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1849发布日期:2023-11-18 11:1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处理,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1、腈纶基/维纶基/粘胶基的接枝、共聚、共混、交联的牛奶酪蛋白纤维逐渐产业化,民用产业也逐步使用到了含有牛奶酪蛋白的服用产品。因牛奶酪蛋白纤维大多为无定型区,初始模量低,摩擦因数较小,同时其肽链侧链具有多氨基、羧基键位,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其载体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与交织后,能够很好体现“光滑柔软”的特性,深受纺织产业链从业者和消费者喜爱。

2、但目前服装产业链中,纤维素纤维混纺面料仍占有着主体部分,很多服装企业也会考虑通过多组分混纺工艺,将牛奶纤维纱线使用在其服装之中。众所周知,纤维素纤维一般活性染色都会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但牛奶酪蛋白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蛋白纤维会分解为多肽及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其有效成分会大量流失。并且这种水解会使纱线、面料结构上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其结构强力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解决牛奶纤维在染整过程中易分解、有效成分流失的问题,并且不影响纤维素纤维染色,保证最终成品染色效果及氨基酸含量。

2、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步骤s1纺纱、步骤s2织造和步骤s3染整,其中步骤s3染整包括依次进行的步骤s31预定型、步骤s32除油水洗、步骤s33腈纶染色及皂洗、步骤s34纤维素染色及皂洗以及步骤s35后定型;

3、步骤s1中,纺纱的原料成分包括有再生纤维素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棉纤维以及牛奶纤维;

4、步骤s31中,采用定型机进行预定型,预定型时加入玻璃酸钠及纯碱,使玻璃酸钠与牛奶纤维中的乳清蛋白在碱性环境下产生交联反应产生结构膜。

5、进一步地,步骤s1中,纺纱的原料成分为40%再生纤维素纤维、35%聚丙烯腈纤维、15%棉纤维以及10%牛奶纤维。

6、优选地,步骤s2中,将步骤s1得到的多组分纤维纱线作为主纱,采用低温氨纶作为衬垫纱,织造形成面料;面料结构为32针34吋1:1氨纶路平针面料,或者24针34吋1:1氨纶路罗纹面料,或者24针34吋2:1氨纶路双罗纹面料,或者28针34吋2:3氨纶路双层面料。

7、优选地,步骤s31中,采用定型机进行预定型时,定型温度190℃,速率15m/min,超喂5%,加入2%o.w.f玻璃酸钠,10g/l纯碱,控制ph为10.5±0.5。

8、优选地,步骤s32包括:对步骤s31预定型后得到的坯布进行六道水洗;第一道水洗温度50℃-59℃,第二道水洗温度60℃-69℃,第三道水洗温度为60℃-69℃,第四道水洗温度55℃-64℃,第五道水洗温度50℃-59℃,第六道水洗温度40℃-49℃。

9、优选地,步骤s33包括依次进行的腈纶染色工艺和阳离子染料洗剂水洗工艺;其中,腈纶染色工艺包括:将染缸中的浴液上升到50℃,加入0.1g/l-0.5g/l匀染剂、1g/l-2g/l防皱剂、0.1g/l-0.5g/l醋酸以及1.5g/l-2g/l醋酸钠,将浴液ph控制在4.5±0.5,投料时间为10min;之后投入0.5%o.w.f阳离子染料,投入染料时间为10min;在之后的20min内,以1℃/min的温度上升到70℃,保持10min,再在之后40min内,以0.5℃/min的温度上升到90℃,再在之后的8min内,以1℃/min的温度上升到98℃,保持50min,再以1℃/min的速度降温8min,将温度降到90℃,保持90℃的温度10min,再以1℃/min的速度降温到60℃。

10、优选地,腈纶染色工艺中采用的浴比为1:8。

11、优选地,阳离子染料洗剂水洗工艺包括:对腈纶染色工艺后得到的半成品进行三道水洗,三道水洗都使用3g/l阳离子染料洗剂,第一道水洗温度70℃,水洗时间为6min,第二道水洗温度70℃,水洗时间为20min,第三道水洗初始温度为40℃,10min内升温到70℃,然后保持70℃的温度20min。

12、进一步地,步骤s34包括依次进行的纤维素纤维染色工艺和活性染料皂洗剂水洗工艺;纤维素纤维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3、将染缸中浴液保持温度在60℃下,投入1.5g/l-2.5g/l螯合分散剂,1g/l-2g/l防皱剂,50g/l元明粉,投料所用时间为6min,随后投入1.5%o.w.f活性染料,投料所用时间为20min,保持6min,后加入10g/l纯碱,投料所用时间为5min,之后保持45min,随后用5min再次降温到50℃,保持50℃30min;

14、活性染料皂洗剂水洗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5、对纤维素纤维染色工艺后得到的半成品进行三道水洗;第一道水洗,水洗温度70℃,先投入活性染料皂洗剂1.5g/l,随即投入0.5g/l醋酸钠,水洗3min;第二道水洗,水洗温度70℃,投入活性染料皂洗剂1.5g/l,随即投入0.5g/l醋酸钠,以2℃/min上升12.5min后,温度达到95℃,保持温度10min,再以2℃/min降温12.5min至70℃;第三道水洗,水洗温度45℃,投入活性染料皂洗剂1.5g/l,随即投入0.5g/l醋酸钠,投料时间3min,并且同时升温到50℃,保持50℃的温度持续5min。

16、优选地,步骤s35包括:采用定型机进行,定型温度185℃,速率23m/min,超喂3%,加入0.8g/l-1.0g/l冰醋酸、3%o.w.f亲水柔软剂;在酸性环境下,步骤s31预定型时玻璃酸钠与乳清蛋白形成的结构膜还原为蛋白结构,其水解成分也处于动态平衡之下,得到的面料具有稳定的氨基酸、多肽、蛋白平衡。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8、1、本发明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在预定型过程中,加入玻璃酸钠,其醛基在轧液系统的碱性条件下,与牛奶纤维中共生的乳清蛋白发生交联反应,产生结构膜,这种结构膜仅存在于共混体下微观结构,在较大尺度下的并不影响纤维素纤维染色,并且在后续除油、二浴二步染色过程中的低温浴液并不会破坏其交联组织,能够更好地保护牛奶纤维的多肽及氨基酸有效成分。

19、2、本发明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将牛奶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及棉纤维进行多组分混纺,以及织造,并通过阳离子/活性二浴二步投缸染色,能够实现保持面料色泽亮丽,手感细腻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牛奶纤维有效成分的流失。

20、3、本发明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通过二浴二步法来对纤维素纤维及聚丙烯腈纤维进行上染,采用低浴比,匀染性及多肽及氨基酸保有量都相比较传统一浴一步法有所提升。

21、4、本发明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基于工艺细节的种种特点,设计采用了具有特定温度控制曲线的染色及水洗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染整工艺效果,并尽可能地保证了牛奶纤维氨基酸不被破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步骤s1纺纱、步骤s2织造和步骤s3染整,其中步骤s3染整包括依次进行的步骤s31预定型、步骤s32除油水洗、步骤s33腈纶染色及皂洗、步骤s34纤维素染色及皂洗以及步骤s35后定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纺纱的原料成分为40%再生纤维素纤维、35%聚丙烯腈纤维、15%棉纤维以及10%牛奶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步骤s1得到的多组分纤维纱线作为主纱,采用低温氨纶作为衬垫纱,织造形成面料;面料结构为32针34吋1:1氨纶路平针面料,或者24针34吋1:1氨纶路罗纹面料,或者24针34吋2:1氨纶路双罗纹面料,或者28针34吋2:3氨纶路双层面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采用定型机进行预定型时,定型温度190℃,速率15m/min,超喂5%,加入2%o.w.f玻璃酸钠,10g/l纯碱,控制ph为10.5±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2包括:对步骤s31预定型后得到的坯布进行六道水洗;第一道水洗温度50℃-59℃,第二道水洗温度60℃-69℃,第三道水洗温度为60℃-69℃,第四道水洗温度55℃-64℃,第五道水洗温度50℃-59℃,第六道水洗温度40℃-4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3包括依次进行的腈纶染色工艺和阳离子染料洗剂水洗工艺;其中,腈纶染色工艺包括:将染缸中的浴液上升到50℃,加入0.1g/l-0.5g/l匀染剂、1g/l-2g/l防皱剂、0.1g/l-0.5g/l醋酸以及1.5g/l-2g/l醋酸钠,将浴液ph控制在4.5±0.5,投料时间为10min;之后投入0.5%o.w.f阳离子染料,投入染料时间为10min;在之后的20min内,以1℃/min的温度上升到70℃,保持10min,再在之后40min内,以0.5℃/min的温度上升到90℃,再在之后的8min内,以1℃/min的温度上升到98℃,保持50min,再以1℃/min的速度降温8min,将温度降到90℃,保持90℃的温度10min,再以1℃/min的速度降温到6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腈纶染色工艺中采用的浴比为1:8。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阳离子染料洗剂水洗工艺包括:对腈纶染色工艺后得到的半成品进行三道水洗,三道水洗都使用3g/l阳离子染料洗剂,第一道水洗温度70℃,水洗时间为6min,第二道水洗温度70℃,水洗时间为20min,第三道水洗初始温度为40℃,10min内升温到70℃,然后保持70℃的温度20min。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4包括依次进行的纤维素纤维染色工艺和活性染料皂洗剂水洗工艺;纤维素纤维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5包括:采用定型机进行,定型温度185℃,速率23m/min,超喂3%,加入0.8g/l-1.0g/l冰醋酸、3%o.w.f亲水柔软剂;在酸性环境下,步骤s31预定型时玻璃酸钠与乳清蛋白形成的结构膜还原为蛋白结构,其水解成分也处于动态平衡之下,得到的面料具有稳定的氨基酸、多肽、蛋白平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组分牛奶纤维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步骤S1纺纱、步骤S2织造和步骤S3染整,其中步骤S3染整包括依次进行的步骤S31预定型、步骤S32除油水洗、步骤S33腈纶染色及皂洗、步骤S34纤维素染色及皂洗以及步骤S35后定型;步骤S1中,纺纱的原料成分包括有再生纤维素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棉纤维以及牛奶纤维;步骤S31中,采用定型机进行预定型,预定型时加入玻璃酸钠及纯碱,使玻璃酸钠与牛奶纤维中的乳清蛋白在碱性环境下产生交联反应产生结构膜。本方案能够更好地保护牛奶纤维的多肽及氨基酸有效成分,并采用多组分纺纱、织造及阳离子/活性二浴二步投缸染色,能够保持面料色泽亮丽,手感细腻。

技术研发人员:丁松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山棉店(上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