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鸟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980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鸟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范围缝纫机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防“鸟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服装行业都知道这样一种现象:机器缝制衣服时,起头都会产出一个乱线疙瘩,也就是说面料底部出现一个类似“鸟巢”状的线团,形成此“鸟巢”主要由于起针面线太长(起针面线短就无法与底线形成线套,从而不能达到缝制要求)将多余面线线头无规则缝制在布料上,无论是家用平缝机,还是工业用大型自动模板机,都会出现这一症状,影响衣服整体美观、浪费布料、人工处理从而浪费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现有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鸟巢”装置,解决了“鸟巢”的出现,从而节省了布料,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与品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鸟巢”装置,包括缝纫机头、线、旋钮、松线装置、挑线簧、夹线气缸、挑线杆、导线扣a、导线扣b、旋梭箱、针板组件、电机、摆杆、连杆、夹线刀、夹线簧片、针板护套;所述的旋钮、挑线簧、松线装置、夹线气缸、挑线杆、导线扣a、导线扣b均安装在机头上。

所述的线通过旋钮、挑线簧、松线装置、夹线气缸、挑线杆、导线扣a、导线扣b,最后穿于针孔,通过夹线气缸、夹线刀、夹线弹片、挑线杆配合锁紧线套。

所述的电机动作通过摆杆、连接杆与夹线刀一端相联接,另一端与夹线簧片和针板护套相连,安装在针板组件上,可采用电机驱动针板底下的夹线刀与夹线弹片配合夹住起针面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上设计机构,夹线刀与夹线弹片配合夹住面线线头,夹线气缸与挑线杆动作锁紧面线与底线形成的线套,实现起针面线较短时能够形成锁紧线套进行缝制,保证产品“零鸟巢”,从而提高缝制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一种防“鸟巢”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一种防“鸟巢”装置的针板组件示意图。

0.缝纫机头1.线2.旋钮3.松线装置4.挑线簧5.夹线气缸6.挑线杆7.导线扣a8.导线扣b9.旋梭箱10.针板组件11.电机12.摆杆13.连杆14.夹线刀15.夹线簧片16.针板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一种防“鸟巢”装置,包括缝纫机头0、线1、旋钮2、松线装置3、挑线簧4、夹线气缸5、挑线杆6、导线扣a7、导线扣b8、旋梭箱9、针板组件10、电机11、摆杆12、连杆13、夹线刀14、夹线簧片15、针板护套16,所述的旋钮1、挑线簧4、松线装置3、夹线气缸5、挑线杆6、导线扣a7、导线扣b8均安装在机头上。

所述的线通过旋钮1、挑线簧4、松线装置3、夹线气缸5、挑线杆6、导线扣a7、导线扣b8,最后穿于针孔,通过夹线气缸5、夹线刀14、夹线簧片15、挑线杆6配合锁紧线套。

所述的电机11动作通过摆杆12、连杆13与夹线刀14一端相联接,另一端与夹线簧片15和针板护套16相连,安装在针板组件10上,可采用电机11驱动针板底下的夹线刀14与夹线簧片15配合夹住起针面线。

起针一圈后,针将面线头送入针板组10内,电机11动作通过摆杆12、连接杆13带动夹线刀14将面线夹在夹线刀14与夹线簧片15之间加紧;起针第二圈后,面线与底线形成线套,此时夹线气缸5动作,将面线加紧,此时布料上端面线由夹线气缸5加紧,布料下端面线由夹线刀14与夹线簧片15加紧后,起针第三圈利用挑线杆6向上挑线的力量将面线与底线形成的线套锁紧;起针第四圈时,夹线气缸5、夹线刀14同时动作松开面线,持续缝制直到线迹完成;一条线迹缝制完成、剪线结束后,松线装置3动作将面线松开,此时利用挑线簧4弹力将多余过长的面线挑回达到下次起针面线长度要求,调节挑线簧4行程,确保每次起针面线长度相同。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鸟巢”装置,所述的线通过旋钮、挑线簧、松线装置、夹线气缸、挑线杆、导线扣a、导线扣b,最后穿于针孔,通过夹线气缸、夹线刀、夹线弹片、挑线杆配合锁紧线套;所述的电机动作通过摆杆、连接杆与夹线刀一端相联接,另一端与夹线簧片和针板护套相连,安装在针板组件上,可采用电机驱动针板底下的夹线刀与夹线弹片配合夹住起针面线。通过以上设计机构,夹线刀与夹线弹片配合夹住面线线头,夹线气缸与挑线杆动作锁紧面线与底线形成的线套,实现起针面线较短时能够形成锁紧线套进行缝制,保证产品“零鸟巢”,从而提高缝制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7.14
技术公布日:2018.0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