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9013发布日期:2022-02-25 23:1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抗菌内衣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2.内衣,是指贴身穿的衣物,包括背心、汗衫、短裤、胸罩等,通常是直接接触皮肤的,是现代人不可少的服饰之一,内衣有吸汗、矫型、衬托身体、保暖及不受来自身体的污秽的危害的作用,有时会被视为性征,而内衣面料又是内衣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衣面料的质量、作用等等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内衣的质量舒适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常规的内衣只是采用柔软布料缝制而成,并没有杀菌的作用,或杀菌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而提供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6.s1、选料:选择莱卡、氨纶、尼龙以及棉质纱线作为原材料;
7.s2、配比抗菌溶液:将银离子抗菌剂、乙醇、染色剂、粘合剂以及水配比成抗菌溶液;
8.s3、纱线编织:选择氨纶、莱卡以及尼龙作为纱芯,棉质作为包裹层进行编织纱线;
9.s4、纱线浸染:将编织好的纱线放入s2中的抗菌溶液中进行浸染,浸染的时长为3-5小时,浸染温度为34-45℃;
10.s5、烘干:将s4中浸染后的纱线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处理;
11.s6、编织成型:将烘干后的纱线通过无缝缝纫机进行编织成半成品内衣;
12.s7、剪裁处理:对半成品内衣进行裁剪、拷边、锁眼、包边、拼裆以及打套得到成品内衣;
13.s8、对成品内衣进行fqc、fqa后包装出货。
14.进一步的,所述s2中银离子抗菌剂的重量份为2-5份、乙醇的重量份为3-6份、染色剂的重量份为4-8份、粘合剂的重量份为1-5份、水的重量份为76-90份。
15.进一步的,所述s5中纱线在15分钟内进行烘干处理,纱线烘干的环境温度为80-120℃,烘干时长为40-50分钟。
16.进一步的,所述s2中抗菌溶液中包括双胍类抗菌剂。
17.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氨纶的纤度为10~20d。
18.综上所述,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s1、选料;s2、配比抗菌溶液:将银离子抗菌剂、乙醇、染色剂、粘合剂以及水配比成抗菌溶液;s3、纱线编织;s4、纱线浸染;s5、烘干;s6、编织成型;s7、剪裁处理;得到成品抗菌
内衣,配比一定抗菌溶液,纱线通过浸染抗菌溶液后,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其中银离子抗菌剂中的银离子具有杀菌效果,粘合剂用于将银离子抗菌剂附着于纱线上,保证纱线编织后的内衣具有杀菌效果,本发明针对于内衣抗菌的技术问题,抗菌效果明显,制作工序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0.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21.s1、选料:选择莱卡、氨纶、尼龙以及棉质纱线作为原材料;
22.s2、配比抗菌溶液:将银离子抗菌剂、乙醇、染色剂、粘合剂以及水配比成抗菌溶液;
23.s3、纱线编织:选择氨纶、莱卡以及尼龙作为纱芯,棉质作为包裹层进行编织纱线;
24.s4、纱线浸染:将编织好的纱线放入s2中的抗菌溶液中进行浸染,浸染的时长为3-5小时,浸染温度为34-45℃;
25.s5、烘干:将s4中浸染后的纱线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处理;
26.s6、编织成型:将烘干后的纱线通过无缝缝纫机进行编织成半成品内衣;
27.s7、剪裁处理:对半成品内衣进行裁剪、拷边、锁眼、包边、拼裆以及打套得到成品内衣;
28.s8、对成品内衣进行fqc、fqa后包装出货。
29.配比一定抗菌溶液,纱线通过浸染抗菌溶液后,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其中银离子抗菌剂中的银离子具有杀菌效果,粘合剂用于将银离子抗菌剂附着于纱线上,保证纱线编织后的内衣具有杀菌效果。
30.作为本实施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s2中银离子抗菌剂的重量份为2-5份、乙醇的重量份为3-6份、染色剂的重量份为4-8份、粘合剂的重量份为1-5份、水的重量份为76-90份。
31.具体的,所述s5中纱线在15分钟内进行烘干处理,纱线烘干的环境温度为80-120℃,烘干时长为40-50分钟。
32.作为本实施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s2中抗菌溶液中包括双胍类抗菌剂。
33.具体的,所述s3中的氨纶的纤度为10~20d。
3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s1、选料;s2、配比抗菌溶液:将银离子抗菌剂、乙醇、染色剂、粘合剂以及水配比成抗菌溶液;s3、纱线编织;s4、纱线浸染;s5、烘干;s6、编织成型;s7、剪裁处理;得到成品抗菌内衣,配比一定抗菌溶液,纱线通过浸染抗菌溶液后,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其中银离子抗菌剂中的银离子具有杀菌效果,粘合剂用于将银离子抗菌剂附着于纱线上,保证纱线编织后的内衣具有杀菌效果,本发
明针对于内衣抗菌的技术问题,抗菌效果明显,制作工序简单,成本低。
35.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作步骤:s1、选料:选择莱卡、氨纶、尼龙以及棉质纱线作为原材料;s2、配比抗菌溶液:将银离子抗菌剂、乙醇、染色剂、粘合剂以及水配比成抗菌溶液;s3、纱线编织:选择氨纶、莱卡以及尼龙作为纱芯,棉质作为包裹层进行编织纱线;s4、纱线浸染:将编织好的纱线放入s2中的抗菌溶液中进行浸染,浸染的时长为3-5小时,浸染温度为34-45℃;s5、烘干:将s4中浸染后的纱线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处理;s6、编织成型:将烘干后的纱线通过无缝缝纫机进行编织成半成品内衣;s7、剪裁处理:对半成品内衣进行裁剪、拷边、锁眼、包边、拼裆以及打套得到成品内衣;s8、对成品内衣进行fqc、fqa后包装出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银离子抗菌剂的重量份为2-5份、乙醇的重量份为3-6份、染色剂的重量份为4-8份、粘合剂的重量份为1-5份、水的重量份为76-9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纱线在15分钟内进行烘干处理,纱线烘干的环境温度为80-120℃,烘干时长为40-50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抗菌溶液中包括双胍类抗菌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氨纶的纤度为10~20d。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抗菌内衣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菌内衣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S1、选料;S2、配比抗菌溶液:将银离子抗菌剂、乙醇、染色剂、粘合剂以及水配比成抗菌溶液;S3、纱线编织;S4、纱线浸染;S5、烘干;S6、编织成型;S7、剪裁处理;得到成品抗菌内衣,配比一定抗菌溶液,纱线通过浸染抗菌溶液后,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其中银离子抗菌剂中的银离子具有杀菌效果,粘合剂用于将银离子抗菌剂附着于纱线上,保证纱线编织后的内衣具有杀菌效果,本发明针对于内衣抗菌的技术问题,抗菌效果明显,制作工序简单,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翁荣弟 柴红梅 方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2/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