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56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楼房建筑含有型钢的现 浇混凝土空腔楼盖。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上建造楼房,基本上采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和现浇钢筋 混凝土空腹楼盖等,近些年来钢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体系迅速发展,目 前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用型钢做骨架,用压型钢板代替部分抗拉构造钢筋 和楼盖模板,此方法比钢筋结构混凝土韧性好和承载力强。但是压型钢板 必须安放在型钢梁的上翼缘,通常的抗拉钢筋受到型钢腹板的约束,也只 能布置在型钢的上翼缘板,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在型钢上接触面小,防止位 移需焊接圆柱头栓订定位,特別是型钢腹板和上下翼缘板外露的地方需涂 防火涂料保护,建筑成本大,楼盖隔音差。
公开号为CN131027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在型钢上面铺设压型钢板, 然后在压型钢板上面再制做空心楼盖,此方式使得楼盖的承重能力大,但 这样建成的楼盖其下面还有凸出的型钢,且型钢上面必须涂防火材料,增 加了压型钢板,都增大了成本,而且对于后期装修也增加了难度和支出, 此结构也间接的增大了整个楼房的高度,而可用高度并没有增加,如此结 构不装修又影响了美观。
公开号CN176625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型钢腹板伸出型钢上翼缘板,其 凸出部分成锯齿状,在楼盖浇注时将其锯齿状部分浇注在楼盖里面,此方案虽然加强了楼盖与型钢之间的结合度,但此方法将型钢制成活动连接, 其制作与安装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不能应用现有的产品,且 型钢的下翼缘还是突出于楼盖的下翼缘板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量轻、型钢与混凝土结合好、 型钢梁防火性能好,降低层高,成本低的现浇空腔楼盖。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方案实现 一种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包括上 翼缘板,下翼缘板,下翼缘板下面的模板,上、下翼缘板之间由空心体组 成的空心层,各空心体之间的肋梁,其改进在于,所述楼盖内还包括淡注 在混凝土内的型钢,所述型钢由上翼缘、腹板和下翼缘组成,所述腹板上 留有供肋梁底部钢筋通过的贯穿孔或固定构件,所迷肋梁上部钢筋通过型 钢上翼缘上部并形成交叉,所述型钢的上翼缘、腹板和下翼缘内壁由混凝 土包裹;所述肋梁与肋梁纵横交叉构成安放空心体的网格。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为型钢的下翼缘板面凹于楼盖下翼缘板面且距楼 盖下翼缘板底面在18毫米内。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为所述楼盖下翼缘板面位于型钢腹板处,型钢的 下翼缘底面凸出于楼盖下翼缘板面。
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为所述空心体包括底板、框体和顶盖,所述 底板外表面至少有两个弧型凸起,所述底板与顶盖上开有相对的孔,所述 底板上的孔设置在其表面弧形之间的凹处,所述底板与顶盖的孔通过封闭 贯穿通道连接,所述空心体和贯穿通道为整体密封,所述底板圆弧型的高 度小于楼盖下翼缘板的厚度并小于18毫米。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为空心体的底板与楼盖模板间设置钢丝网或 玻璃纤维布,底板弧型凸起与楼盖模板间隙渗入足量的混凝土砂浆,将底 板与钢丝网或玻璃纤维布浇注为一体,形成楼盖下翼缘板。
本发明的还一优选方式为所迷空心体采用特种水泥砂浆制成,所述 特种水泥砂浆中间加有衬物,所述衬物是玻璃纤维丝或纤维布。
本发明的再一优选方式为所述空心体贯穿通道中间直径相等,两端 与顶盖、底板上的孔相4妾的地方至少有一端^:大成喇叭口状。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为所述空心体内还安装有支撑物,所述支撑 物与顶盖、底板连接,所迷顶盖的上表面有弧形凸起。
本发明的再一优选方式为所述空心体采用整块泡沫塑料制成。其特
泡沫塑料来实现,所述空心体的至少两个弧形下表面与楼盖模板的距离大 于3毫米,所述底板最少有两个弧型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高度比楼盖下 翼缘板的厚度少3毫米,且楼盖下翼缘板的厚度小于18毫米。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为所述肋梁由铁丝将其与楼盖模板下方的脚 手架固定,所述固定铁丝定点分布在整个楼盖相关处。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为所述肋梁中放置有预埋管或接线盒,所述 型钢包括槽钢、T字钢或工字钢。
本发明采用在型钢的腹板中预留肋梁下部钢筋的通过孔,来将型钢的 上翼缘板、腹板、下翼缘板内壁浇注在楼盖内,使得型钢腹腔混凝土与整 个楼盖混凝土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了型钢的钢度。且将型钢的上翼缘板、 腹板、下翼缘板内壁封闭在楼盖内,不用在型钢外表上再涂抹防火材料,达到了节省成本的目的,而且用型钢直接做为楼盖的一部分,大大减少了 楼盖施工的难度,空心体底板釆用至少两个孤形凸起可以使混凝土砂浆完 全渗入空心体与楼盖模板之间,保持空心体的稳定性及楼盖下表面的光滑, 通过空心体中间的贯穿孔,可以方便有效的将混凝土砂浆从顶盖上一直灌 到底板与楼盖下层之间,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的空心体中间混凝土砂浆不能 完全灌入的问题,利用空心体里的支撑物,可以提高空心体抗顶压和侧压 的能力,整个空心体除了贯穿通道孔外都是密封的,这样可以防止混凝土 砂浆从缝隙中进入,避免增加整个楼盖的重量。空心体中间贯穿通道与顶 盖和底板孔洞相接的地方做成喇叭状,这样就增大了空心体贯穿通道与混 凝土砂浆的接触,对楼盖上层的冲压和下层的应力都产生很大效果,除了 利用特种水泥砂浆制造空心体外,在一些承重要求不高的楼盖里,可以采 用泡沫塑料块等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来制造一些更轻的空心体或实心体, 在混凝土砂浆中加入衬物可以增强空心体的各种抗性,如撞击、挤压等, 空心体的顶盖采用弧形凸起可以适当的分解整个空心体的受力面积。
本方案现浇空腔楼盖,減少肋梁达到重量轻、结构合理、提高整体防
裂缝和抗地震的效果,本方案中的空心体利用模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制 造出来,且在其半凝固时就将顶盖或侧板与框体或长方体模合在一起,节 省了时间,取消了现有技术中涂粘接剂和另加叠合层的手续。用上述空心 体现场浇注的楼盖底面光滑,只需简单装修即可使用,去除了现有技术需 要抹灰和装饰填空的手续。


图1型钢下翼缘凸出楼盖下翼缘板示意2 型钢下翼缘封于楼盖下翼缘板内示意图
图3 空心体示意图,A为上、下面都带弧形凸起、贯穿通道两端都为 喇叭口状示意图,B为上面为平面且贯穿通道一端为喇叭口状示意图。 图4 型钢示意图,A为左视图,B为型钢腹板有贯穿孔的立体图 图5 空心体模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 步的说明。
如图4所示,本方案中型钢包括槽钢、工字钢或T字钢,的型钢1按 铺设楼盖的厚度和其肋梁6的位置在型钢腹部12开有供肋梁6下部钢筋穿 过的贯穿孔31,见图4B,或在型钢腹部12的相对位置固定螺栓,再将肋 梁的下部钢筋3焊在螺栓上,或在型钢腹部12的相对位置安装固定钢筋的
装置,如支架、锁扣等。
如图3A、 B所示,本方案中的空心体是利用模具一次做好,空心体材
料一般采用特种水泥作基料,在特种水泥中间加有如玻璃纤维丝、玻璃纤 维布或钢丝网一类衬物,以增强空心体的坚固性、抗压性,在空心体的底 面11做有向外凸出的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弧形,此弧形可以在空心^f本;故置时 与楼盖下翼缘板5间铺设的铁丝网7成点接触,多弧形可以使空心体底部 11形成渗入混凝土砂浆的通道,此方案可以实现下翼缘板5的底面光滑。 空心体的底面弧形呈对称排列,其弧形的大小可以随制做空心体的大小调 整,在确保渗入灌混凝土砂浆的通道的前题下尽可能大些,从而减少肋梁 中的混凝土砂浆量。底面11弧形与弧形之间的对称点设有孔洞、在顶盖18上也设有与之相应的孔洞,其顶盖18与底板ll的孔洞通过连通管道9 连接。连通管道9与整个空心体之间也是密封的,这样可以防止灌浆时混 凝土砂浆进入空心体内,造成楼盖重量增加。可以按空心体的大小,来增 加上下之间的连通管道9数目,连通管道9 一可以排出空心体放置在模板 上浇注混凝土时产生的空气,二可以使混凝土砂浆方便、快速的流到空心 体的底面,三可以加强楼盖上层与下层的支撑。将连通管道与上、下孔洞 相接处或一处做成放射状的喇叭形,可增大贯穿通道与混凝土砂浆的接触 面,加大对楼盖上、下翼缘板的支撑和固定,对楼盖上、下翼缘板的冲切 力和应力都产生很大效果,当空心体不能满足施工正面压力和侧面压力时 可在空心体里安装各种构造的支撑物15,如果是抗上下正压力和侧压力, 最好采用十字形的隔板式,此结构可以将空心体的各个框面的压力都支住。 如图5所示,本方案中所用空心体的制作模具结构如下,其包括上边 侧模板20、顶模板21、下边侧模块23、底模板22、左侧模板26和右侧模 板27,在浇注时将上边侧模板20、顶模板21、下边側模板23和底模板22 依次用连接件29连接成一排,左侧模板26、右侧模板27单独放在一边, 将混凝土砂浆在模具上先铺一层,然后按需要放上一层或数层纤维布、纤 维丝或无纺布来加强构件的强度,再将剩下的混凝土砂浆铺上,在抹浆的 过程中进行《效震动,加强混凝土砂浆之间的密实性,当混凝土砂浆初凝时, 将底模板22和顶模板21以下边侧模板23为支撑底面折起,将折起来的上 边侧模板20与底模板22的边用连接件29连接在一起,形成模具的四面框 体,将初凝的外面涂抹混凝土砂浆和衬物17的贯穿通道模具28,插入顶 模板21和底模板22上的孔A16、 B10内,然后将接合处压实,再将左侧模板26和右侧模板27镶入模具框体,让其边缘的混凝土砂浆直接和框体胶 合,在混凝土砂浆完全凝固后,依次拆除贯穿通道模具9、上边側模板20、 顶模板21、底模板22、左侧模板26、右侧模板27,取走凝固好的空腹模 具,完成一个空心体的制造。
本方案的空心体也可采用采用整块泡沫塑料制成。空心体的上表面与 下表面之间的贯穿通道采用预留或挖掉中间泡沫塑料来实现,空心体的弧 形下表面与楼盖模板的距离大于3毫米,底板弧型凸起的高度小于楼盖下 翼缘板的厚度且小于18毫米。
具体实施方式
一,如图1所示,本方案是当型钢1高于楼盖的情况
当楼房的钢柱框架建好后,在建造楼盖时,在主梁型钢1的左右侧面铺设 楼盖模板4,然后在楼盖模板4上再铺上一层钢丝网,也可铺玻璃纤维布 或纤维布一类衬物,再将按设计图紙布置的肋梁6下部钢筋3,从型钢1 腹板12的预留孔31中穿过,过长的钢筋可以采用截断后再焊接的方式安 装,肋梁6的上部钢筋从型钢1上翼缘14上部通过,最后肋梁6形成空心 体大小的纵横网格,然后在网格中安放空心体,带多弧面的空心体底板ll 安置在楼盖模板4上面的衬物上,再铺设空腔楼盖上翼缘板8内的钢筋, 同时将型钢1下翼缘13边缘至楼盖底模板4处搭建一个斜支撑面,以增大 型钢与钢筋混凝土的接触面,将预留预埋管和接线盒放置在肋梁6钢筋骨 架中,用混凝土布料机在肋梁6中铺一层稀释混凝土砂浆,让稀释混凝土 砂浆渗入到空心体底部,在建筑震动棒的强烈震动下,使混凝土砂浆从空 心体的四周外沿灌入到底板ll并向底板中心连通管道9流动,底板孤型凸 起的高度小于楼盖下翼缘板5的厚度且小于18毫米,为防止底板ll与建 筑模板4之间的混凝土砂浆不密实,可从空心体的连通管道9中注入混凝土砂浆,同时将建筑震动棒垂直插入连通管道9中强烈震动,让混凝土砂 浆再向四周扩散,混凝土砂浆在建筑震动棒的作用下,紧密结合形成楼盖 下翼缘板5,随后将批量混凝土砂浆泵入楼盖上翼缘板8钢筋2和肋梁6 框架中,用建筑震动棒器震动密实由多个空心体形成的空心层和上翼缘板 8,最后将上翼缘板8表面水平找平。为防止空心体在浇注时浮起,必须进 行抗浮处理,楼盖在现浇时将肋梁6用铁丝与楼盖模板4下面的脚手架固 定在一起,等混凝土凝固后拆掉楼盖模板4后实现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 盖。
实施方式二如图2所示,本方案为主梁型钢低于楼盖下翼缘板的情 况,与上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楼盖模板4位于型钢1的下翼缘13 底面下部且与型钢1距离18毫米内,钢丝网铺设的衬物也位于型钢1的下 面,由空心体底面弧形高度所组成的楼盖下翼缘板5与型钢下翼缘13底面 持平,最后灌注成的楼盖形成底面光滑的"无梁"现浇钢型混凝土空腔楼 盖。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 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等 同替换,而末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 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包括上翼缘板(8),下翼缘板(5),下翼缘板(5)下面的模板(4),上、下翼缘板之间由空心体组成的空心层,各空心体之间的肋梁(6),其特征在于,所述楼盖内还包括浇注在混凝土内的型钢(1),所述型钢(1)由上翼缘(14)、腹板(12)和下翼缘(13)组成,所述腹板(12)上留有供肋梁底部钢筋(3)通过的贯穿孔或固定构件(31),所述肋梁(6)上部钢筋通过型钢上翼缘(14)上部并形成交叉,所述型钢(1)的上翼缘(14)、腹板(12)和下翼缘(13)内壁由混凝土包裹;所述肋梁与肋梁纵横交叉构成安放空心体的网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其特征在于型钢(I) 的下翼缘(13 )底面凹于楼盖下翼缘板(5 )底面且距楼盖下翼缘板 (5)底面在18毫米内。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其特征在于,所 述楼盖下翼缘板(5 )位于型钢(1)腹板(12 )处,型钢(1)的下翼缘(13 ) 凸出楼盖下翼缘板(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 空心体包括底板(11)、框体和顶盖(18),所述底板(11)外表面至少有 两个弧型凸起,所述底板(11)与顶盖(18)上开有相对的孔,所述底板(II) 上的孔设置在其表面弧形之间的凹处,所述底板(11)与顶盖(18 ) 的孔通过封闭贯穿通道(9)连接,所述空心体和贯穿通道(9)为整体密 封,所述底板(11)圆弧型的高度小于楼盖下翼缘板(5)的厚度并小于 18毫米。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其特征在于,空心体的底板(11)与楼盖模板(4 )间设置钢丝网或玻璃纤维布(7 ),底板 (11)弧型凸起与楼盖模板(4 )间隙渗入足量的混凝土砂浆,将底板(11 ) 与钢丝网或玻璃纤维布(4)浇注为一体,形成楼盖下翼纟彖4反(5)。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其特征在于,所 述空心体采用特种水泥砂浆制成,所述特种水泥砂浆中间加有衬物,所述 衬物是玻璃纤维丝或纤维布。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其特征在于,所 述空心体贯穿通道(9)中间直径相等,两端与顶盖(18)、底板(ll)上 的孔相接的地方至少有 一端放大成喇叭口状。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 空心体内还安装有支撑物(15 ),所述支撑物(15 )与顶盖(18 )、底板(11) 连接,所述顶盖(18)的上表面有弧形凸起。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心体采用整块泡沫塑料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体的上表面与下 表面之间的贯穿通道釆用预留或挖掉中间泡沫塑料来实现,所述空心体的 至少两个弧形下表面与楼盖模板(4)的距离大于3毫米,所述底板最少有 两个弧型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高度比楼盖下翼缘板(5 )的厚度少3亳米, 且楼盖下翼缘板(5 )的厚度小于18毫米。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 肋梁(6)由铁丝将其与楼盖模板(4)下方的脚手架固定,所述固定铁丝 定点分布在整个楼盖相关处,所述肋梁(6)中;^文置有预埋管或接线盒,所 述型钢包括槽钢、工字钢或T字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的结构,本方案在型钢的腹板中制作肋梁底部通长筋专用贯通孔,将肋梁底部钢筋从型钢腹部贯穿孔通过,上部从型钢上翼缘通过,组成纵横交错的预制空心体大小的网格,在格子中放入中空的空心体,再将混凝土砂浆灌入,使型钢的上翼缘和腹板与整个楼盖形成一个整体,此方案可以使钢筋混凝土与型钢接触紧密,楼盖承重效果更佳,本方案中空心体底面做成多个凸起的弧形,这样在浇注混凝土砂浆时,砂浆可以进入到空心体的底面,使得楼盖下翼缘板底面在凝固后形成一个光滑平面,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还要对底面进行二次加工的问题。
文档编号E04G15/06GK101314970SQ20081012658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8日
发明者王本淼, 王海崴 申请人:王本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