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及其无纺布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044499发布日期:2025-02-21 20:2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及其无纺布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无纺布纺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及其无纺布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面膜作为一种护肤品,其通过敷在脸上以达到美容的效果,而面膜的基质,也即面膜的载体,对于面膜的效果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近年来,无纺布作为一种新型纺织材料,在面膜基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相关技术中的面膜无纺布为了获得较高的吸湿率,往往会采用羧甲基纤维素纤维作为制备原料来制备,然而实际在用水刺法生产时,羧甲基纤维素纤维与水混合后容易形成糊状,因此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为解决这一问题,特提供一种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及其无纺布和制备方法,该无纺布具备与羧甲基纤维素无纺布相当的吸湿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及其无纺布和制备方法,旨在实现:在不使用羧甲基纤维素纤维这种亲水性强的纤维作为原料,使用水刺法生产条件下,获得较高吸水率的无纺布,且不会出现纤维原料与水混合后形成糊状的现象,能够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及其无纺布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50%纯棉纤维、50%铜氨纤维,所述纯棉纤维经以下预处理工艺后制得:

4、s1、将纯棉纤维浸没于异丙醇和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在紫外灯下照射2h;

5、s2、将照射完成后的纯棉纤维捞出沥干,暴露于γ射线下照射30s,即得。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特殊预处理工艺处理的纯棉纤维在与铜氨纤维混合形成复合纤维后,具有较高的吸水率并且与其他纤维的结合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7、一种无纺布,制备原料包括上述铜氨纯棉复合纤维。

8、优选的,该无纺布由如下制备原料制得:大豆蛋白纤维25-30%、铜氨纯棉复合纤维60-70%、余量为抗菌沸石纤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制备的无纺布不仅具有优异的吸水性能,而且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同时还具备抗菌功能。

10、优选的,所述大豆蛋白纤维的规格为1.4dtex*40mm、所述铜氨纯棉复合纤维的规格为1.6dtex*55mm、所述抗菌沸石纤维的规格为1.2dtex*35mm。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这三种纤维的规格进行精制配比,可以制备出性能更加优异、结构更加稳定的无纺布。

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纺布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3、一种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4、a1、准备好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大豆蛋白纤维以及抗菌沸石纤维,然后按比例将它们放入开松混合机中,经松解混合后,放入梳理器中进行适当梳理,然后用强气流吹动形成风道,将梳理器上的多种纤维剥落,呈三维无规则排列并沉积在网帘上形成纤维网;

15、a2:将纤维网进行预加湿处理,然后放入水刺加工区域,经第一级水刺、第二级水刺、第三级水刺加固缠结;

16、a3:将水刺加工处理后的纤维网脱水,然后烘干,即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利用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大豆蛋白纤维以及抗菌沸石纤维的优异性能,制备出具有高吸水率、抗菌性能强、质地柔软且环保的无纺布产品,并且使用水刺法生产时能够连续稳定。

18、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在a1步骤中,利用强气流吹动形成风道,使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大豆蛋白纤维以及抗菌沸石纤维呈三维无规则排列并沉积在网帘上,这种无规则排列的纤维结构使得无纺布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更多的吸水通道,从而提高了其吸水性能,同时,由于纤维之间的交织和缠结,使得无纺布在保持高吸水率的同时,能够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与水混合后形成糊状的现象;

19、此外,原料的选择也对无纺布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和亲水性,能够快速吸收并锁住水分;大豆蛋白纤维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吸湿性,能够进一步提升无纺布的舒适度和吸水性能;抗菌沸石纤维则赋予无纺布出色的抗菌性能,同时其独特的纤维结构也有助于增强无纺布的整体稳定性。

20、所述a2中使用的水刺液为按体积比聚氧乙烯醚:水=2:3的混合液。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水流的湿润性和渗透性,使得水刺液能够更好地渗透到纤维网的内部,从而增强纤维之间的缠结和连接。

22、优选的,所述a2中第一级水刺为转鼓式水刺、第二级水刺为转鼓式水刺、第三级水刺为平网式水刺。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鼓式水刺以其高速旋转的鼓面和水流喷射,能够有效地将纤维网中的纤维进行缠结和加固。在第一级和第二级水刺中连续使用转鼓式水刺,可以确保纤维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无纺布的强度和稳定性;

24、而第三级采用平网式水刺,则是为了进一步优化纤维网的结构和性能。平网式水刺以其大面积的网面和平稳的水流,能够对纤维网进行均匀的冲击和加固,使纤维分布更加均匀,减少纤维网的厚度差异,进一步提高无纺布的吸水性能;

25、同时,这种组合方式还能够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转鼓式水刺和平网式水刺的交替使用,可以减少单一水刺方式可能导致的纤维网损伤或缠结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证了无纺布的吸水率。

26、优选的,所述a2中第一级水刺压强为6.5-8.5mpa,第二级水刺压强为15-20mpa,第三级水刺压强为10-12mpa。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压强设置方式不仅考虑到了纤维网的加固需求,还兼顾了纤维的完整性和吸水性能,从而实现了无纺布高吸水率、结构稳定和生产连续性的优势。

28、由上述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无纺布,在制备医用伤口敷料、面膜基布中的应用。

2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本申请通过特殊的预处理工艺,使得纯棉纤维与铜氨纤维混合形成的复合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水率,同时增强了与其他纤维的结合能力,并且采用三维无规则排列的纤维结构,纤维之间的交织和缠结保证了无纺布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避免了与水混合后形成糊状的现象;2、本申请通过混合使用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和抗菌沸石纤维,制备出的无纺布不仅具有优异的吸水性能,还具备质地柔软、透气性好以及抗菌功能,大豆蛋白纤维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无纺布的舒适度和吸水性能,而抗菌沸石纤维则赋予其出色的抗菌性能;3、本申请通过选择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作为原料,不仅使产品具有优异的性能,还符合环保和可持续性的要求,这些纤维来源广泛,可再生,降低了对环境的负担,符合当前绿色发展的理念。



技术特征:

1.一种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50%纯棉纤维、50%铜氨纤维,所述纯棉纤维经以下预处理工艺后制得:

2.一种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包括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铜氨纯棉复合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制备原料制得:大豆蛋白纤维25-30%、铜氨纯棉复合纤维60-70%、余量为抗菌沸石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蛋白纤维的规格为1.4dtex*40mm、所述铜氨纯棉复合纤维的规格为1.6dtex*55mm、所述抗菌沸石纤维的规格为1.2dtex*35mm。

5.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2中使用的水刺液为按体积比聚氧乙烯醚:水=2:3的混合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2中第一级水刺为转鼓式水刺、第二级水刺为转鼓式水刺、第三级水刺为平网式水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2中第一级水刺压强为6.5-8.5mpa,第二级水刺压强为15-20mpa,第三级水刺压强为10-12mpa。

9.由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无纺布,在制备医用伤口敷料、面膜基布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无纺布纺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及其无纺布和制备方法。一种铜氨纯棉复合纤维,包括50%纯棉纤维和50%铜氨纤维,纯棉纤维经以下处理后制得:将纯棉纤维浸没于异丙醇和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在紫外灯下照射2h;将照射后的纯棉纤维捞出沥干,暴露于γ射线下照射30s。一种无纺布,制备原料包括铜氨纯棉复合纤维。一种铜氨纯棉复合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原料准备与纤维处理、水刺加固处理、后处理。本申请通过特殊的预处理工艺,使得复合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水率,同时增强了与其他纤维的结合能力,并且采用三维无规则排列的纤维结构,保证了无纺布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避免了与水混合后形成糊状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忠,朱军,胡向华,顾超,胡小磊,杨翠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即索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