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耐用型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1、针织面料包括经编面料和纬编面料,又由于纬编面料的弹性较好,因此纬编面料经常被用于制作需要弹性的衣物。
2、纬编面料由若干纱线编织而成,纱线在面料的纬向形成有若干线圈,同一纬向上的线圈形成有线圈横列,线圈在面料的纵向上相互串套形成有线圈纵行,当面料受到纬向力时,线圈收到纬向力而拉伸变形从而使得线圈横列被拉长,实现面料在纬向上的拉伸,当面料受到纵向拉伸力时,串套在一起的线圈收到纵向力而拉伸变形,使得线圈纵行沿着面料的纵向拉伸,因此在受到拉伸力时,面料依靠内部的线圈变形从而使得面料本身产生形变
3、但是面料在经过使用者大幅度的运动之后或者在经过多次拉伸后,面料中的线圈会因为产生过大的变形或者反复变形,使得线圈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从而造成面料的变形且失去弹性,因此面料的耐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耐用型针织面料,能够避面料中的线圈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增加面料的耐用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耐用型针织面料,包括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纬编而成的基层,所述基层沿着基层的纬向上编织形成有若干孔洞横列,所述孔洞横列包括第一横列和第二横列,所述第一横列和第二横列均包括编织形成的孔洞,相邻所述第一横列和第二横列之间通过孔洞穿设有具有弹性的增强纱。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强纱包括沿着面料纬向依次交替的氨纶单丝和耐磨纱线。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包括由弹力单丝加捻而成的纱芯,所述纱芯的外侧螺旋外包有耐磨外包纱,所述耐磨外包纱由若干耐磨纤维加捻而成。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的粗度大于氨纶单丝的粗度。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的纱支为25-30支,所述氨纶单丝的支数为80-90支。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包括若干最小循环,所述最小循环从上至下依次为被套纱线、移圈纱线、纬纱,所述第一纱线在面料纬向上从左至右依次形成有线圈、线圈、被套线圈、线圈,所述第二纱线在面料纬向上从左至右依次形成有线圈、转移线圈、线圈、线圈,所述纬纱在面料纬向上从左至右依次形成有线圈、线圈、线圈、线圈。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被套纱线和纬纱均为第一纱线,所述移圈纱线为第二纱线。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纱线由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由若干棉纤维加捻而成。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层上编织形成有第一横列和第二横列,且第一横列和第二横列之间穿设有具有弹性的增强纱,因此当面料受到纵向上的力而产生纵向上的变形时,增强纱能够限制第一横列和第二横列之间的距离过大,当面料受到纬向上的力而产生纬向上的变形时,增强纱随着各个孔洞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因此增强纱能够避免面料产生过大的拉伸,且能够促使面料恢复原状,从而避免了面料失去弹性,使得耐用性提升。
1.耐用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纬编而成的基层,所述基层沿着基层的纬向上编织形成有若干孔洞横列,所述孔洞横列包括第一横列和第二横列,所述第一横列和第二横列均包括编织形成的孔洞,相邻所述第一横列和第二横列之间通过孔洞穿设有具有弹性的增强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纱包括沿着面料纬向依次交替的氨纶单丝和耐磨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用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线包括由弹力单丝加捻而成的纱芯,所述纱芯的外侧螺旋外包有耐磨外包纱,所述耐磨外包纱由若干耐磨纤维加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用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线的粗度大于氨纶单丝的粗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用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线的纱支为25-30支,所述氨纶单丝的支数为80-90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包括若干最小循环,所述最小循环从上至下依次为被套纱线、移圈纱线、纬纱,所述第一纱线在面料纬向上从左至右依次形成有线圈、线圈、被套线圈、线圈,所述第二纱线在面料纬向上从左至右依次形成有线圈、转移线圈、线圈、线圈,所述纬纱在面料纬向上从左至右依次形成有线圈、线圈、线圈、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用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套纱线和纬纱均为第一纱线,所述移圈纱线为第二纱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用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由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由若干棉纤维加捻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