纱机构,控制与传动机构分别控制驱动后罗拉轴上的后固定罗拉与后活套罗拉,控制二组不同色彩的粗纱经喇叭口、从后罗拉分段以不同的速度喂入,经中罗拉、前罗拉平行牵伸输出,长丝喂入机构控制二根长丝从前罗拉后平行喂入,在加捻与卷绕机构的作用下,二根长丝捻合,同时前罗拉输出的短纤维须条被夹入长丝中,一起捻合成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其特征是牵伸机构的前牵伸区,中上罗拉轴辊与中上销上,并列套装有二个中上皮圈,每个中上皮圈的宽度是是中下皮圈宽度的二分之一,二个中上皮圈之间保持有0.5?1.5mm的间隔,二个中上皮圈对应一个中下皮圈,随中罗拉的转动,二个中上皮圈与中下皮圈同步转动,二个中上皮圈与中下皮圈构成二个并列的、皮圈弹性夹持控制的引纱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其特征是牵伸机构的后罗拉是由后罗拉轴、后固定罗拉和后活套罗拉组合而成的同轴双速罗拉,后固定罗拉固定装在后罗拉轴上,随后罗拉轴同步转动,后活套罗拉活套于后罗拉轴上,其转动由活套罗拉传动轴控制,后罗拉座上装有后下销,对应于每一个锭位,后固定罗拉与后活套罗拉成对配置,后固定罗拉和后活套罗拉表面滚花,其上各自分别装有绕过后下销的后下皮圈,后上罗拉轴配装有后上销,后上罗拉轴的每一端,均并列套装有二个可各自绕上罗拉轴转动、并与后固定罗拉和后活套罗拉上下对应的后上罗拉轴承辊,与后下皮圈对应的二个后上皮圈,套装在后上销及后上罗拉轴承辊上,在后牵伸区,由同轴双速罗拉与后下销、后下皮圈、后上罗拉轴辊、后上销、后上皮圈构成二个并列、速度独立控制的皮圈弹性夹持控制的引纱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其特征是装置配有长丝喂入机构,长丝的张力调节器及外侧导轮、内侧导轮均装在摇架摇臂上,外侧导轮与内侧导轮同轴、位于前罗拉上皮辊上方,外侧导轮与内侧导轮间距可调,控制二根长丝在前罗拉后定位平行喂入,二根长丝分别位于前罗拉输出纤维须条的二外侧,二根长丝的喂入间距为3?8mm ο
【文档编号】D01H5/74GK203795057SQ201420112831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8日
【发明者】黄燕, 易洪雷, 陈献, 钟佳烨, 陈佳, 杨丽丽 申请人:嘉兴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