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的股绳机牵引轮轮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9595发布日期:2019-05-03 21:3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损的股绳机牵引轮轮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制品加工行业技术领域的设备装置。尤其属于一种耐磨损的股绳机牵引轮轮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牵引装置中,牵引轮轮槽部分为铸件,表面未经任何热处理,质地较软硬度不高,不耐磨损,使用寿命短,由于生产时钢丝(股)在牵引轮槽内的正压力较大,可达5吨-30吨,钢丝强度高(达260mpa),硬度高(hrc=58-62),新的牵引轮更换后可以使用3年左右的时间,表面开始出现压痕及沟槽,运行时产生振动现象,若生产稍大规格的产品时容易卡在沟槽内,使用牵引力增大,导致出现机故和将股的表面损伤,出现质量事故。又得重新停机更换新的牵引轮,费工费时。

针对上述缺陷和隐患,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以解决轮槽部分耐用,不出现沟槽等缺陷,便于提高质量,减少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维护成本。达到克服上述诸多缺点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设计一种耐磨损股绳机牵引轮轮槽装置,是利用现有加工技术及装配手段,为节约成本,降低加工难度,将牵引轮分为两件,主要支撑部分材料为铸钢45,轮槽部分材料为gcr15,表面淬火处理,轮槽部分硬度hrc=62-65,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处理,粗糙度达到0.8um,增强了轮槽表面的抗压能力,轮槽体与主要支撑部分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装配公差,避免轮槽部分与主要支撑体之间产生松动或打滑等。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磨损股绳机牵引轮轮槽装置结构主要包括:牵引轮a,轴承座a,底座,轴承座b,牵引轮b,齿轮,轮槽a,轴承压盖,四套轴承,两件牵引轮轴,牵引中间轴,齿轮,连杆,两件轴套,八套地脚螺栓,轮槽b。

底座为焊接件,牵引轮a、牵引轮b为铸件,牵引轴、压盖、套等为钢件,加工制作时只需调制处理,轮槽a、轮槽b为轴承钢,须经淬火处理,上磨床进行磨削处理才能达到要求。

本发明的一种耐磨损的股绳机牵引轮轮槽装置结构装配:

在两牵引轮a、b上分别装配两轮槽a、b部分,装配方式为过盈配合状态,在使用时与牵引支撑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两牵引轮a、b的内孔上安装两套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两端装配好轴承压盖,将牵引轮轴装配在轴承孔内,装上轴套并将其进行固定,安装于底座上,盖上上盖,该两轴与底座上的瓦口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在中间轴上安装中间轴齿轮,并进行轴端定位,并装配好所需的轴承,然后装于底座上,盖上轴承压盖,该轴保持纯滚动状态;在上述装配完成后将连杆安装在两牵引轮轴端上,将两牵引轮a、b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预防牵引受力时向之间挤压,造成质量事故或将设备损坏。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牢固、可靠,在使用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了钢丝对牵引轮槽的磨损和挤压造成对设备的损坏,或出现钢丝绳质量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减少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提高产品质量,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耐磨损的股绳机牵引轮轮槽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牵引轮a,2-轴承座a,3-底座,4-轴承座b,5-牵引轮b。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6-齿轮,7-轮槽a,8-轴承压盖,9-轴承(4套),10-牵引轮轴a、b(两件),11-牵引中间轴,12-中间轴齿轮,13-连杆,14-轴套(2件),15-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任何限制依据。该装置的构成如图1、图2所示:一种耐磨损股绳机牵引轮轮槽装置结构主要包括:牵引轮a1,轴承座a2,底座3,轴承座b4,牵引轮b5,齿轮6,轮槽a7,轴承压盖8,四套轴承9,两件牵引轮轴10,牵引中间轴11,齿轮12,连杆13,两件轴套14,八套地脚螺栓15,轮槽b16。

底座3为焊接件,牵引轮a1、牵引轮b5为铸件,牵引轴、压盖、套等为钢件,加工制作时只需调制处理,轮槽a7、轮槽b16为轴承钢,须经淬火处理,上磨床进行磨削处理才能达到要求。牵引轮a1上的轮槽a7设为7道槽,牵引轮b5上的轮槽b16设为6道槽。

本发明的一种耐磨损的股绳机牵引轮轮槽装置结构装配:

在两牵引轮a、b上分别装配轮槽a、b部分,装配方式为过盈配合状态,在使用时与牵引支撑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两牵引轮a、b的内孔上安装两套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9,两端装配好轴承压盖8,将牵引轮轴10装配在轴承孔内,装上轴套14并将其进行固定,安装于底座3上,盖上上盖,该两轴与底座上的瓦口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在中间轴11上安装中间轴齿轮12,并进行轴端定位,并装配好所需的轴承9,然后装于底座3上,盖上轴承压盖8,该轴保持纯滚动状态;在上述装配完成后将连杆13安装在两牵引轮轴10端上,将两牵引轮a、b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预防牵引受力时向之间挤压,造成质量事故或将设备损坏。

该发明工作方式为:动力经牵引中间齿轮轴11输入、通过中间齿轮12传递给两牵引大齿轮6,由于大齿轮6与牵引轮a1、牵引轮b5之间通过螺栓进行紧固联结,所以两牵引轮之间属于同步运行,无相对速度差,保证运行时钢丝(股)的张力一致,钢丝绳的正常生产是靠钢丝(股)在牵引轮槽内(前7后6槽)的摩擦力进行连贯运行保证的,由于牵引轮槽a7、b16经过淬火处理,表面硬度较高,hrc=62-65,所以表面耐磨性好,可以达到30年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节约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经济效益;轮槽体与牵引轮本体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有效防止送,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设备的运行质量和可靠性。

该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牵引轮槽部分不耐磨,牵引起沟槽等造成的产品质量事故,对提高钢丝绳表面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对设备的性能稳定有较大的益处,对今后设备的改造提供了依据和借鉴,同时解决了长期存在而未得到解决的两牵引因磨损后造成轮槽直径不一致,造成的钢丝绳打滑或使钢丝绳拉断等严重质量事故,该改进设计在钢丝绳生产行业当中可以进行借鉴和推广使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耐磨损的股绳机牵引轮轮槽装置,构成包括A、B牵引轮,A、B轴承座,底座,齿轮,A、B轮槽,轴承压盖,四套轴承,两件牵引轮轴,牵引中间轴,中间轴齿轮,连杆,两件轴套,八套地脚螺栓;两牵引轮上装配两轮槽,装配为过盈配合,两牵引轮内孔上安装两套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两端装配轴承压盖,两牵引轮轴装配在轴承孔内,装上轴套进行安装于底座上,盖上上盖,该两轴与底座上瓦口保持静止状态;牵引中间轴上安装中间轴齿轮,进行轴端定位,装配轴承后装于底座上,盖上轴承压盖,连杆安装在两牵引轮轴端上,两牵引轮间位置进行固定,动力经牵引中间轴输入、通过中间齿轮啮合两牵引轮大齿轮,大齿轮与A、B牵引轮之间通过螺栓进行紧固联结。

技术研发人员:史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13
技术公布日:2019.05.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