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风机、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26496发布日期:2023-12-09 15:5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双吸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双吸风机、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物处理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中,衣物处理装置一般通过电加热衣物以对衣物进行洗地烘干等作业,其主要在衣物处理装置的后桶位置处开设一出风口,该出风口连接冷凝器。后桶处出来的热湿空气进入冷凝器,并与冷凝器内的低温水直接或间接接触,以实现热湿交换,分离得到冷凝水和低温干空气。其中,冷凝水被回收,低温干空气通过风机→加热组件后,变成高温干空气,对衣物进行烘干,实现衣物处理装置烘干除湿的效果。

2、但是,传统衣物处理装置烘干衣物时,风机的负载大,影响风机的使用寿命;并且,长时间作业后,装置内的热湿空气累积会造成烘干效率低下,烘干效果差;内桶温度过热,损坏洗涤物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吸风机、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传统衣物处理装置风机负载大,烘干效率低、内桶过热损坏洗涤物的技术问题。

2、为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吸风机,其包括:

3、蜗壳,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窗口;

4、第一风叶组件,设于蜗壳内;

5、第二风叶组件,与第一风叶组件同轴设置;以及

6、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风叶组件,用于驱动第二风叶组件沿蜗壳的轴向靠近或者远离窗口。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风叶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及位于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多个第二风叶,第一隔板朝向第一风叶组件设置,多个第二风叶沿第一风叶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第一隔板带动第二风叶组件沿第一风叶组件的轴向靠近或者远离窗口。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板上设有沿第一风叶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避让口,一个避让口对应一个第二风叶设置,第二风叶上设有沿第一风叶组件的轴向延伸的活动槽,活动槽与避让口连通形成活动通道,第二风叶组件通过活动通道套设于第一风叶组件的外周侧。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机罩,电机罩对应窗口设于蜗壳外,驱动组件设于电机罩与窗口之间,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从窗口伸入蜗壳内,并连接于第一隔板。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板包括环形板体、连接部及多个连接筋条,连接部设于环形板体的内部,多个连接筋条沿连接部的周向间隔设于连接部和环形板体之间;避让口设于环形板体,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连接部。

11、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

12、外桶,外桶的前部开设投放口,投放口处设置门封,门封处设出风口,外桶的后部设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循环风道;

13、内桶,可旋转地设于外桶内且沿外桶的轴向延伸,内桶用于盛放待处理衣物,内桶与出风口连通;

14、加热组件,设置于循环风道内;以及

15、如上所述的双吸风机,设置于循环风道,双吸风机通过蜗壳的窗口从外桶引入新风,并与循环风道内的气流混合后进入加热组件,以烘干待处理衣物;

16、其中,通过控制第二风叶组件沿第一风叶组件的轴向靠近或者远离窗口来调整从窗口进入循环风道的新风风量。

17、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18、确定烘干模式;

19、获取衣物处理装置的内桶的负载量,根据烘干模式及负载量计算烘干时长及对应的温控曲线,温控曲线包括依次设置的升温段、恒温阶段及降温段;

20、根据温控曲线和烘干时长调整进入循环风道内的新风风量。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包括:烘干模式为正常烘干,根据温控曲线和烘干时长调整进入循环风道内的新风风量包括:

22、在升温段,控制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风叶组件逐渐朝靠近蜗壳的窗口的方向移动;

23、在恒温阶段,控制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风叶组件与第一风叶组件之间保持最大轴向位移;

24、在降温段,控制驱动组件逐步驱动第二风叶组件朝远离窗口的方向移动。

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烘干模式为快速烘干,根据温控曲线和烘干时长调整进入循环风道内的新风风量包括:

26、在升温段和恒温阶段,控制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风叶组件与第一风叶组件之间保持最大轴向位移;

27、在降温段时,控制驱动组件逐步驱动第二风叶组件朝靠近远离的方向移动。

2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29、获取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时长;

30、若烘干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烘干时长,则控制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风叶组件收纳于第一风叶组件内。

3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吸风机、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双吸风机包括:蜗壳,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窗口;第一风叶组件,设于蜗壳内;第二风叶组件,与第一风叶组件同轴设置;以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风叶组件,用于驱动第二风叶组件沿蜗壳的轴向靠近或者远离窗口。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优化双吸风机的具体结构,将风机配置为双风叶结构,以增大双吸风机的轴向气体输出量,提高双吸风机的送风量,减少单风叶风机的负荷,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双吸风机的蜗壳上开设窗口,以将外界新风引入双吸风机,实现双吸风机的内循环风功能和新风功能。当将双吸风机应用至衣物处理装置上时,引入新风,可以降低衣物处理装置的内桶温度,降低衣物的温度,提高对烘干衣物的保护;并且,引入新风还可避免长时间烘干作业时,减少热湿空气在衣物处理装置中积累,提高烘干效率。具体而言,将双吸风机配置为至少包括蜗壳、第一风叶组件、第二风叶组件及驱动组件的组合构件,该蜗壳上开设有窗口,以连通蜗壳内部空间和外界环境;第一风叶组件和第二风叶组件对应窗口配置在蜗壳内,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二风叶组件上,如此,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风叶组件沿第一风叶组件的轴向运动,从而使第二风叶组件靠近或者远离窗口,以通过调节第二风叶组件与窗口的轴向距离来调节双吸风机中新风风量和内循环风风量的比例。第二风叶组件可伸出第一风叶组件并朝向窗口运动,以引入新风;或者,第二风叶组件可背向窗口运动并收纳入第一风叶组件,以实现双吸风机的气流内循环。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吸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吸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叶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多个第二风叶,所述第一隔板朝向所述第一风叶组件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风叶沿所述第一风叶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第一隔板带动所述第二风叶组件沿所述第一风叶组件的轴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吸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沿所述第一风叶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避让口,一个所述避让口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风叶设置,所述第二风叶上设有沿所述第一风叶组件的轴向延伸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与所述避让口连通形成活动通道,所述第二风叶组件通过所述活动通道套设于所述第一风叶组件的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吸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罩,所述电机罩对应所述窗口设于所述蜗壳外,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电机罩与所述窗口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从所述窗口伸入所述蜗壳内,并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双吸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包括环形板体、连接部及多个连接筋条,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环形板体的内部,多个所述连接筋条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间隔设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环形板体之间;所述避让口设于所述环形板体,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6.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烘干模式为正常烘干,所述根据所述温控曲线和所述烘干时长调整进入循环风道内的新风风量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模式为快速烘干,所述根据所述温控曲线和所述烘干时长调整进入循环风道内的新风风量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吸风机、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双吸风机包括:蜗壳,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窗口;第一风叶组件,设于蜗壳内;第二风叶组件,与第一风叶组件同轴设置;以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风叶组件,用于驱动第二风叶组件沿蜗壳的轴向靠近或者远离窗口。本申请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衣物处理装置风机负载大,烘干效率低、内桶过热损坏洗涤物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鑫林,龙斌华,薛佳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