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定型机进布张力调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型机进布端张力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定型机进布端的结构如图1所示,湿布或者干布经过对中进布辊的对中调整输送至轧车浸轧后,经过过度辊\张力控制棍到达定型机的进布端。其中,对中进布辊的速度按照主超喂的速度设置为恒定,浸轧轧辊的速度依靠定型机与轧车之间坯布的松紧进行自动调节。这种进布端结构的弊端在于,坯布在从对中进布辊加超喂后到定型机之间的整个输送过程中一直处于绷紧状态,由于缺少能够让坯布松弛的过程,导致进布受轧车速度变化影响较大,表现在产品上的缺陷在于布料的彩条格局大小形成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型机进布端张力调节机构,实现对定型机进布端坯布送布速度的自适应调节和进布速度的准确控制,避免进布速度受浸轧轧车速度变化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定型机进布端张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落布车、轧槽、浸轧轧辊、张力传感器、对中进布辊、主动辊、松弛平台和重力传感器,坯布从第一落布车送出依次经过轧槽、浸轧轧辊、张力传感器、主动辊、松弛平台和对中进布辊后送至定型机,所述浸轧轧辊位于轧槽的上方,所述松弛平台设置于主动辊的下方,所述重力传感器设置于松弛平台中并能够对松弛平台承载的坯布的重力进行检测,所述重力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器并通过对承载坯布的重力检测对主动辊的转动进行调控,所述张力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器并通过对浸轧轧辊与主动辊之间坯布的张力进行检测对浸轧轧辊的转动进行调控。
所述轧槽设置于第一落布车的上方。
所述轧槽上游设置第一被动辊,所述轧槽内部设置第二被动辊,所述第一被动辊与第二被动辊之间、第二被动辊与浸轧轧辊之间分别设有展边辊。
还包括第二落布车,所述第二落布车位于松弛平台的下方。
所述第二落布车与张力传感器之间设有第三被动辊。
所述松弛平台与对中进布辊之间设有第四被动辊。
所述松弛平台包括承布框、承布板和端部支撑,所述承布板通过端部支撑倾斜设置于承布框内部,所述重力传感器设置于端部支撑上并受承布板压力作用。
所述承布板的倾斜上端位于主动辊的正下方。
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定型机进布端结构的基础上将对中进布辊的位置与轧槽轧辊的位置进行了调换,并在浸轧轧辊与对中进布辊之间增设了主动辊和松弛平台,通过对松弛平台承载的坯布重量进行检测实现对主动辊送布速度的自适应调控,保证松弛平台中的坯布存在一定的裕量,避免浸轧轧辊与对中进布辊之间的坯布处于紧绷状态,通过将对中进布辊速度设置与主超喂速度同步,达到对进布速度的准确控制,避免了进布速度受浸轧轧辊速度变化的影响。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松弛平台的下方增设第二落布车对坯布进行收集和送出,能够实现定型机进布端结构功能的多样化,既能够对浸轧后的坯布由松弛平台落下后进行收集,还能够实现坯布绕过轧槽轧车而直接通过第二落布机从张力传感器向定型机进布端传送,能够方便地对定型机进布端坯布进布模式进行切换,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在本实用新型中,浸轧轧槽和轧车设置于第一落布车的上方,有利于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定型机进布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2所示的一种定型机进布端张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落布车1、轧槽2、浸轧轧辊3、张力传感器4、对中进布辊5、主动辊6、松弛平台7、重力传感器8和第二落布车10。
坯布9从第一落布车1送出依次经过轧槽2、浸轧轧辊3、张力传感器4、主动辊6、松弛平台7和对中进布辊5后送至定型机。其中,轧槽2设置于第一落布车1的上方,浸轧轧辊3位于轧槽2的上方,通过将浸轧轧槽2和轧车上移,能够减少设备占地面积。轧槽2上游设置第一被动辊,轧槽2内部设置第二被动辊,第一被动辊与第二被动辊之间、第二被动辊与浸轧轧辊3之间分别设有展边辊11,通过展边辊11能够将坯布9的卷边展开。展边辊11为现有技术,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松弛平台7设置于主动辊6的下方,松弛平台7与对中进布辊5之间设有第四被动辊。松弛平台7包括承布框、承布板和端部支撑,承布板通过端部支撑倾斜设置于承布框内部,重力传感器8设置于端部支撑上并受承布板压力作用,承布板的倾斜上端位于主动辊6的正下方。重力传感器8能够对松弛平台7内承载的坯布9的重力进行检测,重力传感器8连接到控制器并能够将检测到的重力数据反馈到控制器,并通过控制器对主动辊6的转速进行调控。张力传感器4连接到控制器,通过对浸轧轧辊3与主动辊6之间坯布的张力进行检测并反馈到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能够对浸轧轧辊3的转动进行调控。通过传感器检测相应数据并反馈到控制器对转辊进行控制属于现有技术,非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重力传感器8对松弛平台7承载的坯布9的重量进行检测,能够实现对主动辊6的送布速度进行自适应调控,保证松弛平台7中的坯布9存在一定的裕量,避免浸轧轧辊3与对中进布辊5之间的坯布处于紧绷状态,通过将对中进布辊5速度设置与主超喂速度同步,达到对进布速度的准确控制,避免了进布速度受浸轧轧辊3速度变化的影响。
第二落布车10位于松弛平台7的下方,第二落布车10与张力传感器4之间设有第三被动辊。通过在松弛平台7的下方设置第二落布车10对坯布进行收集和送出,能够实现定型机进布端结构功能的多样化,既能够对浸轧后的坯布由松弛平台7落下后进行收集,还能够实现坯布绕过轧槽轧车而直接从第二落布机10送出依次经过第三被动辊、张力传感器4、主动辊6、松弛平台7、第四被动辊和对中进布辊5向定型机进布端传送。该定型机进布端结构能够方便地对坯布进布模式进行切换,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1.一种定型机进布端张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落布车(1)、轧槽(2)、浸轧轧辊(3)、张力传感器(4)和对中进布辊(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辊(6)、松弛平台(7)和重力传感器(8),坯布(9)从第一落布车(1)送出依次经过轧槽(2)、浸轧轧辊(3)、张力传感器(4)、主动辊(6)、松弛平台(7)和对中进布辊(5)后送至定型机,所述浸轧轧辊(3)位于轧槽(2)的上方,所述松弛平台(7)设置于主动辊(6)的下方,所述重力传感器(8)设置于松弛平台(7)中并能够对松弛平台(7)承载的坯布(9)的重力进行检测,所述重力传感器(8)连接到控制器并通过对承载坯布(9)的重力检测对主动辊(6)的转动进行调控,所述张力传感器(4)连接到控制器并通过对浸轧轧辊(3)与主动辊(6)之间坯布的张力进行检测对浸轧轧辊(3)的转动进行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进布端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槽(2)设置于第一落布车(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进布端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槽(2)上游设置第一被动辊,所述轧槽(2)内部设置第二被动辊,所述第一被动辊与第二被动辊之间、第二被动辊与浸轧轧辊(3)之间分别设有展边辊(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进布端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落布车(10),所述第二落布车(10)位于松弛平台(7)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定型机进布端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落布车(10)与张力传感器(4)之间设有第三被动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进布端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弛平台(7)与对中进布辊(5)之间设有第四被动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进布端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弛平台(7)包括承布框、承布板和端部支撑,所述承布板通过端部支撑倾斜设置于承布框内部,所述重力传感器(8)设置于端部支撑上并受承布板压力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定型机进布端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布板的倾斜上端位于主动辊(6)的正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