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变网孔针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0717发布日期:2020-10-23 12:2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渐变网孔针织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各种不同时装系列和户外运动服装系列的渐变网孔针织带。



背景技术:

以往的针织网孔带带身外观不够新颖,普遍从网孔加经平组织结构合成,突显不出平面加网孔组织的特殊性,结构较为简单,大都是由经平组织加网眼组织两种不同的结构混合搭配所构成,并且在机器的送经上也是单一送经控制,所以几乎所有的网孔位置变化不大,导致产品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比较单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力,高尺寸稳定性,具备多网孔结构,防止热集聚,散热性效果甚佳,及具备开孔位置渐大渐小特点的渐变网孔针织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由三种不同的组织结构的织物体混合搭配所构成,带身两边为双编链组织结构织物体,中间为表面单编链组织结构搭配底部纬向衬纬单向经编结构组成的织物体,纱线一律纬向排列,采用编链组织的结构把纬纱连接起来,形成多个网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很高的强力和很高的尺寸稳定性,织物位置呈现出的网孔为渐大渐小。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特殊做法,在送经位置上多加运用控制,从一段送经变化为多段送经控制,可以变化织纹开孔位置渐大渐小,单编链组织经与衬纬的单向经编结构配合由送经设置不同的张力使织物变化有渐大渐小,带身整体立体结构感强,也突显出网孔平面针织带的多元变化和散热性能,此新型手感柔软,薄身,散热性能强,非常适用于各种不同时装系列和户外运动服装系列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主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主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右视面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号说明:

1---双编链组织结构织物体

2---表面为单编链组织结构搭配底部为纬向衬纬单向经编结构组成的织物体

3---编链组织的结构织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三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体混合搭配所构成,带身两边为双编链组织结构织物体1,中间为表面为单编链组织结构搭配底部为纬向衬纬单向经编结构组成的织物体2,纱线一律纬向排列,采用编链组织的结构织物体3把纬纱连接起来,在送经位置上运用多段送经控制,改变织纹开孔位置形成渐大渐小效果,单编链组织经与衬纬的单向经编结构配合由送经设置不同的张力使织物变化渐大渐小,大大增强了带身整体的立体结构感,而且具备高强力和高尺寸稳定性特点,且多网孔结构能有效防止热聚集,散热性能效果甚佳,带身柔软,轻薄,非常适用于各种不同时装系列和户外运动服装系列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渐变网孔针织带,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三种不同的组织结构的织物体混合搭配所构成,带身两边为双编链组织结构织物体,中间为表面单编链组织结构搭配底部纬向衬纬单向经编结构组成的织物体,纱线一律纬向排列,采用编链组织的结构把纬纱连接起来,形成多个网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渐变网孔针织带,其用于各种不同时装系列和户外运动服装系列,其是由三种不同的组织结构的织物体混合搭配所构成,带身两边为双编链组织结构织物体,中间为表面单编链组织结构搭配底部纬向衬纬单向经编结构组成的织物体,纱线一律纬向排列,采用编链组织的结构把纬纱连接起来,形成多个网孔。本实用新型具备高强力和高尺寸稳定性特点,以及织物位置呈现出的网孔渐大渐小的特别效果,带身整体立体结构感强,网孔平面多元变化和散热性能好,带身柔软,轻薄,非常适用于各种不同时装系列和户外运动服装系列上。

技术研发人员:高子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威信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4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