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3783发布日期:2024-03-13 21:05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面料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


背景技术:

1、涤纶纤维面料的种类较多,除织制纯涤纶织品外,还有许多和各种纺织纤维混纺或交织的产品,弥补了纯涤纶织物的不足,发挥出更好的服用性能;

2、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0130128.9公开了一种涤纶面料练漂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加助剂,室温进布后在浴液中加碱性匀染剂、分散剂、精练剂、去油灵、染色促进剂;2)加分散染料,加助剂运行5-15分钟后加分散染料;3)升温加碱液,加分散染料后逐步升温,在温度达到70℃时加碱液,若布带有霉斑需加h2o2;4)升温,逐步升温至130℃;5)保温,130度温度下保持20-40分钟;6)降温水洗,从节能减排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考虑,涤纶家纺面料采用分散染料碱性浴染色,不仅可以缩短工艺流程,节能减排,还可以解决纺丝油剂、浆料及低聚物所带来的困扰,提高产品质量;

3、但是,现有技术的涤纶面料漂染工艺中,在涤纶染色时通常涤纶面料保持静止,堆叠靠近的涤纶面料处上色时间缓慢,且位于内部位置的面料处染色效果较差,同时在染色后不便将涤纶面料取出,加工的工作效率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其工艺如下:

3、s1、将涤纶面料放入漂洗池内,搅拌并兑入氨水,保持温度在80-90度,漂洗30-40min;

4、s2、漂洗后将涤纶面料捞出并作水冲洗处理,水冲洗后烘干处理至湿度在70%-90%rh;

5、s3、将s2步骤中得到的涤纶面料缠绕放置在漂染设备上,并在缠绕后将涤纶面料下降至染色液中,保持染色液温度在120-130度,ph值调节至3.5,并染色10-15min;

6、s4、染色后的涤纶面料从漂染设备上取下,放入浸泡池中,加入亲水性柔顺剂浸泡30min,再兑入皂液清洗搅拌,清洗后取出干燥即得漂染后的涤纶面料。

7、优选的,所述漂染设备包括框座、固定连接于框座底部的底架、插接于框座顶侧的顶盖、固定于框座顶部后侧的支架、设置于支架底侧的第一进液管、设置于支架顶侧的第二进液管以及安装于框座内部的用于放置涤纶面料的置布机构。

8、优选的,所述置布机构包括横架、分别连接于横架后部左右两侧的第一纵移结构和第二纵移结构、嵌于横架内部左侧的第一绕布结构、嵌于横架内部右侧的第二绕布结构以及固定于横架内部中侧的推撑结构,所述第一纵移结构和第二纵移结构分别嵌于框座内部左右两侧。

9、优选的,所述第一纵移结构和第二纵移结构的结构大小相同,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纵移结构包括固定于框座内部后侧的罩座、紧固于罩座内部中下侧的第一电机、连接于第一电机顶部输出端的螺纹杆、螺纹连接于螺纹杆外表面的内螺纹套以及固定于内螺纹套前侧的垫块,所述垫块前部顶侧与横架相固定,所述罩座内部设置有一隔板,形成上下两侧的空腔,第一电机安装于下侧的空腔内,并且螺纹杆位于上侧空腔且底侧贯穿转动于隔板中部,所述罩座前部中侧开设有通槽,并且垫块贯穿通槽内侧与其纵向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绕布结构和第二绕布结构的结构大小相同,且左右反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绕布结构包括嵌于横架内部的驱动组件、固定于驱动组件前部中侧的筒座、连接于筒座前部中侧的支承架、固定于支承架外侧的环形架、滑动连接于环形架内侧与环形架的第一支块、转动连接于第一支块后侧的第一v型杆、转动连接于第一v型杆另一端前侧的第二支块以及转动于第二支块后侧的第二v型杆,所述驱动组件前部一侧与第一支块相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支块和第二v型杆均设置有五个,第二v型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块转动连接,并且位于端部的第二v型杆另一端与环形架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架内侧开设有弧形槽,并且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均滑动连接于弧形槽内侧。

13、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嵌于横架内部的仓座、紧固于仓座内部右侧的第二电机、连接于第二电机左侧输出端的蜗杆、啮合于蜗杆底侧的蜗轮以及固定于蜗轮前部中侧的推杆,所述推杆贯穿转动于筒座内侧,并且推杆前侧端部与第一支块相连接,所述仓座内部左侧设置有三角块,并且蜗杆左侧插入三角块内部与其转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推撑结构设置有三个,并且等距分布于横架前侧,所述推撑结构包括嵌于横架内部的矩形座、紧固于矩形座内部中上侧的第三电机、连接于第三电机前部输出端的转杆、转动连接于转杆前端部的滑块、连接于滑块外侧的顶推部件以及滑动连接于顶推部件上下两侧的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后侧与矩形座相固定。

15、优选的,所述顶推部件包括包裹滑动于滑块外表面的矩形框套以及分别一体成型于矩形框套上下两侧中部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分别纵向滑动连接于限位架上下两侧。。

16、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17、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具有如下改进:

18、优点1:本发明所述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在加工过程中将涤纶面料缠绕放置在漂染设备上,并在缠绕后将涤纶面料下降至染色液中,保持染色液温度在120-130度,ph值调节至3.5,并染色10-15min,漂染设备的第一纵移结构和第二纵移结构的可使横架带动第一绕布结构、第二绕布结构和推撑结构作纵向移位,在移动至最顶侧时将第一绕布结构和第二绕布结构展开,在两侧对涤纶面料起到支撑缠绕的作用,且通过推撑结构使涤纶面料上下顶出作使面料撑展开的同时晃动染色液,在染色后将第一绕布结构和第二绕布结构回缩,以便于将涤纶面料取出,在一定程度上对涤纶面料的染色效率。

19、优点2:本发明所述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在罩座内部设置有一隔板,形成上下两侧的空腔,第一电机安装于下侧的空腔内,并且螺纹杆位于上侧空腔且底侧贯穿转动于隔板中部,对第二电机起到密封防护的作用,罩座前部中侧开设有通槽,并且垫块贯穿通槽内侧与其纵向滑动连接,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垫块稳定的纵向移位。

20、优点3:本发明所述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第二支块和第二v型杆均设置有五个,第二v型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块转动连接,并且位于端部的第二v型杆另一端与环形架转动连接,以使第二支块展开后呈圆环状分布,环形架内侧开设有弧形槽,并且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均滑动连接于弧形槽内侧,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移位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染设备包括框座(1)、固定连接于框座(1)底部的底架(2)、插接于框座(1)顶侧的顶盖(3)、固定于框座(1)顶部后侧的支架(4)、设置于支架(4)底侧的第一进液管(5)、设置于支架(4)顶侧的第二进液管(6)以及安装于框座(1)内部的用于放置涤纶面料的置布机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布机构(7)包括横架(71)、分别连接于横架(71)后部左右两侧的第一纵移结构(72)和第二纵移结构(73)、嵌于横架(71)内部左侧的第一绕布结构(74)、嵌于横架(71)内部右侧的第二绕布结构(75)以及固定于横架(71)内部中侧的推撑结构(76),所述第一纵移结构(72)和第二纵移结构(73)分别嵌于框座(1)内部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移结构(72)和第二纵移结构(73)的结构大小相同,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移结构(72)包括固定于框座(1)内部后侧的罩座(721)、紧固于罩座(721)内部中下侧的第一电机(722)、连接于第一电机(722)顶部输出端的螺纹杆(723)、螺纹连接于螺纹杆(723)外表面的内螺纹套(724)以及固定于内螺纹套(724)前侧的垫块(725),所述垫块(725)前部顶侧与横架(71)相固定,所述罩座(721)内部设置有一隔板,形成上下两侧的空腔,第一电机(722)安装于下侧的空腔内,并且螺纹杆(723)位于上侧空腔且底侧贯穿转动于隔板中部,所述罩座(721)前部中侧开设有通槽,并且垫块(725)贯穿通槽内侧与其纵向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布结构(74)和第二绕布结构(75)的结构大小相同,且左右反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绕布结构(74)包括嵌于横架(71)内部的驱动组件(741)、固定于驱动组件(741)前部中侧的筒座(742)、连接于筒座(742)前部中侧的支承架(743)、固定于支承架(743)外侧的环形架(744)、滑动连接于环形架(744)内侧与环形架(744)的第一支块(745)、转动连接于第一支块(745)后侧的第一v型杆(746)、转动连接于第一v型杆(746)另一端前侧的第二支块(747)以及转动于第二支块(747)后侧的第二v型杆(748),所述驱动组件(741)前部一侧与第一支块(745)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块(747)和第二v型杆(748)均设置有五个,第二v型杆(74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块(747)转动连接,并且位于端部的第二v型杆(748)另一端与环形架(744)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架(744)内侧开设有弧形槽(7441),并且第一支块(745)和第二支块(747)均滑动连接于弧形槽(7441)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41)包括嵌于横架(71)内部的仓座(7411)、紧固于仓座(7411)内部右侧的第二电机(7412)、连接于第二电机(7412)左侧输出端的蜗杆(7413)、啮合于蜗杆(7413)底侧的蜗轮(7414)以及固定于蜗轮(7414)前部中侧的推杆(7415),所述推杆(7415)贯穿转动于筒座(742)内侧,并且推杆(7415)前侧端部与第一支块(745)相连接,所述仓座(7411)内部左侧设置有三角块(74111),并且蜗杆(7413)左侧插入三角块(74111)内部与其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撑结构(76)设置有三个,并且等距分布于横架(71)前侧,所述推撑结构(76)包括嵌于横架(71)内部的矩形座(761)、紧固于矩形座(761)内部中上侧的第三电机(762)、连接于第三电机(762)前部输出端的转杆(763)、转动连接于转杆(763)前端部的滑块(764)、连接于滑块(764)外侧的顶推部件(765)以及滑动连接于顶推部件(765)上下两侧的的限位架(766),所述限位架(766)后侧与矩形座(761)相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部件(765)包括包裹滑动于滑块(764)外表面的矩形框套(7651)以及分别一体成型于矩形框套(7651)上下两侧中部的第一立杆(7652)和第二立杆(7653),所述第一立杆(7652)和第二立杆(7653)分别纵向滑动连接于限位架(766)上下两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涤纶面料的漂染工艺,在加工过程中将涤纶面料缠绕放置在漂染设备上,并在缠绕后将涤纶面料下降至染色液中,保持染色液温度在120‑130度,pH值调节至3.5,并染色10‑15min,本发明漂染设备的第一纵移结构和第二纵移结构的可使横架带动第一绕布结构、第二绕布结构和推撑结构作纵向移位,在移动至最顶侧时将第一绕布结构和第二绕布结构展开,在两侧对涤纶面料起到支撑缠绕的作用,且通过推撑结构使涤纶面料上下顶出作使面料撑展开的同时晃动染色液,在染色后将第一绕布结构和第二绕布结构回缩,以便于将涤纶面料取出,在一定程度上对涤纶面料的染色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蔡振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狮市凌峰漂染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