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型耐磨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8267发布日期:2023-10-28 18:4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抗菌型耐磨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的,特别是抗菌型耐磨无纺布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先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再经过加固并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无纺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和原料来源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和工业等领域。传统的无纺布在被制成抹布后,由于原料通常不具备抗菌功能,从而容易滋生细菌并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为了兼具耐磨性和抗菌性,部分厂商选择将多层不同的纤维层相复合以制备无纺布,同时使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层位于中部,如公告号为cn216300364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无纺布、公告号为cn216968929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抗菌耐磨无纺布以及公告号为cn217124160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耐磨抗菌的防草双色无纺布。然而,对于此类复合式无纺布而言,除了抗菌纤维层以外的其他纤维层由于不具备抗菌性,仍然容易生长霉斑。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可在水刺或针刺期间不断将抗菌纤维层之中的部分抗菌纤维带入各层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内,从而使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既能够保持原有的亲水性和耐磨性,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抗菌性,进而提高复合式无纺布整体的抗菌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包括抗菌纤维层、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若干层所述抗菌纤维层和亲水纤维层从上至下依次相复合并共同形成布芯,所述布芯的上下两侧分别复合有耐磨纤维层,各层所述抗菌纤维层、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之间通过水刺或针刺作用均匀形成若干个刺点,各个所述刺点分别将位于各层抗菌纤维层之中的部分抗菌纤维带入各层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内。

3、作为优选,所述抗菌纤维层由竹纤维或由抗菌聚酯纤维成网而得。

4、作为优选,所述抗菌聚酯纤维之中设有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中空通道。

5、作为优选,所述抗菌聚酯纤维的表面还设有若干个凹陷部。

6、作为优选,所述亲水纤维层由棉纤维成网而得。

7、作为优选,所述耐磨纤维层由聚酰胺纤维成网而得。

8、作为优选,还包括抗撕拉网,若干层所述抗撕拉网分别设置在布芯的不同层之间。

9、作为优选,各层所述抗撕拉网分别通过各个刺点而被直接缝制在所对应的抗菌纤维层与亲水纤维层之间或通过粘胶而直接粘贴于所对应的抗菌纤维层与亲水纤维层之间。

10、作为优选,所述抗撕拉网具有弹性。

11、作为优选,所述抗撕拉网由聚酰胺纤维针织而得。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将若干层所述抗菌纤维层和亲水纤维层从上至下依次相复合并共同形成布芯,在布芯的上下两侧分别复合耐磨纤维层,又利用水刺或针刺作用在抗菌纤维层、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之间均匀形成若干个刺点,可在水刺或针刺期间不断将抗菌纤维层之中的部分抗菌纤维带入各层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内,从而使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既能够保持原有的亲水性和耐磨性,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抗菌性,进而提高复合式无纺布整体的抗菌性;

14、2)通过增设若干层抗撕拉网,同时使各层抗撕拉网分别设置在布芯的不同层之间,可利用抗撕拉网作为骨架以提高无纺布的抗撕拉性,进而延长无纺布的使用寿命;

15、3)通过采用聚酰胺纤维针织形成抗撕拉网,使抗撕拉网既具有足够的强度,还保持一定的弹性,进而减少抗撕拉网对无纺布的柔软性的影响。

16、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抗菌纤维层(1)、亲水纤维层(2)和耐磨纤维层(3),若干层所述抗菌纤维层(1)和亲水纤维层(2)从上至下依次相复合并共同形成布芯,所述布芯的上下两侧分别复合有耐磨纤维层(3),各层所述抗菌纤维层(1)、亲水纤维层(2)和耐磨纤维层(3)之间通过水刺或针刺作用均匀形成若干个刺点,各个所述刺点分别将位于各层抗菌纤维层(1)之中的部分抗菌纤维带入各层亲水纤维层(2)和耐磨纤维层(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层(1)由竹纤维或由抗菌聚酯纤维(4)成网而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聚酯纤维(4)之中设有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中空通道(4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聚酯纤维(4)的表面还设有若干个凹陷部(4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纤维层(2)由棉纤维成网而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纤维层(3)由聚酰胺纤维成网而得。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撕拉网(5),若干层所述抗撕拉网(5)分别设置在布芯的不同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各层所述抗撕拉网(5)分别通过各个刺点而被直接缝制在所对应的抗菌纤维层(1)与亲水纤维层(2)之间或通过粘胶而直接粘贴于所对应的抗菌纤维层(1)与亲水纤维层(2)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撕拉网(5)具有弹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撕拉网(5)由聚酰胺纤维针织而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抗菌型耐磨无纺布,包括抗菌纤维层、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若干层所述抗菌纤维层和亲水纤维层从上至下依次相复合并共同形成布芯,所述布芯的上下两侧分别复合有耐磨纤维层,各层所述抗菌纤维层、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之间通过水刺或针刺作用均匀形成若干个刺点,各个所述刺点分别将位于各层抗菌纤维层之中的部分抗菌纤维带入各层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内,可在水刺或针刺期间不断将抗菌纤维层之中的部分抗菌纤维带入各层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内,从而使亲水纤维层和耐磨纤维层既能够保持原有的亲水性和耐磨性,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抗菌性,进而提高复合式无纺布整体的抗菌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爱珠,郑文瑞,陈建春,高洪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宏欣非织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