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22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装饰保温的板体,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双密度聚
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背景技术
在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时,一般建筑物的内外热交换速率较高,浪费了大量的能 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建筑物的节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在建筑物的外墙体 上铺设保温板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节能方式。而且如果在所述保温板体的外层设置纹理 图案,就同时起到了装饰的作用。然而,已有的此类板体都不能很好的满足保温和装饰的作 用,造成这种不足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外表面材料不合适,不能提供多样化的装饰效 果,重量较大;二是结构不合适,普通的拼接安装方法(例如直接对齐粘贴或装钉)不牢固 且容易浸水。所以有必要着重从结构设置上入手,开发出一种便于安装且性能优良的装饰 保温板体。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由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和低 密度聚氨酯保温层构成;具有能够交错互补拼接的上翼边和下翼边,以及能够交错互补拼 接的左翼边和右翼边。 较佳地,上端的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向内减薄,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 和与其相邻的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部分构成上翼边;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的外层部分向下
延伸构成下翼边,下翼边与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为互补结构。 较佳地,上翼边具有多个非贯通的预安装浅孔。 较佳地,上端的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向内减薄,与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 层相邻的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部分内分布有多个高密度聚氨酯钉装块,所述减薄的上端高 密度聚氨酯装饰层、都与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相邻的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部分 和所述多个高密度聚氨酯钉装块构成上翼边,上翼边具有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多个高密度聚 氨酯钉装块中心的非贯通的预安装浅孔;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的外层部分向下延伸构成下 翼边,下翼边与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为互补结构。 较佳地,下翼边的基部内侧具有安装卡口 ,上翼边的顶端具有与安装卡口相契合 的安装卡边。 较佳地,右侧端的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向内减薄,减薄的右侧端高密度聚氨酯装
饰层和与其相邻的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部分构成右翼边;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的外层部分
向左侧延伸构成左翼边,左翼边与减薄的右侧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为互补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能够交错互补拼接的上翼边和下翼边"仅是对其结构的描
述,不是指同一块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上翼边和下翼边能够进行交错互补拼
3接,而是指一块板的上翼边与另一块同种规格板的下翼边能够交错互补拼接,实现整齐平 整拼接的效果。同理,所述"能够交错互补拼接的左翼边和右翼边"也是对结构关系的描述。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还没有出现通过采用不同密度聚氨酯复合达到装饰 保温一体化的建筑产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是利用硬泡聚 氨酯材料的可模塑性、自粘性和保温性制作出的新型保温装饰建筑材料,产品的优点是在 达到建筑保温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的减轻了建筑的重量,增加了建筑的使用安全性;面层聚 氨酯的塑形功能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立面效果;系统安装构造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了保温装 饰一次完成,极大的提高了施工安装工效,翼边的交错互补安装避免了浸水现象的发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B-B'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中,l-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2-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3-上翼边,4-下翼边,
5_安装卡边,6-安装卡口 , 7-左翼边,8-右翼边,9-预安装浅孔,10-高密度聚氨酯钉装块,
11_建筑墙体,12-自攻膨胀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4所示,该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由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1和 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2构成;具有能够交错互补拼接的上翼边3和下翼边4,以及能够交错 互补拼接的左翼边7和右翼边8。其中,图3为图l所示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的A-A'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B-B'方向的 剖面图。上端的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1向内减薄,与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相邻 的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部分内分布有多个高密度聚氨酯钉装块10,所述减薄的上端高密度 聚氨酯装饰层、都与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相邻的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部分和所 述多个高密度聚氨酯钉装块10构成上翼边3,上翼边3具有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多个高密度 聚氨酯钉装块10中心的非贯通的预安装浅孔9 ;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的外层部分向下延伸 构成下翼边4,下翼边4与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为互补结构。右侧端的高密度聚 氨酯装饰层1向内减薄,减薄的右侧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和与其相邻的低密度聚氨酯保 温层部分构成右翼边8 ;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的外层部分向左侧延伸构成左翼边7,左翼边 7与减薄的右侧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为互补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下翼边4的基部内侧具有安装卡口 6,上翼边3的顶端具有与 安装卡口6相契合的安装卡边5。 该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可以由以下方法制成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2 以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1为基础,通过更换背模,用低密度硬泡聚氨酯在已经成型的高密 度聚氨酯装饰层1之上以模内发泡法制作。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2与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 1结合为一体。[0021] 图5表示了该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安装使用方法,用自攻膨胀螺钉 12对准上翼边3上的预安装浅孔9将板体安装到建筑墙体11上,然后再交错互补地由下 向上、由左向右依次进行安装。安装卡边5和安装卡口 6以及各翼边起到了很好的交错拼 接作用。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1的外表面可以具有装饰纹理,可以用于覆盖外墙建筑涂料。 各翼边的拼接处可以打防水胶,进一步防止水从侧向渗入。
权利要求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其特征在于,由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1)和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2)构成;具有能够交错互补拼接的上翼边(3)和下翼边(4),以及能够交错互补拼接的左翼边(7)和右翼边(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其特征在于,上端的高密 度聚氨酯装饰层(1)向内减薄,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和与其相邻的低密度聚氨 酯保温层部分构成上翼边(3);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的外层部分向下延伸构成下翼边(4), 下翼边(4)与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为互补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其特征在于,上翼边(3)具 有多个非贯通的预安装浅孔(9)。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其特征在于,上端的高密 度聚氨酯装饰层(1)向内减薄,与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相邻的低密度聚氨酯保 温层部分内分布有多个高密度聚氨酯钉装块(io),所述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 都与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相邻的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部分和所述多个高密度 聚氨酯钉装块(10)构成上翼边(3),上翼边(3)具有多个分别对应所述多个高密度聚氨酯 钉装块(10)中心的非贯通的预安装浅孔(9);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的外层部分向下延伸构 成下翼边(4),下翼边(4)与减薄的上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为互补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其特征在于,下 翼边(4)的基部内侧具有安装卡口 (6),上翼边(3)的顶端具有与安装卡口 (6)相契合的安 装卡边(5)。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其特征在于,右侧端的高 密度聚氨酯装饰层(1)向内减薄,减薄的右侧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和与其相邻的低密度 聚氨酯保温层部分构成右翼边(8);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的外层部分向左侧延伸构成左翼 边(7),左翼边(7)与减薄的右侧端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为互补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装饰保温的双密度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由高密度聚氨酯装饰层(1)和低密度聚氨酯保温层(2)构成;具有能够交错互补拼接的上翼边(3)和下翼边(4),以及能够交错互补拼接的左翼边(7)和右翼边(8)。本实用新型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了保温装饰一次完成,极大的提高了施工安装工效和装饰保温性能,翼边的交错互补安装避免了浸水现象的发生。
文档编号E04F13/075GK201474220SQ20092017311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
发明者张磊 申请人:张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