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耐水压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6518发布日期:2021-03-12 11:0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物耐水压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物耐水压测试仪。



背景技术:

织物是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或粘结构成的平软片块物,作为衣物的主要材料,其各种使用指标也深受到制衣行业所重视,其中,织物的耐水压性能则是作为防水衣物的防水性能的强弱的指标,即水或无腐蚀性的液体开始从织物表面渗出所需的液压的数值。

传统的织物耐水压测试仪通过将织物压紧,位于织物下方设置有与供水箱联通的检测管道,通过调整水压,使水渗出的过程,现阶段使用时,在进行压紧时,漏出的织物面积要采用定面积大小才能具有参考性,比较常见的为圆形、方形或异性,根据织物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但是一台设备仅仅能够适应一种形状,且压紧机构要与之匹配,造成了通用性差的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通用性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织物耐水压测试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织物耐水压测试仪,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倾斜设置有检布板,所述检布板高点为进料端,低点为出料端,所述检布板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张紧机构,所述检布板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张紧机构,所述检布板下端设置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与所述出料张紧机构连接,所述检布板上对向设置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转动安装有照布灯,所述检布板上还设置有检布镜,所述检布镜通过折叠架与所述检布板连接。

在使用时,将布料穿过进料张紧机构后铺开在检布板上,然后将其通过出料张紧机构到达收卷辊,在收卷辊的动力下,使得布料均匀的通过检布板,配合照布灯进行目力检测,可以采用辅助的检布镜进行细微处的放大观测,其中进料张紧机构和出料张紧机构能够保障在检布板上的布料得到平铺且具有张力,不会将细小的瑕疵掩盖,有利于提升检布的质量。

作为优化,所述进料张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检布板进料端的进料棍,所述进料辊的上表面与所述检布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支架上水平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进料张紧辊,所述进料张紧辊与所述进料辊平行设置,所述进料张紧辊的下端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进料辊的上表面,所述进料张紧辊远离所述进料辊的一端设置有夹紧辊,所述夹紧辊包括上下两个,两个所述夹紧辊紧贴设置,位于下层的所述夹紧辊上端在数值方向上高于所述进料张紧辊的下端。

这样,布料在两个夹紧辊的作用下的到夹紧,并依次通过进料张紧辊和进料辊,进到织物耐水压测试仪上,并通过出料张紧机构到达收卷辊,这样布料两端均得到了支撑,且有收卷辊的抽拉动力,在进料张紧辊与压紧辊和进料辊之间形成个高度差,且延长了布料从压紧辊到达进料辊的长度,对布料起到了张紧作用,进料辊的存在,避免了布料与检布板进料端产生硬摩擦,有利的保护了布料的表面质量。

作为优化,所述出料张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检布板出料端的出料辊,所述出料辊与所述进料辊平行设置,所述出料辊的上端与所述检布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出料辊下端设置有出料压紧辊,所述出料压紧辊的上端紧贴所述出料辊设置,还包括出料张紧辊,所述出料张紧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检布板的下方,所述出料张紧辊的上端高于所述收卷辊的上端。

这样,经过检布板的布料通过出料辊到达出料张紧辊,并在出料张紧辊的张紧作用下到达收卷辊,能够充分的保障布料的张紧性,出料张紧辊位于支架下方,使得布料在离开检布板厚实现一个接近180°的转向,也有利于布料与出料辊的包覆和装进作用,同时配合出料压机辊,避免布料由于重力产生的松弛和打滑现象。

作为优化,所述出料压紧辊两端转动安装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检布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竖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段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出料压紧辊的两端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底部竖向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这样,布料如果产生滑动和晃动,弹簧可以有效的为出料压紧辊提供支撑力,使得其能够紧紧的贴附在出料辊上,保障张紧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弹簧在压缩状态下,所述出料压紧辊的上端紧贴所述出料辊的下端。

这样,弹簧的能够处于一种被压缩的状态,时刻在向外释放力,进而保障出料压紧辊的压紧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收卷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这样,驱动电机为收卷辊提供动力,保障匀速收卷。

作为优化,所述检布板的倾斜角度为30°。

这样,便于实现操作人员的观测,无需俯身在检布板上进行观察,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织物耐水压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压块与下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下压块的结构示意图(下通腔横截面为矩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织物耐水压测试仪,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上设置有筒状的蓄水腔11,所述蓄水腔11与加压机构贯通设置,所述蓄水腔11内设置有水压计12,所述蓄水腔11正上方同轴设置有压环13,所述压环13水平固定安装在横板14上,所述横板14通过升降机构与支架15连接,所述支架15固定安装在所述柜体1上,所述蓄水腔11的内侧壁上旋接有下压块16,所述下压块16贯通设置有下通腔17,所述下压块16的上端呈凸台设置,所述下压块16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所述压环13内旋接有上压块18,所述上压块18竖向贯通设置有上通腔19,所述上压块18的下端呈凸台设置,所述上压块18的上表面水平设置。

在使用时,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选用不同形状以及尺寸通腔的上压块旋接在压环内,并对应的更换下压块,将蓄水腔内充满水,将布料放置在上压块与下压块之间,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将上压块压在布料上并与下压块实现无缝密封压紧,采用加压机构对蓄水腔内进行增压,采用静水压检测方法或动态水压检测方法对布料的耐水压性能进行检测,其中水压计能够对蓄水腔内的水压进行检测。本方案中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上压块和下压块,实现不同通腔截面形状以及尺寸的压力检测,通用性强,减少设备的更换。

具体的,所述通腔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异性,当上压块为方形或异形时,下压块可采用与之对应形状尺寸的下通腔,亦可使用其内切圆尺寸的下通腔。

具体的,所述水压机为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水压表,所述水压表的示数端位于所述蓄水腔外侧。

具体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以及加压机构的增压泄压。

具体的,所述控制器与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水压机上设置有数模转换器,实现压力示数转化为模拟量,便于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柜体1内的加压箱2,所述加压箱2内水平滑动设置有推板21,所述推板21下方为液体腔22,上方为气腔23,所述液体腔22通过加压管20与所述蓄水腔11贯通设置,所述液体腔22通过进液管24和出液管25与供液箱贯通连接,所述气腔23通过进气管26和出气管27与气源连接,所述进液管、出液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这样,将液体腔内增加液体,并关闭进液管和出液管上的电磁阀,向气腔内筒如高压气体,压动推板向下运动,将液体通过加压管到达蓄水腔,实现对蓄水腔的增压,操作简单,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启闭即可实现加压与泄压。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气缸28,所述气缸28的自由端与所述横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28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架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4的上表面还竖向设置有导向杆29,所述导向杆29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5上的导向孔内。

这样,气缸带动横板以及下方的压环和上压块实现升降,为上压块的安装和拆卸提供了空间,同时,气缸具有平稳伸缩,压紧可靠的特性,保障了检测过程中上压块与下压块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柜体1上还设置有溢流槽3,所述溢流槽3为环槽状,所述溢流槽3的内径与所述蓄水腔11的外径匹配,所述溢流槽3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设置在所述柜体1上表面的凹槽配合。

这样,溢流槽能够在蓄水腔加水以及检测完成后取下布料的过程中溅出的水进行收集,避免其直接滴落在柜体面上,更可以通过快速清理下压块上的水到溢流槽中,将其进行回收,减少下压块锈蚀迷途其与凹槽的配合能够实现溢流槽的稳定安装。

具体的,所述溢流槽3的上表面倾斜设置,均倾斜向内,便于液体的快速回收。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板14的下表面设置有照明灯31,所述照明灯31正对所述压环13的中心设置。

这样,照明灯能够提供光照,便于观察水滴渗出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水腔11底部设置有缓冲箱32,所述加压管23与所述缓冲箱32贯通设置,所述缓冲箱32与所述蓄水槽11之间均布有进液口33。

这样,在加水过程中可以先进入缓冲箱,再分散进入蓄水腔内,避免液位突变,另外,水充满后,各处的水压一致,不存在影响模拟压强环境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内还固定安装有导套34,所述导向杆29滑动配合在所述导套34内。

这样,更有利于导向,延长使用寿命,避免对支架造成损坏。

具体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其型号为s7-200,属于现有技术,具有可编辑的供能,有利于实现各个部分的协同配合,不在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