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力织带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43485发布日期:2024-04-25 10:2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力织带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服装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力织带模板。


背景技术:

1、由于服装设计的多元化,现在的服装常在服装衣身部位设计弹力织带,进行装饰,织带装饰元素深受消费者喜爱。现有技术中,服装衣身部位上固定转角弹力织带采用手动缝制与特种机器组合缝制的方式进行,通过操作者一边拉平橡筋与面料一边缝制,中间拉平的力度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固定的织带对应的布料长度不同,易产生褶皱或打擀,统一性差,并且手动拉平织带容易导致织带与布料发生扣对位移,人工转角容易转交不到位,造成裁片起皱、缝制不准确,次品率较高等问题。另外,在完成固定织带的两边后,需要移至特种机器车网三角针,涉及多种缝制设备,这种方式不适合初学者,给企业造成较大的负担,并且手工缝制效率低,不适合工厂流水线式的大批量生产。同时,现有的缝制方式也无法检验出前道工序是否合格,使得有问题的裁片流入下一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弹力织带模板,可以一次完成弹力织带的固定,大幅度降低缝制难度。

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力织带模板,包括底板和夹板,所述底板和夹板上均设有第一缝纫孔和模板卡口,所述底板上设有裁片双定位线,所述夹板上的第一缝纫孔一侧设有镂空位,所述夹板与底板通过模板卡口对应粘合,所述夹板上通过铆钉可拆卸的安装盖板。

3、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包括一号盖板和二号盖板。

4、进一步地,所述裁片双定位线包括对位线、裁片净样线、裁片毛样线。

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正面上的第一缝纫孔两侧设有马尾衬,所述夹板反面上的第一缝纫孔两侧设有砂条,增大底板与成衣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布片发生位移。

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缝纫孔两端较裁片长0.5-1cm,第一缝纫孔宽度与弹力织带宽度相同。

7、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盖板上设有第二缝纫孔、1号标识、定位孔。

8、进一步地,所述二号盖板上设有第三缝纫孔、2号标识、定位孔。

9、作为优选,所述一号盖板或二号盖板上设置的定位孔均为4个。

10、进一步地,所述镂空位、第一缝纫孔、第二缝纫孔、第三缝纫孔设置为l型。

11、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盖板的背面第二缝纫孔靠近1号标识一侧粘贴海绵条。

12、进一步地,所述二号盖板背面第三缝纫孔靠近2号标识一侧粘贴海绵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衣身部位的转角弹力织带模板,巧妙的将夹板镂空位以及缝纫孔设置为l型直角,能解决服装在固定转角弹力织带时,弹力织带易发生偏移,固定的织带对应的布料长度不同引起服装起皱及需要更换机器种类导致效率低下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简单一次完成转角弹力织带的固定,同时使织带均匀固定在衣身部位上,不但节省衣身定划位时间、车缝时间,减少使用设备种类,大幅度降低缝制难度,还使做出来的服装产品规格和质量一致稳定,摆脱缝制技能工限制。

15、2、本实用新型采用pvc板制作多层结构夹具,相比传统的手工制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裁片摆放夹具,借助夹具更换盖板辅助缝合方式把多工序组合在一起,一次性车缝,避免出现误差,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制作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可以减少人力。

16、3、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纵向定位线确认,双定位线可以检验出前道工序是否合格,防止由于拼合工序导致裁片变形,预留缝不足等有问题的裁片流入下一工道。提高了产品质量,可以保证产品的位置准确无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使产品外观更加美观,产品功能更加健全。

17、4、本实用新型优化传统工艺,通过多工序组合,优化了传统服装制作工艺,加强工艺稳定性,使用固定弹力织带时,弹力织带不发生偏移起皱,使成衣织带装饰更加美观。



技术特征:

1.一种弹力织带模板,包括底板(1)和夹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夹板(2)上均设有第一缝纫孔(5)和模板卡口(14),所述底板(1)上设有裁片双定位线,所述夹板(2)上的第一缝纫孔(5)一侧设有镂空位(13),所述夹板(2)与底板(1)通过模板卡口(14)对应粘合,所述夹板(2)上通过铆钉(8)可拆卸的安装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一号盖板(3)和二号盖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裁片双定位线包括对位线(10)、裁片净样线(11)、裁片毛样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正面上的第一缝纫孔(5)两侧设有马尾衬(111),所述夹板(2)反面上的第一缝纫孔(5)两侧设有砂条(2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的第一缝纫孔(5)两端较裁片长0.5-1cm,第一缝纫孔(5)宽度与弹力织带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盖板(3)上设有第二缝纫孔(6)、1号标识(15)、定位孔(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盖板(4)上设有第三缝纫孔(7)、2号标识(16)、定位孔(9)。

8.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力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位(13)、第一缝纫孔(5)、第二缝纫孔(6)、第三缝纫孔(7)设置为l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盖板(3)的背面第二缝纫孔(6)靠近1号标识(15)一侧粘贴海绵条(333)。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盖板(4)背面第三缝纫孔(7)靠近2号标识(16)一侧粘贴海绵条(33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力织带模板,包括底板和夹板,底板和夹板上均设有第一缝纫孔和模板卡口,底板上还设有裁片定位线,夹板上的第一缝纫孔一侧设有镂空位,所述夹板与底板通过模板卡口对应粘合,夹板上通过铆钉可拆卸的安装盖板。本技术的固定衣身部位的转角弹力织带模板,将夹板镂空位以及缝纫孔设置为L型直角,解决服装在固定转角弹力织带时,弹力织带易发生偏移,固定的织带对应的布料长度不同引起服装起皱及需要更换机器种类导致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裁片摆放夹具,借助夹具更换盖板辅助缝合方式把多工序组合在一起,一次性车缝,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制作过程,大幅度降低缝制难度,做出来的服装产品规格和质量一致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葵,郭发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