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7837发布日期:2020-06-30 20:1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针织横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



背景技术:

横编机在编织衣片的过程中,成圈和移圈是衣片不可或缺的编织要求。成圈的优劣和翻针的稳定取决于线圈与钩针的配合密切是否适当,而使线圈与钩针配合适当,必须用牵拉衣片的方式或按压线圈的方式才能完成。沉降片即是按压线圈、帮助成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横编机的沉降片是通过推针三角的推力且以钢丝为轴做圆弧运动实现对纱线的下压,进而下压纱线进入编织区域,而传统的沉降片压不到浮在洞口上方的纱线,也就无法将浮在洞口上方的纱线压到织针以下,出现浮线问题,影响针织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在机头上,在参与编织的织针工作前,及时将浮在洞口上方的纱线,整理收拢好并压到织针以下的横编织机中的压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板上,所述驱动电机头部设有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连接在拉杆的一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摆杆和连杆,所述摆杆和连杆分别设置在拉杆的左右两侧,在支板上靠近连杆的位置设有l型槽,在连杆侧面设有定位轴承,定位轴承在所述l型槽内移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压脚。

进一步地,所述摆杆支撑并限定拉杆和连杆的移动方向和幅度。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一端通过轴二连接驱动凸轮,所述拉杆另一端通过轴一与摆杆、连杆相连,所述摆杆另一端通过轴三连接在摆杆座上,所述摆杆座固定在支板上。

进一步地,所诉拉杆与轴一连接的孔位为腰型孔,所述轴一、轴二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地,在所述驱动凸轮左上方、左下方分别设有定位螺钉一、定位螺钉二,所述驱动凸轮在两个定位螺钉间往复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凸轮运行至与定位螺钉二相切的位置,轴一中心与驱动电机轴中心两点间连线超过轴一中心与轴二中心两点间连线的左侧,压线装置自锁。

进一步地,所述l型槽的末端与针板洞口的延伸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压脚端部设有一倾斜向下的压纱面,所述压纱面两侧逐渐向中间收拢形成侧面的压纱斜面和前面的压纱平面,在所述压纱面上设有一内凹的过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过线槽为上大下小的v形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横编织机压线装置能够安装在机头上,在参与编织的织针工作前,及时将浮在洞口上方的纱线,整理收拢好并压到织针以下。

2、本实用新型的横编织机压线装置的驱动凸轮运行到末端时能够自锁,避免压脚在压线时,由于压脚受到纱线的反弹力回弹,从而通过连杆、拉杆推动驱动凸轮旋转,造成压脚位置偏移,碰撞压脚周围的其他零件造成故障和损失,并且因压脚位置的偏移从而无法达到压纱效果,造成布片不良和织针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锁结构压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脚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脚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和停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收拢好下压纱线示意图。

标号说明:1、驱动电机;2、支板;3、驱动凸轮;4、压脚;41、压纱面;42、压纱平面;43、压纱斜面;44、过线槽;5、连杆;6、定位轴承;7、轴二;8、拉杆;9、弹簧;10、轴一;11、摆杆;12、轴三;13摆杆座;14、定位螺钉一;15、定位螺钉二;16、洞口;17、纱线;18、连线1;19、连线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结构图及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板2上,驱动电机头部设有驱动凸轮3,驱动凸轮连接在拉杆8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摆杆11和连杆5,摆杆和连杆分别设置在拉杆的左右两侧,摆杆11支撑拉杆8和连杆5,并限定拉杆8和连杆5的移动方向和幅度,驱动凸轮3转动,带动拉杆8移动,拉杆8带动摆杆11以轴三12为中心转动,同时带动连杆5在l型槽内移动,在支板上靠近连杆的位置设有l型槽,优选地,l型槽的末端与针板洞口16的延伸方向平行,从而限制压脚能准确进入洞口中心工作位置时。在连杆侧面设有定位轴承6,定位轴承在l型槽内移动,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压脚4,压脚运动可以将浮在洞口16上方的纱线17,整理收拢好并压到织针以下的横编织机中。

拉杆一端通过轴二7连接驱动凸轮,拉杆另一端通过轴一10与摆杆、连杆相连,摆杆另一端通过轴三12连接在摆杆座13上,摆杆座固定在支板上。其中,拉杆与轴一连接的孔位为腰型孔,轴一、轴二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弹簧的拉力,压脚能始终保持设定的压力,当压脚所受反作用力大于弹簧拉力时,能在拉杆的腰型孔内做小范围移动,避免刚性接触造成损失。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驱动凸轮旁设有定位螺钉一14、定位螺钉二15,驱动凸轮在两个定位螺钉间往复转动。驱动凸轮运行至与定位螺钉二相切的位置,轴一中心与驱动电机轴中心两点间连线2(图4中标号19)超过轴一中心与轴二中心两点间连线1(图4中标号18)的左侧,压线装置自锁。此时压脚受到纱线的反作用力,而此位置轴一中心、轴二中心两点连线1超过轴一与驱动电机轴中心两点连线2,反弹力无法使驱动凸轮逆时针旋转,同时驱动凸轮与定位螺钉二相切,驱动凸轮无法顺时针旋转,以此达到压线装置自锁。

实施例3

如图2、3、5所示,压脚4端部设有一斜向下的压纱面41,压纱面两侧逐渐向中间收拢形成侧面的压纱斜面43和前面的压纱平面42,在所述压纱面上设有一内凹的过线槽44。压线装置随机头左右运行,纱线顺着过线槽和压纱斜面滑至压纱平面进而被压入针板洞口。优选地,过线槽为上大下小的v形凹槽。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纱面底部的过线槽来压纱,过线槽整体为倾斜状态,与引入的纱线相配合,更易下压纱线;同时过线槽为上大下小的v形凹槽,大口径用于引导纱线进入,小口径端用于定位及下压纱线,从而可以将浮在洞口的纱线更好地压到织针以下,避免浮纱。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头部设有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连接在拉杆的一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摆杆和连杆,所述摆杆和连杆分别设置在拉杆的左右两侧,在支板上靠近连杆的位置设有l型槽,在连杆侧面设有定位轴承,定位轴承在所述l型槽内移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压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支撑并限定拉杆和连杆的移动方向和幅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一端通过轴二连接驱动凸轮,所述拉杆另一端通过轴一与摆杆、连杆相连,所述摆杆另一端通过轴三连接在摆杆座上,所述摆杆座固定在支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诉拉杆与轴一连接的孔位为腰型孔,所述轴一、轴二之间连接有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凸轮左上方、左下方分别设有定位螺钉一、定位螺钉二,所述驱动凸轮在两个定位螺钉间往复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凸轮运行至与定位螺钉二相切的位置,轴一中心与驱动电机轴中心两点间连线超过轴一中心与轴二中心两点间连线的左侧,压线装置自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槽的末端与针板洞口的延伸方向平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端部设有一倾斜向下的压纱面,所述压纱面两侧逐渐向中间收拢形成侧面的压纱斜面和前面的压纱平面,在所述压纱面上设有一内凹的过线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为上大下小的v形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压线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板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头部设有驱动凸轮,驱动凸轮连接在拉杆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摆杆和连杆,摆杆和连杆分别设置在拉杆的左右两侧,摆杆支撑拉杆和连杆,在支板上靠近连杆的位置设有L型槽,在拉杆侧面设有定位轴承,定位轴承在L型槽内移动,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压脚。本实用新型的压线装置能够安装在机头上,在参与编织的织针工作前,及时将浮在洞口上方的纱线,整理收拢好并压到织针以下。

技术研发人员:蒋瑞荣;李先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