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毛边拼接缝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0808发布日期:2023-06-02 03:33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装毛边拼接缝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服装缝纫设备,尤其是一种针织毛边拼接缝搭叠压线固定的调节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服装毛边拼接缝调节器。


背景技术:

1、由于服装款式追求个性化,做一些与众不同的款式,设计师会利用针织面料环扣不散边的特性做毛边工艺。毛边工艺的缝份特点是缝份小,一片0.2cm缝位,一片0.7cm缝位,两个缝份搭叠在一起,在净缝0.2cm处压明线固定。不过这种搭叠方式掌握不好各自净缝的位置,需要沿缝位边缘制作0.9cm的板条给车间工人画出缝位位置,再将另一片边缘对齐放在画好的0.9cm线迹上,再车缝0.2cm明线固定。

2、制板-切板-整理板-各工序按板画缝份-一点点比齐压线,这种操作虽然保证了缝位的标准性,但需要根据每个需要做毛边的部位制作缝份条样板,大货型号多,一个号一个样板,不仅浪费纸板,还需要增加画的人工和工时,增加了工序,提高了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服装毛边拼接缝调节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服装毛边拼接缝调节器,包括本体,本体由方板折叠一体成型,本体水平设置,表面上设有第一折痕、第二折痕,二者均竖直设置,且第一折痕位于第二折痕的右侧。本体的左半侧沿第一折痕向右上方弯折至水平并留有间隙,形成了类“c”形的第一限位槽;弯折后的左半侧的上半部沿第二折痕向左上方弯折至水平并留有间隙,形成了类“c”形的第二限位槽。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本体通过螺栓安装在缝纫机的工作台面上,位于缝纫机针的右下侧。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痕与第二折痕的间距为0.9cm,第二折痕的延长线位于缝纫机针的右侧,且二者间的间距为0.2cm。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采用不锈钢材料。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一种服装毛边拼接缝调节器,通过左半侧依次沿第一折痕、第二折痕进行两次弯折,形成了上下间隔错层的限位间隙,利用上下错层、互顶定位原理,无需将两种面料刻意对齐;结合第一折痕与第二折痕的间距设置,即可保证两种面料的缝份搭叠重合在一块;再结合第二折痕与缝纫机针的间距设置,即可保证将两种面料按所需明线车缝固定。采用本实用新型无需提前制作缝份条样板,有效减少了生产成本,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服装毛边拼接缝调节器,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由方板折叠一体成型,本体(1)水平设置,表面上设有第一折痕(3)、第二折痕(5),二者均竖直设置,且第一折痕(3)位于第二折痕(5)的右侧,所述本体(1)的左半侧沿第一折痕(3)向右上方弯折至水平并留有间隙,所述弯折后的左半侧的上半部沿第二折痕(5)向左上方弯折至水平并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毛边拼接缝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本体(1)通过螺栓(6)安装在缝纫机的工作台面上,位于缝纫机针(8)的右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服装毛边拼接缝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痕(3)与第二折痕(5)的间距为0.9cm,所述第二折痕(5)的延长线位于缝纫机针(8)的右侧,且二者间的间距为0.2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服装毛边拼接缝调节器,包括本体,本体由方板折叠一体成型,本体水平设置,表面上设有第一折痕、第二折痕,二者均竖直设置,且第一折痕位于第二折痕的右侧。本体的左半侧沿第一折痕向右上方弯折至水平并留有间隙,弯折后的左半侧的上半部沿第二折痕向左上方弯折至水平并留有间隙。本技术通过左半侧依次沿第一折痕、第二折痕进行两次弯折,形成了上下间隔错层的限位间隙,利用上下错层、互顶定位原理,无需将两种面料刻意对齐;结合第一折痕与第二折痕的间距设置,即可保证两种面料的缝份搭叠重合在一块;再结合第二折痕与缝纫机针的间距设置,即可保证将两种面料按所需明线车缝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战善良,封翠萍,周婕,王磊,赵亮,王剑,高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