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总碱量低于1%的,超低碱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及其制造工艺,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碱-骨料反应(Alkali-Aggregate Reaction,简称“AAR”),是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和水中的碱(Na2O或K2O)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若干年(数年至二、三十年)逐渐反应,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膨胀开裂、导致混凝土失去设计性能。由于活性骨料经搅拌后大体上呈均匀分布。所以一旦发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内各部分均产生膨胀应力,将混凝土自身胀裂、发展严重的只能拆除,无法补救,因而被称为混凝土的癌症。自从1940年美国T.E.Stanton提出此问题以来,已有不少国家出现AAR破坏的工程实例,如美国、法国、印度等国使用花岗岩或片麻岩骨料,出现了碱-骨料反应的破坏事故。巴西的Moxot′水电站使用黑云母花岗岩作混凝土骨料,八年后出现了危害性的碱骨料反应。特别是法国的Shambon坝使用片麻岩及云母片岩作混凝土骨料,出现了沿大坝高度总膨胀量超过了10cm,大坝上部向上游方向倾斜了15cm的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破坏的工程实例。因此,碱-骨料反应问题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引起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是水泥超过安全含碱量,存在活性骨料并超过一定的数量,要有水分,如果没有水分,反应就会减小或完全停止。影响碱-骨料反应膨胀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水泥含碱量、湿度、温度、外加剂及掺合料,混凝土或砂浆中的水泥用量,活性骨料的数量、粒径和活性大小等。当混凝土处于潮湿的环境,混凝土中含碱量较高,并含有活性骨料,则有可能发生碱-骨料反应而导致膨胀、开裂。因此,必须对工程用的骨料是否含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并且测定水泥含碱量,以便采取必要的抑制碱-骨料反应的预防措施。碱骨料反应条件是在混凝土配制时形成的,即配制的混凝土中只要有足够的碱和反应性骨料,在混凝土浇筑后就会逐渐反应,在反应产物的逐渐吸水膨胀和内应力足以使混凝土开裂的时候,工程便开始出现裂缝。这种裂缝和对工程的损害随着碱骨料反应的发展而发展,严重时会使工程崩溃。有人试图用阻挡水分来源的方法控制碱骨料反应的发展,例如日本从大阪到神户的高速公路松原段陆地立交桥,桥墩和梁发生大面积碱骨料反应开裂,日本曾采取将所有裂缝注入环氧树脂、注射后又将整个梁、桥墩表面全用氧树脂涂层封闭,企图通过阻止水分和湿空气进入的方法控制碱骨料反应的发展,结果仅仅经过一年、又多处开裂。因此世界各国都是在配制混凝土时采取措施,使混凝土工程不具备碱骨料反应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1.控制水泥含碱量2.控制混凝土中含碱量3.对骨料选择使用4.掺混合材5.隔绝水和湿空气的来源。总之主要是控制混凝土中的总碱量。
由于碱-骨料反应必须在混凝土中有足够的含碱量、足够数量的活性骨料和足够的水分供应,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并不要求任何情况下都限制混凝土的含碱量,但是,促进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生成和发展以至造成混凝土结构物的劣化,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却是高含碱量对混凝土更大的威胁。不管是否使用活性骨料,必须将混凝土中的含碱量减到适当少的范围。高含碱量的混凝土会产生抗裂性能差的凝胶,加重混凝土后期的干燥收缩,所以不论骨料是否有活性,都应当限制混凝土中的含碱量。减水剂作为现代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第五组分,将其总碱量降至足够低的范围,对降低混凝土的含碱量、抑制碱骨料反应、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性能产生应有的贡献。而从以往的文献和专利报道中可以看出,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的总碱量比较高(一般>6.0%)。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一些对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工程,尤其是对总碱量要求较高的工程,在保持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大减水、高保坍等优点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或部分应用不含钠、钾离子的减性调节剂,降低或除去已有技术所制备氨基减水剂中的碱,为人们提供一种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由下述工艺制备而成(1)羟甲基化将氨基芳基磺化剂、酚类单体和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用碱性调节剂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7-9.5,在0.5-3.0h内滴加缩合剂,加热升温至50-100℃后,反应0.5-2h;(2)碱性缩合利用碱性调节剂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8-11,并加入适量的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在70-100℃下反应2-10h;(3)碱性重整利用碱性调节剂将上述体系中的pH值调至8.5-13,在85-100℃下反应0.5-3.0h后降温出料,本发明产品为红棕色液体,将液态产品经过喷雾干燥工序,制得粉状物;在上述三步骤中,各原料的质量用量为氨基芳基磺化剂10.5~32%、酚类单体3.2~16%、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0~10.5%、缩合剂9.5~61.0%、碱性调节剂0.7-11.5%、水17.5-65%。
其中,氨基芳基磺化剂为对氨基苯磺酸(钠)、4-乙酰氨基苯磺酸、4-氨基-1,3-苯基二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酚类单体为苯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甲酚、乙酚、双酚A、双酚S或以上化合物的亲核取代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于缩合剂为甲醛、乙醛、糠醛、三聚甲醛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为尿素、双氰胺、三聚氰胺、丙烯酰胺以及甲苯磺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碱性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碳酸钙、氨水、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三次加入量的总和为反应物料总量的0.7-11.5%,其中氢氧化钠用量不超过减性调节剂总量的6%。
以上各步骤的原料的质量分数总和为100%。
本发明除了具有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的大减水,高保坍,水泥适应性强等各项优点以外,突出的特点是总碱量小于1.0%,甚至为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1.本实施例的原料和配方(单位-Kg)对氨基苯磺酸225千克;苯酚84千克;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双氰胺和尿素混合物,质量比为1∶3)28千克甲酚12千克;甲醛(37%含量)252千克;碱性调节剂氢氧化钙14.8千克;氨水34千克水350.2千克。
2.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包括三个步骤碱性条件下的羟甲基化、碱性缩合、以及碱性重整步骤,各工艺步骤均在常压下进行。
(1)羟甲基化将对氨基苯磺酸225千克、苯酚84千克和12千克甲酚和350.2千克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用氢氧化钙14.8千克,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8.0,在1.5h内滴加252千克甲醛,加热升温至65℃后,反应0.5h。
(2)碱性缩合利用23千克氨水的混合物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9.5,并加入28.0千克双氰胺和尿素混合物,在90℃下反应7.5h。
(3)碱性重整利用11千克氨水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12.5,在85℃下反应1.0h后降温出料,本发明产品为红棕色液体,将液态产品经过喷雾干燥工序,制得粉状物。
实施例21.实施例的原料和配方(单位-Kg)对氨基苯磺酸242千克;苯酚125千克;三聚氰胺5.0千克三聚甲醛85千克;碱性调节剂氢氧化钙9.5千克;乙醇胺45千克水488.5千克。
2.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包括三个步骤碱性条件下的羟甲基化、碱性缩合、以及碱性重整步骤,各工艺步骤均在常压下进行。
(1)羟甲基化将对氨基苯磺酸242千克、苯酚125千克和488.5千克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用氢氧化钙9.5千克和乙醇胺15千克,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8.5,在0.5h内滴加85千克三聚甲醛,加热升温至50℃后,反应3.0h。
(2)碱性缩合利用18千克乙醇胺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9.5,并加入5.0千克三聚氰胺,在85℃下反应5.5h。
(3)碱性重整利用12千克乙醇胺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11.5,在95℃下反应2.0h后降温出料,本发明产品为红棕色液体,将液态产品经过喷雾干燥工序,制得粉状物。
实施例31.实施例的原料和配方(单位-Kg)4-氨基-1,3-苯基二磺酸18千克;对氨基苯磺酸224千克;苯酚83千克;尿素16.5千克双酚A12千克;甲醛(37%含量)210千克;碱性调节剂氨水19.5千克;二乙醇胺48千克水369千克。
1.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包括三个步骤碱性条件下的羟甲基化、碱性缩合、以及碱性重整步骤,各工艺步骤均在常压下进行。
(1)羟甲基化将对氨基苯磺酸224千克和18千克的4-氨基-1,3-苯基二磺酸、苯酚83千克和12千克双酚A和369千克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用氨水16.5千克,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7.5,在1.5h内滴加210千克甲醛,加热升温至75℃后,反应1.5h。
(2)碱性缩合利用3千克氨水和27千克二乙醇胺的混合物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8.5,并加入16.5千克尿素混合物,在90℃下反应7.5h。
(3)碱性重整利用21千克二乙醇胺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12.5,在95℃下反应1.0h后降温出料,本发明产品为红棕色液体,将液态产品经过喷雾干燥工序,制得粉状物。
实施例41.本实施例的原料和配方(单位-Kg)对氨基苯磺酸174千克;苯酚68千克;丙烯酰胺21.5千克间苯二酚22千克;甲醛(37%含量)235千克;
碱性调节剂氢氧化钙9.5千克;三乙醇胺56千克;水414干克。
2.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包括三个步骤碱性条件下的羟甲基化、碱性缩合、以及碱性重整步骤,各工艺步骤均在常压下进行。
(1)羟甲基化将对氨基苯磺酸174千克、苯酚68千克和22千克间苯二酚和414千克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用氢氧化钙8.5千克,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8.0,在1.5h内滴加235千克甲醛,加热升温至85℃后,反应0.5h。
(2)碱性缩合利用1千克氢氧化钙和32千克三乙醇胺的混合物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10.5,并加入21.5千克丙烯酰胺,在95℃下反应10h。
(3)碱性重整利用24千克三乙醇胺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12.5,在85℃下反应2.0h后降温出料,本发明产品为红棕色液体,将液态产品经过喷雾干燥工序,制得粉状物。
实施例51.原料和配方(单位-Kg)4-乙酰胺基苯磺酸150千克;苯酚30千克;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双氰胺和三聚氰胺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4)11千克双酚S58千克;甲醛(37%含量)150千克;乙醛30千克;碱性调节剂氨水9.5千克;三乙醇胺33千克;水528.5千克。
2.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包括三个步骤碱性条件下的羟甲基化、碱性缩合、以及碱性重整步骤,各工艺步骤均在常压下进行。
(1)羟甲基化将4-乙酰氨基苯磺酸150千克、苯酚30千克和58千克双酚S和528.5千克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用氨水的混合物9.5千克,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7.5,在1.0h内滴加150千克甲醛,0.5小时内滴加乙醛30千克,加热升温至75℃后,反应0.5h。
(2)碱性缩合利用23千克三乙醇胺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10.5,并加入11千克双氰胺和三聚氰胺的混合物,在90℃下反应10.5h。
(3)碱性重整利用10千克三乙醇胺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11.5,在85℃下反应3.0h后降温出料,本发明产品为红棕色液体,将液态产品经过喷雾干燥工序,制得粉状物。
实施例61.原料和配方(单位-Kg)对氨基苯磺酸180千克;对氨基苯磺酸钠30千克;苯酚68千克;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双氰胺和尿素混合物,质量比为1∶4)26千克双酚A22千克;甲醛(37%含量)180千克;碱性调节剂氢氧化钙9.5千克;氨水17千克;水467.5千克。
2.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包括三个步骤碱性条件下的羟甲基化、碱性缩合、以及碱性重整步骤,各工艺步骤均在常压下进行。
(1)羟甲基化将对氨基苯磺酸180千克和对氨基苯磺酸钠30千克、苯酚68千克和22千克双酚A和467.5千克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用氢氧化钙4.5千克,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8.0,在1.5h内滴加180千克甲醛,加热升温至75℃后,反应1.5h。
(2)碱性缩合利用5千克氢氧化钙和6千克氨水的混合物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9.5,并加入26.0千克双氰胺和尿素混合物,在90℃下反应7.5h。
(3)碱性重整利用11千克氨水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12.5,在85℃下反应1.0h后降温出料,本发明产品为红棕色液体,将液态产品经过喷雾干燥工序,制得粉状物。
实施例71.原料和配方(单位-Kg)对氨基苯磺酸160千克;苯酚58千克;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双氰胺和尿素混合物,质量比为1∶4)8千克双酚A15千克;双酚S12千克;甲醛(37%含量)160千克;碱性调节剂(氨水37千克;氢氧化钠2千克;)水548千克。
2.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包括三个步骤碱性条件下的羟甲基化、碱性缩合、以及碱性重整步骤,各工艺步骤均在常压下进行。
(1)羟甲基化将对氨基苯磺酸160千克、苯酚58千克、15千克双酚A、12千克双酚S和548千克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用氨水21.5千克,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9.0,在1.0h内滴加160千克甲醛,加热升温至85℃后,反应0.5h。
(2)碱性缩合利用15.5千克氨水的混合物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10.5,并加入8.0千克双氰胺和尿素混合物,在90℃下反应4.5h。
(3)碱性重整利用2千克氢氧化钠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12.5,在85℃下反应3.0h后降温出料,本发明产品为红棕色液体,将液态产品经过喷雾干燥工序,制得粉状物。
实施例81.原料和配方(单位-Kg)对氨基苯磺酸180千克;苯酚68千克;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双氰胺和尿素混合物,质量比为1∶3)12千克甲醛(37%含量)180千克;碱性调节剂三乙醇胺29.5千克;氢氧化钠1千克;水529.5千克。
2.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包括三个步骤碱性条件下的羟甲基化、碱性缩合、以及碱性重整步骤,各工艺步骤均在常压下进行。
(1)羟甲基化将对氨基苯磺酸180千克、苯酚68千克和529.5千克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用三乙醇胺18.5千克,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7.5,在1.0h内滴加180千克甲醛,加热升温至90℃后,反应0.5h。
(2)碱性缩合利用11千克三乙醇胺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9.5,并加入12.0千克双氰胺和尿素混合物,在90℃下反应3.5h。
(3)碱性重整利用1千克氢氧化钠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10.5,在85℃下反应2.0h后降温出料,本发明产品为红棕色液体,将液态产品经过喷雾干燥工序,制得粉状物。
以下为本发明的性能情况及其与同类产品的各项性能比较情况主要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试验方法原材料水泥江南水泥厂生产金宁羊425R.P.II型水泥砂细度模数为2.6的中砂。
石子南京六合产玄武岩,压碎指标为2.5%,粒经为5-20mm的碎石。
混凝土配合比水泥 砂 大石子 小石子1 ∶ 2.15∶ 2.1 ∶ 1.425在配制混凝土时,水泥、砂、石材料按以上配合比进行称量,加水量则以控制坍落度为8±1cm为标准。未掺加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称为基准混凝土。
试验方法混凝土性能试验主要包括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抗压强度、静压弹性模量、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混凝土抗渗性能等。
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试验方法参照GB8076-97《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关规定执行。
混凝土抗压强度、静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参照GBJ81-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抗碳化性能和抗渗性能试验方法参照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表1 本发明液体产品的固含量和减水率
注掺量为固体份0.5%,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加水量为87mL.水泥为江南水泥厂生产金宁羊42.5R.P.II型水泥表2 本发明氨基高效减水剂与国内外其它高效减水剂的总碱量比较
注北京某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1,天津某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2,山东某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3,陕西某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4,浙江某氨基磺酸盐AS-5,江苏某氨基磺酸磺酸盐AS-6,德国的Melment,国内某高磺化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SPP-II和日本花王的萘系高效减水剂Might-100,总碱量按固体份计算。
表3 实施例7混凝土性能
注掺量为固体份0.45%,水泥为江南水泥厂生产金宁羊42.5R.P.II型水泥。
表4 实施例7的匀质性指标
注掺量为固体份0.45%,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加水量为87mL.
表5 本发明与其它高效减水剂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
权利要求
1.一种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工艺制备而成(1)羟甲基化将氨基芳基磺化剂、酚类单体和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用碱性调节剂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7-9.5,在0.5-3.0h内滴加缩合剂,加热升温至50-100℃后,反应0.5-2h;(2)碱性缩合利用碱性调节剂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8-11,并加入适量的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在70-100℃下反应2-10h;(3)碱性重整利用碱性调节剂将上述体系中的pH值调至8.5-13,在85-100℃下反应0.5-3.0h后降温出料,本发明产品为红棕色液体,将液态产品经过喷雾干燥工序,制得粉状物;在上述三步骤中,各原料的质量用量为氨基芳基磺化剂10.5~32%、酚类单体3.2~16%、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0~10.5%、缩合剂9.5~61.0%、碱性调节剂0.7-11.5%、水17.5-6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氨基芳基磺化剂为对氨基苯磺酸(钠)、4-乙酰氨基苯磺酸、4-氨基-1,3-苯基二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其特征在于酚类单体为苯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甲酚、乙酚、双酚A、双酚S或以上化合物的亲核取代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其特征在于缩合剂为甲醛、乙醛、糠醛、三聚甲醛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为尿素、双氰胺、三聚氰胺、丙烯酰胺以及甲苯磺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其特征在于碱性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碳酸钙、氨水、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三次加入量的总和为反应物料总量的0.7-11.5%,其中氢氧化钠用量不超过减性调节剂总量的6%。
7.一种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工艺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羟甲基化将氨基芳基磺化剂、酚类单体和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用碱性调节剂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7-9.5,在0.5-3.0h内滴加缩合剂,加热升温至50-100℃后,反应0.5-2h;(2)碱性缩合利用碱性调节剂将上述体系的pH值调至8-11,并加入适量的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在70-100℃下反应2-10h;(3)碱性重整利用碱性调节剂将上述体系中的pH值调至8.5-13,在85-100℃下反应0.5-3.0h后降温出料,本发明产品为红棕色液体,将液态产品经过喷雾干燥工序,制得粉状物;在上述步骤中,名原料的质量用量为氨基芳基磺化剂10.5~32%、酚类单体3.2~16%、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0~10.5%、缩合剂9.5~61.0%、碱性调节剂0.7-11.5%、水17.5-6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氨基芳基磺化剂为对氨基苯磺酸(钠)、4-乙酰氨基苯磺酸、4-氨基-1,3-苯基二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其特征在于酚类单体为苯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甲酚、乙酚、双酚A、双酚S或以上化合物的亲核取代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其特征在于缩合剂为甲醛、乙醛、糠醛、三聚甲醛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为尿素、双氰胺、三聚氰胺、丙烯酰胺以及甲苯磺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其特征在于碱性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碳酸钙、氨水、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三次加入量的总和为反应物料总量的0.7-11.5%,其中氢氧化钠用量不超过减性调节剂总量的6%。
全文摘要
超低碱氨基磺酸系减水剂,由1)将氨基芳基磺化剂、酚类单体和水拌匀后,用碱性调节剂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7-9.5、滴加缩合剂,升温至50-100℃后反应0.5-2h;2)用碱性调节剂将体系的pH值调至8-11,加入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在70-100℃下反应2-10h;3)用碱性调节剂将体系的pH值调至8.5-13,在85-100℃下反应0.5-3.0h后降温出料、经喷雾干燥制得。各原料用量为氨基芳基磺化剂10.5~32%、酚类单体3.2~16%、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0~10.5%、缩合剂9.5~61.0%、碱性调节剂0.7-11.5%、水17.5-65%。本发明突出的特点是总碱量小于1.0%,甚至为零。
文档编号C04B24/00GK1706769SQ20051003927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2日
发明者丁寅, 刘加平, 缪昌文, 周伟玲, 刘建忠 申请人: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南京道鹭建设材料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