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无纺布基插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6959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插层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无纺布基插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各种高科技的智能化设备对环境振动控制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黏弹性阻尼材料由于存在力学强度低、容易老化失效、分层剥离等问题逐渐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结构阻尼一体化复合材料能够克服传统黏弹性材料进行自由阻尼处理或约束阻尼处理受到的结构尺寸、空间、重量等等因素的限制,不易剥离分层,同时兼具结构承载和阻尼减振的能力,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的产品。由于黏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普遍较低,阻尼性能又受到温度和频率的影响,与树脂基体的结合性也很差,导致制备的一体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效果比理论相差较大,为了改善这些缺陷,研究者多通过开发各种插层材料来改善整体材料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负载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无纺布基插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负载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无纺布基插层材料,是由无纺布作为载体和均匀附载在载体上的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以及粘结剂共同构成,其中载体的厚度为20-35μm,载体的面密度为15g/m2-50g/m2之间,孔隙率为65-85%,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负载量为50-100g/m2,粘结剂质量为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1%-10%。

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是以两亲嵌段共聚物为壳,氧化石墨烯为核的囊泡结构,其粒径为50-500nm。

所述的粘结剂为丙烯酸树脂乳液、苯丙乳液、纯丙乳液、聚氨酯乳液、乙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中的一种,固含量范围为25-45%。

所述的两亲嵌段共聚物的亲水链段为聚乙二醇、聚2-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磷酸胆碱中的一种,疏水链段为聚乳酸、聚己内酯、聚2-二异丙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所述的一种负载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无纺布基插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亲嵌段共聚物投入溶剂中,搅拌至其完全溶解,配成两亲嵌段共聚物溶液,然后在500-800转/分钟的转速下向该溶液中滴加浓度为0.1-5mg/ml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3-5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混合12-24h后透析处理12-15h,每隔1小时换水一次,透析结束后离心沉淀,得到的沉淀物冷冻干燥后即得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

(2)将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与粘结剂搅拌混合均匀后直接涂刷于载体无纺布上,涂刷完毕后即得所述的插层材料。

所述步骤(1)中的溶剂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氯甲烷、氯仿、醋酸甲酯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两亲嵌段共聚物、溶剂、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5-10):(5-15)。

本发明利用两亲嵌段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性能形成聚合物囊泡,并通过氢键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的有效负载,然后将负载氧化石墨烯的聚合物囊泡通过粘结剂负载在无纺布载体上制成插层材料,这种插层材料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多样化结构组织,既有聚合物囊泡的空腔囊泡结构又有氧化石墨烯纳米层状结构,大大的提高了材料的结构阻尼性能,其与树脂基体结合性良好,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辅助提高作用,有效的降低了层间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负载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无纺布基插层材料,是由无纺布作为载体和均匀附载在载体上的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以及固含量为25%丙烯酸树脂乳液共同构成,其中载体的厚度为20μm,载体的面密度为15g/m2g,孔隙率为65%,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负载量为50g/m2,粘结剂质量为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1%。

其中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是以两亲嵌段共聚物为壳,氧化石墨烯为核的囊泡结构,其粒径为50nm。

其中两亲嵌段共聚物的亲水链段为聚乙二醇,疏水链段为聚乳酸。

该无纺布基插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亲嵌段共聚物投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其完全溶解,配成两亲嵌段共聚物溶液,然后在500转/分钟的转速下向该溶液中滴加浓度为0.1mg/ml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3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混合12h后透析处理12h,每隔1小时换水一次,透析结束后离心沉淀,得到的沉淀物冷冻干燥后即得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

(2)将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与丙烯酸树脂乳液搅拌混合均匀后直接涂刷于载体无纺布上,涂刷完毕后即得所述的插层材料。

其中两亲嵌段共聚物、n,n-二甲基甲酰胺、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5:5。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无纺布基插层材料,是由无纺布作为载体和均匀附载在载体上的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以及粘结剂共同构成,其中载体的厚度为20‑35μm,载体的面密度为15g/m2‑50g/m2之间,孔隙率为65‑85%,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负载量为50‑100g/m2,粘结剂质量为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囊泡的1%‑10%。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际;张建波;张成文;邓书醒;肖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宏实光机电高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9
技术公布日:2018.0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