绱拉链专用压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6742发布日期:2021-06-29 23:3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绱拉链专用压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绱拉链专用压脚。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在服装上衣前门绱拉链的时候,需要操作工根据拉链布基的宽度手工摆放拉链,操作程序上会出现停顿,导致绱好的拉链可能会出现宽窄不一,吃量不均的现象,造成拉链不平服,起扭。这样就导致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无法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达不到现在制作工艺的要求,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绱拉链专用压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绱拉链专用压脚,压脚连接固定柱,固定柱上部设置有u型槽,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卡槽管呈扁平中空型,其前端、后端均为开口面,在其内侧设置开口卡槽,其外侧是封闭面,卡槽管后端连接压脚。

所述开口卡槽的长度从前端至后端。

所述开口卡槽的高度低于拉链齿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将需要缝制的拉链布基插入到卡槽管中,拉链布基边从开口面插入后靠紧封闭面,使拉链齿恰好在开口卡槽处比齐,踩动机器,拉链布基被匀速送入到机器缝纫针下,缝制后缝线距边宽窄一致,准确无误,吃量均匀,操作无需停顿,表面平服不扭曲。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对应部件如下:

卡槽管1、前端2、后端3、开口卡槽4、封闭面5、压脚6、螺母7、固定柱8、u型槽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卡槽管1呈扁平中空型,前端2(图中左端)为开口面,后端3(靠近压脚6处)也是开口面,内侧为(侧端)开口卡槽4,长度为从前端2至后端3,外侧为(侧端)封闭面5;卡槽管1上平面后端固定连接压脚6,压脚6通过螺母7与固定柱8连接,固定柱8上部设置有u型槽9,u型槽9与机器设备(图中未画出,省略)连接。

本实用新型应用过程说明:

将固定柱8上的u型槽9卡入并用螺母固定到机器设备上,准备工作做好后准备开始缝纫。

先把拉链拉开后,将拉链布基(不包括拉链齿)送入卡槽管1的前端2开口面内,由于内侧的开口卡槽4设计时将其高度低于拉链齿,所以拉链齿进不了开口卡槽4到呈中空型的卡槽管1内,只能紧靠在开口卡槽4的外边,拉链布基通过前端2的开口面和内侧的开口卡槽4送入卡槽管1的中空内,一直向前(图中为从左向右)推,使拉链布基边紧靠卡槽管1的侧端封闭面5,一直将拉链布基推到机器的压脚6下。

通过螺母7固定的轴承转动作用抬起压脚6,然后踩动机器设备,拉链布基被动力带入到压脚6和机器缝纫针下,通过与缝制物的缝制,拉链布基与缝制物结合,缝制后缝线宽窄一致,无需手工调整,操作过程中也不会停顿,拉链布基与缝制物的吃量均匀,容易操作,降低了对操作工的技能要求,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



技术特征:

1.绱拉链专用压脚,压脚连接固定柱,固定柱上部设置有u型槽,其特征在于,卡槽管呈扁平中空型,其前端、后端均为开口面,在其内侧设置开口卡槽,其外侧是封闭面,卡槽管后端连接压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绱拉链专用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卡槽的长度从前端至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绱拉链专用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卡槽的高度低于拉链齿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绱拉链专用压脚。本实用新型结构为压脚连接固定柱,固定柱上部设置有U型槽,卡槽管呈扁平中空型,其前端、后端均为开口面,在其内侧设置开口卡槽,其外侧是封闭面,卡槽管后端连接压脚。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操作工根据拉链布基的宽度手工摆放拉链,操作程序上会出现停顿,导致绱好的拉链可能会出现宽窄不一,吃量不均的现象,造成拉链不平服,起扭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缝制后缝线距边宽窄一致,准确无误,吃量均匀,操作无需停顿,表面平服不扭曲,效率高,质量有保证。

技术研发人员:胡荣艳;许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际华三五〇三服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8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