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900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陶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陶砖结构,特别涉及到适用于室内或户外地板及墙面上的一种陶砖结构,由表面颗粒或小凹槽的排列组合而表现出特殊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达到防滑功能者,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陶砖是最近十年来国内市场的新名词,其来源为世界不同区域的黏土所烧制而成,其特点在于颜色、尺寸、抗压强度、耐磨强度、吸水率等有别于一般红砖;而马赛克砖即属陶砖的一种,其表面图案采用镶贴方式制作,其制造过程较为耗工费时,成本相对提高;此外,在目前的陶砖中,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在基板上一体形成有凹凸图样变化的例子,例如本案图1所揭示的陶砖1,其基板11表面上具有弧形凸出的块状图样111及凹陷的弧形块状图样112,其使砖面有高低层次的分,由图2的断面图中可发现,左右两边凸出的块状图样111及左右两边凹陷的块状图样112都是平齐的,此种表现方式是以大面积或大区域的凹凸来表达图样,使基板11板面上形成高低不同的图样,而当以多片陶砖1拼组在一起后,也就能组合成不同的图案变化。
现有的陶砖虽有高低层次的大区块图样,但仍有以下问题点尚待解决,大区块的图样因面积大,所以不具有防滑效果,故不适合作为防滑砖使用;图样的高低层次只有二层,而且是水平平齐的,即高、低二层次的图样高度是一致的,如此一来,图样就会变得较为单调,也不那么立体化;又当以多块陶砖拼组后,其整体图案造形变化较少,无法使地板或壁面图案达到多样化,所以耐看性不足,容易使新鲜感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陶砖结构,在陶砖的基板上设有若干与基板一体成型的颗粒,该颗粒凸出于基板的厚度有多层次高低的分,颜色能与基板一致,形状可为方形、三角形或其它不同形状,并且在基板上排列出不同的图样;将多块具有不同颗粒排列图样的基板以规则或不规则性的组合在一起,便能形成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达到防滑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陶砖结构,为烧制成型的基板上具有若干与基板一体成型的颗粒,颗粒具有不同的厚度且凸出在基板上,且将不同厚度的颗粒以高低等级分类在二种以上,再由多个颗粒以规则或不规则性的排列组合成不同造形图样。
前述的陶砖结构,颗粒的形状可为圆形、方形、三角形及其它各种形状。
前述的陶砖结构,造形图样的布置可为下列方式,同区布置、排接布置、交叉布置、邻接布置。
一种陶砖结构,为烧制成型的基板上具有若干与基板一体成型的小凹槽,小凹槽具有不同的深度且凹入在基板上,且将不同深度的小凹槽以高低等级分类在二种以上,再由多个小凹槽以规则或不规则性的排列组合成不同造形图样;前述的陶砖结构,小凹槽的形状可为圆形、方形、三角形及其它各种形状。
本实用新型也能在烧制成型的基板上具有若干与基板一体成型的小凹槽,小凹槽具有不同的深度且凹入在基板上,且将不同深度的小凹槽以高低等级分类在二种以上,再由多个小凹槽以规则或不规则性的排列组合成不同造形图样;上述陶砖能以多片贴合于地板或壁面上,就能拼组成各式多样化不同图案的拼花砖、防滑砖或美化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1.陶砖表面上的颗粒或小凹槽以不同排列方式及不同层次高低起伏能使整体展现出强烈的立体高低视觉效果。
2.陶砖铺设在地板、步道或车道时,可藉由其表面的颗粒或小凹槽达到防滑效果。
3.以多块陶砖拼组后的图案造形变化较为多样,图案排列的设限较小,故能使地板及壁面关感及新鲜度提高。
4.即使陶砖未上色,也能因颗粒或小凹槽组成的图样而达到美观、耐看的效果。


图1现有陶砖立体示意图;图2现有陶砖侧剖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例立体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例侧剖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颗粒排列方式实施例图(一);图6本实用新型颗粒排列方式实施例图(二);图7本实用新型颗粒排列方式实施例图(三);图8本实用新型颗粒排列方式实施例图(四);图9本实用新型颗粒排列方式实施例图(五);图10本实用新型颗粒排列方式实施例图(六);图1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一);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二);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三);图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四);图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五);图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六);图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七);图18本实用新型第二例立体示意图;图19本实用新型第二例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图示详细说明实施例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中揭示出陶砖2由四边形基板21及凸出于四边形基板21表面上的不同高度方形凸出颗粒221、222、223排列组成的图样22所组成;其中,颗粒221、222、223是与基板21一体成型,颜色与基板21相同,形状不同,可为方形、三角形或其它不同形状等。
如图4所示,为图3的断面图,其揭示出颗粒221的高度H1大于颗粒222的高度H2,又颗粒223的高度H3大于颗粒222的高度H2,也因此颗粒的高低大小排列是H3>H2>H1,因此三颗粒的高度并非一致,由于所有的颗粒都以这三种不同高度来加以区别,所以会产生三种不同层次的高低视觉效果。
因此,由上述的说明中可知本实用新型陶砖2须具备以下要件,分别为1.陶砖的基板与凸出颗粒须为一体成形烧制;2.凸出颗粒是以多个且不同高低层次设在基板上;3.颗粒的形状可为各式不同形状;4.由不同高低层次的颗粒来排列组合成图样;5.上述陶砖以多片规则性或不规则性排列组合在地板或壁面上时,可拼组成为美丽又多样变化的图案。
请参阅图5~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颗粒排列方式的实施例图,由图式中得知有二种不同高低度的方形颗粒221、222排组成不同的图样,图中浅色颗粒的代表符号是221,深色颗粒的代表符号是222,其排列后的图样如图5所示成L形图样22,并布置在基板21的斜对角线及中央位置上;或如图6所示排列成方形图样22a,并布置在基板21的右上角及适中位置;或如图7所示排列成具有横向缺口的三角形图样22b,并布置在基板21的二分之一斜面积上,其中,基板21对角线上的颗粒224呈三角形;或如图8所示排列成长方形图样22c,并布置在基板21的二分之一矩形面积上;或如图9所示排列成三角形图样22d,并布置在基板21的二分之一斜面积上,其中,基板21对角线上的颗粒225呈三角形;或如图10所示排列成方形图样22e,且占满整个基板21的板面;由不同高底层次的分又有规律性的排列组合的颗粒221、222可产生明显的立体图样效果。
请参阅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陶砖以多片排组的实施例图,由图中得知当以多片不同表面颗粒排组的陶砖2经过规则性组合后,可使地板或壁面呈现出特异的图案风格,且能具有更多种的弹性变化组合,有如图12~17所示。同理,当以多片不同表面颗粒排组的陶砖2经过不规则性组合后,也能产生多种弹性及抽像变化组合。
陶砖2的造形图样布置可为下列方式,同区布置、排接布置、交叉布置、邻接布置。同区布置指的是相同的颗粒分布在一起;排接布置指的颗粒以排状分列且每排颗粒高度相同,但排与排间的高度不同;交叉布置指的是不同高度的颗粒以交叉方式设置;邻接布置指的是相同与不相同高度的颗粒共组成图样。
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还能如图18、19所示,此实施例恰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反相对应,为陶砖2的基板21上设有若干个小凹槽231、232、233,其特征在于小凹槽具有不同的深度且凹入在基板21的板面上,即高度h1>h2>h3,将不同深度的凹槽231、232、233以高低等级分类,再由小凹槽以规则或不规则性的排列组合成为不同的造形图样23;同理,上述陶砖2以多片贴合于地板或壁面上,就能拼组成各式多样化不同图案的拼花砖、防滑砖或美化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陶砖结构,为烧制成型的基板上具有若干与基板一体成型的颗粒,其特征在于颗粒具有不同的厚度且凸出在基板上,且将不同厚度的颗粒以高低等级分类在二种以上,再由多个颗粒以规则或不规则性的排列组合成不同造形图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砖结构,其特征在于颗粒的形状可为圆形、方形、三角形及其它各种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砖结构,其特征在于造形图样的布置可为下列方式,同区布置、排接布置、交叉布置、邻接布置。
4.一种陶砖结构,为烧制成型的基板上具有若干与基板一体成型的小凹槽,其特征在于小凹槽具有不同的深度且凹入在基板上,且将不同深度的小凹槽以高低等级分类在二种以上,再由多个小凹槽以规则或不规则性的排列组合成不同造形图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砖结构,其特征在于小凹槽的形状可为圆形、方形、三角形及其它各种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砖结构,其特征在于造形图样的布置可为下列方式,同区布置、排接布置、交叉布置、邻接布置。
专利摘要一种陶砖结构,在平面基板上设置若干个与基板一体成型的凸出防滑颗粒,且由颗粒排列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图样;或者在基板上设置若干个一体成型的凹入防滑小凹槽,且由多个小凹槽排列组合成不同的图样;由前述不同图样的陶砖以多个拼组在墙面或地板上,就能成为拼花砖、防滑砖或美化砖等;以此搭配不同的室内外景观、壁面后而衬托出陶砖特色,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设计概念,达到不同于一般陶砖的使用功能。
文档编号E04F13/14GK2701961SQ20042000441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0日
发明者郝大忠 申请人:郝大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