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带湿烫型烫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0487发布日期:2020-12-11 15:1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链带湿烫型烫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带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拉链带湿烫型烫平机。



背景技术:

目前,烫拉链所使用的拉链烫平机一般是将拉链经过张力架产生一定张力后缠绕在加热烘筒上加温至150℃~200℃,使之烫平,后经过冷却送出。而现有的湿烫工艺基本是用户在烫平机前自行先将拉链打湿后再将拉链置入烫平机,提升烫平效果。控制拉链与水接触的时间是一个难点,若拉链吸水过多在进入烫平机过程中水会滴到地上,同时也增加了烫平机的热量消耗。拉链湿烫会有大量蒸汽蒸发,若不及时排出会使工作间充满雾气,对操作员健康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链带湿烫型烫平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拉链带湿烫型烫平机,沿拉链带输送方向依次包括有加湿进带机构、烘燥机构和冷却出带机构,所述加湿进带机构包括加湿水槽、设于加湿水槽中的固定管、至少一个第一导向柱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固定管和第二导向柱依次形成供拉链带定速绕穿的加湿牵引路径,拉链带绕穿固定管时会浸入加湿水槽的溶液中;所述烘燥机构包括有烘箱以及设于烘箱内的烘筒,其中,加湿后的拉链带由所述第二导向柱牵引输送至烘筒,并且所述拉链带缠绕在烘筒周面上进行烘燥处理;所述冷却出带机构包括有若干个冷却辊,若干个冷却辊呈上下错位布置形成供拉链带依次绕穿的冷却牵引路径,烘燥后的拉链带由烘筒送出并沿冷却牵引路径进行空冷处理。

进一步,所述加湿水槽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其中,进水管和排水管分别配置有进水阀门和排水阀门。

进一步,所述烘燥机构还包括有临近布置于烘筒的梳齿限位架,其中,所述梳齿限位架由若干个沿平行于烘筒轴向等距排列的限位齿组成。

进一步,还包括有设于冷却出带机构下游的牵引机构,其中,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辊和紧靠牵引辊辊面的压辊,所述牵引辊与压辊共同夹送牵引经冷却出带机构送出的拉链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拉链带定速绕管加湿牵引路径进行加湿处理,确保拉链带的吸水量基本保持一致,同时保持加湿水槽的水位不变,进而令吸水量的控制更加精确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烫平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烫平机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b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烘筒及梳齿限位架的示意图。

其中,11-加湿水槽,12-固定管,13-第一导向柱,14-第二导向柱,21-烘箱,22-烘筒,23-梳齿限位架,31-冷却辊,41-牵引辊,42-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参见附图1至附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拉链带湿烫型烫平机,沿拉链带输送方向依次包括加湿进带机构、烘燥机构、冷却出带机构和牵引机构。加湿进带机构包括有加湿水槽11、设于加湿水槽11中的固定管12、四个第一导向柱13和四个第二导向柱14,其中,第一导向柱13、固定管12和第二导向柱14依次形成供拉链带定速绕穿的加湿牵引路径,即,拉链带依次穿绕过四个第一导向柱13后,再绕穿过固定管12,最后穿绕过第二导向柱14。拉链带绕穿固定管12时会浸入加湿水槽11的溶液中。拉链带在牵引过程中保持恒定的牵引速度且牵引张力不变,令拉链带经过加湿水槽11的时间基本保持相等,从而保证拉链带的吸水量基本保持一致,使用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拉链带的牵引速度对加湿水槽11的水量进行控制,确保加湿水槽11的水位在工作过程中尽量保持不变,实现精确控制拉链的吸水量。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加湿水槽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其中,进水管和排水管分别配置有进水阀门和排水阀门,由此,使用者根据实际所需的水流量调整进水阀门的开度,来确保工作过程中加湿水槽11的水位不变。而排水阀门用于排出加湿水槽11的溶液。

在本实施例中,烘燥机构包括有烘箱21和设于烘箱21内的烘筒22,其中,经加湿后的拉链带由第二导向柱14牵引输送至烘箱21内的烘筒22,并且通过将拉链带缠绕在烘筒22周面上进行烘燥处理,为了确保缠绕在烘筒22上的各道拉链带的能够均匀排布,通过设有临近布置于烘筒22的梳齿限位架23,梳齿限位架23由若干个沿平行于烘筒22轴向等距排列的限位齿组成,即,任意两个相邻的限位齿之间的间隙供一道拉链带穿过,从而利用若干个间隙实现对各道拉链带进行限位导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出带机构包括有若干个冷却辊31,若干个冷却辊31呈上下错位布置形成供拉链带依次绕穿的冷却牵引路径,烘燥后的拉链带由烘筒22送出并沿冷却牵引路径进行空冷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烘燥后的拉链带能够充分地与环境空气热交换,起到加快散热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机构设置于冷却出带机构下游,牵引机构包括牵引辊41和紧靠牵引辊41辊面的压辊42,所述牵引辊41和压辊42共同夹送牵引经冷却出带机构送出的拉链带,因此,由牵引辊41、烘筒22共同为拉链带提供牵引力,为了保证拉链带在牵引输送过程中保持恒定张力和速率及降低实际自动化控制的难度,本实施例通过将牵引辊41和烘筒22共同一个驱动电机,即,包括与烘筒22主轴同轴连接的主动轮、与牵引辊41主轴同轴连接的从动轮、以及传动轮,其中,主动轮通过传动链与驱动电机相传动连接,主动轮通过传动链与传动轮相传动连接,传动轮通过传动链与从动轮相传动连接,从而实现了用一个驱动电机来驱动牵引辊41和烘筒22。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做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拉链带湿烫型烫平机,其特征在于:沿拉链带输送方向依次包括有加湿进带机构、烘燥机构和冷却出带机构,所述加湿进带机构包括加湿水槽(11)、设于加湿水槽(11)中的固定管(12)、至少一个第一导向柱(13)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柱(14),所述第一导向柱(13)、固定管(12)和第二导向柱(14)依次形成供拉链带定速绕穿的加湿牵引路径,拉链带绕穿固定管(12)时会浸入加湿水槽(11)的溶液中;所述烘燥机构包括有烘箱(21)以及设于烘箱(21)内的烘筒(22),其中,加湿后的拉链带由所述第二导向柱(14)牵引输送至烘筒(22),并且所述拉链带缠绕在烘筒(22)周面上进行烘燥处理;所述冷却出带机构包括有若干个冷却辊(31),若干个冷却辊(31)呈上下错位布置形成供拉链带依次绕穿的冷却牵引路径,烘燥后的拉链带由烘筒(22)送出并沿冷却牵引路径进行空冷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带湿烫型烫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水槽(11)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其中,进水管和排水管分别配置有进水阀门和排水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带湿烫型烫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燥机构还包括有临近布置于烘筒(22)的梳齿限位架(23),其中,所述梳齿限位架(23)由若干个沿平行于烘筒(22)轴向等距排列的限位齿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带湿烫型烫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于冷却出带机构下游的牵引机构,其中,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辊(41)和紧靠牵引辊(41)辊面的压辊(42),所述牵引辊(41)与压辊(42)共同夹送牵引经冷却出带机构送出的拉链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链带湿烫型烫平机,包括有加湿进带机构、烘燥机构和冷却出带机构,所述加湿进带机构包括加湿水槽、设于加湿水槽中的固定管、至少一个第一导向柱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固定管和第二导向柱依次形成供拉链带定速绕穿的加湿牵引路径,拉链带绕穿固定管时会浸入加湿水槽的溶液中;所述烘燥机构包括有烘箱以及设于烘箱内的烘筒,其中,加湿后的拉链带由所述第二导向柱牵引输送至烘筒,并且所述拉链带缠绕在烘筒周面上进行烘燥处理;所述冷却出带机构包括有若干个冷却辊,若干个冷却辊呈上下错位布置形成供拉链带依次绕穿的冷却牵引路径,烘燥后的拉链带由烘筒送出并沿冷却牵引路径进行空冷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钟腾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台新晟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8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