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开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5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开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的开放装置,在将卡合突起可活动地嵌装在针板下面的内梭止挡部处以使内梭保持非旋转状态的平缝缝纫机用的水平梭中,该开放装置强制驱使内梭向外梭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旋转,从而在内梭止挡部处形成供面线环通过的间隙。
平缝缝纫机用的水平梭,由内梭和外梭构成,为防止外梭旋转时内梭一起旋转,针板下面的一对卡止部件(止挡内梭)之间可活动地嵌装有内梭的卡合突起。通常情况下,由于外梭旋转而产生的摩擦作用,内梭的卡合突起持续与一个卡止部件保持卡合,但这将使绕在梭周围的面线环不能从卡合突起与卡止部件之间通过,使面线环产生大的张力,妨碍形成缝迹的动作正常进行。开放器就是为了使所说面线环易于通过而强制推开内梭以形成供面线环的通过间隙的。
现有的开放器20如图7所示,固定在其一端被可摆动地支承于内梭导引臂轴21上的内梭导引臂22的自由端上。通过销钉26将内梭导引连杆25的端部可摆动地连结在该内梭导引臂22的中间部位,而该内梭导引连杆25包容并支承着固定于梭轴23上的偏心凸轮24。内梭27的外周设有突出的卡合突起27a,该卡合突起27a可活动地嵌装于针板28下面所设置的一对卡止部件(止挡内梭)29、30之间。而位于从该处向外梭旋转方向的反方向少许离开的位置上的内梭接触部27b与开放器端部20a相接触而受到开放器20的作用,在面线环自梭周围通过时,使内梭27向外梭31的箭头所示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旋转,使得靠外梭31的旋转而保持的卡合突起27a与卡止部件29的接触状态解除并打开。
要使面线环自梭周围通过,就必须确保面线环自卡合突起27a与卡止部件29之间通过所需要的时间(开放器端部20a与内梭接触部27b之间的接触状态维持一定时间),以及在下一阶段面线自内梭接触部27b与开放器端部20a之间通过所需要的间隙(开放器端部20a自内梭接触部27b快速离开)。然而,现有的开放器端部20a是以图5所示的直线状运动轨迹运动的,为了保证面线环自卡合突起27a与卡止部件29之间通过所需要的时间,不得不使相接触时的、开放器端部20a的行程延长,因此,内梭27的摆动量增大,底线张力不稳定。另外,为了保证面线自内梭接触部27b与开放器端部20a之间通过所需要的间隙,开放器20必须高速运动,而由于在前一阶段开放器端部20a与内梭接触部27b接触时开放器端部20a的速度也是高速,故产生较大的撞击声。并且,由于撞击内梭接触部27b之后开放器端部20a仍以高速移动,因此,内梭27将强力旋转,卡合突起27a将撞击卡止部件30,产生较大的撞击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面线环通过针板下面的内梭止挡部时,减小受开放器作用的内梭的摆动量,并且减小内梭止挡部同与该内梭止挡部卡合的卡合突起二者的冲撞引起的撞击作用和撞击声。
本发明属于,通过开放器端部作用于内梭接触部,使得面线环通过针板下面的内梭止挡部时,在内梭的卡合突起与上述内梭止挡部之间形成供面线环通过的间隙这样一种缝纫机开放装置,本发明的缝纫机开放装置靠上述开放器端部形成面线环通过间隙,而且具有驱动手段,该驱动手段作用于开放器以使上述开放器端部向大致沿形成内梭接触部的表面的方向自内梭接触部上离开。
本发明的上述驱动手段在上述开放器端部与内梭接触部二者接触时使速度降低。
本发明的上述驱动手段使上述开放器端部向外梭旋转方向的同方向作椭圆运动。
本发明的上述驱动手段使上述椭圆运动的长径在沿形成上述内梭接触部的表面的方向上。
在椭圆运动轨迹的长径方向上,自开放器端部1a脱离内梭10的位置处起的外侧部分为10~50%。
以外梭尖9a与机针落点重合时的角度作为0度、梭的旋转角度为250~290度时,开放器端部1a处于椭圆运动轨迹上的距内梭10最远的位置上。
具体地说,开放器装置1固定于一端包容并支承着固定在梭轴4上的偏心凸轮5的内梭导引臂2的另一端,该内梭导引臂2的中间部位上可摆动地连结有被可摆动地支承于内梭导引连杆轴6上的内梭导引连杆3。
进而,内梭导引臂2、内梭导引连杆3的连结部中心与开放器端部1a二者的连线与内梭导引臂2的中心线的夹角为40度~70度。
本发明的上述驱动手段,由以下部件构成,即固定在梭轴上的偏心凸轮,以一端包容支承上述偏心凸轮、另一端固定有开放器的内梭导引臂,与梭轴平行地固定在机架上的内梭导引连杆轴,在一端附近被可摆动地支承于内梭导引连杆轴上、另一端被可摆动地支承于上述内梭导引臂的另一端侧的内梭导引连杆;上述内梭导引连杆轴在机架上的固定点设有多个,可对上述内梭导引连杆在上述内梭导引连杆轴上的支承点进行选择。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驱动手段,由以下部件构成,即固定在梭轴上的偏心凸轮,以一端包容支承上述偏心凸轮、另一端固定有开放器的内梭导引臂,与梭轴平行地固定在机架上的内梭导引连杆轴,在一端附近被可摆动地支承于内梭导引连杆轴上、另一端被可摆动地支承于上述内梭导引臂的另一端侧的内梭导引连杆;上述内梭导引连杆轴可相对于机架进行偏心调整。


图1是装设有本发明开放器的水平梭周边的俯视图。
图2是装设有本发明开放器的水平梭的主视图。
图3是面线环通过内梭止挡部时的、装设有本发明开放器的水平梭周边的俯视图。
图4是面线环通过本发明的开放器端部时的水平梭周边的俯视图。
图5是展示本发明的开放器和现有技术的开放器各自的运动轨迹与内梭之间的关系的附图。
图6是展示梭旋转角度的俯视图。
图7是装设有现有技术开放器的水平梭周边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开放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放大图。
图9是装设有本发明开放器的水平梭周边的主视图。
图10是装设有本发明开放器的水平梭周边的俯视图,(2)示出开放器的运动轨迹。
图11是装设有本发明开放器的水平梭周边的俯视图(梭与图2不同),(2)示出开放器的运动轨迹。
图12是装设有本发明开放器的水平梭周边的主视图(梭与图2不同),(2)示出开放器的运动轨迹。
图13是本发明开放器的内梭导引连杆的安装部位,(1)是俯视图,(2)是剖视图,(3)是附件的立体图。
图14是展示本发明开放器(第2实施形式)的内梭导引连杆与内梭导引连杆轴二者之间的关系的附图,(1)是俯视图,(2)是剖视图。
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缝纫机开放装置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开放器1用在由与针的升降运动同步地旋转的梭轴4上所固定的外梭9和可旋转地嵌合于外梭9中的内梭10所构成的平缝缝纫机用水平梭中。在所说内梭10的外周突出地设置的卡合突起10a可活动地嵌装于设置在针板11下面的一对卡止部件12、13之间。
本发明的开放器1固定在以一端包容并支承固定在梭轴4上的偏心凸轮5的内梭导引臂2的另一端上。并且,在该内梭导引臂2的中间部位,通过销钉7可摆动地连结有被内梭导引连杆轴6可摆动地支承的内梭导引连杆3的摆动端。
开放器1向内梭10侧弯曲。当由于偏心凸轮5随着梭轴4的旋转而旋转,使得内梭导引臂2因受到内梭导引连杆3的制约而摆动时,与内梭接触部10b相抵触的开放器端部1a将如图5所示,描绘出椭圆形运动轨迹。即,使内梭10向外梭旋转方向A的反方向旋转,从而在卡合突起10a脱离卡止部件12时,开放器端部1a向与外梭9旋转方向A相同的顺时针方向描绘出椭圆形运动轨迹。
假设以内梭接触部10b的外端位置为原点、经过内梭接触部10b的线为Y轴、与之垂直的线为X轴,此时,上述椭圆运动轨迹在Y轴方向上、即沿内梭接触部10b的方向拉长。由该椭圆运动轨迹可知,与内梭接触部10b即将接触之前,开放器端部1a的速度降低为低速。因此,基本上不会产生开放器端部1a与内梭接触部10b二者的撞击声。另外,如图3所示,作为开放器端部1a与内梭接触部10b相接触时的速度分量,Y方向的分量要大于X方向的分量,故面线通过卡合突起10a与卡止部件12之间的时间可得到充分保证的同时,可将内梭10的摆动量抑制得较小,因此,可使底线的张力稳定,形成良好的缝迹。而在开放器端部1a与内梭接触部10b接触之后,虽然X轴方向的移动速度加速,但在离开内梭接触部10b之前,将再减速为低速,因此,内梭10将缓慢地旋转,能够避免因内梭10强力旋转而引起的卡合突起10a与卡止部件13的撞击,不会产生大的撞击声。
由图5可知,本发明的开放器1,在使内梭10旋转、面线环通过之后,开放器端部1a自内梭10离开的方向是大致沿着内梭接触部10b的Y轴正方向。
这意味着内梭10旋转后的复位方向与开放器端部1a自内梭10离开的方向正相反,因而内梭10的返回变得容易(而现有技术是同方向)。因此,可使椭圆运动轨迹的一半以上,作用于使卡合突起1 0a自卡止部件12离开。换言之,椭圆运动轨迹的Y轴的正向部分(X轴的上方部分),即椭圆运动轨迹的长度方向上的、自开放器端部1a离开内梭10的位置处向外侧的部分可作到10~50%。因此,如图3所示,可确保面线环有充足的时间自内梭10的卡合突起10a与卡止部件12之间(内梭止挡部)通过,并且,如图4所示,可确保面线有足够的时间从开放器端部1a与内梭接触部10b之间通过。
与此相比,由对图7所示的现有例所作的说明可知,其内梭27旋转后的复位方向与开放器端部20a自内梭27离开的方向为同方向。因此,当开放器的行程较长时,若减少作用于内梭接触部的距离,则其作用时间将变短。因此,卡合突起27a与卡止部件29保持分离的时间变短,面线的通过时间不宽裕。而当开放器的行程较短时,虽然开放器端部20a作用于内梭接触部27b的时间延长,但不能充分保证离开内梭接触部27b的距离。
另外,本发明的开放器这样设定,即如图6所示,以外梭尖9a与机针落点11a重合时的角度作为0度、而梭的旋转角度在250~290度的范围内时,可使面线环通过开放器端部1a。当处于上述角度范围内时,开放器端部1a与内梭10二者在Y轴方向上的间隔必须设定为至少可使面线环穿过的距离。并且,在上述角度范围内时,通过将开放器端部1a设定为在椭圆运动轨迹上到达距内梭10最远的位置(图5中的P点),即可做到P点至内梭的距离为最小,因此,能够使得开放器端部1a所描绘的椭圆运动轨迹最小,使梭的周边结构紧凑。
要想满足以上诸条件,可使内梭导引臂2、内梭导引连杆3的连结部中心与开放器端部二者的连线与内梭导引臂2的中心线的夹角0为40~70度。
最后,结合图8就开放器端部的运动轨迹为圆形轨迹的开放器的第2实施形式与上述实施形式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该开放器1′固定在受未图示的驱动源驱动而旋转的旋转轴15上。作为该驱动源,例如可以与上述实施形式同样以梭轴作驱动源。此时,经由齿轮等将同样的转速从梭轴传递给旋转轴15。
该开放器1′由于以开放器端部描绘圆形运动轨迹而作用于内梭10上,故开放器端部1′a撞击内梭接触部10b的撞击声与上述实施形式的开放器相比有所增大,但开放器端部1′a与内梭接触部10b相接触后离开的方向,与上述实施形式同样为沿内梭接触部10b的方向,因此,不仅能够确保面线环通过内梭止挡部(相当于上述实施形式中内梭10的卡合突起10a与卡止部件12之间的部分)的时间有足够的裕度,而且还能够确保面线有足够的时间通过开放器端部1′a与内梭接触部10b之间。
结合图9~图13对本发明缝纫机开放器的第3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作为第3实施形式的开放装置,在内梭导引臂2的开放器1附近,通过销钉7可摆动地连结有被内梭导引连杆轴6可摆动地支承的内梭导引连杆3的摆动端。
内梭导引连杆轴6设有多个。内梭导引连杆3上的、与内梭导引连杆轴6进行连结的连结孔3a、3b也设有多个。内梭导引臂2上的、与内梭导引连杆3进行连结的连结孔2a、2b也设有多个。
作为梭,一般选用相应于被缝布料的种类和所用缝线的种类可获得最佳面线环通过时间的梭。由于各种各样的梭,其偏心凸轮5的相位等会有微妙的差异,因此,即使以同样的形式进行各部件的连结,开放器端部1a的运动轨迹也有所变化,并不总能获得最佳效果。为此,可通过选用上述多个[内梭导引连杆轴6、6]、[连结孔3a、3b]、[连结孔2a、2b]的某种组合(图示之例有8种组合),以获得相应于所用梭的最为理想的开放器端部1a的运动轨迹。图2~图4所示的是其组合的例子。
结合图13,对将内梭导引连杆3的多个连结孔连接起来而形成长孔3c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采用这种结构,可将内梭导引连杆轴6的固定位置设定在长孔3c的任意位置上,因此,与设置多个连结孔3a、3b相比,可进行更为精细的调整。
此时,内梭导引连杆轴6,是将上、下配置在内梭导引连杆3的长孔3c处的螺母15、筒状带台阶螺钉16穿过的状态下,通过紧定螺丝14固定在安装底材B上的,而内梭导引连杆3在内梭导引连杆轴6上的固定如下进行。即,使内梭导引连杆3沿长孔3c相对于内梭导引连杆轴6移动,在任选的位置上将螺母15拧紧在筒状带台阶螺钉16上而予以固定。
结合图14,对本发明的缝纫机开放器的第4实施形式进行说明。该开放器大部分也与第3实施形式相同,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该开放器的特征是内梭导引连杆轴6上设有偏心轴部6a,将内梭导引连杆3固定于内梭导引连杆轴6上时,可选择多个连结孔3a、3b中的某一个进行固定,这一点与第1实施形式没有不同。因此,该开放器除了具有可选择多个连结孔3a、3b中的某一个进行固定的优点之外,还具有下述优点。即,将贯穿于某一个连结孔3a、3b中的内梭导引连杆轴6的偏心轴部6a通过紧定螺丝14固定到安装底材B上时,可通过螺丝刀等工具旋拧内梭导引连杆轴6的头部而任意改变内梭导引连杆3相对于偏心轴部6a的位置。由此,可获得与第1实施形式相同的、图5所示通过长孔3c任意设定内梭导引连杆3在内梭导引连杆轴6上的固定位置的效果。即,可进行细微的调整而获得理想的开放器端部1a的运动轨迹。
由于本发明如上构成,故具有下述效果。
即,驱使内梭向与外梭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时,开放器对内梭接触部的作用量小,并且,作用速度低,因此,与现有的具有固定开放器的技术方案同样地发挥作用时,声音极小。另外,由于开放器对内梭接触部的作用量小,使得内梭的摆动量减小,底线张力稳定,其结果,可形成良好的缝迹。而且,能够延长面线环通过开放器端部和内梭止挡部时的稳定开放的时间。并且,零部件数目与现有技术相同,制造成本也为相同的程度,可操作性也与现有技术没有不同。
特别是,由于设置有多个内梭导引连杆轴可供选择,并且在内梭导引连杆上设有多个与内梭导引连杆轴进行连结的连结位置可供选择,因此,能够获得与所采用的梭相应的、最佳的开放器端部运动轨迹。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的开放装置,通过开放器端部作用于内梭接触部,使得面线环通过针板下面的内梭止挡部时,在内梭的卡合突起与上述内梭止挡部之间形成供面线环通过的间隙,其特征是,通过上述开放器端部形成面线环通过间隙,并且具有驱动手段,该驱动手段作用于开放器以使上述开放器端部向大致沿形成内梭接触部的表面的方向自内梭接触部离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缝纫机的开放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驱动手段在上述开放器端部与内梭接触部二者接触时使速度降低。
3.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缝纫机的开放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驱动手段使上述开放器端部向外梭旋转方向的同方向作椭圆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说的缝纫机的开放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驱动手段使上述椭圆运动的长径在沿形成上述内梭接触部的表面的方向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说的缝纫机的开放装置,其特征是,椭圆运动轨迹的长径方向上的、开放器端部自内梭脱离的位置起的外侧部分为10~50%。
6.如权利要求3至5之任一所说的缝纫机的开放装置,其特征是,以外梭尖与机针落点重合时的角度作为0度、梭的旋转角度为250~290度时,开放器端部处于椭圆运动轨迹上的距内梭最远的位置上。
7.一种缝纫机的开放装置,该开放装置固定于其一端包容并支承固定在梭轴上的偏心凸轮的内梭导引臂的另一端上,该内梭导引臂的中间部位上还可摆动地连结有被可摆动地支承于内梭导引连杆轴上的内梭导引连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说的缝纫机的开放装置,其特征是,内梭导引臂、内梭导引连杆的连结部中心与开放器端部二者的连线与内梭导引臂的中心线的夹角为40度~70度。
9.如权利要求1或4所说的缝纫机的开放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驱动手段由固定在梭轴上的偏心凸轮,以一端包容、支承上述偏心凸轮,另一端固定有开放器的内梭导引臂,与梭轴平行地固定在机架上的内梭导引连杆轴,在一端附近被可摆动地支承于内梭导引连杆轴上,另一端被可摆动地支承于上述内梭导引臂的另一端侧的内梭导引连杆所构成;上述内梭导引连杆轴在机架上的固定点设有多个,可对上述内梭导引连杆在上述内梭导引连杆轴上的支承点进行选择。
10.如权利要求1或4或9所说的缝纫机的开放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驱动手段由固定在梭轴上的偏心凸轮,以一端包容、支承上述偏心凸轮,另一端固定有开放器的内梭导引臂,与梭轴平行地固定在机架上的内梭导引连杆轴,在一端附近被可摆动地支承于内梭导引连杆轴上,另一端被可摆动地支承于上述内梭导引臂的另一端侧的内梭导引连杆所构成;上述内梭导引连杆轴可相对于机架进行偏心调整。
全文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在针板下面可活动地嵌装内梭卡合突起处形成供面线环通过的间隙时,使内梭向外梭旋转方向的反方向缓慢且少量地旋转。该开放器是通过作用于内梭接触部10b而在针板11下面的内梭止挡部形成供面线环通过的间隙的,作用于内梭接触部10b的开放器端部1a向外梭旋转方向的同方向旋转,且其运动轨迹在沿内梭接触部10b的方向上为长径的椭圆运动轨迹。
文档编号D05B57/00GK1224781SQ9812094
公开日1999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3日
发明者秋山辰仁, 横山正 申请人:重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