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494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包括贴身层以及面层,贴身层由疏水丙纶纤维与上述亲水纤维编织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贴身面由贴身面面积75%的疏水丙纶纤维与贴身面面积25%的亲水纤维构成,使得当贴身层遇上剧烈出汗时候,在疏水丙纶纤维进行吸芯效应排出汗液的同时,亲水纤维将会吸收汗液,面料不会贴在穿戴者的皮肤上,给予穿戴者更为清爽的穿戴体验。
【专利说明】
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性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的单向导湿功能性面料大都采用贴身面涂拒水涂层,外面用吸湿材料,如棉、麻、锦纶、吸排涤纶等,然后整体做亲水处理。拒水涂层主要为PVC、PU、PTFE或者C6、C8防水剂等。该面料存在以下缺陷:其一,手感以及穿着的舒适度受拒水涂层的影响表现不佳,并且在不耐洗,易损坏。其二,因工艺流程较长,需经过织造、染整、水洗、定型、涂层、水洗、定型一系列工艺流程,制造成本高。其三,拒水涂层中的化工成分在环境保护以及穿着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0003]而现有的采用贴身面为丙纶,外面为异型截面吸湿排汗涤纶的单向导湿功能性面料,因丙纶本身拒水性能好,丙纶超细纤维又有一定有吸芯效果,能将水汽通过纤维毛细管导到另一面,通过外面的吸湿排汗纤维将水汽、汗液吸到外层,从而起到单向导湿的作用且回避了上述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CN204125669U公开的一种单项导湿的运动面料,是由不同纤维原料以及组织构成。其中原料选用了十字异型细旦丙纶纤维、吸湿排汗涤纶纤维以及锦纶细旦丝。组织选用了三层结构,即内纱层、中间纱层以及外纱层。内纱层是十字异型细旦丙纶纤维原料,具有良好的触感、吸湿性和拒水性;中间纱层是吸湿排汗涤纶纤维,利用大比表面积为毛细管效应提供流动通道;外纱层是锦纶细旦丝,可以将内纱层的水分引导到表面,从而达到良好的导湿效果。然而,该方案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功能性面料一般用于部队、矿山、建筑等行业,由行业特点决定了面料的使用环境情景一般为剧烈的体力劳动,而剧烈的体力劳动会造成穿戴者的大量出汗,而丙纶纤维的吸芯效应的水分通过速率无法满足大量汗液的短期内排出而留在穿戴者的身上,从而造成穿戴者的不适,使得该方案的面料的适用性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以解决现有的功能性面料穿戴舒适度不佳、适用性小等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包括贴身层以及面层,贴身层由疏水丙纶纤维与上述亲水纤维编织构成。
[0007]进一步地:
[0008]上述面层由上述亲水纤维编织构成或者由上述疏水丙纶纤维与该亲水纤维编织构成。
[0009]上述贴身层的贴身面内的上述疏水丙纶纤维所占面积为该贴身面内的上述亲水纤维所占面积的三倍。
[0010]上述贴身层的贴身面的上述亲水纤维呈点状均匀布设于该贴身面内。
[0011]上述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为八路循环编织结构,该八路循环编织结构中的第一、三、五、七路为上述亲水纤维,该八路循环编织结构中的第二、四、六、八路为上述疏水丙纶纤维,该八路循环编织结构中的第一、二、七、八路为罗纹编织结构,该八路循环编织结构中的第三、四、五、六路为单面编织结构。
[0012]上述疏水丙纶纤维为100D/96F超细疏水丙纶纤维。上述亲水纤维为100D/72F异形截面亲水涤纶纤维。
[0013]上述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还包括抗菌层,该抗菌层穿设于上述贴身层与上述面层之间。
[0014]上述抗菌层由抗菌丝构成,该抗菌丝为以40D尼龙纤维为载体的银基抗菌丝。
[0015]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占.V.
[0016]第一,本实用新型的贴身面由贴身面面积75%的疏水丙纶纤维与贴身面面积25%的亲水纤维构成,使得当贴身层遇上剧烈出汗时候,在疏水丙纶纤维进行吸芯效应排出汗液的同时,亲水纤维将会吸附汗液,面料不会贴在穿戴者的皮肤上,给予穿戴者更为清爽的穿戴体验。
[0017]第二,上述的贴身层的设置在贴身层的吸水性能与吸芯性能之间取得了最优效果,并且该种比例的均匀排布的亲水纤维在吸水性能与穿戴体验也取得了最优效果,提升了面料的湿、热传导性能的同时给予了穿戴者最为舒适的穿戴体验。
[0018]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均匀排布的亲水纤维,当出现剧烈出汗时能迅速将汗液吸附在面料上,避免了汗液在穿戴者皮肤表面堆积,排汗的效率贴身面面积100%的疏水丙纶纤维比更高。
[0019]第四,本实用新型的40D尼龙为载体的银基抗菌丝处在织物中间,能够充分发挥织物银离子的永久抗菌效果,并且不会造成穿戴感受上的不适以及清洗过程中对抗菌丝的损伤。
[0020]第五,本实用新型的从功能上全部采用原纱自有的结构性功能或融丝时加入功能性材料,保证织物的永久性功能,不因穿着和洗涤等因素长久而失效,并且独特的结构形成暗格网点双色效果,给予了穿戴者视觉上的享受,提升了面料的竞争力。
[0021]第六,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的后整流程因丙纶本身不上色,着色问题在色母粒上就能解决,整个染整工艺流程为毛坯、水洗、染色、低温中定、还原洗、低温成品定型,后整流程短,更为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贴身面的一个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八路循环编织结构的编织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的性能与贴身面面积中疏水丙纶纤维占比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参考图1,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包括贴身层1、抗菌层2以及面层3,贴身层I由疏水丙纶纤维5与上述亲水纤维4编织构成,抗菌层2由抗菌丝构成,抗菌层2穿设于贴身层I与面层3之间。上述疏水丙纶纤维5为100D/96F超细疏水丙纶纤维5。上述亲水纤维4为100D/72F异形截面亲水涤纶纤维4。上述抗菌丝为以40D尼龙纤维为载体的银基抗菌丝。
[0028]参考图4,随着贴身层I的贴身面11内的上述疏水丙纶纤维5的面积占比的增加,疏水丙纶纤维5的吸芯效果即水蒸气通过速率呈大致线性递增,而吸水性能在疏水丙纶纤维5的面积占比70%-80%之前呈大致线性缓慢递减,而疏水丙纶纤维5的面积占比70%-80%之后吸水性能剧减。优选地,选择疏水丙纶纤维5的面积占比为75%。在该种比例下,上述的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在正常状态以及剧烈运动下穿戴感受都是干爽不粘,有舒适的穿戴体验。该种比例下,面层3由75%亲水纤维4和25%由疏水丙纶纤维5编织构成,贴身层I由75%疏水丙纶纤维5与上述25%亲水纤维4编织构成。
[0029]参考图2、图3,上述贴身面11的上述亲水涤纶纤维4呈点状均匀布设于该贴身面11内。贴身面11由复数个图2中的单元拼合而成。上述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为八路循环编织结构,该八路循环编织结构中的第一、三、五、七路为亲水涤纶纤维4,该八路循环编织结构中的第二、四、六、八路为疏水丙纶纤维5,该八路循环编织结构中的第一、二、七、八路为罗纹编织结构,该八路循环编织结构中的第三、四、五、六路为单面编织结构。工艺数据上,采用34寸、28针、84路双面圆玮机编织。针筒为面料贴身面11,针盘为面料外面。工艺数据设计:单面编织的第三、四、五、六路线圈长度26.5CM/100针;罗纹编织第一、二、七、八路线圈长度28.5CM/100针,正反面线圈相连,形成面料正反面的点状效果;第四、六路分别和第一、七路通过高脚针和亲水涤纶纤维4相连,第三、五路分别和第二、八路通过低脚针和疏水丙纶纤维5相连;毛坯克重143克/平方。其中,84路中对半选择二路针盘单面编织的路数,通过一定的垫纱角度加入上述抗菌丝,使该抗菌丝被包在织物的中间。
[0030]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主权项】
1.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包括贴身层以及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层由疏水丙纶纤维与亲水纤维编织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由所述亲水纤维编织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由所述疏水丙纶纤维与所述亲水纤维编织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层的贴身面内的所述疏水丙纶纤维所占面积为该贴身面内的所述亲水纤维所占面积的三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层的贴身面内的所述亲水纤维呈点状均匀布设。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为八路循环编织结构,该八路循环编织结构中的第一、三、五、七路为所述亲水纤维,该八路循环编织结构中的第二、四、六、八路为所述疏水丙纶纤维,该八路循环编织结构中的第一、二、七、八路为罗纹编织结构,该八路循环编织结构中的第三、四、五、六路为单面编织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丙纶纤维为100D/96F超细疏水丙纶纤维;所述亲水纤维为100D/72F异形截面亲水涤纶纤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菌层,该抗菌层穿设于所述贴身层与所述面层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单向导湿的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由抗菌丝构成,该抗菌丝为以40D尼龙纤维为载体的银基抗菌丝。
【文档编号】D01D5/253GK205529306SQ201620389509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5月4日
【发明人】蔡焕才, 吴宁西
【申请人】蔡焕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