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39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壁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场浇注空心板成孔用的薄壁罐。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高层建筑或桥梁等建筑中都普遍使用空心板,以达到减轻主体自重、减少混凝土用量及增强隔热隔音效果。但目前所使用的薄壁罐的罐体为圆管形,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有以下缺陷(1)整体圆管形,现声放置时易滚动,不易定位;(2)底部为凸面,压强大,管体易下沉,易造成管体下放铺放混凝土层过薄或管体外露,从而影响工程质量;(3)整体为圆管形,圆管体下方管隙大,混凝土挤入不密实,也影响到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薄壁罐,以提高施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一种薄壁罐,包括管体及其两端的封头,管体由上部的圆拱形体和底部的座板体构成,封头封装在管体两端口处,座板体位于圆拱形体的圆心以下。
所述的座板体为一平面弦板。
所述的座板体为一弧面板,该弧面板的弧面半径大于上部圆拱形体半径。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薄壁罐由上部的圆形拱体和底部的座板体构成,即保留了圆拱形体力学性能的优点,其底部的座体也有增加稳定性,减小压强,消除下沉的作用,使施工人员易于准确控制薄壁罐在混凝土层中的上下位置,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这种结构底部空隙小,不会存在浇注死角,能够提高施工质量。从整体上看,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使用更加方便,并能大大提高施工质量,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薄壁罐,包括管体及其两端的封头3,管体由上部的圆拱形体1和底部的座板体2构成,封头3封装在管体两端口处,座板体2位于圆拱形体1的圆心以下,其中座板体2为一平面弦。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薄壁罐,包括管体及其两端的封头3,管体由上部的圆拱形体1和底部的座板体4构成,封头3封装在管体两端口处,座板体4位于圆拱形体1的圆心以下,座板体4为一弧面板,该弧面板的弧面半径大于上部圆拱形体1的半径。
权利要求1.一种薄壁罐,包括管体及其两端的封头,其特征在于管体由上部的圆拱形体和底部的座板体构成,封头封装在管体两端口处,座板体位于圆拱形体的圆心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板体为一平面弦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板体为一弧面板,该弧面板的弧面半径大于上部圆拱形体半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壁罐,包括管体及其两端的封头,管体由上部的圆拱形体和底部的座板体连接而成,封头封装在管体两端口处,座板体位于圆拱形体的圆心以下。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薄壁罐由上部的圆形拱体和底部的座板体构成,即保留了圆拱形体力学性能的优点,其底部的座体也有增加稳定性,减小压强,消除下沉的作用,使施工人员易于准确控制薄壁罐在混凝土层中的上下位置,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这种结构底部空隙不,不会存在浇注死角,能够提高施工质量。整体上看,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使用更加方便,并能大大提高施工质量,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E04G15/00GK2687226SQ200420010190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6日
发明者周立成 申请人:周立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