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存气织物(梭织)“轻而暖”产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存气织物(梭织)“轻而暖”产品的制作方法,属于纺织品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羊毛作为一种具有优良保暖性能的天然纤维,其独特的天然卷曲和表面鳞片层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可能。目前,对毛织物的开发一般分为厚重型和轻薄型,传统产品为了发挥羊毛织物的保暖性则将产品规格向厚重型开发,平方米克重很高。一方面造成了原料使用量大,企业成本增加增大;另一方面,厚重织物的服用性能及易护理性能均不如轻薄型产品,但轻薄型产品又不具备优良的保暖性能;因此以一般梭织物而言,可以通过结构上的设计和后整理的结合,来增加膨松感和保暖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轻薄型产品不具有保暖性的特点,满足消费者日益苛刻的服用要求。本发明开发了系列轻而暖梭织织物。该系列织物不仅平方米重量大幅减轻,原料使用上也更具广泛适应性。满足了轻薄而温暖,这一本相矛盾的要求。为了达这一目的公司创新了产品结构上的设计:分别从混毛、纱线结构、织物结构、织物整理等多个工序在工艺技术及工艺参数进行创新,从而使产品达到“轻而软”的要求。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1、混毛:羊毛具有天然的卷曲和弹性,这对膨松织物来说均十分有利。细支羊毛具有较多的卷曲,但粗支羊毛具有更佳的弹性,将细支和粗支羊毛混合,生产膨松面料的纱线,本方案中生产膨松羊毛纱线,并辅以相应织物设计参数及相应的整理工艺,生产出膨松感强的面料。羊仔毛细度为22.1u,纺18s粗纱作纬纱。经纱采用细度18.5u毛条纺96s纱。
5.2:纱线结构:粗纺毛纱的散乱纤维能提供高度的膨松感。但轻薄的面料都需要能纺得较高支数的精纺毛纱。只要我们在同一类织物上用上述两种毛纱,我们就可以获得轻薄荷膨松感的面料特点。本案从三方面设计纱线结构。
6.i、粗精纺纱并捻纱线结构:利用粗纺纱和高支数精纺纱的并捻:本案把粗纺纱退捻,产生最大的无捻膨松度,这样可以将额外重量增加值减少至最小。
7.ii、经纱采用精纺纱,纬纱采用粗纺纱iii、精纺面/粗纺底:它是一种无捻度的精纺纱,由极细的长丝色复起来、这类纱特别适应作为织物底纱,通过刷毛、可以增加织物保暖性。使用羊毛为外层的弹性纱,可以在湿整理时,造成织物的立体变形,从而产生小气囊。
8.3、织物结构:最轻的织物是平纹织物,而这也将会是该系列织物的基本结构。最为简单的织物是膨松毛纱织成的粗纺平纹织物。它更可以借着后整理来增加膨松度。大部分的织物均采用平纹组织,利用附加的经或纬纱作为浮线于布底,使温暖度有所提高。
9.4、织物整理:织物整理技术主要针对结构中的粗纺成分。其中最重要的缩绒,起毛(刷毛)和鹿
皮整理。
10.1)、缩绒是起毛鹿皮整理粗纺纱的先决条件,纱线由此而变得柔软和开松,以便刺果,针布或摩擦而加工。
11.2)、起毛可以在干或湿条件下进行,后者能产生顺优毛绒,是大衣呢及相关外套的理想材料。干态起毛能使毛绒膨松,增加保暖度。一般好多织物均属于在布底进行干态起毛,使织物膨松而又不显露在布面上,加上贴近布面的剪毛,使底面的差异更大。
12.3)、鹿皮整理:它是利用摩擦面来软化布面的整理,是起毛以外的类似加工,比较适合于轻薄面料。这种面料因为轻薄关系,其身骨和毛绒感较差,主要适应于围巾等装饰类织物。
13.4)、利用弹性纱可产生出皱纹面料。其程度取决于湿整理或接近沸点的染色,使收缩和织物表面变形达至理想。拉幅定型可用来保留所需的变形,但容易造成弹性丢失。
14.5、通过后整理中缩绒、起毛工艺产生顺伏毛绒,使织物膨松而又不显露在布面上,辅之贴近布面的剪毛,使面、底差异更大。共设计三种整理工艺:轧水烘干
‑‑‑
洗呢
‑‑‑
缩绒
‑‑‑
匹染
‑‑‑
烘干
‑‑‑
布底起毛
‑‑‑
布面剪毛
‑‑‑
轻蒸呢;轧水定型(坯蒸)
‑‑‑
洗呢
‑‑‑
缩绒
‑‑‑
布面剪毛
‑‑‑
布底起毛
‑‑‑
干整;预定型
‑‑‑
煮呢
‑‑‑
平洗煮
‑‑‑
匹染(洗)
‑‑‑
烘干
‑‑‑
定型
‑‑‑
干整6、利用弹性纱生产出皱纹面料。其起皱效应取决于湿整理或接近沸点的染色,使收缩和织物表面变形达至理想。并利用拉幅定型保留所需变形。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织物的膨松感,使纱线之间屈曲增大,结构膨松多弹。并通过后整理加工进一步加深及固封这种体系,使织物产生气室。利用空气的低导热系数提高织物整体的保暖性并使织物具有轻薄化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一:设计膨松特点:以细支精纺毛纱作为经纱和膨松羊仔毛纱做纬纱,做成平纹织物,布底以起毛加工,以期提供品种额外的温暖感,同时不增加过多重量。
17.设计组织结构:平纹织物,经密355根/10cm、纬密95根/10cm;设计纱线规格:经纱96s/2羊毛塞洛纺纱(18.5u)。纬纱18s/2羊仔毛粗纺纱(22.1u羊仔毛)。
18.设计整理流程:轧水烘干
‑‑‑
洗呢
‑‑‑
缩呢
‑‑‑
匹染
‑‑‑
烘干
‑‑‑
布底起毛
‑‑‑
布面剪毛
‑‑‑
轻蒸呢。
19.实施例二:设计膨松特点:由细支和粗支羊毛组成“弹性膨松”混毛,再织造成粗纺织物。布底以起毛加工来增加膨松度,布面则作“不显底纹式整理”。
20.设计组织结构:平纹、经密88根/10cm、纬密80根/10cm。
21.设计纱线结构:经纱和纬纱
‑‑‑
8s/1粗纺纱,以50/50,19.5u-21.5u和(27-29)u羊毛混纺面料设计整理流程:轧水烘干
‑‑‑
洗呢
‑‑‑
缩呢
‑‑‑
烘干
‑‑‑
布底干态/布底湿态起毛
‑‑‑
刷毛
‑‑‑
剪毛
‑‑‑
轻蒸
‑‑‑
刷剪
‑‑‑
烫光。
技术特征:
1.一存气织物(梭织)“轻而暖”产品的制作方法,是通过混毛、纱线结构、织物结构、织物整理的方法来增加织物的膨松感和保暖性,该坯布织物依次通过条染、复精梳、纺纱、织造、坯布检验、修补、后整理工序,一种梭织存气轻暖织物,织物的膨松结构产生了存气效应,织物具有保暖效果和轻薄风格,采用精纺纱和粗纺纱相互配合使用。2.根据权利1所述的存气轻暖织物,其特征是,将细支和粗支羊毛混合,生产膨松面料的纱线,本方案中生产膨松羊仔毛纱,羊仔毛细度为22.1u,纺18s粗纱作纬纱,经纱采用细度18.5u毛条纺96s纱。3.根据权利1所述的存气轻暖织物,其特征是,利用色复纱,它是一种无捻度的精纺纱,由极细的长丝色复起来,作织物底纱并通过刷毛增加保暖性,纺制了12.5s经纱和12s色复纬纱和羊毛粗纱。4.根据权利1所述的存气轻暖织物,其特征是,该类织物设计采用平纹基本结构,并利用附加的经或纬纱作为浮线于布底,使温暖度提高,利用平纹地绉纹组织,采用不同纱线收缩差来增加空气贮存空间,纺制52s羊毛精纺纱,及48s/2并捻过程中加入3%弹性氨纶丝,纺制羊毛弹性纱。5.根据权利1所述的存气轻暖织物,其特征是,通过后整理中缩绒、起毛工艺产生顺伏毛绒,使织物膨松而又不显露在布面上,辅之贴近布面的剪毛,使面、底差异更大,共设计三种整理工艺:轧水烘干
‑‑‑
洗呢
‑‑‑
缩绒
‑‑‑
匹染
‑‑‑
烘干
‑‑‑
布底起毛
‑‑‑
布面剪毛
‑‑‑
轻蒸呢;轧水定型(坯蒸)
‑‑‑
洗呢
‑‑‑
缩绒
‑‑‑
布面剪毛
‑‑‑
布底起毛
‑‑‑
干整;预定型
‑‑‑
煮呢
‑‑‑
平洗煮
‑‑‑
匹染(洗)
‑‑‑
烘干
‑‑‑
定型
‑‑‑
干整。6.根据权利1所述的存气轻暖织物,其特征是,利用弹性纱生产出皱纹面料,其起皱效应取决于湿整理或接近沸点的染色,使收缩和织物表面变形达至理想,并利用拉幅定型保留所需变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气织物(梭织)“轻而暖”产品的制作方法:羊毛是一种能提供既轻而暖的天然纤维,它的保暖特性,无论是在针织物,梭织绒面织物。一般梭织物均可通过各种加工技术,加以发挥出来。以一般梭织物而言,可以通过结构上的设计和后整理的结合,来增加膨松感和保暖性。暖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婷婷 陈新华 庄伟华 徐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