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板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77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板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板框架结构,其能够利用不同厚度的壁板件,同时还提供了齐平、连续的外表面。该隔板框架结构特别适用于办公室。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利用厚度大于相邻壁板件的壁板件(这可能是出于保温或安全的原因)。不幸的是,利用具有不同厚度的壁板件会产生不规则且不连续的外表面。这样便会导致外表不美观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已经建立了隔墙系统且这些系统在本领域是熟知的,其允许竖直调节结构件以补偿不规则的地面。虽然这些隔墙系统的确提供了一种水平隔墙,但是它们并未解决在底部水平构件和不平坦地板之间形成的难看的间隙。
许多隔墙系统沿它们的竖直构件的侧面设有开孔。这些开孔有损于隔墙的整个外观。这些开孔可能是有用的,例如可用于安装搁板的支承托架。
以下现有技术的专利涉及隔板框架结构的不同方面美国专利NO.5,486,041披露了一种具有相互连接的侧板、顶板和背板的箱柜结构。这种装置利用结合件将所述板保持在一起。这类箱柜可以以各种各样的结构叠放和成形。
美国专利NO.4,905,428披露了一种隔板构件,其具有刚性矩形框架以及容纳在该框架相对侧上的开孔中的刚性矩形板。这些板是通过弹性U形钩固定就位的。
美国专利NO.5,524,402也披露了一种隔板构件,其具有刚性矩形框架以及容纳在该框架相对侧上的开孔中的刚性矩形板。该专利还披露了用于不平地板上的框架结构的角件和框架件的使用。
美国专利NO.4,779,392披露了一种建筑用墙壁,其包括槽形立柱以及金属包皮保温板。这些板以交错顺序设置以便内表面形成内壁而外表面形成外壁。
美国专利NO.6,128,877披露了一种隔板框架系统,其允许使用宽度可变化的壁板。可现场定制壁板的宽度,并且相应调节的框架结构能够接收该宽度。
美国专利NO.6,134,845披露了一种隔板框架系统,在此壁板可通过钩子悬挂在结构框架上。
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的专利没有一篇能够解决在使用具有不同厚度的壁板件时提供齐平、连续表面的问题。
同样,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的专利没有一篇涉及解决在底部水平构件和不平地板之间形成难看间隙的问题。这些现有技术的专利均未解决在相邻壁板件之间形成的难看的竖直间隙的问题。
另外,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的专利均未以有效、经济的方式提供隔墙系统中的门结构。
在一个方面,此处所公开的隔板框架结构包括一个具有竖直件和水平件的结构框架。该水平件是纵向连续的,具有中空的横截面且在不连续的区域具有间隔开的开孔。
在另一方面,板组件包括多块用于安装至隔板框架结构上的板。这多块板的厚度以至少一个厚度计量单位变化。该组件包括用于将这多块板固定至隔板框架结构上的多个框架接合装置。在这多块板中的每一块板均包括一个配套的框架接合装置。该组件在隔板框架结构中还包括多个板接合装置,这些装置用于接收上述多个框架接合装置,以将这多块板固定至隔板框架结构上。对于每一块板而言,所述配套的框架接合装置可以以多个不同的距离固定至这多个板接合装置中的每一个装置上,以通过至少一个厚度计量单位改变板到隔板框架结构的间距。
在另一方面,一种隔板结构,其包括一可调整的水平调节槽,该槽具有一块底板,该底板与套入向下开口的上部槽件内的向上开口的下部槽件相接触。一根螺杆延伸通过上部槽件并接触下部槽件的底部。所述螺杆的转动会使下部槽件相对于上部槽件延伸。
在另一方面,一种隔板结构包括一种弹性填充材料,其位于在相邻壁板件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所述弹性材料用于遮藏竖直构件中的开孔,但该材料可以移动以允许进入所述开孔。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门套系统的隔板框架结构,其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竖直件和水平件,这些部件限定了一个竖直取向的门套和一个竖直取向的侧部进入所述门套的槽口。水平件和所述门套沿线性的水平方向延伸。具有上缘部分和下缘部分的门位于所述框架结构内。门的形状能够沿所述线性水平方向插入所述门套内,以便通过进入槽口运动进出门套。框架结构包括一根沿在所述门套内的所述框架结构底部延伸的下部水平导轨和一根固定至所述框架结构上且至少相邻所述门套延伸的上部水平导轨。设有导引装置,其在门的上缘部分和上部导轨之间配合以便导引门的上缘部分运动进出门套。所述门的下缘部分支承在底架上,所述底架包括一个固定在该处的辊件,以便在所述下部水平导轨上形成滚动配合。
连接竖直构件2和水平构件3以形成一个大致矩形的结构。使水平结构件3的每一端容纳在竖直构件2内且通过孔2a和3a用例如象铆钉一样的机械紧固件将构件2和3连为一体(参见图5)。将夹片5安装在壁板件4的内表面12上。
除了中间夹片5以外,板4具有固定在其上的上部和下部夹片19。通过使中间夹片5接合在中间水平构件3中的开孔6内且使夹片19接合在上部和下部水平件3中的类似开孔6内,将板4固定在框架结构上。在一种优选的形式中,隔板框架结构1与具有不同厚度的壁板4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从而能够保持其具有连续、齐平的外表面。
竖直和水平构件2和3最好由合金钢制成。构件2和3最好由轧制的槽钢制成。作为可选择的方案,竖直和水平构件2和3由铝制成,在该方案中,不是用穿过孔2a和3a的铆钉(如图5所示),而是用作用于伸入构件2和3内的螺钉凸起部的螺钉将构件2和3固定在一起。
最好通过在隔板框架结构1内进行穿孔以形成开孔6。
如在图2和3中能更详细看到的那样,中间夹片5包括一个底座20,该底座具有适用于贴在壁板件4内表面12上的外侧22。在底部20的相对面侧,夹片5具有第一和第二凸缘24和26。凸缘24和26中的每一个分别在其上具有唇部28和28a,所述唇部适于与开孔6的边缘27接合。在凸缘26上的唇部28a向内与所述外侧22的距离大于在另一凸缘24上的唇部28与所述外侧的距离。通过使第一凸缘24或第二凸缘26可选择地与所述开孔6的所述边缘27接合,可以将具有不同厚度的壁板件4和4a安装在所述框架结构1上,并且其外表面25保持在与框架结构1相距相等距离的位置处。
例如,如在图2和3中的左半部所示的那样,在安装较厚的壁板4时,应使中间夹片5如此取向,以与底部20相距较小距离的唇部28位于最下端并接合开孔6的边缘27。如在图2和3中的右半部所示的那样,在采用较薄的壁板4时,应使中间夹片5如此取向、以与底部20相距较大距离的唇部28a位于最下端并接合开孔的边缘27。采用这种结构,壁板4和4a的外侧25与框架结构1的中心线距离相等,以便即使在板具有不同厚度的情况下,相邻板的外侧也能彼此齐平。板4和4a的厚度例如可以分别为12mm和9mm,在这种情况下,从底部20到唇部28和到28a的开口之间的距离差为3mm。
如图2所示,对于上侧和下侧夹片19而言,通过减薄较厚板4的边缘34可以适应板4和4a之间的厚度差异,并且能够将夹片19固定在减薄的边缘34处。例如,在板4和4a的厚度分别为12和9mm的情况下,边缘34可以减少3mm。
图2和3示出了具有底部200的上侧和下侧夹片19,所述底部具有适用于贴在壁板件4的内表面12上的外侧220。上侧和下侧夹片19在底部200的相同侧具有第一凸缘240和第二凸缘260。凸缘260在其上具有适于与开孔6的边缘27接合的唇部280。
例如利用穿过底部20和200中的孔270的螺钉,可以将夹片5和19安装至板4和4a上。
图6说明了一种将顶盖8安装在上侧水平构件3上的优选方法。
顶盖8包括一个例如由塑料制成的挤压件,所述挤压件具有槽280,所述槽带有在其下侧模制的凹唇282。具有较短长度的弹性塑料槽状横截面挤压件284每隔一段距离嵌入槽280内(参见

图1和8)并穿过最好是扣搭在上侧部件3上冲出的开孔14中。
图4和5说明了可调节的水平槽7的一种优选形式,其能够补偿不平整的地板表面。所述可调节的水平槽还允许下部槽件40与地板表面形成更接近连续的接触。
向上开口的下部槽件40被套在向下开口的上部槽件42中。槽件42的每一端均被固定且装配在竖直件2内。在下部水平件3内固定有一辅助向下开口的槽型件290。槽290的底部292相接合并保持容纳在槽42底部56的开孔内的内螺纹套环54。套环54具有靠在底部56上侧的上部环面。螺杆44依次通过下部水平件3中的开孔50,槽290的底部292中的较小开孔且嵌入螺纹套环54中。
利用工具,使杆44的可接合头部52穿过环形开孔50。
当螺杆44的下端压靠在槽40内侧时,螺杆44沿导致杆44相对于槽42向下延伸的方向的转动会使下部槽件40相对于上部槽件42的距离扩大。
下部槽件40最好在上部槽件42内侧形成摩擦配合。
下部槽件40优选由一种弹性材料,更为优选的是由弹性塑料制成。
竖直构件2可具有一列竖直延伸的开孔,如沿构件长度方向布置的不连续的槽孔18。所述槽孔18例如可用于支承用于搁置架子的托臂。
如图7所示,当通过夹片5和19将壁板件4固定在隔板框架结构1上时,在相邻的壁板件4之间保持有较小的竖直间隙72。在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可使用一细长的弹性填充件来填充所述间隙并隐蔽槽孔18,这样的填充件可回复移动到一侧以允许进入槽孔18。例如,可在与竖直间隙72相邻的竖直壁板件的两侧各固定一扁平的叶片间隙隐蔽装置70,以便遮藏槽孔18,但是该装置可移动回复至一侧以允许例如进入槽孔18,或插入适于嵌入槽孔18的部件294,例如三角托架。如图7所示,扁平的叶片70由一种弹性材料制成,且其厚度可从一个边缘向另一边缘逐渐减小。利用穿过叶片较厚部分并进入板4内的卡钉75可以将叶片70安装在板件4上。
图7还示出了一段具有大致L形横截面的角部挤压件76,其适于在一个角落处安装至竖直件2上且保持扣合在挤压件76上的角部盖挤压件78。
如果是安装窗户而不是安装壁板件4,那么应以窗户框架件48代替水平构件3(参见图4)。窗户框架件48绕水平构件3和竖直构件2的内周延伸。
窗户框架件48可包括两个半体,这两个半体能够嵌入位于它们之间的窗户。
图9至14说明了隔板框架结构1A的另一种实施例,其包括门套系统。该框架结构包括一个竖直槽型件102,一对竖直框架件102A以及一个门樘边柱102B。部件102在结构上相当于图1至8所示的竖直件2的结构。该结构还包括一对水平的底部导轨件103。所述水平和竖直件限定了一个竖直取向的门套106以及一个竖直取向的侧部进入所述门套的槽口108。最好通过所述成对的间隔一定距离的竖直框架件102A,一个下部水平吊轨件103T,一个顶部轨道142,一个顶部梁105以及一下部水平导轨140限定侧部进入槽口108。
水平件103和门套106沿线性的水平方向H延伸。框架结构1A最好包括一对具有中空横截面的中间水平中央导轨件103A,以限定沿所述线性的水平方向H布置的纵向连续开口槽。部件103A被充分地间隔开以便接收门。板部分4最好由与上述夹片相似的夹片5固定至所述底部导轨件103上,且由与上述夹片19相似的夹片19A固定在顶部梁105上。
图9至14所示的实施例包括一扇具有上缘部分122和下缘部分124的门120。该门最好由玻璃制成,位于框架结构内且其形状能沿线性的水平方向H插入门套内。下侧水平导轨140沿与所述门套106相邻的所述框架结构的底部延伸并伸入所述门套106内。下侧导轨140最好在门套区、由向上穿过凸缘的螺栓140A固定至底部导轨103的下凸缘103B上。在与门套相对的一端140B,可利用紧固件将导轨140连接至一相邻直列式隔板结构的水平件上。门最好包括一个把手360,其设置在距地面的大约腰部高或高于腰部的位置。该优选实施例中的把手位于门的两侧距地面大约3英尺处。
利用螺栓199或类似装置可以将上部导吊轨件402固定至天花板或类似部件上。导轨402可包括一个向下开口的槽部且可使其容纳在下部吊轨103T的向上开口的槽内。轨103T和402可由穿过它们侧壁的紧固件(未示出)连接在一起。例如,如图11和12所示,顶部轨道142和顶部梁105可由向上穿过它们的螺栓或其它紧固件(未示出)固定至下部吊轨103T上并且沿中心线199A进入轨103T的槽状底部内。
最好参见图12,呈刷144形式的导引装置被固定在门120两侧上的所述上部吊轨142内且沿该吊轨的整个长度延伸,其结合在门的上缘部分122和上部吊轨142之间,以便导引门的上缘部分122运动进出门套106。刷144最好能够提供充分的支承,以防止门在运动进出门套时沿所述水平方向产生侧向运动。最好是,在门进出门套的所有时间内,刷144均保持至少与门上缘的一部分接触。应理解可采用其它的导引装置。例如,可以将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垫片安装至上部吊轨上,这些垫片以相同位置位于门的上缘部分的两侧且以与刷144相同的方式作用于门上,即对门进行支承并在门运动进出门套时能够防止门产生侧向运动。作为可选择的方案,可以沿上侧导轨并沿门上缘部分的两侧布置磁铁,同时对其进行极性取向以形成磁场,该磁场能够在竖直位置支承门并在门沿水平线性方向运动进出门套时能够防止门产生侧向运动。
竖直槽型件102可固定在一相邻直列式隔板结构上并形成该相邻直列式隔板结构的一部分。其槽状侧面朝门套的门结构延伸和容纳门结构,并通过紧固装置与顶部导轨103的侧部隔板103C,中央导轨件103A以及顶部梁105的侧面凸缘105A相连接。在与它们相对的那些端,部分103C,102A以及105A容纳在成对的竖直框架件102A的向后指向的凸缘102C内,如图13所示,且由紧固件(未示出)固定至凸缘102C上。需强调的是如刷102D这样的导引件可被固定在每一竖直框架件102A的内侧内且通常情况下沿竖直框架件内侧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每一所述导引装置均可支承地接合在门120的相邻侧面上。
用底架承载门的下缘部分124,所述底架最好呈挤压件148的形式。挤压件148在每一端均包括一个可转动地固定在其上的辊件,该辊件的形式可采用轮146。挤压件148最好具有向上以及向下开口的槽或凹槽且可具有例如H的形状,并限定一个向上开口的槽150,所述槽150适于整洁地固定门的下缘部分124。所述挤压件还限定了一个向下开口的槽152。每个轮146均由一根轴164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向下开口的槽152内,轴164延伸通过挤压件148侧壁中的开孔164A,从而限定了转动轴线。可以利用任意合适形状的挤压件。如图10和11所示,例如可由弹性塑料制成的底板166可扣入底部导轨103上的互补结构内。最好是,挤压件从地面所测得的高度与底板166的高度大致相等,以便优选由玻璃制成的门具有与框架结构的板部分4相同的水平视线。最好通过将端部压入件配在挤压件中具有对应横截面形状的凹槽148A内,使例如塑料的弹性缓冲盖170与所述挤压件148的外端相连,所述缓冲盖具有一向后指向的端部。
每一个轮146最好均限定有一个绕其圆周延伸的槽154。该槽的形状应能接收沿下部导轨延伸的肋156,以引导轮按水平线性方向H沿下部导轨140进出门套106。
带有弹性门止动件的门止动托架171可固定在竖直槽102的内侧,以在门移动至完全打开的位置时能够减缓冲击门120的内缘。
由竖直件102A,102B和顶部水平件140和142限定通道160。没有任何中间水平件延伸通过所述通道,也没有任何板块固定在所述通道上。当门120打开时,即门在门套106中时,通道160完全显现,从而允许穿过该处进入。当门120关闭时,即门基本在门套106之外时,在门的前缘192位于竖直件102B附近时,通道由门完全封闭。
图9~14所示的实施例还可包括锁紧装置180,在与所述门套槽口108相邻之处该装置被固定至所述框架结构1A的板上,以便所述关闭的门锁紧。已知的锁定装置通常位于与地面相邻的位置处。为了方便,锁紧装置180最好大致位于腰部高度处或高于腰部。例如,可以使锁紧装置180位于地面上方约3至4英尺(0.9~1.2mm)处。
如图13和14所示,优选的锁紧装置包括一个锁件筒管182和一个凸轮182A,所述凸轮是可操作的以接合一个固定至门120后缘的接合件(最好为板184)。最好筒管182通过板4中的开孔。所述筒管具有凸缘182B,这些凸缘贴靠在板4的内侧且用穿过凸缘中的开孔的紧固件(未示出)固定在该处。如图14所示,板184可例如从略微低于筒管182下方竖直移动。图13所示,所述板由分别穿过门120和板184中的开孔196和198的紧固件(如螺帽和螺栓194)固定至门120上。板最好包括一横向延伸的部分184A。
在图14所示的侧视图说明了凸轮184A与板184的接合,特别是与板的横向延伸部分184A的接合。通过操纵作用于筒管182露出端的钥匙,能够使筒管绕轴线X-X、在图14中实线所示的锁定位置和脱离与板的横向延伸部分184A接合的、由虚线所示的开锁位置之间转动。应理解虽然优选的锁采用一种位于门后缘190相邻处的凸轮锁181,但是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类型的任意适合的锁紧机构。例如,所述锁可以包括伸缩式锁紧件,这些锁紧件通过转动锁紧机构以可选择地延伸和伸缩而可选择地接合板184或板中的部分184A。
最好在门完全关闭时,门的前缘关闭在沿门樘件102B内侧延伸一定长度并固定在其上的弹性(例如泡沫塑料)缓冲件上。
图9~1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竖直和水平构件优选由合金钢制成。中间水平件103A最好由轧制槽钢制成。作为可选择的方案,竖直和水平构件可由铝制成。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作用于伸入水平件和竖直件内的螺纹凸起上的螺钉,而不是用可与钢件一起使用的铆钉,将水平和竖直件固定在一起。
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或实质性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其它特定的方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由后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面说明书说明的本发明范围以及在权利要求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隔板框架结构,其包括一个具有竖直件和水平件的结构框架,其中,所述水平件具有中空的横截面且为在所述槽板的不连续区域上具有通过这些区域间隔开的开孔的纵向连续开口槽板;并且所述竖直件和水平件可连接以形成该结构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结构框架可由合金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开孔是在框架结构内穿孔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结构框架可由轧制的槽钢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在结构框架底部的水平结构件包括可调整的水平调节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结构框架由挤压形成的铝制成。
7.一种用于将多块板安装至隔板框架结构上的板组件,其中,该多块板以至少一个厚度计量单位改变厚度,所述组件包括多个用于将多块板固定至隔板框架结构上的框架接合装置,多块板中的每一块板均包括一个配套的框架接合装置;及在隔板框架结构中的多个板接合装置,其用于接收多个框架接合装置,以将多块板固定至隔板框架结构上;其中对于每一块板而言,所述配套的框架接合装置可以以多个不同的距离固定至多个板接合装置中的每一个装置上,以通过至少一个厚度计量单位改变板距离隔板框架结构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组件,其中该至少一个厚度计量单位包括一厚度量;所述多块板包括至少一块薄板以及至少一块厚板,所述至少一块厚板比所述至少一块薄板要厚出所述的厚度量;在多个框架接合装置中的每一框架接合装置均包括一个夹片;在多个框架接合装置中的每一板接合装置均包括一夹片接收孔;每一夹片均包括配套的第一凸缘和配套的第二凸缘,所述配套第一凸缘具有用于接合夹片接收孔的边缘的第一唇部,所述配套第二凸缘具有用于接合夹片接收孔的边缘的第二唇部;以及,所述配套第二唇部与所述板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唇部与所述板的距离要远所述厚度量,以便当用于所述至少一块薄板的夹片的第二凸缘的第二唇部与所述夹片接收孔的边缘接合和当用于所述至少一块厚板的夹片中第一凸缘的第一唇部与所述夹片接收孔的边缘接合时,能够使多块板的多个外表面相互对齐。
9.一种隔板框架结构,其包括一可调整的水平调节槽,其具有底板和位移装置;所述底板与套在向下开口的上部槽件内的向上开口的下部槽件相接触,所述位移装置延伸通过上部槽件并接触下部槽件的底部,所述位移装置是可操作的,以便于下部槽件相对于上部槽件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位移装置为螺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下部槽件摩擦装配在上部槽件的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下部槽件由弹性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下部槽件由塑料制成。
14.一种隔板结构,其包括多个相邻的框架结构,每一个构件均具有一竖直件,该竖直件具有一列竖直延伸的开孔;安装在每一竖直件上的独立壁板件,其具有与从所述竖直件的外缘向内间隔一定距离的边缘,从而在相邻的独立壁板件之间形成间隙,以及细长的弹性填充材料,其在所述间隙中和所述相邻的独立壁板件的边缘之间延伸,所述细长的弹性填充材料可弹性位移以允许进入所述开孔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隔板结构,其中所述开孔包括竖直延伸的狭缝。
16.一种包括一个门套系统的隔板框架结构,其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竖直件和水平件,这些部件限定了一个竖直取向的门套和一个竖直取向的侧部进入所述门套的槽口,所述水平件和所述门套沿线性的水平方向延伸;具有上缘部分和下缘部分的位于所述框架结构内的门,所述门的形状适于沿所述线性的水平方向插入所述门套内,以便通过进入孔口运动进出门套;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下部水平导轨、上部水平导轨、导引装置;所述下部水平导轨沿所述门套内的所述框架结构的底部延伸,所述上部水平导轨固定至所述框架结构上且沿着至少相邻的所述门套延伸,所述导引装置在门的上缘部分和上部导轨之间配合以便导引门的上缘部分运动进出门套,所述门的下缘部分支承在底架上,所述底架包括一个固定在该处的辊件,以便在所述下部水平导轨上形成滚动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具有中空横截面的中间水平件,其限定了沿所述线性的水平方向延伸的纵向连续开口槽,所述槽的形状适于接收所述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侧部进入槽口由一对间隔一定距离的竖直框架件和所述上下导轨限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辊件包括至少一个滚动安装至挤压件上的轮,所述挤压件安装至所述门的下缘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挤压件具有一个向上开口的槽,其适于整洁地固定所述门的下缘部分并进一步限定了用于接收所述轮的向下开口的槽。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还包括锁紧装置,该装置在所述门套槽口相邻的位置处固定至所述框架结构上,以便将所述门锁定在从所述门套向外延伸的关闭位置处,所述锁紧装置大致位于腰部高度处或在该高度的上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所述门具有一个接合件,其连接至通常设置在门套内的门的一个边缘且锁紧装置包括一个可操作地以接合接合装置的锁紧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板框架结构,其中在门的上缘部分和上部导轨之间配合的所述导引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上部导轨内的刷,这些刷能够导引门的两侧运动进出门套。
全文摘要
一种隔板框架结构,其能够接收具有不同厚度的壁板,同时保持齐平、连续的外表面。所述隔板框架结构还提供了一个底部水平调节件,该部件可连续接触不平的地板并且在相邻壁板件之间提供连续、美观宜人的外观。弹性间隙隐蔽装置能够隐蔽相邻壁板件之间的竖直间隙。在框架结构中可包括一个门套。
文档编号E04B2/74GK1417429SQ0215751
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25日
发明者克里斯托弗C·赛克斯 申请人:克里斯托弗C·赛克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