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轮送布机构的缝纫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双轮送布机构的缝纫机。服装厂家缝制厚料及拼缝时采用传统的上轮驱动的方式,属于间歇送布,结构过于复杂,经济性不好,缝纫性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一种具有双轮送布机构的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缝纫机本体上设置有针板和压脚,所述缝纫机本体上固定有支架,压脚上铰接有上滚轮架,在支架与上滚轮架之间设置有曲柄;上滚轮架上设置有上滚轮,针板端部设置有与上滚轮啮合的下滚轮,下滚轮通过同步带与位于针板下方的主动轴连接,在下滚轮与主动轴之间设置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固定在缝纫机本体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连续送布,经济性好,机器性能稳定,缝纫性能更优。
【专利说明】一种具有双轮送布机构的缝纫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衣服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轮送布机构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服装厂家缝制厚料及拼缝时采用传统的上轮驱动的方式,动力源来自上轴,通过一组凸轮连杆机构,与一组四杆机构传动到下滚轮,下滚轮在缝台上滚动实现整个送布过程,且属于间歇送布,结构过于复杂,经济性不好,缝纫性能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在拼缝时不易起皱的具有双轮送布机构的缝纫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双轮送布机构的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缝纫机本体上设置有针板和压脚,所述缝纫机本体上固定有支架,压脚上铰接有上滚轮架,在支架与上滚轮架之间设置有曲柄;上滚轮架上设置有上滚轮,针板端部设置有与上滚轮啮合的下滚轮,下滚轮通过同步带与位于针板下方的主动轴连接,在下滚轮与主动轴之间设置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固定在缝纫机本体上。
[0005]所述曲柄包括长曲柄和短曲柄,长曲柄一端与手柄固连,另一端与短曲柄铰接,短曲柄的另一端与上滚轮架铰接。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双轮拖动,其下轮为主动轮,采用旋转式抬起方式,能够连续送布,经济性好,机器性能稳定,缝纫性能更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0009]其中:1-支架,2_手柄,3_长曲柄,4_短曲柄,5_上滚轮架,6-同步带,7_主动轴,8-张紧轮,9_针板,10-压脚,11-上滚轮,12-下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见图1,一种具有双轮送布机构的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缝纫机本体上设置有针板9和压脚10,缝纫机本体上固定有支架1,压脚10上铰接有上滚轮架5,在支架I与上滚轮架5之间设置有曲柄;上滚轮架5上设置有上滚轮11,针板9端部设置有与上滚轮11啮合的下滚轮12,下滚轮12通过同步带6与位于针板9下方的主动轴7连接,在下滚轮12与主动轴7)之间设置有张紧轮8,张紧轮8固定在缝纫机本体上。
[0011]曲柄包括长曲柄3和短曲柄4,长曲柄3 —端与手柄固连,另一端与短曲柄4铰接,短曲柄4的另一端与上滚轮架5铰接。
[00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开始工作时,首先将布料放入上滚轮11与下滚轮12之间,然后使手柄2闭合,同时上滚轮11与下滚轮12接触,主动轴7通过同步带6带动下滚轮12运动,利用下滚轮12与布料的摩擦力,最终达到送布的效果。这种机构对于缝制厚布料有显著的作用,很大程度的弥补了缝纫机本身送布能力不足的缺陷。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双轮送布机构的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缝纫机本体上设置有针板(9)和压脚(10),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本体上固定有支架(1),压脚(10)上铰接有上滚轮架(5),在支架(I)与上滚轮架(5)之间设置有曲柄;上滚轮架(5)上设置有上滚轮(11),针板(9)端部设置有与上滚轮(11)啮合的下滚轮(12),下滚轮(12)通过同步带(6)与位于针板(9)下方的主动轴(7)连接,在下滚轮(12)与主动轴(7)之间设置有张紧轮(8),所述张紧轮(8)固定在缝纫机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轮送布机构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包括长曲柄(3)和短曲柄(4),长曲柄(3) —端与手柄固连,另一端与短曲柄(4)铰接,短曲柄(4)的另一端与上滚轮架(5)铰接。
【文档编号】D05B69/02GK204058889SQ20142051016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胡乐, 潘小强, 胥志刚 申请人: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