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4533发布日期:2024-03-05 15:2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蕾丝织物,具体地说是一种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


背景技术:

1、目前,蕾丝传统工艺生产的面料一般都是经向开度大,纬向开度较小(一般为30%-40%),且都会有裁剪后易脱散的缺陷。这些问题都直接使其在服装应用方面受到了很严重的限制。为了有效改善传统面料裁剪后易脱散的缺陷,蕾丝生产厂家也是不断在技术层面进行调试探索,如:

2、cn101426971a公报公开的花边编织物是一种运用热熔纱线编织蕾丝针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编织操作后的花边针织物在低于链式线迹纱线的熔化温度但不低于热熔性纱线的熔化温度的温度下加热,使得热熔性纱线部分融化。熔融部分的一部分粘在链式线迹纱线上并插入纱线。结果,可以保持各个纱线的连接状态,从而防止纱线的磨损。此外,熔融粘合部分可以通过使热熔纱线断裂而形成。因此,即使构成链式线迹纹理的链式线迹纱线的一部分被分段化,也能够通过热熔性纱线的卡住部分来防止链式线迹纹理的磨损,从而磨损链式线迹纹理,超出卡住部分可以被禁止。

3、类似上述的还有cn 208803234 u、cn 101426971 a、cn 112368435 a涉及的面料及编织方法。

4、这些方案利用热熔性纱线在特定的温度下线圈在交点处会发生熔融,进而达到不脱散的目的。虽然改善了脱散问题,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缺陷,即面料整体手感偏硬,开度减小。这个新问题对于内衣设计者或穿着者来说是更加不能接受的。

5、通过多次的技术改进和生产调试,本发明公开的所述织物本体具有经纬向拉伸性能双向皆大于80%(ltd03标准),且裁剪后不易脱散的优点,能广泛应用于内衣、束身衣、运动及休闲服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具有良好的防脱散性能,而且提升了蕾丝织物的经纬向拉伸性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包括织物本体,包括有弹的底网层和形成织物本体主花型的花型层,底网层包括非热熔纱线y1、y2、y3和y4,其中非热熔纱线y1为非弹性纱线且走编链结构编织,非热熔纱线y2为弹性纱线且走变化衬纬结构编织,非热熔纱线y3为弹性纱线且走编链结构编织,非热熔纱线y4为弹性纱线且走衬纬结构编织;花型层由非热熔纱线y5走变化衬纬或成圈结构编织在织物本体的表面形成,非热熔纱线y1和y3形成添纱结构,并且该非热熔纱线y1和y3根据成圈机件的运动方式及顺序在编织过程中对应每个针位都成线圈。

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非热熔纱线y2在编织过程中从每一个针位穿过与非热熔纱线y2、y3和y4交叉连接共同编织成线圈。

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非热熔纱线y4在编织过程中从每一个针位穿过与非热熔纱线y1、y2和y3交叉连接共同编织成线圈。

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非热熔纱线y1的线密度为20d-70d,优选30d。

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非热熔纱线y2为包芯纱,该包芯纱包括芯纱氨纶和包覆层长丝,包覆层长丝线密度为20d-140d,优选40d,芯纱氨纶的线密度为10-70d,优选20d。

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非热熔纱线y2的牵伸比范围为2.0-3.6,优选3.0。

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非热熔纱线y3为氨纶,线密度为20d-70d,优选30d。

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非热熔纱线y4为氨纶,线密度为70d-560d。

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非热熔纱线y5为花纱,该花纱为单一材质纱线,或者是由至少两种不同材质和颜色构成的纱线,线密度为40d-840d。

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花型层包括若干个编织成型在底网层表面的凹凸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4、通过非热熔纱线y1、、y2、y3和y4的相互穿套交织,y1、y3在线圈处的接触面积由y1或y3变成了y1+y3,即增大了接触面积。y3的回缩增大了y1在线圈处承受的压力,加大了y1各线圈间相互的摩擦力,使线圈间纱线的脱散得到避免。同时,y1与y3共同对织物的经向开度做贡献。y1与y2互相穿套构成织物的基架,y2使底网具有提花外观并决定纬向弹性,y2穿过y1与y3形成的线圈时,与y1、y3呈现出十字形摩擦面并产生摩擦力,y4与y1、y3共同决定织物经向开度,保证面料的伸展舒适性。

15、通过以上编织结构,经ltd03标准检测、7.5lbf作用力下经纬向拉伸性能双向皆大于80%,且具有裁剪后不易脱散的优点,能广泛应用于内衣、束身衣、运动及休闲服饰。



技术特征:

1.一种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包括织物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弹的底网层和形成织物本体主花型的花型层,底网层包括非热熔纱线y1、y2、y3和y4,其中非热熔纱线y1为非弹性纱线且走编链结构编织,非热熔纱线y2为弹性纱线且走变化衬纬结构编织,非热熔纱线y3为弹性纱线且走编链结构编织,非热熔纱线y4为弹性纱线且走衬纬结构编织;花型层由非热熔纱线y5走变化衬纬或成圈结构编织在织物本体的表面形成;非热熔纱线y1和y3形成添纱结构,并且该非热熔纱线y1和y3根据成圈机件的运动方式及顺序在编织过程中对应每个针位都成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热熔纱线y2在编织过程中从每一个针位穿过与非热熔纱线y2、y3和y4交叉连接共同编织成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热熔纱线y4在编织过程中从每一个针位穿过与非热熔纱线y1、y2和y3交叉连接共同编织成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热熔纱线y1的线密度为20d-70d,优选30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热熔纱线y2为包芯纱,该包芯纱包括芯纱氨纶和包覆层长丝,包覆层长丝线密度为20d-140d,优选40d,芯纱氨纶的线密度为10-70d,优选20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热熔纱线y2的牵伸比范围为2.0-3.6,优选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热熔纱线y3为氨纶,线密度为20d-70d,优选30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热熔纱线y4为氨纶,线密度为70d-560d。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热熔纱线y5为花纱,该花纱为单一材质纱线,或者是由至少两种不同材质和颜色构成的纱线,线密度为40d-840d。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型层包括若干个编织成型在底网层表面的凹凸部。


技术总结
一种有弹无热熔丝且防脱散的蕾丝织物,包括织物本体,包括有弹的底网层和形成织物本体主花型的花型层,底网层包括非热熔纱线Y1、Y2、Y3和Y4,非热熔纱线Y1为非弹性纱线且走编链结构编织,非热熔纱线Y2为弹性纱线且走变化衬纬结构编织,非热熔纱线Y3为弹性纱线且走编链结构编织,非热熔纱线Y4为弹性纱线且走衬纬结构编织;花型层由非热熔纱线Y5走变化衬纬或成圈结构编织在织物本体的表面形成,非热熔纱线Y1和Y3形成添纱结构,并且Y1和Y3根据成圈机件的运动方式及顺序在编织过程中对应每个针位都成线圈。本发明提升了蕾丝织物的经纬向拉伸性能,具有裁剪后不易脱散的优点,能广泛应用于内衣、束身衣、运动及休闲服饰。

技术研发人员:陈官峰,羅文華,胡军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