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281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汽流柔软整理机进布端机架上部两侧的两根平行设置的悬臂,两根悬臂的前端之间设有表面光滑的下出布辊,在下出布辊的上方设有与其平行设置的上出布辊,上出布辊的两端通过竖向设置的支撑杆固定在悬臂上,上出布辊的一端设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织物从四号管道向一号管道转运过程中易堵塞、转速慢的问题,其降低了织物与出布辊的摩擦力,提高织物的转速,顺畅的改变织物的方向,实现了连续式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流柔软整理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织物加工完后需要经过汽流柔软整理机进行柔软处理,一般需要连续经过4次处理。现有的汽流柔软整理机有四个整理管道,织物需要在四个管道之间循环式的整理4次才能完成操作。而现有的汽流柔软整理机上装的单辊出布装置,当织物第一次从第四管道出来后,再进入第一管道实现连续性生产时,由于管道内的牵引力小于在单辊的出布装置中改变了管道的转向连接时的摩擦力,易使织物在管道中发生堵塞,造成连续生产性差,生产效率降低,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的第一管道和第四管道实现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固定在汽流柔软整理机进布端机架上部两侧的两根平行设置的悬臂,两根悬臂的前端之间设有表面光滑的下出布辊,在下出布辊的上方设有与其平行设置的上出布辊,上出布辊的两端通过竖向设置的支撑杆固定在悬臂上,上出布辊的一端设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电机。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下出布辊包括固定在两根悬臂之间的固定芯轴,固定芯轴上套装有表面光滑的套管。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其特点是:上出布辊与下出布辊的距离为1.2-1.4m,上出布辊高于下出布辊,因为织物先经过上出布辊,上出布辊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可以增加织物的牵引力,在牵引力和织物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织物向下坠落。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其特点是:所述上出布辊直径为下出布辊直径的1-3倍。这样可以增大上出布辊的牵引力,下出布辊的直径小可以减少织物与下出布辊表面接触的摩擦力。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其特点是:所述下出布辊距汽流柔软整理机进布端口的距离为1.4-1.8m。这样可以防止织物离管道太近,在进入管道之前发生混乱。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出布辊和上出布辊的配合操作,使从汽流柔软整理机四号管道出来的织物通过上出布辊,通过牵引力和自身重量的双重作用向下坠落,再经下出布辊降低与织物之间的摩擦力、改变织物的方向,使织物顺畅的进入一号管道,再次进行柔软处理,从而实现连续式生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织物从四号管道向一号管道转运过程中易堵塞、转速慢的问题,其降低了织物与出布辊的摩擦力,提高织物的转速,顺畅的改变织物的方向,实现了连续式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附图1和图2,一种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汽流柔软整理机进布端机架上部两侧的两根平行设置的悬臂7,两根悬臂7的前端之间设有表面光滑的下出布辊3,下出布辊3距汽流柔软整理机进布端口的距离为
1.6m。所述下出布辊3包括固定在两根悬臂7之间的固定芯轴,固定芯轴上套装有表面光滑的套管,织物9在套管表面摩擦时套管可以在固定芯轴上转动,从而减少织物9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
[0014]在下出布辊3的上方设有与其平行设置的上出布辊5,上出布辊5与下出布辊3的距离为1.3m ;上出布辊5直径为下出布辊3直径的2倍。上出布辊5的两端通过竖向设置的支撑杆4固定在悬臂7上,上出布棍5的一端设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电机6。上出布棍5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撑杆4上,驱动电机6可以上出布辊5转动。
[0015]使用时,织物9从一号管道1进入汽流柔软整理机2,经过二号、三号管道后,从四号管道8出来,提升从上出布辊5上绕过,上出布辊5通过驱动电机6带动自转,因此在它的牵引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织物9会很顺畅的落下,然后贴着下出布辊3进入一号管道1中。因为下出布辊3表面光滑,所以织物9可以通过下出布辊3改变方向,并且降低摩擦力,从而提高转运速度。这样连续操作4次即实现了对织物9的柔软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汽流柔软整理机进布端机架上部两侧的两根平行设置的悬臂,两根悬臂的前端之间设有表面光滑的下出布辊,在下出布辊的上方设有与其平行设置的上出布辊,上出布辊的两端通过竖向设置的支撑杆固定在悬臂上,上出布辊的一端设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出布辊包括固定在两根悬臂之间的固定芯轴,固定芯轴上套装有表面光滑的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出布辊与下出布辊的距离为1.2-1.4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布辊直径为下出布辊直径的1-3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汽流柔软整理机一四管道的连续式生产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出布辊距汽流柔软整理机进布端的距离为1.4-1.Sm。
【文档编号】D06C19/00GK204125752SQ201420494061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高万春, 张桂珍, 伏广龙, 孙素梅 申请人:连云港鹰游立成毛绒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