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烘干结构、洗衣机内筒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3980发布日期:2023-12-21 12:4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衣机烘干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洗衣机,具体涉及一种洗衣机烘干结构、洗衣机内筒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洗衣机、干衣机、衣物护理上,多使用蒸汽来熨烫衣物,以达到除皱的效果。就蒸汽的产生而言,目前行业内存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整机上单独配置蒸汽发生器,并内置保护器、温控器、加热管、传感器等部件,水通过加热管加热蒸发来出蒸汽,通过温控器、保护器来控制开停,此方式效果理想,但是占据了整机的部分空间,且整机原有结构要改变,造成整机成本增加,对于有些空间余量小、结构复杂的机型而言,这是致命的问题;第二种是通过水位传感器与水加热管配合的方式出蒸汽,水位传感器控制进水量,水加热管蒸发进水来出蒸汽,以滚筒洗衣机为例,由于目前行业在用的水位传感器精度问题,容易造成水加热管干烧,且由于内筒的存在,会阻挡蒸汽进入内筒,影响蒸汽熨烫的效果。由上述可知,单独的蒸汽发生器以及依靠水位传感器和水加热管配合的方法,都能实现蒸汽熨烫的功能,但是上述两种方式在生产成本或蒸汽熨烫的可靠性方面还存在缺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洗衣机烘干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占用也不更改原有的整机结构,也不会因为内筒的阻挡而影响到蒸汽熨烫效果的洗衣机烘干结构,以及包括该洗衣机烘干结构的洗衣机内筒和洗衣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洗衣机烘干结构,包括:

3、烘道,所述烘道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烘道的一端设有出风口;

4、烘干加热部,所述烘干加热部设置在所述烘道内部;

5、供液组件,所述供液组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烘干加热部位置对应,或所述进水口相较于所述烘干加热部更加远离所述出风口设置;以及

6、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与所述烘干加热部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烘干加热部的工作温度并监测所述烘道出风口温度。

7、优选的,所述烘道的另一端设有入风口;

8、所述洗衣机烘干结构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烘道的入风口内,或所述风扇的出风端与所述烘道的入风口连通。

9、优选的,所述烘干加热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烘道内壁的加热管。

10、优选的,所述温控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烘道上的温控器和保护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烘道出风口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烘道的出风口的温度。

11、优选的,所述供液组件包括进水阀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烘道的进水口。

12、优选的,所述进水阀的流量为0.2l/min至0.3l/min。

13、优选的,所述供液组件包括水泵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烘道的进水口。

14、优选的,所述供液组件包括雾化器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烘道的进水口。

15、一种洗衣机内筒,包括筒体和前述的洗衣机烘干结构,所述洗衣机烘干结构的烘道与所述筒体的外壁连接,所述烘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筒体内部连通。

16、一种洗衣机,包括前述的洗衣机内筒。

17、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用于产生蒸汽的液体经供液组件进入烘道内部,在烘干加热部的加热作用下将液体蒸发形成蒸汽,并最终经烘道出风口进入内筒,实现对衣物的熨烫处理,此外,温控组件可在该洗衣机烘干结构工作时检测烘道出风口温度,在温度过高,即判断水分蒸干,并断开烘干加热部,保证烘干加热部不出现干烧现象。本实用新型在洗烘一体机器原有烘干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烘道、烘干加热部与进水的配合,在烘道的烘干加热部位置进水,利用烘干加热部加热出蒸汽,蒸汽通过烘道出风口进入内筒,完成衣物的熨烫过程,本实用新型不占用也不更改原有的整机结构,具有设计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利用烘道一端作为蒸汽出口,不会因为内筒的阻挡而影响到蒸汽熨烫效果,具有熨烫可靠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洗衣机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道(20)的另一端设有入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加热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烘道(20)内壁的加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烘道(20)上的温控器(510)和保护器(520),以及设置在所述烘道(20)出风口的温度传感器(530),所述温度传感器(530)与所述温控器(510)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530)用于监测所述烘道(20)的出风口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包括进水阀(610)和进水管(620),所述进水管(620)连通所述进水阀(610)的输出端与所述烘道(20)的进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的流量为0.2l/min至0.3l/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包括水泵和进水管(620),所述进水管(620)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烘道(20)的进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包括雾化器和进水管(620),所述进水管(620)连通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烘道(20)的进水口。

9.一种洗衣机内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烘干结构,所述洗衣机烘干结构的烘道(20)与所述筒体的外壁连接,所述烘道(20)的出风口与所述筒体内部连通。

10.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内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洗衣机烘干结构,包括烘道,烘道上设有进水口,烘道的一端设有出风口;烘干加热部,烘干加热部设置在烘道内部;供液组件,供液组件与进水口连通,进水口与烘干加热部位置对应,或进水口相较于烘干加热部更加远离出风口设置;以及温控组件,温控组件与烘干加热部电连接,以控制烘干加热部的工作温度并监测烘道出风口温度,本技术还提供了包括上述洗衣机烘干结构的洗衣机内筒和洗衣机,本技术在洗烘一体机器原有烘干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烘道、烘干加热部与进水的配合,在烘道的烘干加热部位置进水,利用烘干加热部加热出蒸汽,蒸汽通过烘道出风口进入内筒,完成衣物的熨烫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柏国波,刘彦,廖礼军,丁士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