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壮锦编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壮锦图案编织装置。
背景技术:
1、壮锦作为工艺美术织品,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在宋代,壮族称为僮族,故壮锦又称僮锦。它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同时它也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
2、壮锦是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上,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艺术品。壮锦用的手工织机其放线筒一般会根据编织物的种类及图案进行更换,同时,放线筒固定不稳,会导致丝线倾斜、散乱,甚至会发生丝线缠绕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壮锦图案编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壮锦图案编织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壮锦图案编织装置。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壮锦图案编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悬架,所述悬架一侧转动安装有放线卷筒,所述底座顶部位于悬架一侧转动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放线卷筒包括放线辊,所述放线辊侧壁贯穿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放线辊侧壁贯穿开设有与轴孔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同步移动的限位轮盘,两个限位轮盘以轴孔中点为中心对称安装在丝杆上;所述收卷辊上螺纹安装有两个对壮锦织品限位的限位螺帽。
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悬架侧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放线支架,所述放线卷筒转动安装在两个放线支架之间。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顶部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两个收卷支架,所述收卷辊转动安装在两个收卷支架之间。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轮盘包括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弧壁固定安装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外壁固定安装有若干限位杆。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杆为双向丝杆,所述丝杆中心点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限位轮盘对称安装在丝杆中心点两侧,所述限位轮盘通过连接杆滑动安装在滑槽内。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线辊两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丝杆两端转动安装在旋转轴内,所述放线辊通过旋转轴转动安装在放线支架内。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1、该一种壮锦图案编织装置中,放线卷筒上设置有两个限位轮盘,旋转丝杆使两个限位轮盘同步移动,并对放线辊上的放线筒夹紧,保证壮锦编织机在工作时放线筒的稳定性,防止在编织壮锦时,放线筒不稳定导致丝线倾斜、散乱,发生丝线缠绕等问题。
10、2、该一种壮锦图案编织装置中,在收卷辊上设置有限位螺帽,通过两个限位螺帽对成品壮锦进行限位,保证成品壮锦收卷时的稳定性,防止成品壮锦在收卷时出现收料不齐,影响收卷质量的问题。
1.一种壮锦图案编织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悬架(2),所述悬架(2)一侧转动安装有放线卷筒(3),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悬架(2)一侧转动安装有收卷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卷筒(3)包括放线辊(301),所述放线辊(301)侧壁贯穿开设有轴孔(3014),所述轴孔(3014)内转动安装有丝杆(3013),所述放线辊(301)侧壁贯穿开设有与轴孔(3014)连通的滑槽(3011),所述滑槽(3011)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同步移动的限位轮盘(302),两个限位轮盘(302)以轴孔(3014)中点为中心对称安装在丝杆(3013)上;所述收卷辊(4)上螺纹安装有两个对壮锦织品限位的限位螺帽(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壮锦图案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2)侧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放线支架(201),所述放线卷筒(3)转动安装在两个放线支架(20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壮锦图案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两个收卷支架(101),所述收卷辊(4)转动安装在两个收卷支架(10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壮锦图案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盘(302)包括丝杆螺母(3021),所述丝杆螺母(3021)弧壁固定安装有若干连接杆(3022),所述连接杆(3022)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环(3023),所述限位环(3023)外壁固定安装有若干限位杆(30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壮锦图案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013)为双向丝杆,所述丝杆(3013)中心点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限位轮盘(302)对称安装在丝杆(3013)中心点两侧,所述限位轮盘(302)通过连接杆(3022)滑动安装在滑槽(30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壮锦图案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辊(301)两端设置有旋转轴(3012),所述丝杆(3013)两端转动安装在旋转轴(3012)内,所述放线辊(301)通过旋转轴(3012)转动安装在放线支架(201)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