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用处理液、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预处理工艺及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3099发布日期:2019-03-02 01:0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一般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阻水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用处理液、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预处理工艺及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阻水纱,其制造工艺为在普通涤纶工业长丝表面涂履阻水材料,此种类型的阻水纱由于在表面涂履有吸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容易吸潮发粘、掉粉、吸水速度慢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可纺性好的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用处理液、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预处理工艺及制造工艺。

第一方面,一种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用处理液,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去离子水:100份,明矾:3~5份,酒精:10~20份,渗透剂t-90:5~10份,抗静电剂t-900:0.5~2份。

第二方面,一种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预处理工艺,在纤维开松混合过程中,将预处理液雾化,使得纤维表面均匀吸附处理液,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处理液包含以下组分:去离子水:100份,明矾:3~5份,酒精:10~20份,渗透剂t-90:5~10份,抗静电剂t-900:0.5~2份。

第三方面,一种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制造工艺,将吸水纤维和涤纶短纤混合后使用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预处理工艺进行预处理,使用紧密纺工艺来进一步加工吸水纤维和涤纶短纤。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用处理液、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预处理工艺及制造工艺,通过预处理使得纤维保有一定的吸湿量有效善了纤维的韧性、吸湿性、可纺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用处理液,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去离子水:100份,明矾:3~5份,酒精:10~20份,渗透剂t-90:5~10份,抗静电剂t-900:0.5~2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预处理有效解决了纺纱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难题,如通过预处理使得纤维保有一定的吸湿量有效善了纤维的韧性、吸湿性、可纺性,同时解决了纺纱过程中不同纤维对环境湿度的要求。纺纱过程中由于涤纶短纤的静电比较大,要求环境保持一定的湿度,而未处理的吸水纤维由于在空气中吸湿比较快表面发粘吸水纤维易粘附在纺纱设备上导致纺纱失败,要求环境湿度在35%以下,而环境湿度过低又直接导致了纤维变脆在纺纱过程中断纤比较多,纺成的成品纱线表面不光滑、毛刺较多、成品纱线强度低等缺陷,直接制约了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引用。通过本发明的预处理工艺则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湿度要求控制在60~70%之间即可,能够满足纺纱工艺的要求,使得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纺纱工艺得以顺利实现工业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为,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预处理工艺,在纤维开松混合过程中,将预处理液雾化,使得纤维表面均匀吸附处理液,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处理液包含以下组分:去离子水:100份,明矾:3~5份,酒精:10~20份,渗透剂t-90:5~10份,抗静电剂t-900:0.5~2份。

进一步的,通过超声波雾化装置将预处理液雾化。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预处理有效解决了纺纱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难题,如通过预处理使得纤维保有一定的吸湿量有效善了纤维的韧性、吸湿性、可纺性,同时解决了纺纱过程中不同纤维对环境湿度的要求。纺纱过程中由于涤纶短纤的静电比较大,要求环境保持一定的湿度,而未处理的吸水纤维由于在空气中吸湿比较快表面发粘吸水纤维易粘附在纺纱设备上导致纺纱失败,要求环境湿度在35%以下,而环境湿度过低又直接导致了纤维变脆在纺纱过程中断纤比较多,纺成的成品纱线表面不光滑、毛刺较多、成品纱线强度低等缺陷,直接制约了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引用。通过本发明的预处理工艺则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湿度要求控制在60~70%之间即可,能够满足纺纱工艺的要求,使得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纺纱工艺得以顺利实现工业化。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制造工艺,将吸水纤维和涤纶短纤混合后使用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预处理工艺进行预处理,使用紧密纺工艺来进一步加工吸水纤维和涤纶短纤。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预处理有效解决了纺纱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难题,如通过预处理使得纤维保有一定的吸湿量有效善了纤维的韧性、吸湿性、可纺性,同时解决了纺纱过程中不同纤维对环境湿度的要求。纺纱过程中由于涤纶短纤的静电比较大,要求环境保持一定的湿度,而未处理的吸水纤维由于在空气中吸湿比较快表面发粘吸水纤维易粘附在纺纱设备上导致纺纱失败,要求环境湿度在35%以下,而环境湿度过低又直接导致了纤维变脆在纺纱过程中断纤比较多,纺成的成品纱线表面不光滑、毛刺较多、成品纱线强度低等缺陷,直接制约了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引用。通过本发明的预处理工艺则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的制造工艺,湿度要求控制在60~70%之间即可,能够满足纺纱工艺的要求,使得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纺纱工艺得以顺利实现工业化。通过增加紧密纺工艺有效解决了纱线表面毛刺较多、不光滑的缺陷,使得超吸水纤维阻水纱在后续光缆生产过程不易阻堵模具、生产的光缆成品圆整度好,不易鼓包,较好地满足了光缆生产工艺对超吸水纤维阻水纱工艺性的要求。

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其主要由涤纶短纤、超吸水纤维、特种助剂经过特定的纺纱工艺纺制而成。该种阻水纱主要优点是由于其由涤纶短纤和超吸水纤纺制而成,其外观比较膨松、柔软吸水速度比普通阻水纱更快,同时使用过程中也不容易掉粉,吸水后凝胶强度高,阻水效果优于普通阻水纱。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目前存在的技术障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超吸水纤维本身强度低、纤维较脆、韧性差,纯吸水纤维没有可纺性,同时吸水纤维本身吸湿性比较强且吸湿后表面发粘易粘附在纺纱设备上,因此在纺纱过程中要求环境湿度控制在35%以下,而普通的纺纱工艺为了保证生产工艺的正常进行一般湿度要求控制在60~70%之间,两者间的相互矛盾导致了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生产工艺难以实行工业化生产。二是普通工艺生产的成品阻水纱表面毛刺较多、表面不光滑导致在光缆生产过程中容易堵塞光缆成型模具且生产的光缆表面圆整度差、表面易鼓包缺陷,难以满足光缆生产工艺的要求,阻碍了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进一步推广使用

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用处理液、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预处理工艺及制造工艺,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去离子水:100份,明矾:3~5份,酒精:10~20份,渗透剂T‑90:5~10份,抗静电剂T‑900:0.5~2份,将吸水纤维和涤纶短纤混合后使用新型光电缆用超吸水纤维阻水纱的预处理工艺进行预处理,使用紧密纺工艺来进一步加工吸水纤维和涤纶短纤,通过预处理使得纤维保有一定的吸湿量有效善了纤维的韧性、吸湿性、可纺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帅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赛博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5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