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反面纬编机的变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9278发布日期:2020-10-20 11:4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双反面纬编机的变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纬编机的变色装置,特别是应用于双反面纬编机。



背景技术:

公知的,双反面纬编针织机,主要包括上针筒、下针筒、上鞍座、下鞍座、上三角、下三角、双头针、上导针片、下导针片和喂纱嘴,上针筒和下针筒同轴相对布置并且可同步转动,上针筒和下针筒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针槽,双头针活动配置在上针筒与下针筒之间的针槽中,上导针片活动配置在上针筒的针槽中,下导针片活动配置在下针筒的针槽中,上鞍座与上针筒外侧间隔相对布置,上三角设置在上鞍座上用于驱动上导针片上下移动,下鞍座与下针筒外侧间隔相对布置,下三角设置在下鞍座上用于驱动下导针片上下移动,上导针片和下导针片可带动双头针上下移动完成编织,喂纱嘴贴近针筒的筒口布置用于引导纱线被双头针钩取,由于双反面纬编机的特殊结构导致现有的变色装置无法适应双反面纬编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双反面纬编针织机的变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双反面纬编机的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多个剪刀板、多个喂纱板和气缸组件,支架具有间隔相对布置的两侧板、设置在两侧板前端之间的多个剪刀夹板,多个剪刀板通过枢转轴可在开刀位置和剪纱位置之间摆动地设置在两侧板之间,剪刀板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剪纱的刀刃,剪刀板的前段设置在相邻两剪刀夹板之间,剪刀板的后端与气缸组件之间设置有使剪刀板摆动至剪纱位置的第一复位弹簧,气缸组件设置在支架上具有用于推动剪刀板摆动至开刀位置的第一气缸,多个喂纱板可在喂纱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地设置在两侧板之间,气缸组件具有推动喂纱板移动至喂纱位置的第二气缸,喂纱板与气缸组件之间设置有使喂纱板移动至待机位置的第二复位弹簧,剪刀夹板具有凸出侧板之外的夹线部,使夹线部下方形成避让空间,夹线部用于收纳剪纱位置的剪刀板的前端。

所述夹线部与所述剪刀板前端大小相适配。

所述喂纱板上形成有沿其移动方向延伸的两导向孔,所述两侧板之间设置有穿过两导向孔的两导向杆。

所述支架具有位于两侧板之间的多个喂纱夹板,所述喂纱板设置在至少局部位于相邻两喂纱夹板之间。

所述气缸组件连接在两所述侧板的后端之间。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可在穿纱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摆动的导纱架,导纱架上设置有导向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剪刀夹板具有凸出侧板之外的夹线部,夹线部用于收纳剪纱位置的剪刀板的前端,即在夹线部下方不设置侧板,使夹线部下方形成避让空间,从而避开设置在下针筒上用于限制导针片的钢带以及使导针片复位的护针三角,从而适应双反面纬编机的特殊结构。

变色装置由气缸组件驱动,采用电脑系统控制,可以安装于鞍座上,只需连接气管和信号线就可以了,省去了复杂的机械系统来驱动变色装置动作,方便机器的调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架、剪刀板和喂纱板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双反面纬编机的变色装置,包括底座1、支架2、多个剪刀板3、多个喂纱板4、气缸组件6和导纱架5。

支架2设置在底座1上,支架2包括具有间隔相对布置的两侧板21、设置在两侧板21前端之间的多个剪刀夹板22和设置在两侧板21之间多个喂纱夹板23。两侧板21之间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横穿剪刀夹板22和喂纱夹板23设置,并且连接柱上设置有间隔件,从而使多个剪刀夹板22和多个喂纱夹板23间隔布置,气缸组件6连接在两侧板21的后端之间,气缸组件6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气缸61和第二气缸62。

导纱架5通过枢转轴52可在穿纱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摆动的设置在两侧板21之间,导纱架5上设置有导向孔51。

多个剪刀板3通过枢转轴32可在开刀位置和剪纱位置之间摆动地设置在两侧板21之间,剪刀板3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剪纱的刀刃31,剪刀板3的前段设置在相邻两剪刀夹板22之间,中段设置在相邻两喂纱夹板23之间,剪刀板3的后端与气缸组件6之间设置有使剪刀板3摆动至剪纱位置的第一复位弹簧71,第一气缸61用于推动剪刀板3摆动至开刀位置,剪刀夹板22具有凸出侧板21前侧边之外的夹线部a,使夹线部a下方形成避让空间,夹线部a用于收纳剪纱位置的剪刀板3的前端,夹线部a与剪刀板3前端大小相适配。

多个喂纱板4可在喂纱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地设置在两侧板21之间,喂纱板4前端设置有过纱孔41,喂纱板4的中段位于相邻两喂纱夹板23之间,喂纱板4上形成有沿其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孔42,两侧板21之间设置有穿过导向孔42的两导向杆43,第二气缸62可推动喂纱板4移动至喂纱位置,喂纱板4与气缸组件6之间设置有使喂纱板4移动至待机位置的第二复位弹簧72。

具体工作方式为:

一号喂纱板4在第二气缸62作用下处于推出状态,一号纱线依次经过导纱架的导向孔51、喂纱板4上的过纱孔41并经过喂纱嘴喂入针钩;

二号喂纱板4在第二气缸62作用下推出,二号纱线被拉起,带纱刀带动二号纱线滑入喂纱嘴;

当带纱刀通过所有喂纱板4和剪刀板3的摆动区域后,二号剪刀板3在第一气缸61作用下翘起;

二号纱线吃牢后,一号喂纱板4的第二气缸62短期,一号喂纱板4在第二复位弹簧72的带动下收回,同时带动一号纱线收回到一号剪刀板3的剪刀口内,该剪刀口即相邻两剪刀夹板22之间的间隙。

在一号纱线进入一号剪刀口后,一号剪刀板3的第一气缸61断气,一号剪刀板3在第一复位弹簧71的带动下向下摆动完成夹纱和切纱的动作,至此完成一号色换二号色的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双反面纬编机的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多个剪刀板、多个喂纱板和气缸组件,支架具有间隔相对布置的两侧板、设置在两侧板前端之间的多个剪刀夹板,多个剪刀板通过枢转轴可在开刀位置和剪纱位置之间摆动地设置在两侧板之间,剪刀板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剪纱的刀刃,剪刀板的前段设置在相邻两剪刀夹板之间,剪刀板的后端与气缸组件之间设置有使剪刀板摆动至剪纱位置的第一复位弹簧,气缸组件设置在支架上具有用于推动剪刀板摆动至开刀位置的第一气缸,多个喂纱板可在喂纱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地设置在两侧板之间,气缸组件具有推动喂纱板移动至喂纱位置的第二气缸,喂纱板与气缸组件之间设置有使喂纱板移动至待机位置的第二复位弹簧,剪刀夹板具有凸出侧板之外的夹线部,使夹线部下方形成避让空间,夹线部用于收纳剪纱位置的剪刀板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反面纬编机的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部与所述剪刀板前端大小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反面纬编机的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纱板上形成有沿其移动方向延伸的两导向孔,所述两侧板之间设置有穿过两导向孔的两导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反面纬编机的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位于两侧板之间的多个喂纱夹板,所述喂纱板设置在至少局部位于相邻两喂纱夹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反面纬编机的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连接在两所述侧板的后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反面纬编机的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可在穿纱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摆动的导纱架,导纱架上设置有导向孔。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双反面纬编机的变色装置,包括支架、多个剪刀板、多个喂纱板和气缸组件,支架具有间隔相对布置的两侧板、设置在两侧板前端之间的多个剪刀夹板,多个剪刀板通过枢转轴可在开刀位置和剪纱位置之间摆动地设置在两侧板之间,多个喂纱板可在喂纱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地设置在两侧板之间,剪刀夹板具有凸出侧板之外的夹线部,使夹线部下方形成避让空间,夹线部用于收纳剪纱位置的剪刀板的前端。

技术研发人员:幸友成;郑加新;李小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7
技术公布日:2020.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