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丝轮组件及导丝轮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210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丝轮组件及导丝轮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丝轮组件,包括导丝轮、止转件、调节件和调节旋钮,导丝轮的内孔中安装有轴承,止转件与调节件相互配合且止转件位于导丝轮的内侧,调节旋钮安装在调节件上且调节旋钮位于导丝轮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导丝轮的两个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凹凸结构,调节旋钮和止转件上均设置有向导丝轮的侧端面方向延伸的防尘盖,防尘盖与导丝轮上的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在导丝轮的中心部位形成封闭空间。还公开了一种具备该导丝轮组件的导丝轮装置。
【专利说明】一种导丝轮组件及导丝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丝轮组合件及导丝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生产弹力纺织面料需要用到包芯纱,包芯纱由面纱包覆芯丝而成,包芯纱一般用环锭细纱机来纺织,在环锭细纱机上有一个部件叫做导丝轮组件。中国专利号为201310714544.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导丝轮组合件,其包括支架,支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丝杠,丝杠通过螺纹与连接件相连接,丝杠上由内而外设置有定位螺母、止转件、调节件和调节旋钮,调节件上安装有导丝轮,调节件与丝杠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该导丝轮组合件中的导丝轮内孔安装有轴承,导丝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件上。在纺包芯纱过程中,由于纺纱工厂的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短纤飞絮和浮尘,轴承的两侧虽然安装有防尘盖,但是现有的轴承防尘盖并未能完全有效阻挡短线飞絮和浮尘进入到轴承内部,因而会造成导丝轮内的轴承回旋不灵活,使导丝轮无法转动;同时因导丝轮转动受阻,空气中的短纤飞絮大量积聚在导丝轮的V型槽内,使包芯纱的条干不匀,影响成纱质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防止或减少外部短线飞絮和浮尘进入导丝轮内孔的导丝轮组件及导丝轮装置,从而进一步防止短线飞絮和浮尘进入到轴承内部,使工作中的导丝轮一直能保持灵活转动,保证成纱质量。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丝轮组件,包括导丝轮、止转件、调节件和调节旋钮,导丝轮的内孔中安装有轴承,导丝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件上,止转件与调节件相互配合且所述的止转件位于导丝轮的内侧,调节旋钮安装在调节件上且所述的调节旋钮位于导丝轮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的两个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的调节旋钮和止转件上均设置有向导丝轮的侧端面方向延伸的防尘盖,所述的防尘盖与导丝轮上的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在导丝轮的中心部位形成封闭空间。
[0005]所述的导丝轮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内凹结构,所述的防尘盖的外端伸入所述的内凹结构内。内凹结构为一道在导丝轮端面上的凹槽,该结构加工起来方便。能防止外部的短线飞絮进入到里面去。
[0006]所述的导丝轮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凸起结构,所述的防尘盖的外端罩在凸起结构的外围。在导丝轮的侧端面形成一个台阶,防尘盖位于台阶外侧,安装起来比较方便,能防止外部的短线飞絮进入到里面去。
[0007]所述的防尘盖包括平行于导丝轮侧端面的垂直面和横向延伸的环状体,所述的环状体伸入所述的内凹结构内,所述的垂直面靠近于所述的导丝轮侧端面。位于止转件或调节旋钮上的防尘盖,与本体一体注塑而成,产品的生产方便,成本比较低。该结构能很好地防止外部飞絮和粉尘的进入,但同时又不影响导丝轮的顺滑转动。
[0008]所述的防尘盖包括平行于导丝轮侧端面的垂直面和横向延伸的环状体,所述的环状体位于凸起结构的外围,所述的垂直面靠近于所述的凸起结构的侧部。位于止转件或调节旋钮上的防尘盖,与本体一体注塑而成,产品的生产方便,成本比较低。该结构能很好地防止外部飞絮和粉尘的进入,但同时又不影响导丝轮的顺滑转动。
[0009]一种导丝轮装置,包括连接件、丝杠和导丝轮组件,所述的导丝轮组件安装在丝杠上,所述的导丝轮组件包括导丝轮、止转件、调节件和调节旋钮,导丝轮的内孔中安装有轴承,导丝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件上,止转件与调节件相互配合且所述的止转件位于导丝轮的内侧,调节旋钮安装在调节件上且所述的调节旋钮位于导丝轮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的两个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的调节旋钮和止转件上均设置有向导丝轮的侧端面方向延伸的防尘盖,所述的防尘盖与导丝轮上的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在导丝轮的中心部位形成封闭空间
[0010]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内凹结构,所述的防尘盖的外端伸入所述的内凹结构内。
[0011]所述的导丝轮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凸起结构,所述的防尘盖的外端罩在凸起结构的外围。
[0012]所述的防尘盖包括平行于导丝轮侧端面的垂直面和横向延伸的环状体,所述的环状体伸入所述的内凹结构内,所述的垂直面靠近于所述的导丝轮侧端面。
[0013]所述的防尘盖包括平行于导丝轮侧端面的垂直面和横向延伸的环状体,所述的环状体位于凸起结构的外围,所述的垂直面靠近于所述的凸起结构的侧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导丝轮的中心部位两侧,也就是轴承所在位置的两侧,设置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可以防止纺包芯纱生产现场的短线飞絮和浮尘进入到导丝轮中心的轴承内部中,从而使得导丝轮相较于传统结构能更长时间保持灵活转动,保证成纱质量。
[0015]导丝轮两侧的防尘盖尽量靠近导丝轮的侧端面,但是在防尘盖与导丝轮之间应有微小间隙,既能最大程度地防止短线飞絮和浮尘的进入,又能不影响导丝轮的顺滑转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丝轮装置立体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丝轮装置的平面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丝轮装置立体分解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丝轮装置的平面分解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导丝轮组件的装配剖视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导丝轮组件的分解剖视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导丝轮装置的分解剖视图;
[0023]图8为图7中K处放大图;
[0024]图9为图7中J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一种导丝轮装置,包括连接件1、丝杠2和导丝轮组件3,导丝轮组件3安装在丝杠2上,导丝轮组件3包括导丝轮4、止转件5、调节件6和调节旋钮7,导丝轮4的内孔中安装有轴承8,导丝轮4通过轴承8安装在调节件6上,止转件5与调节件6相互配合且止转件5位于导丝轮4的内侧,调节旋钮7安装在调节件6上且调节旋钮7位于导丝轮4的外侧,导丝轮4的两个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凹凸结构,调节旋钮7和止转件5上均设置有向导丝轮4的侧端面方向延伸的防尘盖10,防尘盖10与导丝轮4上的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在导丝轮4的中心部位形成封闭空间11。
[0027]导丝轮4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凸起结构13,防尘盖10的外端罩在凸起结构13的外围。
[0028]导丝轮4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凸起结构13,防尘盖10的外端罩在凸起结构13的外围,防尘盖10包括平行于导丝轮侧端面的垂直面14和横向延伸的环状体15,环状体15位于凸起结构13的外围,垂直面14靠近于凸起结构的侧部。
[0029]一种导丝轮组件,包括导丝轮4、止转件5、调节件6和调节旋钮7,导丝轮4的内孔中安装有轴承8,导丝轮4通过轴承8安装在调节件6上,止转件5与调节件6相互配合且止转件5位于导丝轮4的内侧,调节旋钮7安装在调节件6上且调节旋钮7位于导丝轮4的外侧,导丝轮4的两个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凹凸结构,调节旋钮7和止转件5上均设置有向导丝轮4的侧端面方向延伸的防尘盖10,防尘盖10与导丝轮4上的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在导丝轮4的中心部位形成封闭空间11。止转件5、调节件6和调节旋钮7的其他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
[0030]实施例二: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导丝轮4的侧端面41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内凹结构12,防尘盖10的外端伸入内凹结构12内。
[0031 ] 防尘盖10包括平行于导丝轮4侧端面41的垂直面14和横向延伸的环状体15,环状体15伸入内凹结构12内,垂直面14靠近于导丝轮4侧端面41。
【权利要求】
1.一种导丝轮组件,包括导丝轮、止转件、调节件和调节旋钮,导丝轮的内孔中安装有轴承,导丝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件上,止转件与调节件相互配合且所述的止转件位于导丝轮的内侧,调节旋钮安装在调节件上且所述的调节旋钮位于导丝轮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的两个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的调节旋钮和止转件上均设置有向导丝轮的侧端面方向延伸的防尘盖,所述的防尘盖与导丝轮上的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在导丝轮的中心部位形成封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丝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内凹结构,所述的防尘盖的外端伸入所述的内凹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丝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凸起结构,所述的防尘盖的外端罩在凸起结构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丝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盖包括平行于导丝轮侧端面的垂直面和横向延伸的环状体,所述的环状体伸入所述的内凹结构内,所述的垂直面靠近于所述的导丝轮侧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丝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盖包括平行于导丝轮侧端面的垂直面和横向延伸的环状体,所述的环状体位于凸起结构的外围,所述的垂直面靠近于所述的凸起结构的侧部。
6.一种导丝轮装置,包括连接件、丝杠和导丝轮组件,所述的导丝轮组件安装在丝杠上,所述的导丝轮组件包括导丝轮、止转件、调节件和调节旋钮,导丝轮的内孔中安装有轴承,导丝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件上,止转件与调节件相互配合且所述的止转件位于导丝轮的内侧,调节旋钮安装在调节件上且所述的调节旋钮位于导丝轮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的两个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的调节旋钮和止转件上均设置有向导丝轮的侧端面方向延伸的防尘盖,所述的防尘盖与导丝轮上的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在导丝轮的中心部位形成封闭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丝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内凹结构,所述的防尘盖的外端伸入所述的内凹结构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丝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凸起结构,所述的防尘盖的外端罩在凸起结构的外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导丝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盖包括平行于导丝轮侧端面的垂直面和横向延伸的环状体,所述的环状体伸入所述的内凹结构内,所述的垂直面靠近于所述的导丝轮侧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导丝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盖包括平行于导丝轮侧端面的垂直面和横向延伸的环状体,所述的环状体位于凸起结构的外围,所述的垂直面靠近于所述的凸起结构的侧部。
【文档编号】D01H13/04GK204000056SQ20142044238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7日
【发明者】童云章 申请人:童云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