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及其配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58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及其配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模板,特别是井道模。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高层建筑一般至少有四至五种以上的层高——地下室、首层、转换层、标准层、设备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商品房开发、标准层层高不断攀升的趋势,住宅楼标准层单一制的层高模式已远不能新型商品房施工的需要。从电梯井断面来看,由于电梯的型号及结构墙体厚度的变化,井道净空的尺寸也是千差万别。现有的井道模由位于筒模四角的四个刚性角模和位于筒模四边的边模拼装成矩形筒状,并在筒模内侧由四条背楞组合连接,筒模两侧分别设有两层为跟进平台支腿预留孔成型的翻转模盒,在筒模四角的底部分别由脚杆连接脚轮。这种具有固定尺寸的筒模无法适应建筑物层高高度变化的需要,一种高度的一套模板只能适应一种层高井筒,重复的支模、拆模模式,使筒模结构施工非常繁琐,费工、费料、费时。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及其配套装置,解决能用一种高度、一套规格断面的模板,同时适应多种不同层高变化的需要,简化传统的收放模式,使筒模结构更加轻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这种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由位于筒模四角的四个刚性角模和位于筒模四边的边模拼装成矩形筒状,并在筒模内侧由背楞横向组合连接,筒模两侧分别设有两层为跟进平台支腿预留孔成型的翻转模盒,在筒模四角的底部分别由脚杆连接脚轮,其特征在于四个刚性角模为楔式定型刚性角模,即每个楔式定型刚性角模的两个直角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边模呈倒梯形,每个边模由两侧的倒梯形平板和中央的矩形非标平板组合而成,矩形非标平板的宽度由井道断面确定,边模两侧的倒梯形平板边缘与楔式定型刚性角模边缘滑动连接,滑动连接的边缘间隙中嵌有弹性胶条。
上述每块倒梯形平板与楔式定型刚性角模之间连有至少两组滑块连接件,滑块连接件由一边的C形滑轨和另一边的T形滑轨套接而成,T形滑轨的横梁套在C形滑轨的空腔内,其两者的间隙中置有滚珠。
上述弹性胶条一边固定,另一边与滑块连接件呈挤压接触。
上述翻转模盒下口至筒模上口的距离均为定值。
上述在筒模四角底部的脚轮是万向轮。
上述连接脚轮的脚杆和楔式定型刚性角模的底部均有一纵列对应的螺栓孔。
这种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的配套装置,在跟进平台下面由托梁支撑,跟进平台四角的底部分别设有弹性导向轮,托梁下面两侧分别设有可自动入槽的支腿,其特征在于跟进平台上表面垂直于四个边模开有滑槽,在跟进平台上部设有用于顶升筒模倒梯形组合平板的支撑系统,该支撑系统由丝杠、丝杠上端部的手轮、套在丝杠上的斜杆和与斜杆连接的支杆组成,其中丝杠由支架固定于平台的中心,斜杆上端与丝杠铰接,斜杆下端和支杆下端铰接,并置于平台上的滑槽中,支杆上端顶在倒梯形组合平板底部。
上述跟进平台与支腿托梁间纵穿高度调节连接螺杆。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用一种高度、一套规格断面的模板,同时适应多种不同层高井筒变化的需要,简化传统的收放模式,使筒模结构更加轻便,使筒模施工大大简化,省工、省料、省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纵剖面示意图;图2是楔式筒模平面图;图3是图2楔式筒模的A-A剖面图;图4是弹性胶条的安装连接示意图;图5是弹性胶条未压缩前的示意图;图6是楔式筒模翻转模盒纵剖面;
图7是楔式筒模可替换高度的脚轮的示意图;图8是滑块连接件的安装剖面图;图9是滑块连接件的安装侧视图;图10是滑块连接件的位移状况图;图11是跟进平台的平面图;图12是图11跟进平台A-A剖面图,虚线支杆为脱模位置,实线支杆为支模位置;图13是图11跟进平台B-B剖面图,即弹性导向轮的工作原理图;图14是楔式筒模收放对比图,(1)为支模状态,(2)为脱模状态。
1-刚性角模、2-倒梯形平板、3-矩形非标板、4-背楞、5-滑块连接件、5.1-C形滑轨、5.2-T形滑轨、6-弹性胶条、7-翻转模盒、8-脚轮、9-跟进平台、10-斜杆、11-支杆、12-手轮、13-丝杠、14-滑槽、15-支腿、16-弹性导向轮、17-托梁、18-高度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由楔式筒模和跟进平台两部分构成。
参见图1、2、3,楔式筒模由四块楔式定型刚性角模1和四组倒梯形平板通过背楞4组合成型。每组倒梯形平板分别由两块定型的倒梯形平板2和一块由井道断面确定的矩形非标板3组拼成型。筒模断面的变化通过替换四块矩形非标板3及背楞4的长度实现。
参见图2,筒模背楞4的构造特征是两条互成直角的背楞在直角端相互贴近,并与刚性角模作固定连接,与远端刚性角模在水平方向作滑动连接,顶端与相邻背楞结合处留出空歇a,为筒模内收留出相应的空间。
参见图1、6,筒模两侧分别设有两层为跟进平台支腿预留孔成型的翻转模盒7,为跟进平台提供就位支座。其翻转模盒下口至筒模上口的距离与可替换高度的脚轮8可根据楼层施工的需要匹配调节。第2层翻转模盒主要用于楼层高差幅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使用。两层翻转模盒根据楼层高度需要在脚轮的配合下,决定开启或闭合。
参见图7,在筒模四角的底部分别设有可替换高度的脚轮8,保持跟进平台支腿至结构楼板面距离与筒模的翻转模盒至上层结构楼板面距离一致。从而满足多种断面及层高变化的井道混凝土浇灌的需要。脚轮8的脚杆和楔式定型刚性角模的底部均有一纵列对应的螺栓孔,可根据楼层高度需要替换或调节脚轮,脚轮中心与筒模两侧成45°。该部件备有一组高度不同的替换件。
参见图8、9、10,倒梯形平板2和矩形非标板3斜边的侧面分别设有滑块连接件5,将组拼的倒梯形平板与楔式定型刚性角模连成一体,并能使倒梯形平板2和楔式定型刚性角模1上下自由滑动。参见图8、图9,滑块连接件5构造特征如下它分别由C形滑轨5.1及T形滑轨5.2构成,在滑轨间镶入滚珠。C形滑轨5.1与部件1固定,T形滑轨5.2与倒梯形平板2固定,这样既能带动两板相互位移又能有效地控制相邻两板的间隙。滑块连接件5的位移状况参见图10(1)、(2),图10(1)为无位移的情况,图10(2)为位移后的情况。
参见图4、5,为防止泥浆渗入,在两板接口处留有间隙,间隙处设有弹性胶条6,弹性胶条一边固定,另一边与滑块连接件呈挤压接触。
参见图11、12、13,跟进平台构造特征如下跟进平台在其两侧的下方分别连接有可自动入槽的支腿,在提升跟进平台时,利用筒模翻转模盒在混凝土井壁中形成的预留孔完成新的就位。
参见图11、图13,跟进平台四角的底部分别设有弹性导向轮16,在拉簧的作用下,使导向轮始终紧贴已成型的混凝土井道阴角,使跟进平台在提升过程中四周与混凝土井壁始终保持相同的间隙。
参见图12,跟进平台在跟进平台9与托梁17间设有高度调节螺栓18,以便调节可能出现的高度误差及跟进平台9的平整度误差。
参见图11、图12、图14(1)、图14(2),在跟进平台的面板上设有互成直角四道滑槽14,在跟进平台中心设有丝杠13,丝杠13的端部带手轮12,丝杠1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螺母,丝杠13上部分别连接斜杆10及支杆11,当丝杠13下旋时,斜杆10上端受压下移,底端沿滑槽14外伸,使支杆11由斜向逐步形成竖直位置,从而将2、3组拼的倒梯形平板顶起,在滑块连接件5的拉动下,刚性角模内移,整个筒模与混凝土墙体脱开,见图14(2)虚线位置,筒模即可吊出。
权利要求1.一种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由位于筒模四角的四个刚性角模和位于筒模四边的边模拼装成矩形筒状,并在筒模内侧由背楞横向组合连接,筒模两侧分别设有两层为跟进平台支腿预留孔成型的翻转模盒,在筒模四角的底部分别由脚杆连接脚轮,其特征在于四个刚性角模为楔式定型刚性角模,即每个楔式定型刚性角模的两个直角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边模呈倒梯形,每个边模由两侧的倒梯形平板和中央的矩形非标平板组合而成,矩形非标平板的宽度由井道断面确定,边模两侧的倒梯形平板边缘与楔式定型刚性角模边缘滑动连接,滑动连接的边缘间隙中嵌有弹性胶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其特征在于上述每块倒梯形平板与楔式定型刚性角模之间连有至少两组滑块连接件,滑块连接件由一边的C形滑轨和另一边的T形滑轨套接而成,T形滑轨的横梁套在C形滑轨的空腔内,其两者的间隙中置有滚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胶条一边固定,另一边与滑块连接件呈挤压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其特征在于上述翻转模盒下口至筒模上口的距离均为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在筒模四角底部的脚轮是万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脚轮的脚杆和楔式定型刚性角模的底部均有一纵列对应的螺栓孔。
7.一种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的配套装置,在跟进平台下面由托梁支撑,跟进平台四角的底部分别设有弹性导向轮,托梁下面两侧分别设有可自动入槽的支腿,其特征在于跟进平台上表面垂直于四个边模开有滑槽,在跟进平台上部设有用于顶升筒模倒梯形组合平板的支撑系统,该支撑系统由丝杠、丝杠上端部的手轮、套在丝杠上的斜杆和与斜杆连接的支杆组成,其中丝杠由支架固定于平台的中心,斜杆上端与丝杠铰接,斜杆下端和支杆下端铰接,并置于平台上的滑槽中,支杆上端顶在倒梯形组合平板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断面及应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的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跟进平台与支腿托梁间纵穿高度调节连接螺杆。
专利摘要一种可适应断面及层高变化的楔式筒模及其配套装置,由楔式筒模和跟进平台两部分构成。四个刚性角模为楔式定型刚性角模,即每个楔式定型刚性角模的两个直角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边模呈倒梯形,每个边模由两侧的倒梯形平板和中央的矩形非标平板组合而成,矩形非标平板的宽度由井道断面确定,边模两侧的倒梯形平板边缘与楔式定型刚性角模边缘滑动连接,滑动连接的边缘间隙中嵌有弹性胶条。跟进平台上表面垂直于四个边模开有滑槽,在跟进平台上部设有用于顶升筒模倒梯形组合平板的支撑系统。用一种高度、一套规格断面的模板,同时适应多种不同层高井筒变化的需要,简化传统的收放模式,使筒模结构更加轻便。
文档编号E04G15/06GK2761760SQ20042012018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7日
发明者马永乐 申请人:马永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